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生化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素进行详细说明,旨在加强质量控制的规范性,提高检验质量。
方法:对影响生化分析质量的关键要素开展分析,再针对每个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增强了检验流程的规范性,提高了检验成果等的准确性。
结论:加强生化检测各环节的管理,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是提高检测质量的标准。
关键词:生化分析质量控制检验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95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6-02
1影响生化分析质量控制的因素
要提高临床生化分析的检验质量,首先需要发现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才可以对症下药予以改善。下文中将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的阐述,主要包括药物、饮食、采集时间、生理状况方面。
1.1药物影响。首先,药物是影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并且其影响因素复杂,主要包括物理、化学、药理学、药物副作用四个方面。首先,物理性的影响包括四环素等会导致血清变色,干扰比色进而使检验结果出现差异。其次,化学因素是药物出现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原本的使用效果,例如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导致血糖以及胆固醇等各项身体指标变化,一定程度影响了检验的准确率。然后,药理学影响例如甲状腺类制剂会引起体内糖发生变化,影响正常血糖,并且促使胆固醇的排放,直接使胆固醇下降,间接影响了检验结果。最后,如果患者服用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等或者烟肼、异利福平等药物都会促进血清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上升,氯丙嗪等药物还能使肾、肝等器官内部的谷酰转肽酶升高,吗啡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提高淀粉酶的含量,另外肾上腺素、噻嗪类以及糖皮质类激素会直接导致胆固醇升高,而维生素C、新霉素等药物又会使胆固醇降低。水合氯醛、胍乙腚、磺胺类药物又会导致尿素氮检测结果偏高,相反链霉素会使尿素氮检测结果降低。药理学影响涉及的学科复杂,许多反应还未明朗,需要未来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深入探究。
1.2饮食影响。饮食也是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之一。如果进食的食物多为高脂,那么血脂的上升是必然的,严重还会形成脂血;甘油三酯会比未进食情况下高出十倍。同样高蛋白饮食会导致尿素、尿酸以及血氨浓度上升;烟酒也会造成谷酰转肽酶、乳酸等多方面受到连带影响,从而使肾上腺素产生的儿茶酚胺增加;饮水会稀释血液浓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3采集时间影响。标本采集的时间也会影响质量检测质量。目前许多的生化检验都于空腹状态进行,是因为此时体内代谢较为稳定,此时采集品检测出来的结果也比较客观。但是早上空腹采集的方式不一定适用于一些特殊项目的采集,例如血钾含量在进食后和进食后存在较大差异,其他情况例如心肌梗死、淀粉酶的采集都需要特定时间段进行采集,如果时间段把握不对,其标本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使检验结果大打折扣。
1.4患者生理状况印象。人体自身的生理状况也会影响检测结果,这些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运动、心理状况等。例如儿童体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成年人;而男性肌酐高于女性;运动之后肌肉内酶含量也会比正常情况下高出许多;而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身体机能激素分泌旺盛。
2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措施
2.1树立正确的检测质量观念。医护人员是检验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强化其质量控制的意识十分有必要。在现今医院的审判标准中,生化检测的质量已经成为标准要求的重要一环,其关系到全院检测工作的质量,因此需要足够的重视。由于检测质量涉及众多部门的配合,检验科虽然是负责专项检测的部门,但是其无法完全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除了人员专业度、硬件设备、试剂质量外,还需要其他科室的配合,例如临床科室选择的检验项目等。标本的质量直接决定检验的质量,是检验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因为院内各相关部门必须良好沟通协调,从标本采集到送检的整个流程都要确保规范,这也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基础。相反,如果检验证明存在缺陷,就容易导致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应该在全院开展生化质控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性,敦促人员自觉规范操作行为,从而使人员结合自身科室为质检工作提供帮助。
2.2强化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检测项目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检测的手段也多元化,但是检验设备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可能会造成操作不当的问题,由于对新技术设备存在认识表浅的问题,因此规范的工作流程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目前的情况时,病患需要检验的生化标本都是由临床人员采集,通过长期的检验经验积累,发现错误标本较多都是由于临床人员的采集工作不合理。因此检验科要想保证检测品的质量,就需要与临床科室保持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向临床人员传达一些注意事项,包括所检验品的临床价值与缺陷等。另外检测项目还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确保医师对患者的情况了解透彻,避免因为误诊引起的检测问题。院领导应该组织检验科与其他科室进行交流,不断提高临床人员采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临床人员只有足够了解检测的基本知识,才可以在工作中予以配合。院方可以通过院内网络发布生化检测的有关知识,尤其强调采集各种类型标本的注意事项以及技巧,从而使临床人员的检测意识不断加强,执行采集任务的时候也会有意识的避免不当操作引起的检测错误。例如控制患者标本采集前的饮食、药物使用等,最大程度保证标本不失真。另一方面,临床科室的医生也应该主动配合检验科的工作,就疑难病症的采集工作进行商讨寻求解决办法。新到的临床医护人员组织其到检验科实习一段时间,以尽快了解检验知识,另外拓展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交流渠道,讲座或者查房等都是有效的合作方式。
