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花生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叫头遍,天还没有亮,一弯清冽的月儿还挂在墨蓝的半空中,田里已经到处是早起收花生的人了。大家趁着淡淡的月色早起干活,田野里像喧闹的蚂蚁窝。天亮时,天空飘着细细的小雨,远看那遥远的山野,笼罩在一片朦朦胧胧的细雨中,仿佛披着轻纱一样。
  高良村的村民想起早一点收花生,没想到,下雨了,幸好雨不大,还能干活。
  千万不要下大雨啊!大家边干活边瞅着阴沉沉的天空。他们得抓紧干活,中午,本地和外地的老板就会开着大货车汇集在路边抢购花生。
  高良村盛产花生,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田里的土壤是沙土,花生产量高,个儿大,虫害少,花生仁饱满,出油率高。听老一辈的人说,在以前,村里的花生是朝廷贡品,连皇宫里的皇帝都吃咱村里的花生呢。
  以往,人们收了花生,要筛去泥土,晒干,运到榨油厂,榨成花生油。近年来,一些客商每到收花生的季节,就到田边收购。村民不用运回家,不用筛泥,不用晒干,不用榨油,省去了不少工序,算起来,比榨油还划算。于是,这几年大家收了花生就直接在田头卖给客商了,特别是村里修了水泥路后,来收购花生的老板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
  不知不觉,雨停了,天空放晴,太阳露出了脸。中午时,收购花生的老板们已经开着货车聚集在路边,早早等候着。
  人们抬着打包好的花生来到田边。老板们纷纷涌过来,围住他们,“来来来,这边称。”“抬到我这里,我要了。”“兄弟,这几包卖给我。”老板们争着收购花生。
  称重,记录,算钱,给钱,一张张钞票像鱼儿一样跳进了大伙的口袋里。
  很快,一包包花生像小山般堆积在路边。黄昏时,一天的花生也就收完了。老板们开始装车往外运。
  人们拿到了一沓沓的钞票,一个个笑逐颜开,虽然干了一天活,累得腰酸背痛,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
  最先起坏心眼的是村里的二狗。二狗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比一般人要精明。二狗想,今年的花生太好销了,连泥土和枯叶杂物都卖了钱啊!俗话说得好,好市不赚钱,烂市鬼可怜……
  第二天,二狗拔了花生,打下来后,就在田里挖个坑,把花生倒进去,浇上水,撒上泥,用铁铲像炒菜一样翻来翻去,所有的花生都粘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土。
  称花生时,老板发现二狗的花生特别多泥,便问:“你的花生不筛一下泥吗?”“筛不了,你看这几天下雨,田里的泥土黏得很。”二狗答。
  老板皱皱眉头,收下了。
  那天,二狗比前几天多收入了几百元。拿到钞票,二狗心里嘿嘿直乐,一路走,一路哼着跑调的歌曲。
  晚上,他叫上几个好朋友,叫老婆炒了几个菜,几个人在二狗家里喝了起来。
  二狗喝高了,得意忘形,忍不住把他的秘密告诉其他人,几个人恍然大悟,直拍大腿:“好你个二狗,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第二天,他们也学着二狗用这种方法坑人。果然,都多赚了几百元钱。
  坑人的伎俩就像流行感冒在村里传染,很快,全村的人都这样干了。
  今年的花生就这样收完了。大伙尝到了甜头,第二年,扩大了规模,村里的花生一下子多了几百亩。风吹过来,远远看去,碧绿的花生苗像绿色的海浪,摇曳多姿。
  秋风起,霜降到,收花生的季节来了。
  大伙开始收花生了。一天,两天,三天……一天天过去,他们望眼欲穿,直到田里的花生全部收完了,也没有一个老板到田边收购花生。
  有人传来消息,老板们都去邻村收购花生了。
  大伙把花生运到邻村。老板们一看是高良村运来的花生,说什么也不肯收。
  大伙看着堆积如山的花生,焦虑万分,欲哭无泪。天气又不好,连连下雨,十几天没有太阳,晒不了,大部分花生已经发霉变质了,发出一阵阵臭味……
  选自《三月三》2015.12
  (彭建辉 图)
其他文献
年关前,奎县“义信和”货栈一连两宿灯火通明。十几个先生在对账。两人一桌,相对而坐,中间放张八仙桌,账本铺开,一人唱数,一人拨打算盘。报账的声音洪亮,打算盘的手指翻飞,噼啪山响。  刘二先生一人对着两个唱数的,双手打算盘,左右开弓,扒拉完最后一个珠子,双手在空中一扬,紧接着翻转下去,大拇指和食指在算盘的横梁边飞快地掠过去,一下子就将七上八下的算珠归了位,随后伸下懒腰,打了个响亮的哈欠,喧嚣的房间立时
期刊
