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过后,编辑干啥?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方便阅读,将信裁剪三块。
  
  之一
  
  《以Google为师!》寄出不久,有几位编辑朋友和我交换看法,他们站在Google时代的基础上,探讨了编辑角色如何存续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前瞻式思维所触及的一些想法,似应让更多人一起来关注,并以此作为阶梯,继续往深层挖掘。
  我把几位的意见,整理于此:
  存续的第一形式:编辑应该继续做编辑的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叶琳认为,活在Google时代虽有压力,但没有悲观的权利。
  她在e-mail上写道:“互联网给传统出版带来很大冲击,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没有编辑的互联网,信息质量层次不齐,信息真实性、编排合理性、归类便捷性等等,都有改进的空间。出版行业之树仍会常青,但是形式和管道需要我们重新探索。未来的读者将选择新的介质,未来的编辑也要适应在新介质上开发、筛选、整理、传播知识产品。”
  我们从她的描述中,读出根本:编辑的专业与不可替代性,编辑人切勿妄自菲薄。
  存续的第二形式:编辑可以朝向“作家经纪人”转型。
  其中,北京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周志刚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这段日子,台湾的硬件厂商准备推出新型电子书,大陆这边也有好几家推出了新款设备。方正集团甚至还弄了款山寨kindle。一时间搞得我觉得,明天醒来就会人手一机。但电子书注定是个昙花一现的产品吗?数字出版时代,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吧!──设备什么的,反而不是重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编辑的角色会更复杂,对大众市场来说,编辑可能更像是作家的经纪人。”
  周志刚说得有理。假使你读过《Google会怎么做?》,鲜活的例子就在眼前。
  当作者杰夫·贾维斯(Jeff Jaevis)在他自己blog上发表研究Google的系列文章时,凯特·李(Kate Lee)盯上了他,争取到他的授权,经纪这本还没完成的著作。贾维斯在书末《致谢》中,这样形容她:“她是出版业里第一位从blog中找寻人才和想法的经纪人,她总是很有耐心地容忍我千奇百怪的想法,她不断鞭策我,直到我们一起达成这本书的共识。”
  她将他的写作计划送到三家重要出版社,让它们互相竞价,最后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 Publishers)脱颖而出,以高价并预付版税方式取得出版权。贾维斯说:“她让出版社更有效率,帮出版社在多如牛毛的书籍企划和作家中,选出好东西。”
  有些敏锐的出版社也察觉到变化一波接着一波袭来,而开始未雨绸缪地展开策略布局。我在湛庐文化出版公司官方网站看到经营项目中出现了“出版经纪人业务”,开宗明义写着:“术业有专攻。作家的工作是写作,出版社和编辑的工作是把好的书稿制作成精美耐读的好书。出版经纪人的工作就是替作家找到合适的出版社,顺利成功地出版作家们的倾力之作;帮助出版社和编辑发现有出版价值的书稿,把璞玉交给合适的编辑和出版社。”
  一方面,湛庐文化告诉作家“在选择自己的倾力之作最终‘花落谁家’,应该做怎样的准备”?一方面,让作家明白“出版经纪人可以为作家做什么”?湛庐文化架起一座桥,希望能够接引到令人惊羡的作家与作品。
  由此看来,“经纪人”这个身份,似是颇多编辑共同认知的、下一个转向职场的重要里程碑。未来编辑及出版社的竞争力,或系于“经纪能力”的良莠──如何代理到好作家和好作品──人脉、通路、市场趋向、内容筛选、营销等,仍是铸成编辑力的根本。
  然而,成为“作家的经纪人”,真就解决了编辑的出路问题?
  答案好像不怎么肯定。看!贾维斯不就斩钉截铁说,“中间人没落!”因为编辑的功能,将一一被网络取代。那么,我们果真会陷入《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曾预言的命运:淘汰?
  存续的第三形式:编辑成为制作人、各种资源的组织者(整合者)。
  台北马可孛罗文化公司主编巫维珍小姐,在给我的mail上,除了认为“编辑可转型为作家的经纪人”之外,特别加重语气,强调在未来内容产业的产业链内,编辑不会消失──她非常同意杰夫·贾维斯和大前研一的预见:有一天,编辑将进化成“内容与知识的‘组织者’”。
  在此,“组织者”究竟何指?谁组织谁?
  依大前研一的解释,“组织者”是“能将各种要素的复杂组合,化为随着环境而改变的有机体”,这种人的身上,拥有独特的禀性。
  有一则侧记,趣味又传神:
  贾维斯和一群媒体高层人士参加在瑞士达沃斯(Davos)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某位媒体大亨非常仰慕Facebook网站年轻的创办人马克·萨克柏(Mark Zuckerberg),希望他传授成功的秘诀。他问萨克柏:“我的公司要如何开始经营一个像你们那样的社群?请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萨克柏冷冷回答一句:“你做不到。”贾维斯在描述他目击的现场时,用了非常酷的、戏剧化的形容﹕“句号(Period)。无情的逼视。”
  在随后的讨论时间,萨克柏坦率表白,这位大亨的问题问错了:“根本不可能去开始组一个社群,社群早就存在,做他们想做的事。该问的问题是,如何帮忙社群做得更好。”
  他开的处方是:简明雅致的组织(elegant organization),众人熟知的维基百科(Wikipedia)、Facebook、Twitter等,都是典范。
  大陆的“数字出版在线”(http://www.epuber.com/)是眼前现成的例子,它广收国内外能搜集到的数字发展最新情报,免费提供给阅读及订阅服务。它为让关心数字的现况和未来的读友,有个交流意见的园地,特别设立平台,开辟“在线小区”,散在各地的同好者聚集一堂,自然而然地形成漂亮的组织。
  
