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液是一种将无菌药液直接滴入人体静脉内的治疗方法[1]随着现在80~90%的住院病人需要输液治疗,而各种新药的不断出现,使得药物使用中发生不良反的病例越来越多,作为一名操作者,在执行药物配制、时间、剂量、用药、观察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现和防治中,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用药安全和患者健康,有研究报道,7%的住院患者每年用药疏忽或用药错误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2]。
1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
1.1 从同一瓶盐水中抽取液体配制不同抗生素。由于病人多,工作量大,人员少,而配制药物的液体规格不全,致使护士从同一瓶盐水中抽取液体配制不同抗生素,导致瓶内出现多种抗生素微粒混合而增加过敏反应的机会。
1.2 药物配制过早。为把本班工作做完,特别是中午人员配备少加之预防收病人,过早的把抗生素配好,且液体滴速过慢,导致药物分解过快,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大。
1.3 对药物了解不够。由于对药物知识缺乏了解,盲目执行医嘱,将药物用于有禁忌症的病人,对药物的PH值、渗透压不了解,特别是主班护士在进行排液计划时不能合理排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如果医生未认真阅读说明书,在溶媒选择上会出错。
1.4 忽视药物间的配伍禁忌。由于不同药物在一起合用会产生拮抗或协同作用,因此两种不同药物输注时,输液管内的配伍禁忌也会被忽视,从而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甚至出现毒性作用。
1.5 滴速不合理。在静脉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特点和病人的病情调节滴速,如PNC类应在30分钟内滴完,胃肠反应大的红霉素需缓慢滴入,酚妥拉明应根据病人血压调节滴速。
1.6 药物保存不当。由于工作不到位,未向家属及患者交代药物的保存方法或护士用药过程中应避光的未用避光的输液工具,致使药物分解氧化
1.7 用药时间与间隔时间不准确。护士在用药时应根据药物半衰期给药,并告诉患者抗生素或是每天两次的药物至少需间隔6小时使用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1.8 配制药物含杂质等微粒。护理操作不当,无菌技术不严会造成输液瓶内产生杂质等微粒,若未及时发现,将会引起输液反应。
1.9 静脉炎。反复在同一静脉穿刺,输液时输入刺激性较大PH值过高或过低而选择的血管不合理,手卫生不严,未严格无菌操作都会引起静脉炎
1.10 药物未进行严格查对。由于药房工作人员疏忽,标签相似的药物易混淆加之护士未认真查对,导致用药错误。
2 对策
2.1 工作认真负责,增强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提倡预防为主风险最小的原则,时刻铭记风险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医务工作者能识别目前存在的主要风险,并针对每次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讨论,从中吸取教训,以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
2.2 充分认识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工作中应熟练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药物不良反应常见于个体差异、滴速过快、浓度过、高微粒增加、配伍时PH值改变,制剂质量不合格、同一药物批次不同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2.3 加强管理落实到人。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意识,责任落实到人,病房内配备不同规格的液体,进行配液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瓶,严格进行查对,现配现用,让药物发挥最好疗效。
2.4 养成阅读并收藏说明书的习惯。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我们应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的习惯,因为最直接的信息来源是药物说明书,实行分类管理,以便于查询,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杜绝各种药物错误使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2.5 严格操作注重细节管理。为使药物发挥更好疗效,药物配制后应尽快使用,据报道,溶液放置3~5小时,细菌可呈对数生长[3]在稀释药液过程中,液体的污染程度与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针头大小、注射器使用的时间有关。针头插入瓶塞次数越多,产生的胶塞微粒越多,针头越大,配液时液体中产生的胶屑就越大,针头重复使用次数越多,流经针头后液体所含微粒数量也越多,注射器使用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4]因此最好选用9号针头配药。静脉治疗单须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穿刺前应用呼唤法进行查对,穿刺成功后再次查对,不能用输血器输注药物,药物自药房取出后应认真查对。
2.6 加强血管保护严防静脉炎。静脉炎是静脉的炎症,主要有化学性、机械性。感染性及血栓性静脉炎。输液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不可进行干预、可干预两类,其中不可进行干预包括患者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可干预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静脉炎的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增加医疗花费,因此作为一个操作者,输液护理的目标是成功穿刺,保护血管,安全留置,减少并发症。各种管道的留置时间严格控制,穿刺时提供最大无菌屏障。
2.7 进行用药宣教。在进行输液时,应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滴注时间、药物作用,滴注次数、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特别是老年人告知滴速的重要性,不能随便调节滴速,指导合理用药,加强健康教育宣教,加强巡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现不适立即报告。
3 小结
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注重环节、细节管理,运用完整的护理用药程序[5],对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加强责任心,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殷磊,静脉输液与输血。护理学基础,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0:243
[2] Harris J,Schmin L.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guidesafe care[J].J Nurs Care Qual,2004,19(2):88~91
[3] 李武平。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63