王升家院里有一盘石磨。有天早上,他发现磨盘湿湿的,磨眼儿里还有几颗没磨碎的豆子。他家是高墙大院,到晚上,大门就上锁了,不可能有人进来,再说谁会大晚上的磨豆子啊。他不敢声张,过几天,他就要娶媳妇了,此事若是传出去,婚事非黄不可。  王升听人讲,大蒜可以让妖魔鬼怪现形,他就在磨道周围偷偷放了一些大蒜。  当夜,推磨声一响,只见有一只大猫直立着,两只爪子搭在磨杆上推磨,豆浆不停流入一只大碗里。王升见是只
期刊
乾隆因拆永陵、长陵的金丝楠木,被三朝元老刘墉识破,为掩盖罪责,自下诏书发配江南。他表面上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心里总觉窝囊。到江南后,想法出难题,报复陪同下江南的刘墉。可刘墉满腹才学,做事慎重,乾隆总找不出茬口。  这一天,君臣二人坐船打水围,小船在宽阔的河道上缓缓而行,周围许多小船来来往往,开放的荷花散着清香,露出水面的青草被风吹得摇摇摆摆。二人饱览水乡风光,谈笑风生,可乾隆始终没忘记报复刘墉这桩心
期刊
西汉名臣袁盎个性刚直、极有才干,很受汉文帝赏识。他与宦官赵同不睦,赵同仗着文帝的宠信,常在其面前造谣中伤袁盎,袁盎对此很是忧虑。  一天,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突然跪在马车前,向文帝进言道:“能与皇帝共乘马车之人,必是英雄豪杰。如今皇帝您怎能和一个太监坐在一起呢?”文帝听后一愣,转瞬大笑,让赵同下车。赵同只能窘迫不已地爬下马车,于是对袁盎更加愤恨。  事后,袁盎的朋友很为袁盎担心:“赵
期刊
宋朝末年,湖北竹山县有户姓尹的人家,祖上虽然世代务农,但一直勤勤俭俭过日子,崇尚俭朴,持家有方,所以到了他这一代,已积下了一份颇像样的家业。  这一代主人名叫尹厚,国字脸,厚嘴唇,憨厚老实,为人也相当随和,娶的妻子是邻村一位贤惠女子,勤快能干,终日手脚不停。夫妻俩勤俭不求奢华,小日子过得挺红火。可有一样美中不足,就是成亲数年,好不容易有了个壮壮实实的儿子,没承想孩子三岁时,有一天随小伙伴出去玩耍,
期刊
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一个山顶上。  三天三夜,人没吃上一口东西;猴也一样。  第四天,人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  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了小孩儿。  另一个苹果的命运却相反,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把它夺了去,最后,苹果落到了猴王嘴里。  猴说:“人啊,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  人说:“正因为你们
期刊
张员外妻子早年亡故,留下一个女儿梦莲。梦莲生得十分乖巧,爹喜欢得不行。  梦莲17岁这年,张员外又娶了四十多岁的李氏。李氏的前夫死得早,也丢下一个女儿叫红莲,16岁。  这年正月十五晚上,县城要大摆花灯。李氏出身贫寒,没见过世面,愿意去看热闹。这一天,她把俩闺女叫到跟前说:“听说城里有各种各样的花灯,好看得很!你们想去不想去?”梦莲本不想去,又怕说出来伤了母女的和气,就说:“娘,我愿意去,就怕爹不
期刊
知道老公喜欢隔三岔五去我博客转转,我故意将他因为等吃饭而饿瘫沙发的糗事曝光上网。结果,那句加粗加红的话—“严重鄙视段海峰生活自理能力不堪入目!”引来众姐妹的同声讨伐。  这个周六,老公一改往日的拖拉形象,起个大早,还用沾满牙膏泡沫的嘴对家人宣布:“今天的午饭我负责!”听到此话,我先感叹网络力量之大,然后赶紧盛粥夹菜服侍他用早点。  喜滋滋地把老公送出家门,我收拾了屋子,陪女儿晒了太阳,洗了一桶衣物
期刊
张逢革是万州新田人,也是万州有名的才子,和授业恩师向成大一同进京应试,向成大名落孙山,张逢革却中了二甲头名,乡邻来祝贺他进士及第时,作为授业恩师,向成大又悲观,又高兴地来了,酒席上,一位佳宾一时忘记张逢革的老师向成大也在上八位喝酒,失言而出:“我今天出一上联请大家对,以示对张大人进士及第表示祝贺,大家听好,我的上联是:徒中师不中!”  此联一出,全场马上静了下来,都把目光投向了向成大,张逢革怕恩师
期刊
心 病  乾隆年间,泸州城里有个叫欧阳逸的名儒,出身世家,家境优越,不需要为生计烦恼,所以他每日里不是舞文弄墨就是金石篆刻,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十年前,欧阳逸的原配夫人林鱼儿离家云游四海,几年后他又娶了个美娇娘,不久又喜得麟儿,老夫人乐得喜笑颜开。  谁知,就在前不久,欧阳逸的书房中竟隔三岔五地多了几枚神秘印章。那些印章的材质都是他平常备用的寿山石,并无出奇之处,但上面的刻痕古朴独特,刀工远在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