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要在讲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内容都可纳入讨论范围。肤浅的内容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而艰深的内容又使课堂讨论失去生气。那么,开展历史课堂讨论的着眼点是什么?笔者认为,开展历史课堂讨论要注意六个“着眼点”。
一、着眼于教学难点处指导学生讨论
关于1935年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这一问题是教学难点。教师在此处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很有必要。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1935年以后国内革命战争会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1935年以前的主要矛盾是国共矛盾。从矛盾的一方蒋介石来说,通过“北伐”、“易帜”解决了同老军阀的矛盾;通过在新军阀混战中获胜巩固了统治;由于英美的支持而在国民党内部取得了支配地位。从矛盾的另一方中国共产党来看,其内部占据主导地位的方面经历了正确→错误→正确的曲折过程。从国共双方的斗争来看,蒋介石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对共产党采取镇压的政策。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原主要矛盾的一方中国共产党因此调整了对蒋介石的政策,使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而原主要矛盾的另一方蒋介石,由于其政策受到国民党爱国将领及全国人民的反抗,以及日本侵华的深入威胁了英美既得利益 ,因而被迫调整了内外政策,从而形成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二、着眼于教学重点处指导学生讨论
关于二战后期的几次国际会议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层层质疑。例如,讲开罗会议时,可就教材中所载《开罗宣言》原文,设置以下几问:1.此宣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势下发表的?2.宣言中所提“三大盟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3.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4.日本怎样窃取“中国领土”?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是何时归还的?5.《开罗宣言》中,关于中国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着眼于观点争议处指导学生讨论
近代史中,陈天华蹈海、邹容慷慨入狱、秋瑾在起义失败后宁死不离开学堂,学生对于他们的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们死得勇敢、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们都是自愿赴死,死去远远不如活着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们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历史责任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书与育人并举。
四、着眼于热点处指导学生讨论
关于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热点问题。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这节课时,笔者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二战后三十多年,世界上大约发生了150次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直接发生的战争却没有一次,原因何在?师生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原因其一,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至今也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与之抗衡。其二,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分割领土的可能性。其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空前发展,出现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的局面。其四,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念,用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日益困难,靠侵略战争进行掠夺来发展经济不仅行不通,反而会给本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和破坏。其五,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为了争取中间势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上也发生了新变化,磋商取代了付诸武力。因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设计这样的讨论题,能引发出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的激情。
五、着眼于横向比较点指导学生讨论
教师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质疑讨论。例如,讲完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专政后,可提问学生:20世纪30年代,同样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为什么美国实行了“新政”,而德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设问后,可提示学生从历史根源、政治体制和经济根源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知识面又拓宽了。
六、着眼于纵向联系点指导学生讨论
中国古代史的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不少学生常常将它们互相混淆。教师引导学生把封建社会的这四个赋税制度加以讨论,辨别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白:唐朝前期“租庸调制”是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按人口来征税征役的;唐朝后期的“两税法”,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征税,第一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但徭役依然存在;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把田赋、杂税、徭役合并起来,折成银两,摊在田亩上,按亩纳税,无地人家一般不再服役,但人头税依然要缴;清朝实行的地丁银制度比一条鞭法更进了一步,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到田亩中,与地税合并,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无地的人家不再缴纳田赋与人头税,负担比过去减轻。随着赋税制度的改革,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逐步的松弛。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张冠李戴,而且还能获得较为系统的古代赋税制度的知识。
一、着眼于教学难点处指导学生讨论
关于1935年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这一问题是教学难点。教师在此处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很有必要。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1935年以后国内革命战争会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1935年以前的主要矛盾是国共矛盾。从矛盾的一方蒋介石来说,通过“北伐”、“易帜”解决了同老军阀的矛盾;通过在新军阀混战中获胜巩固了统治;由于英美的支持而在国民党内部取得了支配地位。从矛盾的另一方中国共产党来看,其内部占据主导地位的方面经历了正确→错误→正确的曲折过程。从国共双方的斗争来看,蒋介石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对共产党采取镇压的政策。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原主要矛盾的一方中国共产党因此调整了对蒋介石的政策,使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而原主要矛盾的另一方蒋介石,由于其政策受到国民党爱国将领及全国人民的反抗,以及日本侵华的深入威胁了英美既得利益 ,因而被迫调整了内外政策,从而形成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二、着眼于教学重点处指导学生讨论
关于二战后期的几次国际会议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层层质疑。例如,讲开罗会议时,可就教材中所载《开罗宣言》原文,设置以下几问:1.此宣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势下发表的?2.宣言中所提“三大盟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3.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4.日本怎样窃取“中国领土”?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是何时归还的?5.《开罗宣言》中,关于中国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着眼于观点争议处指导学生讨论
近代史中,陈天华蹈海、邹容慷慨入狱、秋瑾在起义失败后宁死不离开学堂,学生对于他们的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们死得勇敢、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们都是自愿赴死,死去远远不如活着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们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历史责任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书与育人并举。
四、着眼于热点处指导学生讨论
关于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热点问题。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这节课时,笔者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二战后三十多年,世界上大约发生了150次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直接发生的战争却没有一次,原因何在?师生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原因其一,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至今也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与之抗衡。其二,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分割领土的可能性。其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空前发展,出现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的局面。其四,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念,用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日益困难,靠侵略战争进行掠夺来发展经济不仅行不通,反而会给本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和破坏。其五,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为了争取中间势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上也发生了新变化,磋商取代了付诸武力。因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设计这样的讨论题,能引发出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的激情。
五、着眼于横向比较点指导学生讨论
教师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质疑讨论。例如,讲完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专政后,可提问学生:20世纪30年代,同样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为什么美国实行了“新政”,而德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设问后,可提示学生从历史根源、政治体制和经济根源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知识面又拓宽了。
六、着眼于纵向联系点指导学生讨论
中国古代史的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不少学生常常将它们互相混淆。教师引导学生把封建社会的这四个赋税制度加以讨论,辨别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白:唐朝前期“租庸调制”是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按人口来征税征役的;唐朝后期的“两税法”,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征税,第一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但徭役依然存在;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把田赋、杂税、徭役合并起来,折成银两,摊在田亩上,按亩纳税,无地人家一般不再服役,但人头税依然要缴;清朝实行的地丁银制度比一条鞭法更进了一步,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到田亩中,与地税合并,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无地的人家不再缴纳田赋与人头税,负担比过去减轻。随着赋税制度的改革,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逐步的松弛。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张冠李戴,而且还能获得较为系统的古代赋税制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