[4]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70~271
[5] 朱玲玲。药物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7):65~67
作者单位:615000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
1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
1.1 从同一瓶盐水中抽取液体配制不同抗生素。由于病人多,工作量大,人员少,而配制药物的液体规格不全,致使护士从同一瓶盐水中抽取液体配制不同抗生素,导致瓶内出现多种抗生素微粒混合而增加过敏反应的机会。
1.2 药物配制过早。为把本班工作做完,特别是中午人员配备少加之预防收病人,过早的把抗生素配好,且液体滴速过慢,导致药物分解过快,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大。
1.3 对药物了解不够。由于对药物知识缺乏了解,盲目执行医嘱,将药物用于有禁忌症的病人,对药物的PH值、渗透压不了解,特别是主班护士在进行排液计划时不能合理排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如果医生未认真阅读说明书,在溶媒选择上会出错。
1.4 忽视药物间的配伍禁忌。由于不同药物在一起合用会产生拮抗或协同作用,因此两种不同药物输注时,输液管内的配伍禁忌也会被忽视,从而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甚至出现毒性作用。
1.5 滴速不合理。在静脉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特点和病人的病情调节滴速,如PNC类应在30分钟内滴完,胃肠反应大的红霉素需缓慢滴入,酚妥拉明应根据病人血压调节滴速。
1.6 药物保存不当。由于工作不到位,未向家属及患者交代药物的保存方法或护士用药过程中应避光的未用避光的输液工具,致使药物分解氧化
1.7 用药时间与间隔时间不准确。护士在用药时应根据药物半衰期给药,并告诉患者抗生素或是每天两次的药物至少需间隔6小时使用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1.8 配制药物含杂质等微粒。护理操作不当,无菌技术不严会造成输液瓶内产生杂质等微粒,若未及时发现,将会引起输液反应。
1.9 静脉炎。反复在同一静脉穿刺,输液时输入刺激性较大PH值过高或过低而选择的血管不合理,手卫生不严,未严格无菌操作都会引起静脉炎
1.10 药物未进行严格查对。由于药房工作人员疏忽,标签相似的药物易混淆加之护士未认真查对,导致用药错误。
2 对策
2.1 工作认真负责,增强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提倡预防为主风险最小的原则,时刻铭记风险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医务工作者能识别目前存在的主要风险,并针对每次出现的问题加以记录、讨论,从中吸取教训,以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
2.2 充分认识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工作中应熟练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药物不良反应常见于个体差异、滴速过快、浓度过、高微粒增加、配伍时PH值改变,制剂质量不合格、同一药物批次不同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2.3 加强管理落实到人。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意识,责任落实到人,病房内配备不同规格的液体,进行配液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瓶,严格进行查对,现配现用,让药物发挥最好疗效。
2.4 养成阅读并收藏说明书的习惯。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我们应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的习惯,因为最直接的信息来源是药物说明书,实行分类管理,以便于查询,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杜绝各种药物错误使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2.5 严格操作注重细节管理。为使药物发挥更好疗效,药物配制后应尽快使用,据报道,溶液放置3~5小时,细菌可呈对数生长[3]在稀释药液过程中,液体的污染程度与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针头大小、注射器使用的时间有关。针头插入瓶塞次数越多,产生的胶塞微粒越多,针头越大,配液时液体中产生的胶屑就越大,针头重复使用次数越多,流经针头后液体所含微粒数量也越多,注射器使用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4]因此最好选用9号针头配药。静脉治疗单须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穿刺前应用呼唤法进行查对,穿刺成功后再次查对,不能用输血器输注药物,药物自药房取出后应认真查对。
2.6 加强血管保护严防静脉炎。静脉炎是静脉的炎症,主要有化学性、机械性。感染性及血栓性静脉炎。输液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不可进行干预、可干预两类,其中不可进行干预包括患者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可干预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静脉炎的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增加医疗花费,因此作为一个操作者,输液护理的目标是成功穿刺,保护血管,安全留置,减少并发症。各种管道的留置时间严格控制,穿刺时提供最大无菌屏障。
2.7 进行用药宣教。在进行输液时,应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滴注时间、药物作用,滴注次数、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特别是老年人告知滴速的重要性,不能随便调节滴速,指导合理用药,加强健康教育宣教,加强巡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现不适立即报告。
3 小结
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注重环节、细节管理,运用完整的护理用药程序[5],对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加强责任心,保证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殷磊,静脉输液与输血。护理学基础,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0:243
[2] Harris J,Schmin L.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guidesafe care[J].J Nurs Care Qual,2004,19(2):88~91
[3] 李武平。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63
[4]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70~271
[5] 朱玲玲。药物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7):65~67
作者单位:615000 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