2.3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素质。检测人员除了需要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还需要以自身的专业性为基础,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心。由于检测的变化性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检测人员要紧跟发展趋势,防止知识库长期不更新导致的检测失误,要不断的拓展理论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困难点分析到位,当标本送至检验科室的时候,要迅速归类并且标号,再使用离心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每一项操作都要秉承质量控制的理念,杜绝一味追求检测速度引起的低级失误。检测科的人员要明确彼此工作内容,分工清晰。任何盲目追求速度的检测行为都会使检测工作前功尽弃。
2.4完善各项检验制度。制度是规范检验人员操作行为的有效方式,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使检测人员在遇到困难时有理可循。首先要制定一套标本核查、接收体系,制度要能包含标本检验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侥幸等不负责的行为出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生化检验治理控制涉及面广,控制难度大,必须严格规范检测各流程的工作,对检测人员进行再教育,提高其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让检测人员直接了解自己的一个不负责任的操作,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保持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不断完善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构成,才可以提高检测质量,进而首先医院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马玉国,赵俊月,任秀华.临床生化检验试剂盒的选择与质量控制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9):2424-2425
[2]王锦.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8):87-87
[3]罗孟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验质量控制分析[J].右江医学,2012(1): 117-118
[4]任敬.临床生化分析当中的质量监控[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157-157
[5]张锦泉,曹丽,管传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中的质量监控参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9):2258-2260
方法:对影响生化分析质量的关键要素开展分析,再针对每个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增强了检验流程的规范性,提高了检验成果等的准确性。
结论:加强生化检测各环节的管理,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是提高检测质量的标准。
关键词:生化分析质量控制检验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95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6-02
1影响生化分析质量控制的因素
要提高临床生化分析的检验质量,首先需要发现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才可以对症下药予以改善。下文中将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的阐述,主要包括药物、饮食、采集时间、生理状况方面。
1.1药物影响。首先,药物是影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并且其影响因素复杂,主要包括物理、化学、药理学、药物副作用四个方面。首先,物理性的影响包括四环素等会导致血清变色,干扰比色进而使检验结果出现差异。其次,化学因素是药物出现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原本的使用效果,例如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导致血糖以及胆固醇等各项身体指标变化,一定程度影响了检验的准确率。然后,药理学影响例如甲状腺类制剂会引起体内糖发生变化,影响正常血糖,并且促使胆固醇的排放,直接使胆固醇下降,间接影响了检验结果。最后,如果患者服用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等或者烟肼、异利福平等药物都会促进血清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上升,氯丙嗪等药物还能使肾、肝等器官内部的谷酰转肽酶升高,吗啡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提高淀粉酶的含量,另外肾上腺素、噻嗪类以及糖皮质类激素会直接导致胆固醇升高,而维生素C、新霉素等药物又会使胆固醇降低。水合氯醛、胍乙腚、磺胺类药物又会导致尿素氮检测结果偏高,相反链霉素会使尿素氮检测结果降低。药理学影响涉及的学科复杂,许多反应还未明朗,需要未来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深入探究。
1.2饮食影响。饮食也是影响血液检测的因素之一。如果进食的食物多为高脂,那么血脂的上升是必然的,严重还会形成脂血;甘油三酯会比未进食情况下高出十倍。同样高蛋白饮食会导致尿素、尿酸以及血氨浓度上升;烟酒也会造成谷酰转肽酶、乳酸等多方面受到连带影响,从而使肾上腺素产生的儿茶酚胺增加;饮水会稀释血液浓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3采集时间影响。标本采集的时间也会影响质量检测质量。目前许多的生化检验都于空腹状态进行,是因为此时体内代谢较为稳定,此时采集品检测出来的结果也比较客观。但是早上空腹采集的方式不一定适用于一些特殊项目的采集,例如血钾含量在进食后和进食后存在较大差异,其他情况例如心肌梗死、淀粉酶的采集都需要特定时间段进行采集,如果时间段把握不对,其标本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使检验结果大打折扣。
