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检测促学是“学讲方式”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考查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常用办法。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而把握下次课复习回顾的要点,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课堂检测;突出重点;少而精;多元化
调查显示,95%以上的教师支持在课堂上设计课堂检测题,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而把握下次课复习回顾的要点,以便查漏补缺、有的放矢。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课堂检测题目抓不到教学内容的重点,题目较偏,没有意义;有的题量过多,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做不完。为了避免课堂检测流于形式,就需要提高检测题的质量,创新课堂检测方式,激发学生做检测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检测的好习惯。
一、检测题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一堂课下来会涉及很多内容,尤其是语文课,需要扩充的知识比较多,比如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的大背景等,都与文章内容紧密关联,需要教师补充。但有些是主要的,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有些是次要的,学生能够理解即可。因此在课堂检测时需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才能切入文本核心,确保检测效果的科学有效。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时,教给学生设计这样几道题目:第一,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注意划线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二,诸葛亮率师北伐魏国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文中他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这几道翻译题出现频率较高、错误率高,是常考的知识点,另外,回顾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考查对文本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均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划横线的词语都是容易出错的翻译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有利于学生合理梳理知识要点,识记教学难点。
二、检测题不在数量,题目要少而精
课堂时间短暂而宝贵,需要安排自主先学、合作助学、质疑问学和检测促学等多项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把握时间分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检测题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注意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两至三题即可。题目过多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使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设计检测题需注意质量和数量的综合,还要照顾到“学困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间的差距,题目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时,用一节课赏析前两首词,内容较多,检测时间少,笔者根据上课内容提出两道概括性强的问题:第一,《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二,《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道题可以综合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具有代表性,同时难度有浅有深,能顾及班上全体学生。两首词中的情景描写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语文综合理解能力。
三、检测方式要多元化,让学生自主把握
多元化是指检测方式的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教师出几个题目,学生回答。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检测,相互“质疑问学”。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课堂检测,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负责观察小组讨论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建议。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也可以得到体现。例如:学习《香菱学诗》一文时,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出题目,而是告诉大家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小组合作大家分头来找。有的小组分了两种方法,找出从正面和侧面描写香菱的语句;也有小组从表达香菱学诗的话语中分析香菱学习作诗的态度,侧面从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对香菱学诗的反应中更加真实地突出香菱学诗的认真态度;还有小组总结香菱学诗带给自己的启发: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有香菱般的“着魔”劲头,永不气馁。看到这些,教师很欣慰,学生的表现非常优秀,能够学会自主思考,自我检测。把检测学习效果的权利放给学生,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也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四、检测题不可滥用,要恰到好处
教学任务有时较重,学生当堂学完课堂内容时还不能消化、转化,如果当堂检测效果也不好,教师不可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可以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课后再自主复习巩固。进而在教学任务少时弥补之前课堂内容的检测,这样做能给学生适当的压力,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如果不给学生时间重新整理,当堂检测,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压力,使其对学习产生恐惧感,不但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反而会让课堂检测逐渐流于形式。因此,教师不可滥用课堂检测,运用时要分时机、恰到好处。
总之,教师应加强对课堂检测题的设计,结合学生学情明确检测重点,在检测时促使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等。课堂检测要想真正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不仅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筛选检测题,并恰当运用;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检测,共同进步。
关键词:课堂检测;突出重点;少而精;多元化
调查显示,95%以上的教师支持在课堂上设计课堂检测题,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而把握下次课复习回顾的要点,以便查漏补缺、有的放矢。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课堂检测题目抓不到教学内容的重点,题目较偏,没有意义;有的题量过多,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做不完。为了避免课堂检测流于形式,就需要提高检测题的质量,创新课堂检测方式,激发学生做检测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检测的好习惯。
一、检测题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一堂课下来会涉及很多内容,尤其是语文课,需要扩充的知识比较多,比如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的大背景等,都与文章内容紧密关联,需要教师补充。但有些是主要的,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有些是次要的,学生能够理解即可。因此在课堂检测时需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才能切入文本核心,确保检测效果的科学有效。例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时,教给学生设计这样几道题目:第一,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注意划线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二,诸葛亮率师北伐魏国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文中他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这几道翻译题出现频率较高、错误率高,是常考的知识点,另外,回顾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考查对文本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均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划横线的词语都是容易出错的翻译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有利于学生合理梳理知识要点,识记教学难点。
二、检测题不在数量,题目要少而精
课堂时间短暂而宝贵,需要安排自主先学、合作助学、质疑问学和检测促学等多项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把握时间分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检测题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注意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两至三题即可。题目过多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使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设计检测题需注意质量和数量的综合,还要照顾到“学困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间的差距,题目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时,用一节课赏析前两首词,内容较多,检测时间少,笔者根据上课内容提出两道概括性强的问题:第一,《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二,《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道题可以综合概括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具有代表性,同时难度有浅有深,能顾及班上全体学生。两首词中的情景描写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语文综合理解能力。
三、检测方式要多元化,让学生自主把握
多元化是指检测方式的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教师出几个题目,学生回答。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检测,相互“质疑问学”。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课堂检测,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负责观察小组讨论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建议。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也可以得到体现。例如:学习《香菱学诗》一文时,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出题目,而是告诉大家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小组合作大家分头来找。有的小组分了两种方法,找出从正面和侧面描写香菱的语句;也有小组从表达香菱学诗的话语中分析香菱学习作诗的态度,侧面从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对香菱学诗的反应中更加真实地突出香菱学诗的认真态度;还有小组总结香菱学诗带给自己的启发: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有香菱般的“着魔”劲头,永不气馁。看到这些,教师很欣慰,学生的表现非常优秀,能够学会自主思考,自我检测。把检测学习效果的权利放给学生,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也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四、检测题不可滥用,要恰到好处
教学任务有时较重,学生当堂学完课堂内容时还不能消化、转化,如果当堂检测效果也不好,教师不可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可以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课后再自主复习巩固。进而在教学任务少时弥补之前课堂内容的检测,这样做能给学生适当的压力,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如果不给学生时间重新整理,当堂检测,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压力,使其对学习产生恐惧感,不但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反而会让课堂检测逐渐流于形式。因此,教师不可滥用课堂检测,运用时要分时机、恰到好处。
总之,教师应加强对课堂检测题的设计,结合学生学情明确检测重点,在检测时促使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等。课堂检测要想真正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不仅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筛选检测题,并恰当运用;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检测,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