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职外科护理教学在理论、实践教学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而对分教学法强调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内化吸收,故应基于对分课堂构建外科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高职;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31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四大核心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以体液失衡、外科休克、围手术期、麻醉、手术室、营养失调、外科感染、外伤、肿瘤和常见外科疾病相关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这些是外科护士辅助医生救治、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故外科护理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分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生讨论和教师讲授的时间分开,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吸收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隔堂对分”,也可以“当堂对分”,“当堂、隔堂相结合”亦可,灵活多变,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强调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的学生情况合理调整课程投入精力和时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1]。因此,在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高职外科护理教学现状
理论教学方面,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繁多,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外科护理学仅仅是专业课程之一,分配学时非常有限,但学习内容的知识量十分庞大,护生仅利用课堂时间很难掌握所有知识。实践教学方面,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外科护理学教师常通过压缩实训时间来增加课堂容量,使护生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导致护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无法适应医院的严要求、高标准,不利于护生未来就业。学习方式方面,护生在学习时普遍重专科知识而轻边缘知识,面对边缘学科中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复杂、抽象知识往往倾向于逃避,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2.基于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在于“对分”二字,即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用于学生交流讨论,另一半仍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从教学形式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较广,综合课、实训课和理论课均可,只要按照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开展教学即可[2]。从教学过程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相对独立而又连续的环节,使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的时间错开,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实现知识的个性化吸收。从教学效果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高了其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提升了其交流和合作学习能力。从教学评价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在传统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过程性评价,保证了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对分课堂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合理安排外科护理学课时,使對分课堂课时占总课时的3/4左右;在对分课堂理念及操作要求的指导下,前半节课让护生分组讨论上节课布置的学习任务,并根据护生的表现灵活调整小组成员,后半节课为护生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基本概念,构建后续知识框架,并布置新的学习任务作为下节课的讨论题材。其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护生互相交流课下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过程和遇到的困难,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身问题并合理发表自身观点;通过自由提问和教师抽查、总结等教学环节把握讨论节奏,调节课堂氛围。再次,小组讨论结束后,要求护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讨论内容,以归纳、总结其所学知识,挖掘、发现课上未注意和理解不够深刻的学习内容,并标注通过反复思考仍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下节课的重点讨论内容,进而使护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自主把握知识内化吸收的节奏,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后,为了保证学习成绩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教学评价方式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重点关注护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并结合护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弹性评价,进而利用真实可靠的成绩提升充分调动护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有效性。如期末考试成绩用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之和表示,且二者均用最终考核和平时表现成绩之和表示。
总之,针对高职外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对分教学法的优点,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内化吸收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构建外科护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护生的外科专业知识丰富和技能水平提升及其学习心理改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婷.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5):204-205.
[2]来和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5):77-79.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高职;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31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四大核心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以体液失衡、外科休克、围手术期、麻醉、手术室、营养失调、外科感染、外伤、肿瘤和常见外科疾病相关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这些是外科护士辅助医生救治、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故外科护理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分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生讨论和教师讲授的时间分开,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吸收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隔堂对分”,也可以“当堂对分”,“当堂、隔堂相结合”亦可,灵活多变,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强调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的学生情况合理调整课程投入精力和时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1]。因此,在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高职外科护理教学现状
理论教学方面,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繁多,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外科护理学仅仅是专业课程之一,分配学时非常有限,但学习内容的知识量十分庞大,护生仅利用课堂时间很难掌握所有知识。实践教学方面,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外科护理学教师常通过压缩实训时间来增加课堂容量,使护生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导致护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无法适应医院的严要求、高标准,不利于护生未来就业。学习方式方面,护生在学习时普遍重专科知识而轻边缘知识,面对边缘学科中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复杂、抽象知识往往倾向于逃避,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2.基于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在于“对分”二字,即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用于学生交流讨论,另一半仍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从教学形式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较广,综合课、实训课和理论课均可,只要按照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开展教学即可[2]。从教学过程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相对独立而又连续的环节,使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的时间错开,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实现知识的个性化吸收。从教学效果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高了其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提升了其交流和合作学习能力。从教学评价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在传统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过程性评价,保证了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对分课堂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合理安排外科护理学课时,使對分课堂课时占总课时的3/4左右;在对分课堂理念及操作要求的指导下,前半节课让护生分组讨论上节课布置的学习任务,并根据护生的表现灵活调整小组成员,后半节课为护生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基本概念,构建后续知识框架,并布置新的学习任务作为下节课的讨论题材。其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护生互相交流课下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过程和遇到的困难,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身问题并合理发表自身观点;通过自由提问和教师抽查、总结等教学环节把握讨论节奏,调节课堂氛围。再次,小组讨论结束后,要求护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讨论内容,以归纳、总结其所学知识,挖掘、发现课上未注意和理解不够深刻的学习内容,并标注通过反复思考仍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下节课的重点讨论内容,进而使护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自主把握知识内化吸收的节奏,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最后,为了保证学习成绩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教学评价方式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重点关注护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并结合护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弹性评价,进而利用真实可靠的成绩提升充分调动护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有效性。如期末考试成绩用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之和表示,且二者均用最终考核和平时表现成绩之和表示。
总之,针对高职外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对分教学法的优点,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内化吸收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构建外科护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护生的外科专业知识丰富和技能水平提升及其学习心理改善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婷.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5):204-205.
[2]来和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