1.4患者生理状况印象。人体自身的生理状况也会影响检测结果,这些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运动、心理状况等。例如儿童体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成年人;而男性肌酐高于女性;运动之后肌肉内酶含量也会比正常情况下高出许多;而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身体机能激素分泌旺盛。
2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措施
2.1树立正确的检测质量观念。医护人员是检验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强化其质量控制的意识十分有必要。在现今医院的审判标准中,生化检测的质量已经成为标准要求的重要一环,其关系到全院检测工作的质量,因此需要足够的重视。由于检测质量涉及众多部门的配合,检验科虽然是负责专项检测的部门,但是其无法完全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除了人员专业度、硬件设备、试剂质量外,还需要其他科室的配合,例如临床科室选择的检验项目等。标本的质量直接决定检验的质量,是检验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因为院内各相关部门必须良好沟通协调,从标本采集到送检的整个流程都要确保规范,这也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基础。相反,如果检验证明存在缺陷,就容易导致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应该在全院开展生化质控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性,敦促人员自觉规范操作行为,从而使人员结合自身科室为质检工作提供帮助。
2.2强化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检测项目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检测的手段也多元化,但是检验设备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可能会造成操作不当的问题,由于对新技术设备存在认识表浅的问题,因此规范的工作流程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目前的情况时,病患需要检验的生化标本都是由临床人员采集,通过长期的检验经验积累,发现错误标本较多都是由于临床人员的采集工作不合理。因此检验科要想保证检测品的质量,就需要与临床科室保持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向临床人员传达一些注意事项,包括所检验品的临床价值与缺陷等。另外检测项目还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确保医师对患者的情况了解透彻,避免因为误诊引起的检测问题。院领导应该组织检验科与其他科室进行交流,不断提高临床人员采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临床人员只有足够了解检测的基本知识,才可以在工作中予以配合。院方可以通过院内网络发布生化检测的有关知识,尤其强调采集各种类型标本的注意事项以及技巧,从而使临床人员的检测意识不断加强,执行采集任务的时候也会有意识的避免不当操作引起的检测错误。例如控制患者标本采集前的饮食、药物使用等,最大程度保证标本不失真。另一方面,临床科室的医生也应该主动配合检验科的工作,就疑难病症的采集工作进行商讨寻求解决办法。新到的临床医护人员组织其到检验科实习一段时间,以尽快了解检验知识,另外拓展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交流渠道,讲座或者查房等都是有效的合作方式。
2.3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素质。检测人员除了需要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还需要以自身的专业性为基础,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心。由于检测的变化性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检测人员要紧跟发展趋势,防止知识库长期不更新导致的检测失误,要不断的拓展理论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困难点分析到位,当标本送至检验科室的时候,要迅速归类并且标号,再使用离心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每一项操作都要秉承质量控制的理念,杜绝一味追求检测速度引起的低级失误。检测科的人员要明确彼此工作内容,分工清晰。任何盲目追求速度的检测行为都会使检测工作前功尽弃。
2.4完善各项检验制度。制度是规范检验人员操作行为的有效方式,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使检测人员在遇到困难时有理可循。首先要制定一套标本核查、接收体系,制度要能包含标本检验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侥幸等不负责的行为出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生化检验治理控制涉及面广,控制难度大,必须严格规范检测各流程的工作,对检测人员进行再教育,提高其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让检测人员直接了解自己的一个不负责任的操作,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保持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不断完善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构成,才可以提高检测质量,进而首先医院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马玉国,赵俊月,任秀华.临床生化检验试剂盒的选择与质量控制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9):2424-2425
[2]王锦.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8):87-87
[3]罗孟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验质量控制分析[J].右江医学,2012(1): 117-118
[4]任敬.临床生化分析当中的质量监控[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157-157
[5]张锦泉,曹丽,管传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中的质量监控参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9):2258-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