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财务信息化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财务服务质量的重要利器。自2013年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以来,各大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开始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然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蕴藏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大风险,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影响了信息化的目标实现。因此,只有研究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采取措施提前规避或降低风险影响,从而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而反复的工程,通过总结过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识别财务信息化建设各阶段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找出管控措施,才能在今后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更加顺利。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风险及其研究的重大意义,然后针对信息化建设的3个主要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描述,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管控措施。希望对今后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风险防范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风险及其研究意义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致可分为规划决策、实施、使用与维护3个阶段,其投入资金量较大,一般在几十万元至几千万元不等,时间跨度较长,少则数月,多则几年,加之财务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才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制度管控与操作指南,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给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风险,每一种风险,都为财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设置了障碍。只有充分识别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各主要风险,并对之进行理性分析,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地减少甚至消灭其对信息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另外,财务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及管控措施,也为高校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各阶段的主要风险
  1.规划决策期的主要风险点
  规划决策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环节,主要包括信息化建設目标确定、需求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蕴藏的风险主要体现在:
  (1)缺乏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不足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财务信息化建设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未全盘考虑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情况,仅从财务部门角度出发,缺乏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联互动,没有统一的规划标准,形成了信息孤岛,从而为后续学校整体的信息共享工作增加了难度与风险。从财务部门内部而言,传统工作模式下不同业务模块“各自为政”,子系统之间过分强调独立性和安全性,而忽略系统之间的内在衔接,没有整体规划,部分功能设计重叠,硬件设备重复购置,从而造成了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上的浪费风险。
  (2)信息化建设目标不明确,需求分析不合理
  制定信息化建设目标时,未参考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及业务部门的发展计划,因此目标定位模糊不清,盲目投入建设,最终导致项目失败,承受损失资金的财务风险。分析需求前,未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整理,没有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直接在预算允许范围内,申请购买功能最齐全的系统,这样可能只是将现有业务的部分功能系统化,以机器代替人工核算统计,而忽略了财务信息化更大的价值所在,即通过实时、多面的数据分析,为各类经济活动的事中管控、事后绩效评价、以及事前预测等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没有对现有工作的流程及管理模式带来改进,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所能达到的效果,承担着投入与产出比过大的风险。
  (3)信息化建设项目缺乏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信息化建设项目缺乏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仅限于形式,导致决策不当,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某个系统在历经漫长的建设期、试用期、并经过培训过后,由于水土不服而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甚至对整个财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是缺乏对可实现性的可行性研究带来的风险。
  ②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寄予期望过高,希望组建一套信息化系统就能解决财务管理上的一切疑难杂症,而忽略了相应的制度完善、管理模式的改进、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相辅相成,这样不仅从成本-效益来看,十分地不经济,而且技术上很能无法实现,这是缺乏技术可行性分析所带来的风险。
  ③对信息化建设目标期望过低,缺乏长远眼光,仅从现有业务考虑,以改善经济活动事后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目的,只能算是电算化会计的升级版,对这样的项目进行建设,虽然比预期投入小,但是造成了资金闲置,从而失去了建设更完善系统的机会,这是缺乏项目必要性论证带来的风险。
  2.信息化建设实施期的主要风险
  这里说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更准确来讲,是指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施。主要包括硬件的采购与安装,软件的招投标、开发、调试、系统初始化、试运行、项目验收。除自主研发外,大部分学校都采用外购或外包的形式开发信息系统。因此,高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要严格执行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否则就会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
