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犹如一匹疾速奔驰的黑马,跑在全国各省(区、市)前列。自2002年开始,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全国第一,保持着领跑者地位。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6%,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2008年内蒙古人均GDP达32586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在全国前十位之内。内蒙古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成为西部开发的一面旗帜,而且对全国各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树立了新的榜样。
内蒙古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由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布和朝鲁同志撰写的《奋力走进前列——内蒙古现象研究》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布和朝鲁同志长期在基层担任领导工作,曾任锡林郭勒盟党委书记,亲自参与组织和见证了内蒙古经济腾飞的全过程。布和朝鲁同志又是一位勤于思考的领导干部,根据自己多年的调研成果,对“内蒙古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和概括。这本书真实记录了内蒙古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伟大实践活动,展现了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忘我地投身西部大开发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风貌,揭示了创造内蒙古奇迹的宝贵经验。我相信,每一个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每一个渴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并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出加快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我认识布和朝鲁同志,是在2000年之后。2005年,我借到呼和浩特市开会的机会,沿内蒙古境内京津风沙源考察一周,布和朝鲁同志全程陪同。一路上,我们对内蒙古的生态治理、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从中了解了许多情况,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们曾商量联合写一篇论述改善内蒙古生态的文章,虽成初稿,但后因其他事情而搁置。在本书中,关于牧区如何恢复生态的内容,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概括创造内蒙古奇迹的原因,我想主要有4条:
一是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大规模引进资金、技术,加大开发力度,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以工业化带动了经济起飞。实施这一发展战略,主要在于他们的开放意识,同时得益于全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产业带来的巨大需求,以及沿海经济崛起所拥有的跨地区投资能力。正是由于内蒙古抓住了新世纪的新机遇,正确决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才吸引了大批外地和境外企业前来投资设厂。用内蒙古人的话说,就是“内蒙古这块富饶的土地被资本烤热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43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400亿元,2008年达到6000亿元,今年将超过70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50%以上,工业投资中能源投资又占50%以上。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大型煤矿和发电厂,建设了一大批采用当代最先进技术的资源深加工企业,有7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在内蒙古被首次采用,如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在国内首家投人工业化生产,煤制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项目纷纷投产,稀土金属的提炼和应用得到发展,从而大大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煤炭回采率,延长了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改变了传统资源输出地低价卖初级产品的状况,走出了一条依靠资源开发和深加工迅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是培育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养殖业发展,提高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把工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上世纪90年代,鄂尔多斯、鹿王、伊利、蒙牛、草原兴发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起来,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之后,这些企业逐步向全国各地扩展,不断增强辐射能力,对带动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乳、肉、绒、饲等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中有55%来自畜产品加工企业,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率不断提高。全区牛奶、羊肉、山羊绒、绵羊毛产量居全国第1位,拥有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500家,驰名商标22个,销售收入1500亿元,出口8亿美元。2007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8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7.8%。
三是实施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坚持草畜平衡,推行退耕还牧、舍饲圈养,走集约式畜牧业发展道路,实现了草原生态由不断恶化到总体稳定、局部改善的转变。内蒙古是我国北部的生态屏障,是京津风沙天气的主要发源地。2000年5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视察内蒙古时发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10年来,内蒙古人民在国家的支持下,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任务,逐步摸索出一条防止草原沙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基本路径就是通过工业化吸纳农牧业富余劳动力,为发展集约型畜牧业积累资金。按照一般规律,人均GDP3000美元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拐点。在此之前,解决温饱问题作为主要矛盾,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难以避免;到人均3000美元之后,人们才会有一定的财力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上。内蒙古的发展过程再次验证了这个规律。2008年,内蒙古人均GDP已达4500美元左右,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增加,形成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趋势。这个经验对青海、新疆、西藏、甘肃、云南、贵州等生态脆弱并仍在恶化的地区极为重要。也就是说,要首先帮助这些地区发展经济,把生态脆弱地区过量的人口转移出来,再逐步增加对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这也许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四是地方党委、政府正确的决策和有效的组织领导,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是创造内蒙古奇迹的关键。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地分析形势,充分认识内蒙古的经济优势和劣势,牢牢把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制定了对内对外开放,引进资本技术,加快发展煤电工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的战略决策,动员各盟市、旗县的干部,围绕实施自治区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全区涌现一大批牛玉儒式的拼命三郎干部,他们为创造内蒙古发展奇迹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人们到了内蒙古,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人人在谋发展,到处充满着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正是内蒙古2400万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才赢得了今日内蒙古的辉煌。
