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位于江苏省泗阳县打鼓墩的画像石为线索,对画像石进行研究分析,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打鼓墩画像石中,一些作品构图简练、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反应出了当时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与创新。文章主要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纹样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本文最后通过将画像石的研究与现代设计相比较,提倡将画像石的艺术价值运用到更远更广的领域。
关键词:画像石;打鼓墩;皋陶
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9-2
打鼓墩樊氏墓于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和泗阳县图书馆联合清理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石结构墓,根据墓制结构,画像内容和随葬器物等方面的特征,初步断定其属于魏晋时期的墓葬。(现收藏于淮安博物馆)
一、江苏泗阳打鼓墩樊氏墓墓室介绍
打鼓墩樊氏墓的墓室总建筑面积为37平方米,室内面积24.5平方米。此墓采用平地造坟的方法建成,墓顶用锲形和长条形两种灰砖劵砌,墓室上有堆筑的高大坟家,墓室由前室、中室、后室及前室另附的东西两个耳室共四部分组成。主墓室墙壁朝内一面用錾平的厚重青石板垒砌而成。樊氏墓画像石作品分布于墓室中室门柱、横额、南北两壁及前后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墓室中室东西两壁未刻画像。樊氏墓画像石总共24块,雕刻的画像石作品共有50幅,主要包括:(1)墓室中室南北两壁的画像石共20块,每块画像石正面和侧面刻有画像石作品共40幅;(2)墓室中室南北两壁的横额共2块,刻有画像石作品2幅;(3)墓室中室前后门柱共2块,两门柱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刻有画像石作品共8幅。(见《考古》1992年第九期,江苏泗阳县打鼓墩汉魏画像石挖掘报告)
二、《皋陶治狱图》的艺术特色介绍与分析
在博物馆中“皋陶治狱图”附文:一獬豸,形状像独角羊,正奋力抵前面一人。此人头戴瓜皮帽,目光刁恶。另一人头戴高冠,五官端正,抚着獬貌的尾部。《论衡·是应》:“獬豸者。一觉之羊也,性知有罪,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
此幅中手抚獬豸者,当是皋陶,而前者则属有罪之人。
《皋陶治狱图》画面长120厘米,宽34厘米,此图刻于打鼓墩樊氏墓墓室中室北面墙壁东侧最下面一块画像石的正面之上。
《皋陶治狱图》中主要的人物皋陶是传说中舜的助手,传说中他断狱公平,公正执法,被后人称为狱神。皋陶制造纪律与监狱,是我国古代知名法官。《皋陶治狱图》中采用东汉中、晚期最流行的减地平面线刻技法刻制,即把石材表面磨平,形象内的细部用阴线来表现。
《皋陶治狱图》中刻画了两个人物和獬豸的形象。画面左边在獬豸前面刻画了一个恶人的形象,他面容紧张,眼神刁恶、游移,两臂弯曲似准备防御獬豸的抵触。此人为獬豸辨识出的不正直之人。关于“獬豸”,据汉代王充《论衡·是应》记载:“一角之羊也,性之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皋陶治狱图》中刻画的獬豸线条有力,轮廓清晰,在獬豸的身上装饰有许多圆圈和短曲线,而獬豸的头部和四足描绘得更加坚实、生动,格外精彩。
《皋陶治狱图》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特别是面部表情的描绘都生动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打鼓墩樊氏墓的《皋陶治狱图》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对比法,将皋陶与邪恶之人进行比照刻画。《皋陶治狱图》中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更着力刻画人物的眼神,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其艺术特色表现为注重人物形象的形与神的把握,和对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动态的刻画上,通过对人物、动物形象动态的刻画,渲染出画面瞬间的紧张气氛和戏剧化情节。
三、《萧史吹箫图》的艺术特色介绍与分析
打鼓墩画像石《萧史吹箫图》附文:正面坐下为两只梅花斑鹿,前面立以状如野猪的怪兽,双齿上弯,头生钩形独角,其上有二异兽。右有一龙一虎,虎卷长廲,侧面中间一颗大树,树下两人对坐于床榻,一人吹竖萧,一人击掌伴唱,旁立以侍者。树下左侧立一白鹤,口衔仙草,随声而舞。树上三只凤鸟或飞或栖。《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此幅就是描绘了这一历史故事。
打鼓墩樊氏墓的《萧史吹箫图》是一幅真实与想象、现实与浪漫交融的历史人物故事画,整幅绘画注重表现自然山林之乐与欣赏音乐之乐的美妙意境,其绘画的主题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故事情节。
