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较为单一。为提升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政府引导,统筹整合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建设。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方法路径,以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平台
1 构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必要性
1.1 回应国家宏观政策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政策的时代背景下,2016年5月,国务院办颁布了相关政策,明确提出建立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制定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加工与服务规范,推动中央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成果存量与增量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构建由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要紧密联系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实现“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
1.2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服务地方展是其固有的使命,地方高校应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主力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实现第一生产力的助推器,没有成果的转化,就没有第一生产力的实现。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经济转型的脊梁。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建立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1.3 实现高校自身发展
为迎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高校转型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站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不仅能刺激科技成果供给主体即地方高校释放创新活力,又能形成良好的产学合作形式,协同推进地方高校发展。
2 当前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障碍
2.1 科技成果共享渠道阻塞
地方高校现有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部门大多偏重于对校内服务,且有自己的服务模式、运作机构和发展目标,各自为政,弱化了对外界的服务功能。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和几十兆的电子文档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困难。校企合作的广度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科技成果转化最新信息在校企间得不到有效共享,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没有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将直接影响科技成果后续的推广应用。
2.2 科研管理服务功能不强
高校的科研管理处只能提供科技成果的信息存储、检索、发布等初级服务,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动态检测及评估、预测市场需求能力较为缺乏。部门管理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为科技成果推广提供服务。同时也无法针对科技成果的个性化与企业自身需求进行精准对接,不能将科技成果大规模地集中投入到在生产线上,导致科技成果失去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2.3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落后
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直接技术转让、校企合作转化、大学科技园转化、技术转移办公室或中心转化等模式。传统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科技成果产业实用性偏低,应用开发脱离市场需求,難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企业等问题。这种被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经常落后于信息高速发展,造成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市场导向性技术相脱节,造成科技成果或超前或落后。
3 构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方法路径
3.1 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科技成果转化是把科研前期投入转变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没有政府作后盾,没有政府资助,单个个人或企业很难做到。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构建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政府的宏观引导,为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建设提供宽松的政策制度环境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发挥积极其决策监督、协调管理、信息互通、金融服务等功能,推动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联动地方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创新,规避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建设。
3.2 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构建
随着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大量的科研数据堆积在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的面前,就必须借助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对海量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建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优组合。“互联网+”时代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通过在线技术交易模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高校研发,形成“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利用网络平台推广科技成果。与传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相比,互联网转化平台具有成本较低、精确度高、互动性强、即时性等优势。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成果转化要应用网络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在充分收集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用户历史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网站精准投放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建立以目标用户为主导的双向甚至多项互动,跟踪技术供需双方转化进度和问题,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实现科技成果的顺利对接与转化。
参考文献
[1]姜彩丽.高校教育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64-65.
[2]蒋文,谢清.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0,(12):25-27.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平台
1 构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必要性
1.1 回应国家宏观政策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政策的时代背景下,2016年5月,国务院办颁布了相关政策,明确提出建立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制定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加工与服务规范,推动中央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成果存量与增量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构建由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要紧密联系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实现“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
1.2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服务地方展是其固有的使命,地方高校应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主力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实现第一生产力的助推器,没有成果的转化,就没有第一生产力的实现。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经济转型的脊梁。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已无法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建立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1.3 实现高校自身发展
为迎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高校转型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站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不仅能刺激科技成果供给主体即地方高校释放创新活力,又能形成良好的产学合作形式,协同推进地方高校发展。
2 当前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障碍
2.1 科技成果共享渠道阻塞
地方高校现有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部门大多偏重于对校内服务,且有自己的服务模式、运作机构和发展目标,各自为政,弱化了对外界的服务功能。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和几十兆的电子文档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困难。校企合作的广度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科技成果转化最新信息在校企间得不到有效共享,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没有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将直接影响科技成果后续的推广应用。
2.2 科研管理服务功能不强
高校的科研管理处只能提供科技成果的信息存储、检索、发布等初级服务,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动态检测及评估、预测市场需求能力较为缺乏。部门管理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为科技成果推广提供服务。同时也无法针对科技成果的个性化与企业自身需求进行精准对接,不能将科技成果大规模地集中投入到在生产线上,导致科技成果失去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2.3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落后
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直接技术转让、校企合作转化、大学科技园转化、技术转移办公室或中心转化等模式。传统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科技成果产业实用性偏低,应用开发脱离市场需求,難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企业等问题。这种被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经常落后于信息高速发展,造成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市场导向性技术相脱节,造成科技成果或超前或落后。
3 构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方法路径
3.1 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科技成果转化是把科研前期投入转变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没有政府作后盾,没有政府资助,单个个人或企业很难做到。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构建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政府的宏观引导,为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建设提供宽松的政策制度环境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发挥积极其决策监督、协调管理、信息互通、金融服务等功能,推动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联动地方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创新,规避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建设。
3.2 科技成果互联网转化平台的构建
随着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大量的科研数据堆积在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的面前,就必须借助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对海量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建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优组合。“互联网+”时代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通过在线技术交易模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高校研发,形成“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利用网络平台推广科技成果。与传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相比,互联网转化平台具有成本较低、精确度高、互动性强、即时性等优势。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成果转化要应用网络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在充分收集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用户历史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网站精准投放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建立以目标用户为主导的双向甚至多项互动,跟踪技术供需双方转化进度和问题,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实现科技成果的顺利对接与转化。
参考文献
[1]姜彩丽.高校教育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64-65.
[2]蒋文,谢清.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0,(12):25-27.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