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元水彩画的诗情画意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5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古元先生水彩画清新流畅、笔法洒脱、兼收并蓄的艺术追求使其画风别具一格。古元先生水彩画有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研究、讲述与评论,而有些作品的绘画过程与意境却鲜为人知,笔者就三个方面所熟悉的作品来展开:一、香山回忆、田园水乡;二、浔阳江头、逝水东流;三、匡庐奇秀、湖光山色。分析研究古元先生水彩画中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
  香山回忆 田园水乡
  古元1919年出生于香山那洲。老香山区域包括珠海、中山、澳门,经过四百多年东西文化的融合、共存,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英国画家钱纳利在这里生活了27年,其绘画对当时的珠三角美术发展产生影响。钱纳利平时很爱写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香山一带的风土人情。由此,今天我们来欣赏古元先生的作品,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位住居在地偏人稀的那洲青少年能懂得画水彩,由此说明香山区域是最早接纳西方美术并从中受益匪浅。古元先生曾对笔者讲,小时候他常骑自行车到澳门,可见对绘画的见识和水彩材料获得也是近水楼台。
  古元先生《香山的回忆》绘于1935年,作品充满了田园水乡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秀水轻舟薄雾扑面而来。水乡纵横交错的水道里贯穿村民摇着小船,对岸葱茏绿洲阴翳蔽日,古榕树曲伸惯串画面,绿叶婆娑显得别有风情,如同遥远水乡的童谣,回荡着沧海桑田的迷人故事。古元先生那洲村故居方圆十余里内就有翠亨村孙中山故居、雍陌村郑观应故居、南屏村容闳故居。《香山的回忆》是古元先生按照自己的情趣去描绘大自然轻柔色调、朴实无华的水乡古榕舟楫、生机盎然的暖绿色调子,让如梦似幻的晨光来解读那么意味深长的回忆,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说弥漫着宁静而朦胧的诗情画意。
  当然,从《香山的回忆》中,也许人们会联想到英国画家康斯坦布尔作品与法国画家科罗作品。作为异曲同工的艺术表达,“对意境的追求都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那些稚嫩的作品已散发出迷人的田园风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我们可以看到只有16岁的古元在水彩画上天赋。
  浔阳江头 逝水东流
  古元先生水彩画《淡淡阳光》是取材于九江长江客运港,写生地点是在“庾亮楼”前的江堤上。白居易曾有: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这幅作品是在1977年所画,那天笔者正与小画友在附近写生,有幸结识了古元先生并看他画写生,先生平易近人,由此也就与他结下了师生之谊。画中大码头停靠着“东方红”客轮,它往来于渝沪之间。另一小客运码头的客轮是往来石钟山、彭泽。九江古称浔阳,南靠庐山,北临长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骚人墨客题咏、商旅游宦系舟赏景,英雄豪杰络绎不绝来此一览江天。烟波浩淼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留下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云山雾绕中畅怀陶令辞官留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苏轼探天籁之声有《石钟山记》、《水浒传》中宋江“浔阳楼”醉酒题诗。
  《淡淡阳光》如此天开江宽的风景,古元先生把气势不凡的江面画的特别的平静,其景其意铺展其中,写境、写情呈现的是:潮平两岸阔。从顺水色渐变天然成趣的画面看,暴风骤雨之后天空风云变幻,时而乌云遮天,时而阳光穿云破雾,面对复杂的画面处理,古元先生告诉笔者如何运用颜料在水彩纸上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如何利用水彩画的特点,恰倒好处画乌云中射出的阳光,只见他拿出棉花擦出了几道白光,整个画面豁然开朗、意味无穷。正有“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荡气回肠之美妙。滚滚长江,逝者如斯。流淌着多少诗史般的沧桑故事,在江渚上写生的不是“白发渔樵”,而是著名的画家古元先生,用水彩画来表现此情此景,举重若轻的大手笔,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慨,更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淡定,《淡淡阳光》功夫在诗外。
  匡庐奇秀 湖光山色
  《九江烟水亭》画于1977年,描绘的是笔者家乡的名胜古迹,是一幅令人十分感怀的作品,当年见到这幅水彩作品时蔡若虹先生写到:这幅作品的反复观赏,于在关键引起我的历史回忆这一点上,它替我圆了60多年以来的乡土梦,我应当向古元道谢!对故土和对古元先生所流露出的真挚情感,笔者挥之不去的思绪也油然而生,解读这幅作品却意味深长。说来也是缘分,笔者与蔡若虹先生同为九江一中校友。烟水亭位于九江市甘棠湖中,原为周瑜的点将台。烟水亭里庭院曲径通幽、雕梁画栋,五贤阁内有纪念贤士与贤吏,分别有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刺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宋、明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在烟水亭看龙舟竞赛,锣鼓喧天,祭祀香火缭绕,熙熙攘攘,十分热闹。笔者高中毕业后烟水亭已改筹建九江历史文物陈列馆之用,曾在纯阳殿、五贤阁中创作历史画,度过了约一年多难忘的时光。
  古元先生把《九江烟水亭》画的恬静写意,波光粼粼倒映着白色九曲桥,殿阁楼台高耸、粉墙黛瓦环抱,岸柳成荫掩映处便是九江一中,让人心旷神怡。《九江烟水亭》对水彩本体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瑰丽奇特的山水景观却意境深远,那远眺的庐山青脉迤逦、云浮雾飘,不免让人产生许多联想,“五老依然不老,甘棠酿酒,醉倒两行翠柳、一脉青峰”。烟水亭是历代文人名士流年往返之地,画面中虽见不到人物的点缀,湖光潋滟、如梦似幻的秀色里古意盎然,所蕴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物故事却是那么令人回味。
