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地培训 促进教师成长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地校建立两年以来,在上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对区域内农村教师实施了有效的培训,促进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1 落实保障机制,确保基地培训的正常开展。
  1.1 组织到位: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各基地成员校校长、以及教导处和教研组长组成的基地培训领导小组的基地培训管理网络,并出台了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责任分工明确,为基地培训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1.2 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基地校本培训计划》、《基地校本培训制度》、《教学常规制度》《听评课制度》《师徒结队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等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基地教研活动,提高培训质量。
  1.3 人员到位:一是实施教研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制,指导并参加基地培训活动。二是培训领导小组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教学的指导工作。
  1.4 经费到位:为保证培训的实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近二年时间,学校投入到培训经费10万余元,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实验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1.5 激励到位:学校专门出台教师教学量化奖励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用于奖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贡献的教师,鼓励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2 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基地培训的有效性。
  基地培训工作确立了“教学——教研——培训”的培训模式,立足实际:以满足基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为宗旨,全面统筹、按需培训。立足课堂: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为目标,立足常规课堂教学,追求本色课堂,打造精品常规课。立足教研:以教师上课示范引导、业务领导评课、骨干教师讲座等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2.1 师德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中教师的道德成长、新教师职业道德等,通过学习交流会、师德论坛、问卷调查、师德测试等形式,促进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2.2 业务培训
  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解析》,教师全员参加新课程标准学科培训,培训内容是教育部2011年12月28日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2年4月——7月期间的校本培训内容重点为新课标培训。
  2.3 学历培训
  学校鼓励老师参加高等教育本科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函授等教育,让教师通过参加学历培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截止到2012年,学校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59人,专科学历61人,学历达标率100%;
  2.4 骨干教师培训
  学校构建“校级骨干教师—县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省骨干教师”四个梯度的骨干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具有“精”“优”“名”特色名师。学校为骨干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为骨干教师创造开阔视野、继续学习的机会。加强对省、地、县骨干老师的宣传与打造,为骨干提供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平台。创建了尚凤霞英语名师工作室,共有来自各校的16名英语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自成立之日起,认真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培训、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2.5 信息技术培训。
  开展基于网络的备课和学习活动。通过集体培训、师徒结对、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幻灯片制作、网页制作设计、电子备课、photoshop 、flash软件制作、美化博客空间、硬件维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再学习的能力,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2.6 课题培训
  学校现有 “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14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9个。实验课题有:《提高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模式的优化研究》、《应对自然灾害逃生自救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学生不良道德倾向与心理行为矫正策略研究》、 《小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模式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策略研究》、《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校本科研引领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孝道教育的深化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文明礼仪培养的教育研究》《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方法》、《学校安全管理与实践研究》。100% 的任课教师都参与到科研之中,我们把课题的研究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开展得踏实有效,共有近百名教师在国家、省、地、市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2.7 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7.1 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我们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初备—主备人发言—集体研讨—形成意见—个人复备”。 执行三定、四统一、五备的备课模式。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7.2 打造书香型教师团队。
  近年来,我们把营建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特色活动和教育特色。要求教师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每位骨干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博客:将自己的成长记录、个人资料教案,教学随笔、读书感悟、荣誉成绩、个人相册与学生成长活动的记录等全部分类记入自己的博客之中。要求每位老师每月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或随笔,每学期完成1万字的读书笔记。
  2.7.3 举行课堂教学擂台赛。以校为单位上报参赛人选,报名时提供参赛年级及科目,学科不限。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二年来共举行“创新杯”“桃李杯”等教学竞赛6次。
  2.7.4 开展撰写教学反思评比活动。为切实把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反思教学行为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要求各校要把检查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为检查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二年来,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品生(社)、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反思评比。
  3 校际合作交流,共享基地培训的实效性。
  基地校本教研活动,以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新形式,拓展渠道,促进了校际间相互合作、交流、学习、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作为义务教育培训基地,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很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提高认识,多学习,广泛吸取外地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为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无法完成,语文无法称其为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  1
期刊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更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殷切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时刻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为实施素质教育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准备。  语文素质在人的文化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从基础教育角度看,
期刊
当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提出以后,提高素质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明确目标。那么,到底我们怎样做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呢?在此,我愿粗陈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1 把真诚和智慧奉献给学生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天使,因为宽容,因为爱心,父母眼里没有丑陋的孩子。同时,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望得到尊重的需要,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常想:作为老师,也应该
期刊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一个山村里,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的眼神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生病没有下山,儿子独自驾车下山。行至途中,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
期刊
【摘 要】主体意识的觉醒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特征,个性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变学生的被动性、顺应性发展为主动性、个性化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慢慢褪去它的光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旧
期刊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计划、自我获取、自我应用、自我评价等综合能力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更新,《新课程》深入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这就要求教育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由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转变,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期刊
【摘 要】农村地区有宇学生的素养较低兴趣比较单一,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不高,但是个别孩子有着较高的音乐天赋。上音乐课是农村地区孩子接触音乐最直观方式,上好音乐课是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音乐课;教学理念;结合;教学过程;方向  音乐课的基础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
期刊
在当今的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高中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采用枯燥而机械地聆听音乐和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的教学手段已不再可取。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应以音乐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融入人文关怀,已成为我们应该采取的必要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期刊
微型德育课,是指师生自主选取生活中生动的、直观的、本真的道德素材做为德育内容,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即时开课,微型德育课的“微型”主要体现为:切入口小、时间短、内容短小精悍、关注微观层面,适时、自主。微型德育课作为德育新工作方式,能对班主任的行走方式、生命状态,进而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转变产生深远的效应。在实践过程中,微型德育课微到深处关键是做好细节。  1 在细节中凸显“自我感悟”  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