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及致病机制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个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2型家系的分子致病机制。

方法

对WS2型家系成员进行MITF、SOX10和SNAI2基因的突变检测,对发现的新突变进一步验证,并构建MITF基因及其突变体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黑色素瘤UACC903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MITF野生/突变蛋白在UACC903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分布。

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患者MITF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c.763C>T(p.R255X)杂合突变,在家系内与疾病共分离,为已报道致病性突变。未发现SOX10和SNAI2基因的致病性突变。MITFwild及其突变体MITFR255X表达质粒经DNA测序鉴定序列正确,两者均在UACC903细胞中正确表达,MITFwild仅在细胞核中分布,MITFR255X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分布。

结论

MITF基因c.763C>T(p.R255X)突变是导致该WS2型大家系发病的分子病因,该突变对MITF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产生影响,为在体外实验进一步研究MITF基因突变致WS发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
期刊
目的评价超高速离心法、ExoQuick与TEI试剂盒提取血清中外泌体的价值。方法方法学比较。收集2015年8至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健康者3名,采集静脉血至采血管,4 ℃静置12 h使其自然凝固后离心取上清液为血清,采用超高速离心法、ExoQuick与TEI试剂盒提取血清中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印迹技术和NTA颗粒粒度分析仪检测外泌体形态结构、蛋白表达量和浓度与粒径分布,评估外
目的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室间质量评价方案并开发软件平台,用于开展相应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043–2012(ISO/IEC 17043:2010,IDT)"合格评定能力验证通用要求"中常见能力验证计划类型中的模式3(解释性),并通过开发的Clinet–EQA平台系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全国28个省份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公益之路,不忘初心rn会议伊始,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王云亭代表基金会做30年工作回顾与总结.王云亭副理事长表示,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始终恪
期刊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出血时,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输注血小板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45例无发热、脾肿大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白血病、再障、实体瘤化疗后,因出血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根据CRP值分为CRP正常组和CRP增高组,各组再分地塞米松组(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和非地塞米松组.每例在输血前、输血后12~16 h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CRP)和临床出血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rn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朋友口中得知了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以及相关的遴选规则.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带着虔诚的祈祷,我把证明继往的求学经历、工作经
期刊
目的 探讨经股静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方法对86例因多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经股静脉进行心脏临时起搏,通过分析其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X线胸片和测量导管深度,判定该起搏方法的可行性和成功率,分析起搏失败的原因.结果经股静脉床旁心脏临时起搏起搏点主要为右心室心尖部和流出道,导管深度分别为(57.2±3.2)cm和(54.3±3.1)cm,右
基层行活动开幕rn6月11日上午,基层行活动开幕式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举行.医院院长梁贵友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魏均民书记、喻国冻教
期刊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外周血多项检验指标的大样本多因素Logistic综合分析,探讨与疾病潜在相关性的检验指标变化特点,以研究中老年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确诊为白内障的患者,对3527例白内障患者,平均年龄为(64.47±11.29)岁,其中男性1 804例,女性1 723例;开展了以下14项外周血检验,即
推荐理由: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虽然近年由于防范意识逐渐增强,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