  之二
  
  贾维斯对萨克柏所称“简明雅致的组织”,有深切的体会,他视其为“新世代的组织工具”;重点是,没人能组织社群,是他们在公开的平台上自行组织,易聚也易散,贾维斯将它看成是一种新商业模式。
  他解释“组织者”是“应运而生”。贾维斯说:“听过最好笑的事,就是某些公司自吹自擂,说他们拥有忠实的社群。”强调“社群不属于你,社群是他们自己的”,他提醒我们“因为网网相连,……界限逐渐模糊,我们正在重新组织这个社会,这是Google(如Facebook等)正在打造的新世界秩序”。
  贾维斯们的剖析,强迫大家以全新的思维思索面对“新世界秩序”。但所指出的“织念”则暗藏玄机,因为在“谁组织谁”的争辩声中,预留了宽阔的挥洒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当“组织新的秩序是一种商业模式”这个观念成为共识,在这前提之下,“谁”组织“谁”──两个“谁”之间所形成的空域,就成了现阶段创意的发韧之地?
  也许,我们应该进一步追根究底的是:为什么需要“组织者”?“组织者”的条件以及如何“组织”?
  先试寻“为什么如此迫切需要‘组织者’”?
  从外在形势看,奠基于稀少性的经济模式(许多传统产业的价值都建立在稀少性上;因为稀有,所以昂贵)被丰富性经济模式(网域内,有数不尽的选择性)取代。传统意义下的“大众”被重新定义,个体如春笋般冒出地表,更多的内容(产品)被制造出来,我们的挑战是:如何从中找到好东西──贾维斯认为,这就是“Google思维”的核心意义──在选择的丰富性上,打造新商业模式。换言之,即在利用Google的功能,创造、利用、管理内容。
  谁能充分掌握这个优势?
  当然是懂得如何去“组织”的人。
  往人的内在特质看,今天职场上新起的一代,他们的能力与价值观,和上一代完全不同,大前研一观察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只要有一点不顺心,就从头开始的“reset文化”,因为他们“都是在电玩世界长大的,若游戏进展不如己意,就马上按下reset键,重新开始。他们虽然经常不愿或不能忍耐,却会投注异常的心力在自己喜欢或流行的事物上,即使熬夜工作也不厌烦”。大前因为了解,才懂得引导,他说:“在他们真正成熟之前,应充分满足其自主性(ownership),在这基础上予以统合,培养他们的战力,成为未来的接班梯队。”
  谁能将新起的散漫一代黏合成有战力的团队?
  当然是“组织者”。
  说了半天,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家期待中的“组织者”?
  这种人,必须拥有“成事者”的胸襟,“不用亲力亲为,但要能让组织成员(任事者)人尽其材、各适其所,再予以统合的能力”;这种人,能够“在荒野中找出路,在没有路的世界中观察、判断,然后带领组织步向坦途”;这种人,“看见我们未曾看见的世界,做出不一样的决定。这些决定,在旧产业的旧规则下看来完全没道理,但旧规则在这些新方法和新思考出现后,已迹近崩解”;这种人,是阎锡山(民国时期山西省省主席)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能取多数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是最长于做事的人;不矜自己的才能,并会用上多数人的才能,是最善于主事的人”;这种人,大前研一在《再起动》书中,以现代人的观念名之,统称:“制作人”。
  倘若接受上面的论点,这样的“组织者”,该如何进行组织?
  大前研一提出,以“制作人”的身分作为枢纽,来启动组织──它,原先是专为中年人(35-50岁)在职场再出发时的身份设计。在我看来,它也适用于面对现实挑战时,献给职场工作者的一帖良方。
  将“制作人”观念,移到出版中思考,倒是可指明身处网络时代的编辑一条出路。若是做得好,前途光明在望。
  我们不妨先以传统出版视角,举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实例。
  像王云五的“万有文库”、俞晓群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书趣文丛”、高信疆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詹宏志的“柏杨版资治通鉴”“大众心理学丛书”……这些人做了这件事:找到一个概念。然后,将吻合这个概念的内容组织起来,建立起各自的事功。
  从这几位“制作人”的工作特质进一步深究,无疑的,他们是了不起的“整合者”。这种整合(组织)者的制作能力,呈现于外的必然是一流的企划高手,套用沈昌文的话,他们能从所活着的年代里“了解动向”,以创新的理念,将“内容”简明地组织起来,在无序中间建立有序,直指没有竞争的空域,目的在“创建一种影响力”或“抢占解释权”──这就是制作人的整合能力在一个企划案例中的极致表现。“数字出版在线”总策划之一的屈辰晨,他归纳了所有经验教训之后,得到一个总结,曰:
  “善整合者,生。”
  在他们的年代,我们看到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在时间河流中闪闪发光,领导他们的团队,迈向巅峰。
  即使到了U时代,面对丰富的选择性时,我们更需要培养这种企划与整合的制作理念与能力。也许,在网络新世界内,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将有趣、有用及有意义的内容,透过不竞争原理而掌握到的概念,以简明雅致的组织,策划出崭新的组合,赋予新的价值。诚如北京九州出版社的李荣,在来信中强调的:“策划力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未来网络出版中,我们的价值可能唯有此一点了。因此,近来同事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都在设法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为迎接出版业的改革做着准备。”
  但,以上的思考仍不免局限于藉文字为主要媒介的内容经营,在网络时代,若将“文化创意产业”如此窄化,那是传统编辑人自缚手脚,别忘了文字只是承载“内容”的介质之一,当我们说着“振兴文创产业”时,它延伸出去的领域,无远弗届;当我们高呼未来角色演化的种种可能性,如“组织者”、“整合者”、“企划者”时,我们的视野是否应该更加开阔?
  试举发生在芬兰的例子,表面上跟编辑毫不相干,其实是一种指向性的喻示,我们可走的路远比知道的多!
  
