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中药疗法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正黏病毒科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呼吸道疾病。
  一、流行现状
  2012—2017年,国内很多学者分离到不同亚型的猪流行性感冒,通过对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山西、广东、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宁夏、安徽、山东等省(自治区)的猪群进行猪流感血清学、病原学调查研究,猪流感病毒在全国各地区均呈现地方性流行趋势,猪流行性感冒H1N1亚型、H3N2亚型病毒在猪群中普遍感染,并且哺乳仔猪的抗体阳性率高于种猪、保育猪、育肥猪,种猪抗体阳性率高于育肥猪和保育猪;冬季高于其他季节。
  二、流行特点
  1. 传染源
  猪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带毒猪、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其鼻液、肺脏、肺淋巴结、气管(或者支气管)渗出液是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含量最多的地方,当其咳嗽、喷嚏、流涕时,可带出分泌物,把病毒排出体外,感染易感猪群。
  2. 易感猪群
  猪是猪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宿主,各种品种、不同体重、不同性别、不同发育阶段的猪都可感染猪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以哺乳仔猪最为易感。
  3. 季节性
  猪流行性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暴发于寒冷季节,特别是昼夜温差超过10℃时。
  4. 传播途径
  猪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一是经过大颗粒的飞沫或者病毒气溶胶传播。感染病猪咳嗽或打喷嚏时,将含有病原的分泌物排入空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气溶胶或者飞沫,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感染易感猪群。二是通过患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被健康猪采食经消化道感染。三是患病猪在潜伏期和发病期间接触感染其他健康猪。
  5. 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
  猪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达100%,如没有继发和并发感染,死亡率小于1%。
  6. 易发继发感染
  猪流行性感冒极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或继发感染,发展成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使死亡率骤增。常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猪肺炎支原体、链球菌、猪嗜血支原体、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菌等发生混合感染,使猪的病情复杂化,死亡率上升。
  7. 不同宿主间交叉感染
  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具有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结合的受体,因此,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均可感染猪。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禽—猪—人之间相互传播,猪是禽、猪、人流感病毒共同易感宿主,是流感病毒基因重组或重配的“混合器”。
  三、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特点
  1. 潜伏期短
  猪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24~72小时后就可发病,很快就会全群感染。
  2. 典型症状是流涕、咳喘
  感染猪体温40~41.5℃;流清涕或浓稠鼻涕,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潮红;打喷嚏,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间歇性咳嗽;严重者呈现腹式呼吸症状,触之有尖叫声。
  3. 母猪返情、流产
  妊娠母猪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后导致流产、早产和产死胎,流产后母猪不食、昏睡、体温41.5℃左右。还可导致母猪配种后返情率增加,母猪假妊娠或产仔数减少。
  四、病理剖检变化
  猪流行性感冒的最主要病理变化位于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一种病毒性肺炎。
  剖检可见出血性肺炎、胸膜炎,鼻腔、细支气管出现浆液性或黏液性渗出物,咽喉部肿大充血,气管内可见大量泡沫状的黏液,重者混有血液;肺叶的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病变区为紫色硬结。淋巴结充血、水肿,脾脏肿大,肠道卡他性炎症。
  五、防控措施
  1. 加强猪舍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干燥清洁、防寒保暖、温度恒定舒适。特别是阴雨潮湿和气候变化急剧的季节,更应加强饲养管理,禁止在寒冷多雨、气候骤变的季节转群、运猪。
  2. 疫苗防治
  当前,还没有猪流行性感冒的商品疫苗,有关猪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尚未推广使用。
  六、中药疗法
  1. 辨证施治
  根据猪流行性感冒病不同类型辨证施治,不用去考虑致病的病毒,只根据患猪的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凡见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而无其他症状,即属内寒感冒,不论轻重,服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必效,病去药止,不留后遗症。若服其他感冒药,不仅无效,还会使病情加深加重,转成肺病、肾病等重病。
  2. 常用中药方剂
  ①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由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独活、茯苓、桔梗、枳壳、川芎、甘草、薄荷等中草药复方而成,其功能为辛温解表,疏风祛湿,清热解毒;主治流行性感冒,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疮肿初起,见表寒症者。
  荆防败毒散方中,羌活、独活祛风寒湿邪,除湿止痛;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柴胡解肌透邪、行气;桔梗宣肺利膈,枳壳理气宽中,二者相配,畅通气机、宽胸利膈;前胡化痰止咳,茯苓消痰;生姜、薄荷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和中益气。
  适用于大群混饲,每1 000千克饲料中加入荆防败毒散2 000克,全天饲喂,连用7~10天。
  ②板青颗粒。板青颗粒为板蓝根、大青叶提取物制成的颗粒。板蓝根、大青叶分别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和干燥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斑之功效,主治热病发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黄肿毒、热痢、黄疸、痈肿、丹毒。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抑菌抗炎、抗氧化、抗内毒素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个体治疗采用口服:每千克体重0.2克,早晚各1次灌服或拌料喂服,连用5~7天。
  大群治疗采用饮水或拌料:板青颗粒100克对水250千克,让猪自由连续饮用5~7天;或者板青颗粒100克拌150千克饲料,连续饲喂5~7天。
  添加保健:板青颗粒100克对清水250千克,供猪自由饮用;或者板青颗粒100克加预混饲料200千克,供猪自由采食。
  ③清开灵。清开灵的主要成分是板蓝根、胆酸、珍珠母、黄芩苷、栀子、脱氧胆酸、水牛角、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燥湿止泻、凉血止血、清咽利喉、扶正固本、增强免疫的功效。临床上群体治疗采用清开灵颗粒混饲,每100克拌料100千克,连用3~5天;或者混饮,每100克对水200千克,连用3~5天;或者清开灵散口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用1克,每天2次,連用3天。个体治疗采用清开灵注射液,一次量,每千克体重用0.1~0.2毫升。
  3. 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猪流行性感冒病在临床上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应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头孢噻呋 15%盐酸吗啉胍 柴胡注射液 30%安乃近注射液 维生素C”组方。其中,头孢噻呋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用3~5毫克,每天2次,连注5~7天。15%盐酸吗啉胍注射液,每千克体重用25毫克,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注5~7天。柴胡注射液,每千克体重用0.1毫升,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注5~7天。30%安乃近注射液,每千克体重用30毫克,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注5~7天。维生素C注射液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用1~3毫克,每天2次,连注5~7天。
  4. 中药治疗的优势
  随着超微粉碎技术的进步,中药超微粉可使原生药材粉碎粒径低于5微米,破壁率不低于95%,表面积增大,利用率得到提高,药效显著增强,更具市场优势。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邮编:250100)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对农村改革和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吉林市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
根据目前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使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大数据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云计算中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包括大数据整个架构、分析平
在对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机制、文化生态环境、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基础工作优化方向。并从文旅融合视角,提出创建非遗景
1.土壤 玉米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能蓄易排,近于中性,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最为适宜。玉米地深耕以33cm为宜,耕后适当耙,以促进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2.养分 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对氮、磷、钾的吸收尤甚。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也不同,因而施肥既要考虑玉米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及需肥规律,又要注意气候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进入紧要关头,在看到决定性进展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贫困村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夯实,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民主进程有待进一步推进,科技支撑有
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融资,这一现象反映出海外资本市场对于股权结构的包容性是吸引大量中国企业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体现出目前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公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
以固体酸性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催化玉米芯水解制备木糖,探究此类固体酸的催化性能.通过对比系列SO42-/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发现Ambe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