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这句话出自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但武禹襄本人未对该句中的“折叠”两字作解。后人对“折叠”两字的解读见仁见智,笔者现摘录两个代表性人物郝月如先生和杨澄甫先生的不同解读。
武式太极拳传人郝月如说:“太极拳有折叠之术,有转换之法。折叠者,是对称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
杨式太极拳里程碑人物杨澄甫说:“与人对敌,或来或推、往回折叠即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远离无用,进退不要拘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
郝月如先生的解释是针对套路练习,杨澄甫先生的解释是针对推手练习。
一、套路练习时的折叠
太极拳套路演练,动作向上后一定要向下折返,向前之后一定要向后折返,向左之后一定要向右折返,反之亦然,不折返则下一式无法继续,这是“往复”。往复大多发生在式与式的转换处,及动作方向有较大变化处,由关节的屈伸转动完成。
如封似闭、起势、收势等个别式子,两手的运动方向、速度相同,而绝大部分式子中两手的运动方向、速度不相同,没有一个式子,身、手、足、头四者的运动方向、速度是相同的。太极拳的任一个式子,因身、手、足、头运动的不一致,身体必然是至少或两部之间反向运动,或一部动另部不动,或两部同向但一部动得快另部动得慢,身体各部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的不一致,往复中必然产生上中寓下、下中寓上,前后左右皆是如此的结果,必然形成相互矛盾的对拧、对拔之形势、劲力,这就是所谓的折叠。折叠有形方面和劲方面的特质,是拳术的必然。折叠主要发生在往复处。虽然拳术在往复处有必然的折叠,如果再加上主动的有意折叠,则会使身体各部间的矛盾的对拧、对拔之形势之劲力更显更充分,练习更有情趣。
身体各部运动不同向、分先后、有快慢,造成各部之间对拧、对拔,产生如抽丝、如缠丝、如抻筋拔骨之体感。拳式不同,动作过程不同,如抽丝、如缠丝、如抻筋拔骨发生的部位各异。其产生的抻筋拔骨体感都有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这个过程越长越舒服。式与式的转换处,及动作方向有较大变化处,往往是动作变换最大,各部“各行其道”运动最不一致之所在,矛盾的对拧、对拉最大最强。这个所在是折叠操作节点。在这个节点,身法上,顶腰、顶颈、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上下对拔。技巧上,拧、拔要充分。充分并不是要在动作幅度上做文章,动作幅度不能变,要守规矩。在操作节点上慢下来,似动非动似停非停,甚至可以外不动只内动。每一动,都有几对运动不一致的部位,要抓住主要的一对或二对,呵护、享受因其对拧、对拔产生的抻筋拔骨快感。有意进行折叠操作时,内在感觉丰富强烈、充实有内容,但也容易引起精神疲倦,所以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任何拳术都有往复,没有往复就没有拳术,都要经历招熟、懂劲、神明三个过程。在懂劲时,都能体验到折叠过程。太极拳因其慢、匀、缓、连、绵,对拧对拔、如抽丝如缠丝如抻筋拔骨的体验相对明显。初学者与功夫纯熟者比较,尽管套路之形相同、折叠之形相同,但初学者因还未能懂劲,因此虽具折叠之形,却不能体会到折叠之劲。初学者随着套路练习的深入,日积月累,折叠之劲就会出现,且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可谓无止境。
在太极拳理论中,有一句话:“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这句话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粗看差不多,如果不小心就会错误地认为是一样的。细细看去,两者的区别很大,前句话里面的关键字是“先”,后句话里面的关键字是“寓”。“先”,不同步,有时间差。“寓”,是同步,没有时间差。一个先字,一个寓字,意思大不相同。
太极拳动作向左之前常会安排一个小小的先向右的旋转,向右之前常会安排一个小小的先向左的旋转,这里我们需要用“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来描述。这里的关键字是“先”。
发一个左摆拳,拳往右走,腰却是往左努。這里我们需要用“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来描述。匀缓连绵不施爆发劲的太极拳练至懂劲时,时时处处都是这种劲力体验。这里的关键字是“寓”。
“先”具折叠之形,“寓”备折叠之劲。“先”属“招”范围,“寓”属“懂劲”范围。“先”虽只是形式上的操作,但它能帮助套路练习时衔接流畅、圆活连贯无断续,帮助运劲如抽丝如缠丝的操作。“寓”是劲力,是矛盾力,是内在感觉,即使没有“先”,它也能独立存在。“寓”是主要的,“先”是次要的,只要有“寓”,有方向改变,无“先”也无妨。
