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农村初中在具体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弊病百出,现状堪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农村初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个人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 现状; 策略; 注重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改上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新课改的产物,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同的一个项目,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培养。可是,要真正的实施起来,由于主客观的双面原因,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尤其是相对于落后的农村中学,给综合性学习的实验和开展带来了许多困惑。归纳起来,具体表现为:
一、教育理念里唯分数是从
本来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才,教育的最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与精神。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占主流地位的分数第一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虽然上面一再强调要大力开展课标的改革,但是下面的各级教育部门及老师们,尚停留在过去的观念上,唯分数是从,以学生的考试分数衡量一个好学生与好老师的标准。因而,面对综合性学习这种考试占分量小,实施起来又较为宽泛的课程而言,真去实施,有些老师认为那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所以,部分老师便对综合性学习漠然置之、视而不见,讲授一单元课之后,直接跳过去讲另一单元。也有一部分老师意识到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并且考试时也时有涉及,但由于功利性的目的影响,他们的重视也是盯着考试去的,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实在而有效的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是一切为考试服务。如果是识记知识便千叮咛万嘱咐学生这是考试知识,要求背诵、默写,如果是活络些的题目,他们便钻研、设计出一套答题方略,如此这般,活的课堂又变成死的了。至于《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的指导思想却是完全束之高阁了。
二、农村教育资源缺失
一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这不仅使农村中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而且对信息的了解也相对滞后。许多学生连如字典、词典之类的工具书都不能购买,更不用说在网上查找资料了。经济的落后,造成了农村学生学习资源的贫乏。二是农村家庭家长的文化一般都不高,在家长的辅导方面也严重缺失。即使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对孩子更多的花费也是用在穿与吃方面,对于说购买些书籍给孩子拓展课外知识,是少之又少的。从笔者对家长的了解中得知,他们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不知道到底该买哪些书籍,笔者就曾遇到一家长请求我帮他开一个书目,供他去买书给他的女儿。可想而知,农村孩子拓展课外知识的可能性很小。三是有些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对农村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综合性学习四《探索月球奥秘》,要求观察月球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农村乡镇连一个图书馆都没有,根本就不可能有天文台或天文馆。诸如此类的综合性学习,农村老师、学生是无能为力的。
三、教师、学生本身参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薄弱
农村的教师相对于城市的教师而言,对于外界知识接触的机会较少,加之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大,教师之间的学习机会及外出学习的机会也较少。且综合性学习没有系统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套路,而且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自己首先都会感到麻头,更不用说去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了。这无疑成了农村学生学习综合性学习的一个不利条件。
农村学生的薄弱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差。由于农村学生本身的生长环境及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输灌,使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自卑胆小,宁退勿进的性格特点和懒于动手,懒于动脑的习惯,致使综合性学习活动只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大部分学生只成了旁观者、观众,而且很多还不是热心观众,难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很多时候的很多活动甚至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其实学生参与意识差,很大一部分原因主要也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非常有限。他们不仅自卑、胆小、而且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概括能力都非常糟糕。学生不喜欢去查资料,不愿意配合教师;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因而无法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进而失去了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信心。
虽然农村中学的各方面条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给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但笔者认为与其什么都不做,不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现有资源并结合学生实际,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在摸索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看法,特在此和大家商榷。
一、有效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把生活和语文紧密结合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确,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闭塞的乡村,我们的周边都有无穷无尽的能为语文所用的资源。只是我们的老师总是盯着那些我们缺失的资源,而忽略了身边的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比如:开展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这一学习活动时,一些农村的教师就感叹“我们的村子就一个巴掌宽,除了农户就是农户,去哪见电影电视广告,哪儿有什么企业公司招牌?”如果你又把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跳过去,却什么都不会发生。但笔者却是把学生带出了校园,走上村子。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走出校园,竟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都闹哄起来,到处去寻找生活中的语文,在村上的一个小卖部门口,许多学生翻起了店门前的那些包装纸盒,笔者好奇的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是在找那些产品的公司名称及广告语等,我暗自惊喜。回到学校之后,根据他们收集的材料,整理成三张主题不同的手抄报,有错别字诊所、店名品评、广告语赏析,学生们配上图画,风格迥异,把它们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中,倒成了一道风景线。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任何课堂里,我们都应当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对于综合性学习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惩罚措施来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来,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动脚,扎扎实实的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尝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切实让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落实。
三、及时总结,注重反馈
新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从这些评价的着眼点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的检测并不易,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态度、精神和探究方法层面的东西,这些层面的考查一方面很难检测,另一方面这些层面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来。而我们农村学校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的快速提高,往往会抛弃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浪费时间的学习,进而选择那些急功近利的措施来铤而走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把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并且每次综合性学习开展之后,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 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不易性,教师也应该进行有深度的点评,我们教师应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角度去给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评价时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对不足委婉地提出看法;但是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的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究竟在活动中有哪些得与失。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不仅有参与活动的体验,更有活动过后的收获,每次能有一点收获,聚沙成塔,学生的能力就逐步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咱们农村学校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断探索,相信会渐入佳境,最终为推进课程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3