  从古元先生的艺术来看,水彩画艺术创作了三个时间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广东的青少年时期水彩画,有《香山的回忆》《有香山花卉的静物》等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第二个阶段是1950年调入北京时期,古元再次开始创作水彩画,怀着对新时代生活的热爱与憧憬,水彩画色彩明快、清新流畅如《古城门外》《北京什刹海之夏》等作品。第三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古元从“五七干校”返回北京重新有机会画水彩,中后期到各地画了许多写生作品,如《淡淡阳光》《九江烟水亭》等意境深远,令人陶醉其间。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珠海远眺》《珠海渔女》浪漫而高雅、充满了沧海桑田的诗情画意。“他的画给人的印象是如此淳朴与自然, 但实际上却是非常的精细。不过,这种精细不是某种勉强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没有任何臆造的成分。他的精细是自然而然的。简直好像生而使然。在他晚年的作品中,那种熟练真是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
其他文献
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厅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经过一个月的火热演出,6月10日在江苏省常州市落下帷幕。  据介绍,本届展演以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为主体,共有15个省区市的25台精品剧目参演为期一个月的展演中,在南京、苏州、常州、盐城等地共演出25场,平均上座率达80%,有2万多名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这既是文化惠民的体现,也对地方戏曲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
期刊
近日,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广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字——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共展出115件(套)文物。  此次展出的文物包括作为汉字载体的骨器、青铜器、钱币、陶器、竹简等,藏品的年代远至商朝,近至现代。本次展览还专门开辟展区分别介绍了广西的古壮字和京族喃字,以此展现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字产生的影响。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
期刊
临汾市曲沃县的晋国博物馆将于6月14日对外开放。晋国博物馆建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上,在该遗址的核心区域,发现了九组十九座晋国诸侯及夫人墓葬,十座车马坑,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两千余件。
期刊
柏林当地时间2014年6月8日下午,在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吸引了上百万人前来参加这场多元文化的盛宴——柏林文化狂欢节,由世界各国艺术爱好者所组成的游行队伍,更是这场盛宴的高潮部分。靓丽的色彩、独特的创意,大游行共持续达6小时以上。  在狂欢节现场,不同肤色的人们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他们中间不乏身着光鲜亮丽的“奇装异服”,人们大多手持相机,以记录这难忘的狂欢盛事。
期刊
6月11日,“中国民俗文化北美行”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中国将首次以主宾国的身份参加2014年史密森民俗节,并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上举办“中国:传统与生活的艺术”主题活动,向美国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民俗艺术。此次活动从数百个中国项目中精选了来自15个省市的8项舞台表演节目和16种民间手工艺项目。
期刊
几年来,国家不断放出利好政策希望可以扶持国产动漫,但却收效甚微,更有报告指出目前国内有85%的动漫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不久前更有某知名动画公司老板因为欠债自杀。  然而,2014年一部部票房爆红的动画电影似乎在给凛冬将至的业界指出一条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电影化——国产动画的另一出路?  从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近1亿元的票房起,国内的动画公司在疲软的电视动画市场看到了新的出路。
期刊
身披一袭中国红的猪猪侠,在不知不觉中,已活跃于中国电视荧展长达9年了,可以说是陪伴着众多小朋友成长的经典卡通人物。每年保持推出新的系列,主流电视媒体的高频率播放,让猪猪侠动画受到1.3亿忠实观众追捧,收视率一直位列国产动画片前茅。2014年,猪猪侠系列动画也出到了第七部,不间断的曝光率足以让猪猪侠这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时代发展,为动画行业带来新机遇  电视作为动画行业传统的传播渠道,其对于动画品
期刊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这篇脍炙人口的《捕蛇者说》,人人会背,却鲜少有人知道,那片盛产毒蛇虫蚁的地方,竟然是一处山清水秀、不与世争的世外桃源。那里住着盘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三苗后裔,他们在湘南峻岭深处建立山寨,男猎女织,“招郎”是传统婚嫁习俗,用秘传的“女书”将古老的语言传到如今。  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氏族”,就是曾名为 “蛮夷”的湘南瑶族。  异蛇之乡有“荆蛮”  位
期刊
安妮宝贝改名了!一个曾经影响一代人的女作家,一个几乎被标签化的名字,突然变成另外的名字,自然引发人们良多感触。区别以往安妮宝贝的小说和随笔,新作《得未曾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第1版)就是她改名庆山后,以文化实录的形式,发现和探寻新的生活方式,然后用善意温暖这个世界。  这本《得未曾有》,讲述了安妮宝贝在长途旅行中,与四个陌生人的相会和交集。其中有爱作画也善于烹饪的厨子,倡导他的饮食
期刊
在中国服饰文化中,旗袍满足了世界对中国的想象。她是一张专属于中国的名片,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交流载体之一。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旗袍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彰显了高贵典雅的东方神韵,书写着柔性的美。  旗袍,原本就是专属于中国人的服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旗袍的根。今天的旗袍,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风姿绰约胜似当年,旗袍已被当代国际服装界誉为“东方神韵”的典型代表!  旗袍的荣辱兴衰也反映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