二、推手练习时的折叠
太极拳套路练习是把自身肢体作为折叠对象来练习折叠,推手练习则更多地是把对手作为折叠对象。推手中哪一个关节被折叠,力就会从这一关节漏出,或这一关节会僵硬。
我们来看喉断银枪表演。两名表演者将一根银枪的两头尖刃分别抵在自己的喉结处,然后配合着同时用巧劲将银枪由直转曲;继续用劲,枪杆的曲度增大,直至被折叠而断。类似银枪被折叠而断的现象在推手里司空见惯。当对手肩节疲软无力之际,触其腕节迅速发力,串僵肘节,将肩节折叠别逼起来,此时,对手的前行、上行之运动仍在继续,彼前行、上行之力,我别逼之力,两力相向汇聚于肩节,彼身被从肩节处挤抛而出。这里,我别逼之力,彼前行、上行之力,相当于银枪表演中两喉结之发力,两力相向。两相向之力之于银枪交汇于枪之中部,因而枪在中部被折叠而断。两相向之力之于推手则交汇于彼之肩节,因而身体被从肩处折叠挤抛而出。
理论上,对身体任一关节都可实施折叠,但实际操作却有困难。最容易实施折叠的关节是腕、肘、肩,其次是腰、胯、膝。跪倒是膝被折叠所致,前俯或后仰倒地大多是腰被折叠所致,旋转倒地大多是胯被折叠所致。平时练习时,双方配合,用劲要轻要柔要顺,为练习找关节创造条件。找关节,就是找对方某关节将会出现疲软无力之象。通过接触点摸劲,找腕、肘、肩关节,找其他关节,找到关节后看能否实施折叠。如果能实施折叠,练习时则不要真的实施,而是折而不叠,小心呵护维持,保持似折非折的临界状态进行沾连黏随运动。先学习找对方的腕、肘、肩关节,这样容易入门,容易找到窍要。
对抗比赛的时候,如果找到了关节就要发力。大多情况下在实施折叠的时候,用的是慢中快的惰性力,不是脆快的爆发力,就像喉结断枪的发力一样。慢中快的惰性力可以达到边折边控制的目的,过程中会发生两种常见的可能结果,一是被折叠的关节迅速疲软被折弯别逼,二是被折叠的关节迅速发硬不能继续被折叠。出现第一种情况,身体会从该关节抛出。出现第二种情况,整个身体容易被弹出,弹出所需的力量主要来自对方的自跳。用动作招式抓拿实施折叠,叫小擒拿;无招无式用沾黏劲实施折叠,叫大擒拿。可以用手去折叠对手,也可以用身躯去折叠对手,碰到哪里是哪里,挨到何处何处去折叠,浑身是手不见手。
在《四字秘诀》——“敷、盖、对、吞”里也有折叠的影子。其中的“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哪儿是“来处”?哪个关节疲软无力,这个关节便是来处。要对准这个关节实施折叠。其中的“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制造、找寻到来处后“认定准头而去也”。“认定准头而去也”便是折叠之操作。“盖”的折叠之时是对手的劲力还未发出,“对”的折叠之时是对手的劲力已经发出、正在前行途中。
(编辑/闻一刀)
武式太极拳传人郝月如说:“太极拳有折叠之术,有转换之法。折叠者,是对称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
杨式太极拳里程碑人物杨澄甫说:“与人对敌,或来或推、往回折叠即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远离无用,进退不要拘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
郝月如先生的解释是针对套路练习,杨澄甫先生的解释是针对推手练习。
一、套路练习时的折叠
太极拳套路演练,动作向上后一定要向下折返,向前之后一定要向后折返,向左之后一定要向右折返,反之亦然,不折返则下一式无法继续,这是“往复”。往复大多发生在式与式的转换处,及动作方向有较大变化处,由关节的屈伸转动完成。
如封似闭、起势、收势等个别式子,两手的运动方向、速度相同,而绝大部分式子中两手的运动方向、速度不相同,没有一个式子,身、手、足、头四者的运动方向、速度是相同的。太极拳的任一个式子,因身、手、足、头运动的不一致,身体必然是至少或两部之间反向运动,或一部动另部不动,或两部同向但一部动得快另部动得慢,身体各部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的不一致,往复中必然产生上中寓下、下中寓上,前后左右皆是如此的结果,必然形成相互矛盾的对拧、对拔之形势、劲力,这就是所谓的折叠。折叠有形方面和劲方面的特质,是拳术的必然。折叠主要发生在往复处。虽然拳术在往复处有必然的折叠,如果再加上主动的有意折叠,则会使身体各部间的矛盾的对拧、对拔之形势之劲力更显更充分,练习更有情趣。
