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相关探讨。语文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重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珍视生命,还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有效渗透环保意识,同时要积极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德育教学资源,以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工作;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
   中图分类号:G63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023-02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爱美的情趣,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学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探讨。
   一、教师加强自身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
   语文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必须通晓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与道德素养。要知法懂法,依法执教,使语文教学活动有法可依,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语文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与楷模,还必须具备丰富的道德知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前,个别教师有时存在违反法律与师德的现象。学校必须以此为戒,加强教师的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效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有意识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例如,教学《窗》这篇文章时,除了让学生学会小说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借助复述小说故事、提问等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感悟文章表现出的道德思想。文章講述窗外只有一堵光秃秃的墙,但靠窗的病人凭想象每天为不靠窗的病人讲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美景,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为他人送去快乐的故事。这篇文章十分感人,令人深思,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三、重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珍视生命
   当前,大部分初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生活圈子较为狭窄,极容易出现不合群或者孤僻的性格。一些学生的精神世界较为贫乏,对生活缺乏向往和酷爱,有时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针对此类情况,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体生命,感受到生命的重要价值。要注重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团队合作与自我牺牲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例如,在教学宗璞的名篇《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深入品味“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内在含义,让学生感悟作者歌颂生命伟大的情思,体会作者的乐观精神。教师要引领学生认真阅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豁然面对人生中遭遇的挫折与崎岖,学会在崎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四、教师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有效渗透环保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基础,环保是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的重点话题。学校属于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环保为主题,组织丰富多元的语文学科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和交流,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郊外植树,然后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植树节的资料,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编写校园黑板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这样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如,教学《向沙漠进军》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沙漠对人类有怎样的危害”。然后,用多媒体播放沙漠危害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胜沙漠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探讨交流,学生认识到土地沙漠化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教师可再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常发生的沙尘暴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要想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应当怎样做”。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能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学会保护生存环境,让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五、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德育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种课内外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扩展语文课堂容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德育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教师介绍完赵州桥的特点之后,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展示赵州桥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并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修建的其他石拱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渗透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遵循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深入钻研语文教材,分析文本内涵,提炼其中的德育元素。要加强自身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重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珍视生命,还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有效渗透环保意识,同时要积极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德育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一岱.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8(06).
  [2]许加平.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7).
  [3]吕多江.语文“德育渗透”教学反思与改进——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说起[J].中小学德育,2018(12).
  [4]唐俊安.化知为德——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5(02).
  [5]王加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2).
其他文献
对钛合金异质单搭及T型自冲铆接头进行拉伸-剪切实验和剥离实验,对比接头的静力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头典型断口进行研究,分析其微观失效机理。结果表明:TA1-Q215接头
摘 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文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教学模式;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
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章分析传统文化的内涵,探讨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指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
【正】 自50年代中期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拉美的影响愈来愈大,并发展成为目前拉美的主导潮流。在这一潮流中,最著名的拉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有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牙买加
红色资源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绝佳的教育资源,文章对红色资源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和引领进行研究。新时期要加大宣传力度,突出红色资源在党建工作
【正】 自从1989年下半年以来,东欧各国相继发生剧变。剧变的标志之一是东欧各国原执政党或分裂,或改信民主社会主义,改名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党。这一变化是
教育者如果在德育管理过程中能洞悉学生心理,巧妙运用心理效应,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德育管理的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谨防"破窗效应",转变不良习惯;肯定"羊群
万有引力的发现是牛顿善于观察与想象,善于联系、融合各学科知识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长期思考与研究的结果。文章从人们认识不到引力的事实及原因进行分析,构造、探讨地球对其
【正】 继东欧脱离苏联帝国和苏联自身解体之后,从1992年俄罗斯联邦又开始解体。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进程,是苏联帝国崩溃的第三个阶段,也可能是最困难的阶段。对此,我们不可
【正】 在8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革洪流中,理论界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归罪于国家所有制,掀起了一股否定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思潮。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