  硬件设备的采购的风险包括:未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进行审批、集中采购、验收;未根据系统开发需要,选择功能匹配的设备,从而导致功能过剩或无法使用,造成资金上浪费;硬件设备购置不及时导致整个系统建设实施周期延长。
  软件在招投标时,往往因为专业技术限制,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对项目的具体方案及要求、技术标准和规格等事项未进行可量化统计的严谨说明,与供应商的理解发生分歧,导致结果与期望不一致的风险。招投标时还要防范贿赂腐败风险的存在。
  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供应商研发团队技术能力和经验有限,或因边开发、边提需求的开发模式,造成建设周期增长,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风险,系统设计的兼容性或可延展性不强,会造成二次开发的成本增高的风险。验收环节,缺乏测试报告,没有专业人士的验收把关,系统投入使用后才发现问题,造成经济和时间上浪费的风险。   3.使用与维护中的风险
  没有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导致系统使用者抵触而加大推广难度的风险。系统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乏专门培训,后续维护滞后,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者损毁,而无法使用系统的风险。
  三、风险产生的原因
  1.缺乏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内涵的正确认识
  虽然各大高校越来越意识到了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开展的必然性,并积极投身于其建设当中,但对于财务信息化的内涵,却没有充分的认识。对财务信息化的全方位了解,决定着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否清晰,方向是否正确,实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从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旦认识发生了偏差,或者认识不够全面,其结果可能是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寄予了很高期望,但结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对财务信息化所能实现的具体目标认识不够充分,仅仅笼统理解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将其视为会计电算化的升级版,然而对于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能提高到何种程度,并没有清晰地认识。高校财务信息化是一个集计算机及其它硬件设备、网络信息技术、数据库、各类应用软件于一体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通过对高校财务工作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拓宽财务工作范围、规范业务流程、改善管控模式、提高财务部门服务水平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财务数据获取、处理时间大大缩短,精准度大大提高,从而为学校各类决策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有价值的支撑材料。如果不明白财务信息化究竟有哪些“好处”,在具体需求分析时,要么过度盲目需求,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看,不够经济或者出现技术根本无法实现的情况;要么需求预计过低,造成信息资源浪费,这也是一种不经济的体现。
  另一方面,对财务信息化的实现过程认识不足,仅仅将财务信息化视同于购置一批计算机设备、开发一套财务软件。财务信息化的实现,包括统筹规划、方案设计、软件开发、设备采购、网络平台搭建、应用培训、维护更新等多个环节,具有历时长、投入资金量大、参与人员多、二次开发的特点,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如果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加大信息化的难度,延缓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未考虑学校的整体建设环境
  缺乏对现有业务及资源的正确认识、未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拥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标配版本,必须因地制宜地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建设,真正做到“落地”建设。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直接拿来照搬。但现实情况是,宁愿多花点钱,建设一个大而全,功能强大的系统,而没有考虑是否真正适用自身学校,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具体表现在:在规划阶段,未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和财务部门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从而对信息化建设目标定位不准;未充分考虑学校内部控制相关要求,从而设计方案时不能将控制关键点合理地嵌入系统当中;财务信息化必须立足于财务部门的各项具体业务,但往往对财务部门现有各项业务缺乏全面详细梳理,对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的特点,尤其是其不足之处不甚了解,因此不明白真正需要什么,更谈不上将需求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划分层次;对现有人员素质水平缺乏了解,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时缺乏专业的诊断,实施阶段缺乏执行者的全程把控,导致工期延长,试用期过后,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人员培训和操作指导;未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包括网络资源、硬件设备、其他部门的系统建设情况,仅从财务部门自身情况考虑,重复构建设施、信息封闭孤立、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浪费。以上,缺乏对自身业务和资源的正确认识,将增加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相匹配相适应的难度。
  3.缺乏有效组织、科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带来技术上的变革,更是管理上的变革。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网络技术部门的事情,其涉及的范围广、知识综合性强、部门人员多,是一个几乎全员参与的项目。除了涵盖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外,信息化建设往往涉及供应商、客户、分销机构等。领导不重视,没有固定且专业的人从事该项工作,或者因缺乏信息相关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成立建设小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否则,不可能自动顺利进行。
  四、高校財务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的风险管控措施
  1.规划期的风险管控
  科学合理的规划,能让后续的信息化建设少走很多弯路,因此规划决策期的风险管控十分重要。
  首先要明确目标,细化需求。