  之三
  
  先介绍一个人。
  她,在个人的Blog“北欧四季透明笔记”(http://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上,这样介绍自己:“涂翠珊,笔名北欧四季,留学丹麦,定居芬兰,喜爱创作多元化内容,实验网络媒体的可能性。著有《设计/让世界看见芬兰》、《北欧四季透明笔记》,长期为平面媒体撰写芬兰创意、人文、生活。”她的Blog内容丰富,对我而言,为我开了一扇生活的、创意的、智慧之窗,是我日常活化脑子、汲取养分的地方。Blog不但得奖,写的书也荣获“开卷好书奖”,且佳评不断。
  有一天,我在她的Blog读到“合唱之战”的电视节目的介绍,感动之至。我看到节目背后的制作人所呈现的功力,由无中生有、企划出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内容。
  这是怎样发生的?
  我相信故事都如此单纯而熟悉:制作人创生一个概念,找出合适的执行者,透过简明雅致的组织,拟订比赛秩序,而从竞争中创建出巨大的影响力──所有创新不就是如此这般生成的?
  如果这也言之成理,那么,亲爱的朋友,请允许我轻轻问一声﹕
  “编辑存续的第四形式:有无可能成为跨领域的创意人?”
  至于还有没有存续的第五形式、第六形式……?
  走笔至此,我突然想起“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书《路是无限宽广》,愿以此书名的含义和朋友共勉之。
  
