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还应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其后续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丰富学生的表达素材,进一步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表达能力;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2001
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学习与实际生活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好地展现出语言能力,是教师培育人才的重要目标。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记忆或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突破教学传统,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以生为本,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朦胧期,性格不再像小学时那么活跃与开朗,多了一些内敛与羞涩,在课堂上发言会不好意思,甚至存在恐惧、排斥心理。这种心理障碍是导致初中生表达能力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他们的心理特质,努力挖掘课本中的趣味因素,调动他们的表达动机。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由于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遍名家朗诵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标注出生字词的拼音,注意朗诵者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达到流利的程度。接着再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由下一位学生评价上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出优劣之处,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当发现有学生在朗读时出现声音较小、气息也很弱的情况,教师不要采取指责的方法,而应该以期待的目光、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战胜胆怯心理,增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自信心,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在朗读时的表现,不单单是声音的大小、气息的强弱,还有站姿是否直挺,眼神是否坚定等,这些都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点滴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达素材
由于年龄因素,初中生所积累的素材还不够多,知识视野也不够宽广,所以有的时候虽然也有表达的欲望,却不知从哪说起,怎样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表达素材,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如在教学《长征组歌》时,由于战争年代离现在的学生比较遥远,很多学生都不了解那时的革命战士生活是怎样的。在学生产生了解长征知识的想法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网上搜集一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看看当时发生了哪些有趣或感人的事迹。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长征题材的电影片段,比如《六盘山》《红鹰》《金沙江畔》《山寨火种》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去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在以后要表达相关内容时,一定会滔滔不绝。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科目,在学好课内知识之外,课外知识对于学生来讲也同样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事物,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毕竟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三、组织训练,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若想要迅速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训练活动不可或缺。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组织训练活动,不但可以改变学生对传统讲授式语文课堂的看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并设计表演活动。按照分組的形式,由几位学生分别扮演“皇帝”“骗子织工”“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和“群众”。要求他们以课本为素材,自由设计剧本与台词,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精彩。最后以投票的方式选出获胜组,并发放奖品——“最佳表演证书”,以此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也可以采用辩论赛的方式,以“虚荣心”为话题,将学生分为两派,认为人们可以战胜虚荣心的为正方,认为虚荣心无法避免的为反方,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评价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同时,也要给予中肯的总结,使学生的品德与智力全面发展。
口语训练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为语文课堂增添了一抹亮色,成功消除了传统语文课堂单调枯燥的弊端。在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由此延伸出去,使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情境氛围,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
(责任编辑柳紫)
[关键词]初中语文;表达能力;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2001
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学习与实际生活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好地展现出语言能力,是教师培育人才的重要目标。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记忆或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突破教学传统,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以生为本,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朦胧期,性格不再像小学时那么活跃与开朗,多了一些内敛与羞涩,在课堂上发言会不好意思,甚至存在恐惧、排斥心理。这种心理障碍是导致初中生表达能力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他们的心理特质,努力挖掘课本中的趣味因素,调动他们的表达动机。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由于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遍名家朗诵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标注出生字词的拼音,注意朗诵者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达到流利的程度。接着再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由下一位学生评价上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出优劣之处,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当发现有学生在朗读时出现声音较小、气息也很弱的情况,教师不要采取指责的方法,而应该以期待的目光、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战胜胆怯心理,增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自信心,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在朗读时的表现,不单单是声音的大小、气息的强弱,还有站姿是否直挺,眼神是否坚定等,这些都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点滴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达素材
由于年龄因素,初中生所积累的素材还不够多,知识视野也不够宽广,所以有的时候虽然也有表达的欲望,却不知从哪说起,怎样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表达素材,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如在教学《长征组歌》时,由于战争年代离现在的学生比较遥远,很多学生都不了解那时的革命战士生活是怎样的。在学生产生了解长征知识的想法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网上搜集一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看看当时发生了哪些有趣或感人的事迹。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长征题材的电影片段,比如《六盘山》《红鹰》《金沙江畔》《山寨火种》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去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在以后要表达相关内容时,一定会滔滔不绝。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科目,在学好课内知识之外,课外知识对于学生来讲也同样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事物,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毕竟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三、组织训练,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若想要迅速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训练活动不可或缺。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组织训练活动,不但可以改变学生对传统讲授式语文课堂的看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并设计表演活动。按照分組的形式,由几位学生分别扮演“皇帝”“骗子织工”“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和“群众”。要求他们以课本为素材,自由设计剧本与台词,看看哪一组的表演最精彩。最后以投票的方式选出获胜组,并发放奖品——“最佳表演证书”,以此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也可以采用辩论赛的方式,以“虚荣心”为话题,将学生分为两派,认为人们可以战胜虚荣心的为正方,认为虚荣心无法避免的为反方,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评价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同时,也要给予中肯的总结,使学生的品德与智力全面发展。
口语训练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为语文课堂增添了一抹亮色,成功消除了传统语文课堂单调枯燥的弊端。在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由此延伸出去,使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情境氛围,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