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的《萧史吹箫图》中间为一颗大树,树干是弯曲状,树的枝与叶用图案化的曲线与椭圆形来表现,枝叶摇曳多姿,清新秀美,树上还有三只凤鸟,时飞时栖。树下有两人对坐在床榻上,一人吹箫,另一人似抚琴。床榻旁边,一位侍者静静地站着。树下的另一侧,有一只衔仙草的凤鸟伴着箫声正在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打鼓墩樊氏墓《萧史吹箫图》中的人物形象,被刻意小化,表现自然中人的渺小和寄情于山林的惬意。
四、画像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纵观画像石的演变历史,早期画像石艺术比较注重物象个体形象的刻画,同时也注重通过图像进行思想性的传达。从艺术角度来审视早期的画像石艺术,可以发现画面上线条稚拙,形象简洁,偏几何化的手法。伴随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整个社会思潮发生的重大转变,绘画风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打鼓墩画像石雕刻的肤浅,物象轮廓边缘与轮廓内细部的阴线刻的粗和深,更加注意运用线条来表现层次。布局上空白较少,图像饱满,景物华丽。布局和透视技术更为先进,造型上显得活泼、洒脱、奔放,注意人物动物的姿势和动作外,还力求从面部表情去刻画个性特征。
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历史故事画作品流美飘逸,体现出魏晋时期绘画创作要求“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原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但其人物形象有准确的形体比例,而且还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历史故事画作品以流畅、细劲、均匀的线条,描绘人物的形体与面部神情,达到“神似”的艺术追求。同时,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历史故事画作品讲求场景透视原理,较好地处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整体画面布局、气氛与意境的统一。
精美的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作品,为研究、印证、考察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绘画风格,为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而少有的实物资料。在中国古代美术史,尤其是在绘画史、现代设计上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佩贤.汉代墓室壁画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朱存明.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程万里.汉画四神图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文静,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关键词:画像石;打鼓墩;皋陶
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9-2
打鼓墩樊氏墓于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和泗阳县图书馆联合清理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石结构墓,根据墓制结构,画像内容和随葬器物等方面的特征,初步断定其属于魏晋时期的墓葬。(现收藏于淮安博物馆)
一、江苏泗阳打鼓墩樊氏墓墓室介绍
打鼓墩樊氏墓的墓室总建筑面积为37平方米,室内面积24.5平方米。此墓采用平地造坟的方法建成,墓顶用锲形和长条形两种灰砖劵砌,墓室上有堆筑的高大坟家,墓室由前室、中室、后室及前室另附的东西两个耳室共四部分组成。主墓室墙壁朝内一面用錾平的厚重青石板垒砌而成。樊氏墓画像石作品分布于墓室中室门柱、横额、南北两壁及前后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墓室中室东西两壁未刻画像。樊氏墓画像石总共24块,雕刻的画像石作品共有50幅,主要包括:(1)墓室中室南北两壁的画像石共20块,每块画像石正面和侧面刻有画像石作品共40幅;(2)墓室中室南北两壁的横额共2块,刻有画像石作品2幅;(3)墓室中室前后门柱共2块,两门柱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刻有画像石作品共8幅。(见《考古》1992年第九期,江苏泗阳县打鼓墩汉魏画像石挖掘报告)
二、《皋陶治狱图》的艺术特色介绍与分析
在博物馆中“皋陶治狱图”附文:一獬豸,形状像独角羊,正奋力抵前面一人。此人头戴瓜皮帽,目光刁恶。另一人头戴高冠,五官端正,抚着獬貌的尾部。《论衡·是应》:“獬豸者。一觉之羊也,性知有罪,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
此幅中手抚獬豸者,当是皋陶,而前者则属有罪之人。
《皋陶治狱图》画面长120厘米,宽34厘米,此图刻于打鼓墩樊氏墓墓室中室北面墙壁东侧最下面一块画像石的正面之上。
《皋陶治狱图》中主要的人物皋陶是传说中舜的助手,传说中他断狱公平,公正执法,被后人称为狱神。皋陶制造纪律与监狱,是我国古代知名法官。《皋陶治狱图》中采用东汉中、晚期最流行的减地平面线刻技法刻制,即把石材表面磨平,形象内的细部用阴线来表现。