  周浩正
  周浩正曾转战于报界、杂志界与出版界约30年,实战经验丰富。归隐于市后,对自己的编辑之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写了“给编辑人的信”。
  本文为其新创作的“实作编辑心法”系列第2篇。
其他文献
鲁迅的艺术世界  作者:周令飞 主编  出版社:江苏文艺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坛出现过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文化的走向,鲁迅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鲁迅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斗士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他快意恩仇的背后也有柔情一面,《鲁迅的艺术世界
期刊
在收藏西洋藏书票之前,我买了很多参考书。其中有一套是1990年为在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Monchengladbach )举行国际藏书票大会而出版的三本展览图录,其中有一册是《德国现代藏书票》。每当从书上欣赏德国藏书票设计大家的作品时,都让我为之惊叹不已,特别是其中威利·盖格尔(Will Geiger,1878~1971)的一段话,令我感到非常的震撼:  “藏书票交易仿佛瘟疫一般在我们四周蔓延,严
期刊
对中国文化作系统的讨论和研究,应该是“西学东渐”后才开始的。不是说中国人此前对自己的文化没有讲法,而是与西方及世界其他文化体系相对,讲述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则一定是近代才有的事。以前,文化是只此一家的中原文化,除此以外就是化外之民的蛮夷。那是有文化和没有文化的分别,而不是不同的文化体系。当然自西方文明挟船坚炮利,叩我中华大门始,中国人就渐渐明白中国文化原来只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由此,一系列对于中国
期刊
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出版产业可以说是变化相对较为保守的产业,但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但对出版产业造成结构性的冲击,也让出版产业被迫在一个全新的架构下进行产业的变革。以现在的发展来看,变革的速度似乎不是掌握在出版社手中,而是由外在环境的压力(如电信媒体、电子阅读器制造商等),迫使出版产业往电子书产业的方向移动。既然电子书是不可避免的新出版产业结构,那出版社在担心什么?为何不由出版社自身来主导产业变革
期刊
一本好的小说在我看来,应该让人感觉:简单,引人入胜,身临其境;若还要找到什么深刻的内涵和“思辨”,恐怕只是每个教育背景不同的读者读后引发的自我“臆想”罢了。找到了这个圆滑的“借口”后,我捧起了这本由何燕江先生撰写的小说《孔子》……  之前一直在怀疑,且看《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
期刊
一月二月暨三月之初,一整个2010年的第一乐章,书市都笼罩在“台北国际书展”环流下。书展之前是从磨刀霍霍到张灯结彩;等到曲终人散去,又过了一个长长的年,则有一种欢宴后的衰疲、慵懒,欲振乏力,但是商业的运作终究不能停顿,新书如新衫新鞋不断出品,时尚款与经典款相互竞争,站远一点看,就看见了时代流动的影影绰绰。    用文学奖为2009年画上完美句号    三月初,九歌《九十八年小说选》、《九十八年散文
期刊
1461,这数字代表了什么?根据十月号《远见》杂志发布,三年一度全台阅读大调查,2010年台湾每人每年花1461元(约300元人民币)买书,比2007年多了86元。每周阅读时间为3小时,每月约看两本书。至于和阅读时间相互争夺的看电视时数与上网时数,前者近17小时,后者近9小时。  说实在的,天气由热转凉,但书市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一直没有热过。一位出版人感叹道,漂亮的、话题性的新书大书从来没有间断,
期刊
刘师培是中国学术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物。如果有一本书是讲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如果说没有讲到刘师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它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了。    刘师培是中国学术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物。如果有一本书是讲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如果说没有讲到刘师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它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了。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饱读经史。据说他生有异相,尻部有一根长
期刊
森巴(Samba,又译桑巴)一语,来自葡萄牙,这种舞蹈原本是非洲黑人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土风舞,大约在17世纪前后,由葡萄牙人从非洲的刚果和安哥拉等地,贩运来大批黑人,来到殖民地巴西充当奴隶;这些黑奴,就是森巴的原舞者。  这些被迫离弃家乡与亲人的黑奴,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异国,每天有做不完的苦工,为了发抒生活上的苦闷与哀愁,收工后在夜幕来临之前,黑奴们会在他们居住的茅舍前,聚在一起,跳跳家乡的森巴。 
期刊
听  沙漏的滴滑落  数又数  午夜  他俩一起  她缩在他怀里  像一只猫宠  他以指尖  梳她的发  逸出发香  汗味  吻了吻  她睡了  他不敢动被枕的臂  她多辛苦多累  走坎坷的路  花焦燥的唇舌  漫延的等待  这一刻  栓索在安全的港湾  她的面容甜美  微微的酣息  如同尽歌    邵僴  1934年生。省立新竹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曾任小学教师30年、编译馆国语教科书编审委员。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