[3]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8
[4] 王坦著.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4-06-07
关键词: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 现状; 策略; 注重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改上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新课改的产物,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同的一个项目,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培养。可是,要真正的实施起来,由于主客观的双面原因,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尤其是相对于落后的农村中学,给综合性学习的实验和开展带来了许多困惑。归纳起来,具体表现为:
一、教育理念里唯分数是从
本来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才,教育的最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与精神。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占主流地位的分数第一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虽然上面一再强调要大力开展课标的改革,但是下面的各级教育部门及老师们,尚停留在过去的观念上,唯分数是从,以学生的考试分数衡量一个好学生与好老师的标准。因而,面对综合性学习这种考试占分量小,实施起来又较为宽泛的课程而言,真去实施,有些老师认为那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所以,部分老师便对综合性学习漠然置之、视而不见,讲授一单元课之后,直接跳过去讲另一单元。也有一部分老师意识到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并且考试时也时有涉及,但由于功利性的目的影响,他们的重视也是盯着考试去的,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实在而有效的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是一切为考试服务。如果是识记知识便千叮咛万嘱咐学生这是考试知识,要求背诵、默写,如果是活络些的题目,他们便钻研、设计出一套答题方略,如此这般,活的课堂又变成死的了。至于《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的指导思想却是完全束之高阁了。
二、农村教育资源缺失
一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这不仅使农村中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而且对信息的了解也相对滞后。许多学生连如字典、词典之类的工具书都不能购买,更不用说在网上查找资料了。经济的落后,造成了农村学生学习资源的贫乏。二是农村家庭家长的文化一般都不高,在家长的辅导方面也严重缺失。即使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对孩子更多的花费也是用在穿与吃方面,对于说购买些书籍给孩子拓展课外知识,是少之又少的。从笔者对家长的了解中得知,他们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不知道到底该买哪些书籍,笔者就曾遇到一家长请求我帮他开一个书目,供他去买书给他的女儿。可想而知,农村孩子拓展课外知识的可能性很小。三是有些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对农村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综合性学习四《探索月球奥秘》,要求观察月球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农村乡镇连一个图书馆都没有,根本就不可能有天文台或天文馆。诸如此类的综合性学习,农村老师、学生是无能为力的。
三、教师、学生本身参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薄弱
农村的教师相对于城市的教师而言,对于外界知识接触的机会较少,加之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大,教师之间的学习机会及外出学习的机会也较少。且综合性学习没有系统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套路,而且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自己首先都会感到麻头,更不用说去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了。这无疑成了农村学生学习综合性学习的一个不利条件。
农村学生的薄弱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差。由于农村学生本身的生长环境及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输灌,使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自卑胆小,宁退勿进的性格特点和懒于动手,懒于动脑的习惯,致使综合性学习活动只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大部分学生只成了旁观者、观众,而且很多还不是热心观众,难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很多时候的很多活动甚至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其实学生参与意识差,很大一部分原因主要也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非常有限。他们不仅自卑、胆小、而且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概括能力都非常糟糕。学生不喜欢去查资料,不愿意配合教师;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因而无法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进而失去了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信心。
虽然农村中学的各方面条件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给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但笔者认为与其什么都不做,不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现有资源并结合学生实际,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在摸索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看法,特在此和大家商榷。
一、有效挖掘利用本土资源,把生活和语文紧密结合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确,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闭塞的乡村,我们的周边都有无穷无尽的能为语文所用的资源。只是我们的老师总是盯着那些我们缺失的资源,而忽略了身边的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比如:开展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这一学习活动时,一些农村的教师就感叹“我们的村子就一个巴掌宽,除了农户就是农户,去哪见电影电视广告,哪儿有什么企业公司招牌?”如果你又把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跳过去,却什么都不会发生。但笔者却是把学生带出了校园,走上村子。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走出校园,竟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都闹哄起来,到处去寻找生活中的语文,在村上的一个小卖部门口,许多学生翻起了店门前的那些包装纸盒,笔者好奇的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是在找那些产品的公司名称及广告语等,我暗自惊喜。回到学校之后,根据他们收集的材料,整理成三张主题不同的手抄报,有错别字诊所、店名品评、广告语赏析,学生们配上图画,风格迥异,把它们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中,倒成了一道风景线。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任何课堂里,我们都应当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对于综合性学习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惩罚措施来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来,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动脚,扎扎实实的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尝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切实让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落实。
三、及时总结,注重反馈
新课标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从这些评价的着眼点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的检测并不易,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态度、精神和探究方法层面的东西,这些层面的考查一方面很难检测,另一方面这些层面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来。而我们农村学校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的快速提高,往往会抛弃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浪费时间的学习,进而选择那些急功近利的措施来铤而走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把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并且每次综合性学习开展之后,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 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不易性,教师也应该进行有深度的点评,我们教师应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角度去给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评价时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对不足委婉地提出看法;但是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的要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究竟在活动中有哪些得与失。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不仅有参与活动的体验,更有活动过后的收获,每次能有一点收获,聚沙成塔,学生的能力就逐步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咱们农村学校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断探索,相信会渐入佳境,最终为推进课程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3
[3]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8
[4] 王坦著.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