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0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关键词:教育 生活 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教学《保护环境》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渎溪江污染特别严重:河两岸四五个村子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到青山水库这一段江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江面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有在村里设置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有建议两岸村民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的……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其他文献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而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也是琐碎而繁杂的,每天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问题,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小学阶段正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甚至是关系到孩子能否在今后打好基础。 因此小学班主任对学校、对孩子都起到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成为广大教师的重点问题。在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方面的误区,让学生的识字效率没有得到更大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中主要存在的几点误区,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误区及思考  在农村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极为不科学的
期刊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阶段,是查漏补缺的阶段,知识成网的阶段,能力强化的阶段,总结反思的阶段,综合提升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质量直接决定着中考的成败。然而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加上长期被冠以“副课”之名,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  一、存在的问题  1.在答材料题的时候,审题不清楚,答非所问。其
期刊
摘 要: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所以我想从“茶文化”这一着手点,来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  关键词:幼儿茶艺 区角活动 礼仪教育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在所有幼儿的教育中,礼仪、品格、素质
期刊
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多、范围广,牵涉到情感、行为、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有的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其实不然,在教育过程中陷于窘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本文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谈一些方法。  一、通过学习目的来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通过学习目的来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传授,同时也重视思想品德的渗透。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现行的小学数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学习中不断地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学的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有着重要的领航作用。”现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深掘教材,渗透“三热爱”的思
期刊
英语老师都知道,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词汇的复习是重中之重。因为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生的听、说、读、写就根本没办法实现。再加上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是3500左右,量大。这就给本来比较枯燥无味的词汇复习增加了难度。如何使学生摆脱枯燥的方式,有效地掌握高考必备的单词。我觉得张海翔教授提出的在复习英语中运用“复现——回忆——总结归纳操练应用——提高”的过程,是个比较好的方式。下面就北师大出版社的高中
期刊
一、研究背景  智障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大的难度。由于他们与正常儿童在智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因为要快速提高正常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智障学生的学习,对他们的发展听之任之,使他们经常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久而久之,这些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会变得自信心不足、上进心不强,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案例扫描  1.个案基本情况。赵某,男,出生于1999年11月,现小学五年级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将学习语言形式、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融为一体的英语教学方法。它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能够充分体现
期刊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就是师生的和谐互动,只有教师善于引发与学生间的互动,新课程的思想才能得以有效落实。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应如何让学生英语能力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呢?  一、精心备课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表面上看是平等的,甚至可以说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互动的主体,但是,互动的关键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