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木头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子在河边玩,孩子掉到河里,母亲焦急万分,无奈不会游泳,眼看孩子快沉下去了,母亲大喊:“抓住身后的木头!”
  孩子奋力挣扎,想找到那根木頭……
  终于,有个渔夫赶来,下水救起了孩子。孩子问:“木头在哪?”母亲说:“那是骗你的,不然你早就沉下去了。”
其他文献
华北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学校特色】学校是以理工科为主,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学科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院校,是我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之一。  【新增专业】2018年学校新增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海洋地质资源系统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胜任工作,特别是在与海洋地质资
期刊
高三时,班主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的眼里也总是闪着希冀的光,期待着高考的来临,仿佛只要熬过了高考,我们就不会再因青春年少而迷惘难熬。而高考,其实是一张被周围所有人许诺的空头支票。  曾经我也以为,凡事都是可以一劳永逸的。然而,正如背诵语文课文,我们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再牢固的记忆终究都会淡忘,而我们追求幸福的脚步从来都不能停歇。  我的一个朋友,姑且
期刊
对回忆而言,时间永远都像是被按了快进键,那些我落在高考那年夏日的青春和汗水,已经在日历上覆盖了5年的灰尘。是的,关于高考的一切,那些曾反复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场景,竟然是5年前的事情了……  5年前,我读高三,是山东的一名理科考生。作为高考大省的考生,我自然也是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老师们经常说起的一句话,那时的我还没经历过高考,所以这句话也一直是我对高考的印象。为了稳稳当当地走
期刊
永远不要忘了你最初的梦想,拿出当初那份为之拼搏的干劲来,如果这份干劲正在减弱,说明你将要提前出局!做人做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麦田稻鹰:  早知道我就不竞选班干了,每天都过得好累,如今又不得不接着干。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不知道能不能为班级做贡献。因为没有做过策划,我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许多工作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该怎么办呢?  潮汕/黄文炜  黄文炜:  你这是畏难的表现,遇到困难不知所
期刊
高中时,班上有一位同学说她小时候觉得练习钢琴很辛苦,还曾向父母抱怨过,到了高三,她反而非常感恩父母监督她从小练琴,因为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之下,她有了一个很好的“知心伙伴”,有什么忧愁烦闷,弹会儿琴就好多了。写作,同样也是如此。  诊断:我的作文究竟是卡在了哪里?  常见的“作文头疼症”有如下两种,一是不知道写什么,感到无话可说,很痛苦;二是有想说的话,但表达不够流畅生动,自己写得很尴尬,读的人也尴
期刊
前段时间,有一个名叫“拖延症之歌”的国外视频,在微博上不断地被转发,歌词中提到了很多有关“拖延症”的事例:“明天就要交作业了,不急,刷刷微博再说”“还有功课没复习,先打局游戏吧”……视频内容幽默有趣,反映了真实生活中人们做事拖延的现象,让众多网友都大呼“躺枪”。对于“拖延症”这个词,全球的年轻人似乎都能产生共鸣。由此看来,“拖延症”是一种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且让许多人绞尽脑汁都解决不了的“流
期刊
大多数明星已经找到了“红”的技巧——他们会刻意颠覆以前的形象,为自己设置一些个性标签,比如学霸、暖男、大厨……然后再利用这些讨人喜欢的标签去自我炒作和推广。  毫无疑问,久经娱乐圈,井柏然自然也知道这一点。然而,他对此并不感兴趣,还直言:“根本没有必要,只要人足够优秀,想要的东西肯定会来找你。”他对这种“潮流”淡定自若,并未自乱阵脚。如此气沉丹田式的沉着,仿若与生俱来,不管他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
期刊
毕业后,女生要到美国发展。  临行前,男生给了女生两个盒子,说:“如果你决定离开,就打开第一个盒子,如果决定留下,就打开第二个盒子。”  女生带走两个盒子,最终打开了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张机票。  飞机上,女生好奇地打开了第二个盒子,泪水夺眶而出,里面是两张机票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若為我留下,我也愿随你去远方。”
期刊
我喜欢上了一张明信片。那是宫崎骏的一部动漫作品剪影——深深浅浅的绿铺满了湛蓝的天空;宽大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出温暖的弧度;穿着米黄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捧着玉米,笑得灿烂;顺着她的眼神望去,看到的是老奶奶慈祥的笑意,淡淡的宠溺从奶奶的皱纹间溢了出来……  真的是暖人心脾的温馨啊,心底的那根弦被轻轻地拨动着,我不由得想起了奶奶陪着我的那些日子。  那时的奶奶身子骨尚还硬朗,父母常年不在家,我成了名副
期刊
深秋,我埋下了一颗种子。  妈妈看见了,告诉我:“现在这季节,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入冬后,我渐渐淡忘了种子。直到春天,妈妈催我去浇水,一株嫩绿的幼苗正冲我微笑。  望着身边的妈妈,我哭了。她不知道那种子是我從煮熟的玉米上掰下来的,根本不会发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