《皋陶治狱图》中刻画了两个人物和獬豸的形象。画面左边在獬豸前面刻画了一个恶人的形象,他面容紧张,眼神刁恶、游移,两臂弯曲似准备防御獬豸的抵触。此人为獬豸辨识出的不正直之人。关于“獬豸”,据汉代王充《论衡·是应》记载:“一角之羊也,性之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皋陶治狱图》中刻画的獬豸线条有力,轮廓清晰,在獬豸的身上装饰有许多圆圈和短曲线,而獬豸的头部和四足描绘得更加坚实、生动,格外精彩。
《皋陶治狱图》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特别是面部表情的描绘都生动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打鼓墩樊氏墓的《皋陶治狱图》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对比法,将皋陶与邪恶之人进行比照刻画。《皋陶治狱图》中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更着力刻画人物的眼神,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其艺术特色表现为注重人物形象的形与神的把握,和对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动态的刻画上,通过对人物、动物形象动态的刻画,渲染出画面瞬间的紧张气氛和戏剧化情节。
三、《萧史吹箫图》的艺术特色介绍与分析
打鼓墩画像石《萧史吹箫图》附文:正面坐下为两只梅花斑鹿,前面立以状如野猪的怪兽,双齿上弯,头生钩形独角,其上有二异兽。右有一龙一虎,虎卷长廲,侧面中间一颗大树,树下两人对坐于床榻,一人吹竖萧,一人击掌伴唱,旁立以侍者。树下左侧立一白鹤,口衔仙草,随声而舞。树上三只凤鸟或飞或栖。《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此幅就是描绘了这一历史故事。
打鼓墩樊氏墓的《萧史吹箫图》是一幅真实与想象、现实与浪漫交融的历史人物故事画,整幅绘画注重表现自然山林之乐与欣赏音乐之乐的美妙意境,其绘画的主题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故事情节。
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的《萧史吹箫图》中间为一颗大树,树干是弯曲状,树的枝与叶用图案化的曲线与椭圆形来表现,枝叶摇曳多姿,清新秀美,树上还有三只凤鸟,时飞时栖。树下有两人对坐在床榻上,一人吹箫,另一人似抚琴。床榻旁边,一位侍者静静地站着。树下的另一侧,有一只衔仙草的凤鸟伴着箫声正在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打鼓墩樊氏墓《萧史吹箫图》中的人物形象,被刻意小化,表现自然中人的渺小和寄情于山林的惬意。
四、画像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纵观画像石的演变历史,早期画像石艺术比较注重物象个体形象的刻画,同时也注重通过图像进行思想性的传达。从艺术角度来审视早期的画像石艺术,可以发现画面上线条稚拙,形象简洁,偏几何化的手法。伴随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整个社会思潮发生的重大转变,绘画风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打鼓墩画像石雕刻的肤浅,物象轮廓边缘与轮廓内细部的阴线刻的粗和深,更加注意运用线条来表现层次。布局上空白较少,图像饱满,景物华丽。布局和透视技术更为先进,造型上显得活泼、洒脱、奔放,注意人物动物的姿势和动作外,还力求从面部表情去刻画个性特征。
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历史故事画作品流美飘逸,体现出魏晋时期绘画创作要求“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原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但其人物形象有准确的形体比例,而且还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状态。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历史故事画作品以流畅、细劲、均匀的线条,描绘人物的形体与面部神情,达到“神似”的艺术追求。同时,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历史故事画作品讲求场景透视原理,较好地处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整体画面布局、气氛与意境的统一。
精美的打鼓墩樊氏墓画像石作品,为研究、印证、考察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绘画风格,为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而少有的实物资料。在中国古代美术史,尤其是在绘画史、现代设计上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佩贤.汉代墓室壁画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朱存明.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程万里.汉画四神图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文静,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