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腩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宗旨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腩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MRI T2加权像在脑脊液鼻漏漏口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经MRI T2加权像检查,通过观察动态脑脊液经漏口流入鼻旁窦腔形成的长T2高信号漏迹进行术前漏口定位,其中通过改变体位致动态脑脊液鼻漏者6例;通过压迫双侧颈静脉以增加颅内压形成动态腩脊液鼻漏者4例.将MRI检查结果 与手术中探查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10例患者术中探查的漏口位置与术前MRI定位完全相符.MRI T
目的 研究和探索切除儿童小脑前上部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儿童小脑前上部肿瘤8例.结果 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枕部经小脑幕入路适用于小脑上蚓部或小脑半球上部靠近小脑幕的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该入路手术损伤小,术野开阔,肿瘤暴露良好,操作简单,肿瘤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目的 分析前颅窝底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例前颅窝底骨折所致视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患者头颅SCT轴位和冠状位眼眶及视神经管薄层扫描,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共7例为组成眶顶的额骨眶部和筛骨筛板骨折,术前患者失明,行眶内减压.B组共12例为视神经管骨折,术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行视神经管减压. 结果 A组经眶内减压术后,视力恢复快而且明显,B组经视神经管减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随访255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分成单纯伽玛刀治疗组与外科手术后加伽玛刀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34.2个月(6-90个月).单纯伽玛刀治疗组187例,平均周边剂量14.6Gy;手术加伽玛刀治疗组68例,平均周边剂量13.5Gy.结果 单纯伽玛刀治疗的187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127例(67.9%),肿瘤大小无变化的56例
皮质运动区脑膜瘤患者常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癫痫发作,对该部位脑膜瘤的手术是临床工作者一直致力探索的课题[1-4] .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脑膜瘤主体位于皮质运动区的患者50例,均行显微外科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就术中的一些操作技巧进行探讨。
亚低温在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亚低温对脑出血和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也有报道,但是,亚低温联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较少。
例1 男,18岁.左顶枕叶自发性脑出血术后15 d入院.浅昏迷,体温39.6℃,左顶部术区头皮膨隆,张力大,切口缘部分坏死裂开,脑脊液切口漏.腰穿检查脑脊液细胞数1920×10~6/L,多核细胞占80%.CT示脑膨出,脑组织骨窗疝形成.予缝合头皮裂口、抗感染治疗、每日腰穿释放脑脊液等处理.脑脊液细胞数上升到8320×10~6/L,多核细胞占95%.随后细胞数及体温逐渐下降,但脑膨出仍严重,手术侧脑
患者 男,76岁.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半年.查体:神清,双下肢痛、温、触觉消失,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足趾屈曲状,双侧巴彬斯基征(+),MRI示T5平面椎管内肿瘤,血糖18mmol/L,余正常.经治疗血糖正常后在全麻下俯卧位切除脊髓肿瘤,病理诊断为脊膜瘤.术后双下肢痛、温、触觉在1周内恢复,肌力达Ⅳ级,术后第8天感左下肢发凉及疼痛,次日患肢大腿根部及足全段肿胀,大腿周围径大于右侧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