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背景
通过社区外展及家访,社工发现在精神病康复者的照顾者当中,主要以年长的女性照顾者为主,她们在家中担任母亲的角色,有相似的生命经历。据广州市残联学者的分析,年长的家属较倾向成为照顾者,通常是由年长的母亲担任主要照顾者的角色,精神病患者成为照顾者的一个长期压力包袱,家属情绪上及体力上亦很脆弱和容易受伤(摘自《比较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工作》)。社工在评估家属照顾者的需求上,开展家属互助支持小组,协助她们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同行者与支持者,缓解照顾压力。
小组理念
艾里克森在生命周期理论当中提出成年晚期的自我完善与失望阶段,是指长者需要在晚年时进行人生的回顾,接纳自己的一生而達至人生的“整合”。结合精神家属的心理发展阶段,用人生回顾疗法,协助家属把各个发展阶段当中的生活动经验向其它组员诉说(特别是康复者病发后的苦难),在叙事的过程中,社工与其它组员对分享者的经验进行回应——欣赏、认同及发现亮点,协助组员重整人生经验,并最后帮助组员肯定自己的付出及继续在照顾的路上坚持下去。
小组过程
第一节:相见欢!
(1)目标:1,组员相互认识;2,了解小组内容及目标;3,订立小组契约并确定小组的聚会形式。
(2)小组实施过程:互助支持小组的第一节目标主要是借助互动游戏增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基础,建立小组契约。社工带领组员进行“笑口常开”游戏,让小组成员之间减少陌生感,活跃小组气氛,然后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创造机会让各位小组成员有机会可以自我介绍,使组员间相互认识,加深了解。其后,社工向组员介绍本次互助小组的内容及目标,并引导组员商议小组契约,使契约最大限度得到组员的认可,并让组员在契约上签名,加强小组规范建立。最后,社工与组员约定下节小组时间,预告下节小组内容,本节小组结束。
第二节:黑暗中的支持
(1)目标:1,连结组员,使成员之间产生信任感,并营造相互支持的气氛。
(2)小组实施过程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小组的内容,巩固上节小组的成果,并通过“大风吹”的游戏,调动小组气氛。接着社工通过“盲人链”的游戏,使组员蒙着双眼在音乐中互相寻找,最终手拉手连在一起。其后,社工让组员分享一个人被蒙眼时及组员相互连在一起后的感受,引导组员建立相互间的连系感、信任感,感受到组员间的支持力量,使组员产生对小组的安全感,为下节的小组深入分享建立基础。
第三节:风雨肩程,互励同行
(1)目标:1、小组进入表达期,组员能分享自己的故事;2、组员能给分享者情绪支持及建议,形成支持性小组
(2)小组实施过程:社工与组员一同回顾上节小组的内容,帮助组员投入小组。接着,社工通过“盲人行走(升级版)”游戏,让组员两人一队在社区当中进行徒步。社工让组员分享进行游戏时的感受:路人的非议、照顾盲人的辛苦,以游戏中的体验引导组员分享自己故事:1、儿子患病后,长年照顾的辛苦;2、儿子患病后,社区人士的歧视眼光。每一组员分享完自己的故事后,让其它组员给予鼓励性的语言反馈,及支持的动作(轻拉肩膀或手背),使组员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第四节:经验分享支持多
(1)目标:1,组员分享自己的照顾经验;2,组员间相互学习照顾经验。
(2)小组实施过程:社工协助组员回忆上节小组的内容,肯定各位组员的投入。其后,社工准备了四张“问题卡”,上面分别写有四条照顾精神病康复者常遇到的问题,每位组员根据自己抽选到的问题卡,分享各自的经验。在分享的过程中,组员的很多经验都可以相互借鉴,如有组员分享到“病人容易与他人起争执,可以与周围的邻居、亲戚、朋友打声招呼,让他们不要与病人计较”,就有组员认为这条经验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因为自己的儿子经常外出跟人起争执。在分享中,组员纷纷表示学到了不少的照顾的技巧,并会尝试应用到生活当中的。最后,社工向组员预告下一节小组是最后一节,让组员做好心理准备结束小组。
第五节:充电完毕再坚持
(1)目标:1,总结小组,处理组员离别情绪;2,鼓励组员继续坚持。
(2)小组实施过程:在最后一节小组里,社工把前四节组员的照片汇集成册,制成视频,在小组中播放,让组员可以直观地回顾自己在小组当中的的表现,及看到其它组员给自己的支持与鼓励。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引导组员表达离别情绪,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后还能建立联系。最后,社工总结回顾小组组员取得的成就,鼓励组员分享收获。
专业反思
(1)专业手法反思:服务对象之间的支持更持久
长者的人生回顾疗法结合小组工作的具体技巧,在照顾者支持小组中相得益彰。人生回顾疗法能帮助年长的照顾者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社工利用小组工作的手法,使组员间建立连结,使照顾者之间相互支持鼓励,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经验,肯定自己的人生。
(2)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服务成效更易彰显
精神病为长期病患,难以治愈,且日常照顾难度大,照顾者经受长期的照顾压力无处诉说,家人的冷漠,他人的眼光,都让照顾者有孤军奋战的感觉。而通过照顾者互助支持小组,让照顾者在小组中相互分享,相互支持,让她们产生互助支持意识,从而更有信心在照顾的路上坚持下去。
作者简介:卓国梁,男,1975年10月出生,户籍广东省广州市,现担任广州市黄埔区民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研究方向为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社会组织管理等。
卢碧涛,男,1987年11月出生,户籍广东省茂名市,现任广州市社航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广州市黄埔区心灵家园服务中心总干事,广州市黄埔区民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顾问,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咨询管理、社会企业模式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
通过社区外展及家访,社工发现在精神病康复者的照顾者当中,主要以年长的女性照顾者为主,她们在家中担任母亲的角色,有相似的生命经历。据广州市残联学者的分析,年长的家属较倾向成为照顾者,通常是由年长的母亲担任主要照顾者的角色,精神病患者成为照顾者的一个长期压力包袱,家属情绪上及体力上亦很脆弱和容易受伤(摘自《比较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工作》)。社工在评估家属照顾者的需求上,开展家属互助支持小组,协助她们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同行者与支持者,缓解照顾压力。
小组理念
艾里克森在生命周期理论当中提出成年晚期的自我完善与失望阶段,是指长者需要在晚年时进行人生的回顾,接纳自己的一生而達至人生的“整合”。结合精神家属的心理发展阶段,用人生回顾疗法,协助家属把各个发展阶段当中的生活动经验向其它组员诉说(特别是康复者病发后的苦难),在叙事的过程中,社工与其它组员对分享者的经验进行回应——欣赏、认同及发现亮点,协助组员重整人生经验,并最后帮助组员肯定自己的付出及继续在照顾的路上坚持下去。
小组过程
第一节:相见欢!