感谢布和朝鲁同志的辛勤笔耕,给我们奉献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作为内蒙古经济崛起的真实纪录,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把内蒙古的经验转变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强大动力,转变为支撑我国经济在未来二三十年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犹如一匹疾速奔驰的黑马,跑在全国各省(区、市)前列。自2002年开始,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全国第一,保持着领跑者地位。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6%,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2008年内蒙古人均GDP达32586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在全国前十位之内。内蒙古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成为西部开发的一面旗帜,而且对全国各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树立了新的榜样。
内蒙古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由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布和朝鲁同志撰写的《奋力走进前列——内蒙古现象研究》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布和朝鲁同志长期在基层担任领导工作,曾任锡林郭勒盟党委书记,亲自参与组织和见证了内蒙古经济腾飞的全过程。布和朝鲁同志又是一位勤于思考的领导干部,根据自己多年的调研成果,对“内蒙古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和概括。这本书真实记录了内蒙古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伟大实践活动,展现了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忘我地投身西部大开发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风貌,揭示了创造内蒙古奇迹的宝贵经验。我相信,每一个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每一个渴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并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激发出加快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我认识布和朝鲁同志,是在2000年之后。2005年,我借到呼和浩特市开会的机会,沿内蒙古境内京津风沙源考察一周,布和朝鲁同志全程陪同。一路上,我们对内蒙古的生态治理、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从中了解了许多情况,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们曾商量联合写一篇论述改善内蒙古生态的文章,虽成初稿,但后因其他事情而搁置。在本书中,关于牧区如何恢复生态的内容,作为一个重要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概括创造内蒙古奇迹的原因,我想主要有4条:
一是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大规模引进资金、技术,加大开发力度,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以工业化带动了经济起飞。实施这一发展战略,主要在于他们的开放意识,同时得益于全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产业带来的巨大需求,以及沿海经济崛起所拥有的跨地区投资能力。正是由于内蒙古抓住了新世纪的新机遇,正确决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才吸引了大批外地和境外企业前来投资设厂。用内蒙古人的话说,就是“内蒙古这块富饶的土地被资本烤热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43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400亿元,2008年达到6000亿元,今年将超过70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50%以上,工业投资中能源投资又占50%以上。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大型煤矿和发电厂,建设了一大批采用当代最先进技术的资源深加工企业,有7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在内蒙古被首次采用,如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在国内首家投人工业化生产,煤制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项目纷纷投产,稀土金属的提炼和应用得到发展,从而大大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煤炭回采率,延长了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改变了传统资源输出地低价卖初级产品的状况,走出了一条依靠资源开发和深加工迅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是培育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养殖业发展,提高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把工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上世纪90年代,鄂尔多斯、鹿王、伊利、蒙牛、草原兴发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起来,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之后,这些企业逐步向全国各地扩展,不断增强辐射能力,对带动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乳、肉、绒、饲等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中有55%来自畜产品加工企业,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率不断提高。全区牛奶、羊肉、山羊绒、绵羊毛产量居全国第1位,拥有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500家,驰名商标22个,销售收入1500亿元,出口8亿美元。2007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8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7.8%。
三是实施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坚持草畜平衡,推行退耕还牧、舍饲圈养,走集约式畜牧业发展道路,实现了草原生态由不断恶化到总体稳定、局部改善的转变。内蒙古是我国北部的生态屏障,是京津风沙天气的主要发源地。2000年5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在视察内蒙古时发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的号召。10年来,内蒙古人民在国家的支持下,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任务,逐步摸索出一条防止草原沙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基本路径就是通过工业化吸纳农牧业富余劳动力,为发展集约型畜牧业积累资金。按照一般规律,人均GDP3000美元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拐点。在此之前,解决温饱问题作为主要矛盾,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难以避免;到人均3000美元之后,人们才会有一定的财力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上。内蒙古的发展过程再次验证了这个规律。2008年,内蒙古人均GDP已达4500美元左右,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不断增加,形成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趋势。这个经验对青海、新疆、西藏、甘肃、云南、贵州等生态脆弱并仍在恶化的地区极为重要。也就是说,要首先帮助这些地区发展经济,把生态脆弱地区过量的人口转移出来,再逐步增加对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这也许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四是地方党委、政府正确的决策和有效的组织领导,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是创造内蒙古奇迹的关键。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地分析形势,充分认识内蒙古的经济优势和劣势,牢牢把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制定了对内对外开放,引进资本技术,加快发展煤电工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的战略决策,动员各盟市、旗县的干部,围绕实施自治区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全区涌现一大批牛玉儒式的拼命三郎干部,他们为创造内蒙古发展奇迹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人们到了内蒙古,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人人在谋发展,到处充满着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正是内蒙古2400万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才赢得了今日内蒙古的辉煌。
感谢布和朝鲁同志的辛勤笔耕,给我们奉献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作为内蒙古经济崛起的真实纪录,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把内蒙古的经验转变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强大动力,转变为支撑我国经济在未来二三十年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