  制定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时,必须与学校未来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兼顾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既要满足财务部门的发展,又要考虑其他部门的关联。不能好高骛远,遥不可及,也不能妄自菲薄,触手可及。应该集前瞻性、清晰性、挑战性与现实性于一体,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
  目标明确后,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细致梳理,重点关注薄弱环节。需求分析时,需要财务人员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判断,不能过度需求,期望一套系统就能解决一切管理上的问题,而忽略了成本效益原则。也不能只局限于改善眼前的一些具体工作,应该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考虑将来财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并将学校内控制度中相关的关键控制点融入系统,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或个人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及需求。如果能参考同行业的情况,以及对供应商市场有一个初步了解,那将更有助于所提需求的可行性。需求的描述应该尽量详细易懂,有明确的可量化的指标,以便于分析其可行性。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将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排序,将重要且紧急的排在前面,得以优先保证其实施。最后,所有的需求形成书面报告,并合理预估费用,提出立项申请。
  其次,可行性分析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需求分析后,应组织专家或聘请专业机构从技术可行性、预算经费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三方面对信息化建设项目做出判断,并且充分考虑必要性、经济性原则,最终形成书面可行性报告。   2.实施阶段的风险管控
  学校应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应明确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人员及其权责,让信息化建设落实到人;在制度中,应针对信息化建设的立项、审批、实施、使用与维护各个环节的流程做出详细规定,并将国家相关规定置于其中,让信息化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①打造“一把手”工程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过程复杂、涉及部门人员众多的工程,因此,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科学组织。从学校层面来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各部门、各类资源,打造一只由网络信息中心、财务部门、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必要时可聘请专家协助的专业团队来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同时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齐参与,共同把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
  ②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招投标应找专业的代理机构,组建符合标准的评标委员会;合同条款找法律顾问审核,避免合同纠纷;项目实施阶段全程有专人跟进督促、随时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必要时,可聘请中立的第三方监理机构承担系统的实施控制,向甲乙双方负责,保障双方的利益。项目验收前,必须经过试运行测试,并聘请专家参与验收环节。
  3.使用与维护期间的风险管控
  系统设计时要把安全问题考虑在首位,有明晰的授权使用制度,并且对于各系统的操作保留日志记录可查询。
  财务部门应制定信息化工作程序,对各系统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在试运行期间,应狠抓宣传、推广和培训,减少系统使用者的抵触情绪,引导其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各种损失。专人负责维护系统,及时跟踪、发现、解决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充分利用防火墙等各类网络设备,并定期对系统进行扫描、查毒检测,确保系统使用环境的安全。定期做好数据备份、系统升级,严格对系统进行增删改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田建中,高惠凤,祝慧洁,李帅.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7.第19卷第1期.
  [2]段立花.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5月15期.
  [3]陈程.浅谈高校财務管理网络化、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7.4月中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建筑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较以往明显增加。然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且相关激励措施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本文以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内容,从人力资本构架模型入手,在分析当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
把大蒜分瓣,用线串起来系成圆圈,放在盘中加些水,冬春放在蜂箱隔板外的空间。由于蜂箱内温度较高,大蒜发芽长成黄蒜苗,其挥发气味对蜜蜂下痢病有预防作用,对蜂螨有驱杀作用,对蜂箱有
国内的区域经济竞争,体现为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创新珠三角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目的就是推动珠三角区域合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实现有序竞争,共赢发展,把珠三角打造成科学发展的
建立了大空间建筑室内壁面导热、辐射和对流耦合换热热平衡方程,结合Gebhart吸收系数,利用预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简易模型,提出了室内各表面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方法. 对国
【摘 要】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落实能够确保现有经济环境中企业自身功能体系延续完善,并基于全面的审核标准确定了内部人才资源环境具备有效统筹的条件,既确保了人才素质审核具备有效的评审标准同时,更基于绩效内容为企业内部功能体系构建提供积极性,再贯彻信息化管理优势,更为人才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档案存储和传导条件,为后续企业功能延伸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料,更能够为后续企业经济环境构建提供良好的人才参照。  【关
20世纪是数学大发展的世纪。数学的许多重大难题得到完满解决,如费尔玛大定理的证明.有限单群分类工作的完成.庞加莱猜想的解决等,从而使数学的基本理论得到空前发展。另~方面,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