(1)目标:1,组员相互认识;2,了解小组内容及目标;3,订立小组契约并确定小组的聚会形式。
(2)小组实施过程:互助支持小组的第一节目标主要是借助互动游戏增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基础,建立小组契约。社工带领组员进行“笑口常开”游戏,让小组成员之间减少陌生感,活跃小组气氛,然后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创造机会让各位小组成员有机会可以自我介绍,使组员间相互认识,加深了解。其后,社工向组员介绍本次互助小组的内容及目标,并引导组员商议小组契约,使契约最大限度得到组员的认可,并让组员在契约上签名,加强小组规范建立。最后,社工与组员约定下节小组时间,预告下节小组内容,本节小组结束。
第二节:黑暗中的支持
(1)目标:1,连结组员,使成员之间产生信任感,并营造相互支持的气氛。
(2)小组实施过程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小组的内容,巩固上节小组的成果,并通过“大风吹”的游戏,调动小组气氛。接着社工通过“盲人链”的游戏,使组员蒙着双眼在音乐中互相寻找,最终手拉手连在一起。其后,社工让组员分享一个人被蒙眼时及组员相互连在一起后的感受,引导组员建立相互间的连系感、信任感,感受到组员间的支持力量,使组员产生对小组的安全感,为下节的小组深入分享建立基础。
第三节:风雨肩程,互励同行
(1)目标:1、小组进入表达期,组员能分享自己的故事;2、组员能给分享者情绪支持及建议,形成支持性小组
(2)小组实施过程:社工与组员一同回顾上节小组的内容,帮助组员投入小组。接着,社工通过“盲人行走(升级版)”游戏,让组员两人一队在社区当中进行徒步。社工让组员分享进行游戏时的感受:路人的非议、照顾盲人的辛苦,以游戏中的体验引导组员分享自己故事:1、儿子患病后,长年照顾的辛苦;2、儿子患病后,社区人士的歧视眼光。每一组员分享完自己的故事后,让其它组员给予鼓励性的语言反馈,及支持的动作(轻拉肩膀或手背),使组员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第四节:经验分享支持多
(1)目标:1,组员分享自己的照顾经验;2,组员间相互学习照顾经验。
(2)小组实施过程:社工协助组员回忆上节小组的内容,肯定各位组员的投入。其后,社工准备了四张“问题卡”,上面分别写有四条照顾精神病康复者常遇到的问题,每位组员根据自己抽选到的问题卡,分享各自的经验。在分享的过程中,组员的很多经验都可以相互借鉴,如有组员分享到“病人容易与他人起争执,可以与周围的邻居、亲戚、朋友打声招呼,让他们不要与病人计较”,就有组员认为这条经验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因为自己的儿子经常外出跟人起争执。在分享中,组员纷纷表示学到了不少的照顾的技巧,并会尝试应用到生活当中的。最后,社工向组员预告下一节小组是最后一节,让组员做好心理准备结束小组。
第五节:充电完毕再坚持
(1)目标:1,总结小组,处理组员离别情绪;2,鼓励组员继续坚持。
(2)小组实施过程:在最后一节小组里,社工把前四节组员的照片汇集成册,制成视频,在小组中播放,让组员可以直观地回顾自己在小组当中的的表现,及看到其它组员给自己的支持与鼓励。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引导组员表达离别情绪,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后还能建立联系。最后,社工总结回顾小组组员取得的成就,鼓励组员分享收获。
专业反思
(1)专业手法反思:服务对象之间的支持更持久
长者的人生回顾疗法结合小组工作的具体技巧,在照顾者支持小组中相得益彰。人生回顾疗法能帮助年长的照顾者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社工利用小组工作的手法,使组员间建立连结,使照顾者之间相互支持鼓励,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经验,肯定自己的人生。
(2)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服务成效更易彰显
精神病为长期病患,难以治愈,且日常照顾难度大,照顾者经受长期的照顾压力无处诉说,家人的冷漠,他人的眼光,都让照顾者有孤军奋战的感觉。而通过照顾者互助支持小组,让照顾者在小组中相互分享,相互支持,让她们产生互助支持意识,从而更有信心在照顾的路上坚持下去。
作者简介:卓国梁,男,1975年10月出生,户籍广东省广州市,现担任广州市黄埔区民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研究方向为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社会组织管理等。
卢碧涛,男,1987年11月出生,户籍广东省茂名市,现任广州市社航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广州市黄埔区心灵家园服务中心总干事,广州市黄埔区民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顾问,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咨询管理、社会企业模式探索、企业社会工作、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