身体各部运动不同向、分先后、有快慢,造成各部之间对拧、对拔,产生如抽丝、如缠丝、如抻筋拔骨之体感。拳式不同,动作过程不同,如抽丝、如缠丝、如抻筋拔骨发生的部位各异。其产生的抻筋拔骨体感都有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这个过程越长越舒服。式与式的转换处,及动作方向有较大变化处,往往是动作变换最大,各部“各行其道”运动最不一致之所在,矛盾的对拧、对拉最大最强。这个所在是折叠操作节点。在这个节点,身法上,顶腰、顶颈、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上下对拔。技巧上,拧、拔要充分。充分并不是要在动作幅度上做文章,动作幅度不能变,要守规矩。在操作节点上慢下来,似动非动似停非停,甚至可以外不动只内动。每一动,都有几对运动不一致的部位,要抓住主要的一对或二对,呵护、享受因其对拧、对拔产生的抻筋拔骨快感。有意进行折叠操作时,内在感觉丰富强烈、充实有内容,但也容易引起精神疲倦,所以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任何拳术都有往复,没有往复就没有拳术,都要经历招熟、懂劲、神明三个过程。在懂劲时,都能体验到折叠过程。太极拳因其慢、匀、缓、连、绵,对拧对拔、如抽丝如缠丝如抻筋拔骨的体验相对明显。初学者与功夫纯熟者比较,尽管套路之形相同、折叠之形相同,但初学者因还未能懂劲,因此虽具折叠之形,却不能体会到折叠之劲。初学者随着套路练习的深入,日积月累,折叠之劲就会出现,且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可谓无止境。
在太极拳理论中,有一句话:“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这句话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粗看差不多,如果不小心就会错误地认为是一样的。细细看去,两者的区别很大,前句话里面的关键字是“先”,后句话里面的关键字是“寓”。“先”,不同步,有时间差。“寓”,是同步,没有时间差。一个先字,一个寓字,意思大不相同。
太极拳动作向左之前常会安排一个小小的先向右的旋转,向右之前常会安排一个小小的先向左的旋转,这里我们需要用“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来描述。这里的关键字是“先”。
发一个左摆拳,拳往右走,腰却是往左努。這里我们需要用“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来描述。匀缓连绵不施爆发劲的太极拳练至懂劲时,时时处处都是这种劲力体验。这里的关键字是“寓”。
“先”具折叠之形,“寓”备折叠之劲。“先”属“招”范围,“寓”属“懂劲”范围。“先”虽只是形式上的操作,但它能帮助套路练习时衔接流畅、圆活连贯无断续,帮助运劲如抽丝如缠丝的操作。“寓”是劲力,是矛盾力,是内在感觉,即使没有“先”,它也能独立存在。“寓”是主要的,“先”是次要的,只要有“寓”,有方向改变,无“先”也无妨。
二、推手练习时的折叠
太极拳套路练习是把自身肢体作为折叠对象来练习折叠,推手练习则更多地是把对手作为折叠对象。推手中哪一个关节被折叠,力就会从这一关节漏出,或这一关节会僵硬。
我们来看喉断银枪表演。两名表演者将一根银枪的两头尖刃分别抵在自己的喉结处,然后配合着同时用巧劲将银枪由直转曲;继续用劲,枪杆的曲度增大,直至被折叠而断。类似银枪被折叠而断的现象在推手里司空见惯。当对手肩节疲软无力之际,触其腕节迅速发力,串僵肘节,将肩节折叠别逼起来,此时,对手的前行、上行之运动仍在继续,彼前行、上行之力,我别逼之力,两力相向汇聚于肩节,彼身被从肩节处挤抛而出。这里,我别逼之力,彼前行、上行之力,相当于银枪表演中两喉结之发力,两力相向。两相向之力之于银枪交汇于枪之中部,因而枪在中部被折叠而断。两相向之力之于推手则交汇于彼之肩节,因而身体被从肩处折叠挤抛而出。
理论上,对身体任一关节都可实施折叠,但实际操作却有困难。最容易实施折叠的关节是腕、肘、肩,其次是腰、胯、膝。跪倒是膝被折叠所致,前俯或后仰倒地大多是腰被折叠所致,旋转倒地大多是胯被折叠所致。平时练习时,双方配合,用劲要轻要柔要顺,为练习找关节创造条件。找关节,就是找对方某关节将会出现疲软无力之象。通过接触点摸劲,找腕、肘、肩关节,找其他关节,找到关节后看能否实施折叠。如果能实施折叠,练习时则不要真的实施,而是折而不叠,小心呵护维持,保持似折非折的临界状态进行沾连黏随运动。先学习找对方的腕、肘、肩关节,这样容易入门,容易找到窍要。
对抗比赛的时候,如果找到了关节就要发力。大多情况下在实施折叠的时候,用的是慢中快的惰性力,不是脆快的爆发力,就像喉结断枪的发力一样。慢中快的惰性力可以达到边折边控制的目的,过程中会发生两种常见的可能结果,一是被折叠的关节迅速疲软被折弯别逼,二是被折叠的关节迅速发硬不能继续被折叠。出现第一种情况,身体会从该关节抛出。出现第二种情况,整个身体容易被弹出,弹出所需的力量主要来自对方的自跳。用动作招式抓拿实施折叠,叫小擒拿;无招无式用沾黏劲实施折叠,叫大擒拿。可以用手去折叠对手,也可以用身躯去折叠对手,碰到哪里是哪里,挨到何处何处去折叠,浑身是手不见手。
在《四字秘诀》——“敷、盖、对、吞”里也有折叠的影子。其中的“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哪儿是“来处”?哪个关节疲软无力,这个关节便是来处。要对准这个关节实施折叠。其中的“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制造、找寻到来处后“认定准头而去也”。“认定准头而去也”便是折叠之操作。“盖”的折叠之时是对手的劲力还未发出,“对”的折叠之时是对手的劲力已经发出、正在前行途中。
(编辑/闻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