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如何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呢? 作为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努力研读课标理念并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而且学生符号意识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那我们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呢?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引“生活之水”——唤醒符号意识
1. 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潜在的符号意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符号化”的世界,生活中处处体现着符号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比如商店的招牌,医院的红“十”字标记,公路上的各种交通警示标志……可以说符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前,早已感知到生活中的符号,已经具有一定的符号意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结合具体情境,就能充分激活学生潜藏的“符号意识”,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重要基础。
2. 在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因此,要解决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就要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情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或引导学生对现实情境问题进行符号的抽象和表达,另一方面,对某一特定的符号表达式启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现实意义的填充和解读。这种建立在现实情境与符号化之间的双向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表达和数学符号思维的变通性、迁移性和灵活性。
二、行“有效之法”——理解符号含义
从一般意义上说,所谓符号就是针对具体事物对象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简略的记号或代号。
1. 逐步渗透 引向深入。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在低年级数的计算教学中,就用( )、□ 、○ 、△、? 等代替未知数x,让学生在其中填数,例如□ + 4 =7,6 + △ = 8,()-5=()+2。 到了中年级,在教学“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时,出现用字母x表示数,如求x + 15 = 40中的未知数x。 到了高年级,可以通过激发联想活动,提高学生驾驭数学符号的能力,例如由符号“1”可以联想到分数、单位“1”、0.5 + 0.5、一个事物的整体等;由“÷”可以联想到乘法;由“-”可以联想到加法等.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自创符号(图形、标记)来表达题意,以便于理解题意并正确解答,从而形成数学思维;还可以不断加大数学语言符号与日常语言符号的互译等。
2. 注重体验
学生学习数学符号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会存在许多障碍和困难。 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的知识表面化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数学学习内容与形式的脱节,实质就是简约化的数学符号与其所表示的数学内容的脱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个数学符号起始阶段,教师应给数学符号赋予具体的内容,将符号语言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抓住数学本质予以解读和表征。也由于数学符号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特征,所以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又不应是孤立的、僵化的。
三、用“有机之材”——深化符号认识
数学符号的功能是用符号的形式代表符号所表达的丰富内容. 虽然数学符号是抽象的,但它充满生机,有其数学思想,不是枯燥的。因此,选取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素材,使学习活动尽可能的处于其中,是增强学生数学符号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1. 提供操作型素材
数学符号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感性→理性→运用”的辩证过程。符号意识的培养仅靠一些单纯的符号推演训练和模仿记忆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操作转化为对符号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运用符号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一些公式的变形、定律的歸纳,更好地感悟符号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本质,进一步强化了符号感,逐步促进学生符号意识得到提高。
2. 提供拓展型素材
若我们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略加以分析,则不难知道这就是一个从具体的问题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表达,并且对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解释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
总之,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教师要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加以重视,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开放拓展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生活之水”——唤醒符号意识
1. 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潜在的符号意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符号化”的世界,生活中处处体现着符号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比如商店的招牌,医院的红“十”字标记,公路上的各种交通警示标志……可以说符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前,早已感知到生活中的符号,已经具有一定的符号意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结合具体情境,就能充分激活学生潜藏的“符号意识”,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重要基础。
2. 在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因此,要解决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就要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情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或引导学生对现实情境问题进行符号的抽象和表达,另一方面,对某一特定的符号表达式启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现实意义的填充和解读。这种建立在现实情境与符号化之间的双向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表达和数学符号思维的变通性、迁移性和灵活性。
二、行“有效之法”——理解符号含义
从一般意义上说,所谓符号就是针对具体事物对象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简略的记号或代号。
1. 逐步渗透 引向深入。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在低年级数的计算教学中,就用( )、□ 、○ 、△、? 等代替未知数x,让学生在其中填数,例如□ + 4 =7,6 + △ = 8,()-5=()+2。 到了中年级,在教学“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时,出现用字母x表示数,如求x + 15 = 40中的未知数x。 到了高年级,可以通过激发联想活动,提高学生驾驭数学符号的能力,例如由符号“1”可以联想到分数、单位“1”、0.5 + 0.5、一个事物的整体等;由“÷”可以联想到乘法;由“-”可以联想到加法等.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自创符号(图形、标记)来表达题意,以便于理解题意并正确解答,从而形成数学思维;还可以不断加大数学语言符号与日常语言符号的互译等。
2. 注重体验
学生学习数学符号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会存在许多障碍和困难。 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的知识表面化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数学学习内容与形式的脱节,实质就是简约化的数学符号与其所表示的数学内容的脱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个数学符号起始阶段,教师应给数学符号赋予具体的内容,将符号语言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抓住数学本质予以解读和表征。也由于数学符号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特征,所以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又不应是孤立的、僵化的。
三、用“有机之材”——深化符号认识
数学符号的功能是用符号的形式代表符号所表达的丰富内容. 虽然数学符号是抽象的,但它充满生机,有其数学思想,不是枯燥的。因此,选取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素材,使学习活动尽可能的处于其中,是增强学生数学符号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1. 提供操作型素材
数学符号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感性→理性→运用”的辩证过程。符号意识的培养仅靠一些单纯的符号推演训练和模仿记忆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操作转化为对符号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运用符号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一些公式的变形、定律的歸纳,更好地感悟符号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本质,进一步强化了符号感,逐步促进学生符号意识得到提高。
2. 提供拓展型素材
若我们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略加以分析,则不难知道这就是一个从具体的问题情境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表达,并且对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解释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
总之,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教师要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加以重视,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开放拓展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