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对特殊人群的基础发展和智力提升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园作为特殊教育的一项基础教育场所,对特殊需要的儿童具有引导、培智、立志等方面的教育效果。但在实际的教育环境中,特殊儿童仍然存在“不积极”“基础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幼儿的成长发育。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经验,对特殊教育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特殊教育;幼儿园;教育策略
幼儿园是幼儿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特殊儿童因身体机能、个体发育等方面的缺陷,导致与正常发育的幼儿存在一定差异化的表现。那么,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师更应注重幼儿的发育基础,提升教育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升策略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特殊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一)教育环境缺失
教育环境作为幼儿日常教育的主要接触场景,对幼儿的内在培养和情绪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部分地区的特殊教育幼儿园中,教育环境缺失、教学布置不当的现象较多,对特殊儿童的智力发展和行为培养存在制约性。
(二)教育主题不明
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班级存在教育主题不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幼儿的活动存在盲目性、教师的教学方向存在随意性、课堂活动细节组织不到位等三个方面,从而导致特殊儿童的基础教育落实不到位。
(三)教育活动不足
有效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打开心扉、接受事物、提升与人的相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活动的组织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对幼儿的引导和培养环节关注不足,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落于形式化,幼儿的内在发展也得不到有效促进。
(四)教育水平不佳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受教者的知识积累和发展程度,但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环境中,大多数的教师对特殊儿童的专业性教学手法存在不足,教育的理念有待加强。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特殊教育幼儿园的教师处境尴尬,教师心理常受到外界的压力影响,从而使幼儿的基础教育工作更是“雪上加霜”。
二、提升特殊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幼儿的智力发育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特殊情况,积极构建教育情境,提升幼儿的学习环境,使幼儿的基础发育得到良好的场景引导。此外,环境的构建还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智力发育。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幼儿,常受到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并对其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和知识,通过外部环境的主观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幼儿在视觉的冲击下,激发对内容的探索心理,从而有效地引导幼儿达到培智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参与项目
面对特殊需要的儿童,教师应在活动的内容、形式、类别以及适应度上“下功夫”,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参与项目,让幼儿主体得到充分的满足,也使幼儿能够得到积极的参与。同时,特殊儿童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教师还应注意其个体安全和行为的引导,在保证幼儿安全活动的同时,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慢慢培养幼儿接受新事物、认知新朋友、理解新伙伴的思想,提升幼儿启智、培育、促体的效果,使幼儿个体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从而达到有效活动的教育目的。
(三)加强正确的思德引导,培养幼儿的内在素养
在日常教育中,不光要提升幼儿的智力,还要注重幼儿的德育。幼儿健康的成长发展需要外部和内部的共同提升。因此,教师在教育引导时,还应注重幼儿的内在培养,启发幼儿的思德认知,使幼儿的行为活动和意识选择得到正确性的引导。日常言行中,积极保持礼貌性的用语,如,“早上好”“中午好”“你可以帮我拿一下吗?”“谢谢”等,使幼儿养成礼貌待人的意识。在吃饭就餐时,教师可以将“节约粮食”“粒粒皆辛苦”“小米粒的故事”等生动的讲述给幼儿,使育儿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引导幼儿的未来成长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领航者”,教师的能力提升也会促使幼儿的不断进步。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成长。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端正、品德优良、言行有度,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那么,幼儿在日常的接触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不断规范和模仿自身。此外,教师除了内部的提升之外,还有外部的技能强化。积极参加专业性讲授或学习专业书籍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提升自身教育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不仅使幼儿的基础教育得到打牢,还使幼儿的品德素养得到引導,促进幼儿的内在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优化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幼儿的每一步成长,从而为特殊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瑶,张薇,周念丽.幼儿教师融合教育专业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7(5):75-76.
[2]牛先平,乔秀梅.支持学龄前自闭症儿童融合的双模块课程设计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9(15):25-27.
关键词:特殊教育;幼儿园;教育策略
幼儿园是幼儿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特殊儿童因身体机能、个体发育等方面的缺陷,导致与正常发育的幼儿存在一定差异化的表现。那么,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师更应注重幼儿的发育基础,提升教育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升策略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特殊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一)教育环境缺失
教育环境作为幼儿日常教育的主要接触场景,对幼儿的内在培养和情绪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部分地区的特殊教育幼儿园中,教育环境缺失、教学布置不当的现象较多,对特殊儿童的智力发展和行为培养存在制约性。
(二)教育主题不明
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班级存在教育主题不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幼儿的活动存在盲目性、教师的教学方向存在随意性、课堂活动细节组织不到位等三个方面,从而导致特殊儿童的基础教育落实不到位。
(三)教育活动不足
有效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打开心扉、接受事物、提升与人的相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活动的组织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对幼儿的引导和培养环节关注不足,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落于形式化,幼儿的内在发展也得不到有效促进。
(四)教育水平不佳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受教者的知识积累和发展程度,但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环境中,大多数的教师对特殊儿童的专业性教学手法存在不足,教育的理念有待加强。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特殊教育幼儿园的教师处境尴尬,教师心理常受到外界的压力影响,从而使幼儿的基础教育工作更是“雪上加霜”。
二、提升特殊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幼儿的智力发育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特殊情况,积极构建教育情境,提升幼儿的学习环境,使幼儿的基础发育得到良好的场景引导。此外,环境的构建还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智力发育。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幼儿,常受到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并对其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这一特点,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和知识,通过外部环境的主观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幼儿在视觉的冲击下,激发对内容的探索心理,从而有效地引导幼儿达到培智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参与项目
面对特殊需要的儿童,教师应在活动的内容、形式、类别以及适应度上“下功夫”,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参与项目,让幼儿主体得到充分的满足,也使幼儿能够得到积极的参与。同时,特殊儿童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教师还应注意其个体安全和行为的引导,在保证幼儿安全活动的同时,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慢慢培养幼儿接受新事物、认知新朋友、理解新伙伴的思想,提升幼儿启智、培育、促体的效果,使幼儿个体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从而达到有效活动的教育目的。
(三)加强正确的思德引导,培养幼儿的内在素养
在日常教育中,不光要提升幼儿的智力,还要注重幼儿的德育。幼儿健康的成长发展需要外部和内部的共同提升。因此,教师在教育引导时,还应注重幼儿的内在培养,启发幼儿的思德认知,使幼儿的行为活动和意识选择得到正确性的引导。日常言行中,积极保持礼貌性的用语,如,“早上好”“中午好”“你可以帮我拿一下吗?”“谢谢”等,使幼儿养成礼貌待人的意识。在吃饭就餐时,教师可以将“节约粮食”“粒粒皆辛苦”“小米粒的故事”等生动的讲述给幼儿,使育儿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引导幼儿的未来成长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领航者”,教师的能力提升也会促使幼儿的不断进步。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成长。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端正、品德优良、言行有度,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那么,幼儿在日常的接触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不断规范和模仿自身。此外,教师除了内部的提升之外,还有外部的技能强化。积极参加专业性讲授或学习专业书籍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提升自身教育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不仅使幼儿的基础教育得到打牢,还使幼儿的品德素养得到引導,促进幼儿的内在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优化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关注幼儿的每一步成长,从而为特殊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瑶,张薇,周念丽.幼儿教师融合教育专业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7(5):75-76.
[2]牛先平,乔秀梅.支持学龄前自闭症儿童融合的双模块课程设计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9(1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