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人”之本
有一次,樊迟请教孔子怎样种庄稼?怎样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和老菜农,你去请教他们吧。(《子路·4》)对此,过去曾有人批评孔子鄙视劳动,不尊重劳动人民,这实在是冤枉了孔子。为什么呢?关于人的教育,虽然有不少哲学家都探讨过,但孔子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关切人生,把人引上自觉修身的坦途。孔子把人按社会阶层分,有庶民、士、大夫、国君;按人格层次分,有小人、君子、贤人、圣人;按心理范畴分,有仁者、智者、勇者,等等。但是,不管是按哪种标准要求,学生必须首先“成人”,教学生“成人”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即先做人,然后才谈得上治国安邦,实现自己的价值。
什么是“成人”?朱熹《论语集注》中的解释是:“成人,犹言全人。”“君子不器”(《为政·12》),一个君子,不只是做某一方面小事的人,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天下之大德也”。人来到世间,不仅是一个自然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是在自然属性基础上通过教育成为一个社会人。
做人问题是决定人生的关键,“成人”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技术教育相比,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它的意义也就更有深远性:它以完善人格的个人发展来和谐统一社会的各种人才需求;把教育促进个人发展与发挥教育的社会作用和谐地统一起来。人要有人格,格就是规范。孔子的“成人”教育,就是对学生的人格进行规范教育。没有经过修养的人存在许多缺陷,如贪欲、偏执、嫉妒、矫情,有许多不文雅、不合规矩、不合法度的品行,只有通过“成人”教育,教学生修养自己,使自己的心态、品性、行为等符合规范,才能做一个好人。怎样进行“成人”教育呢?孔子重点关注学生的灵魂发育,全面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做人抓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2》)本是什么?是道德教育。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这个“几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人而无德,就像衣冠禽兽,不成其为人了。而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人者,仁也”,“仁”,左边是一个站立的人字,右边是一个二字,就是指两个人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怎样呢?道家讲慈,墨家兼爱,佛教大慈大悲,基督教讲博爱,虽然他们各有主张,但有相通之处。唯儒家的“仁”显示了贴近人生的独特美好情怀,“仁者,爱人也”,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从自我出发,爱别人,利他人,“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人民大众谋福利。
要爱别人,利他人,从哪里开始呢?孔子设计的方案是,从“孝悌”开始。即从爱亲人——父母兄弟开始,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拓展。从纵的方面说,由对父母尽“孝”开始,上推到长辈、上司乃至对国君的尊重和敬爱,对国家尽忠,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向下如同水往下流,延续到对子女要慈,父慈才能子孝,对下级也要像对待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和帮助。从横的方面说,从对兄弟友爱“悌”开始,向左右延及,对平辈、朋友讲友爱,态度真诚讲信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近及远,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仁爱之心扩展到全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逐步做到孝、悌、忠、信,落实不同层次的“践仁”要求。
对此,孔子的学生有子作了分析:如果落实了“孝悌”,既孝敬父母,又尊重兄长,就不会出现冒犯上级或尊长的事情;进而社会上就不会出现捣乱、叛乱的现象。可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学而·2》)所以,如果抓住了“孝悌”这个根本,整个社会就在和善有序的伦理中,出现和谐状态。这样的德育宗旨,步骤清楚、明确,合情合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既不会让人产生“说教”和“灌输”的感觉,也便于学生躬行实践。
二、“成人”有标准
有一次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人”?孔子回答:要“成人”,就应该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孟公绰那样克制,卞庄子那样勇敢,像你的同学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饰,这就可以了。(《宪问·12》)他正面提出要求,用学生身边的事情举例,集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冉求四人之长,做到智、仁、勇、艺,加上礼的修饰,讲得具体实在,让子路看得见,学得着。由于子路理解能力较差,怕他难以接受,又进一步提炼概括,把“成人”标准简化为三点:
第一,见利思义。一个人在金钱、名誉、地位等物质利益面前,要想一想“义”,即该不该得。“利”和“义”,泾渭分明,不容含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16》),“利”和“义”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义”,其义有二:一是善良美好。《说文解字》说,义(義)“从我从羊”,“从羊者,与善美同义”。二是合乎道理。《中庸》说,“义者,宜也”,“宜”就是应该、应当的意思。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义”是人的一种美好心灵,凡是合乎道理的事就应该去做。细想一下,做人就是这个道理。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道理而活着的,为正确的道理而活着,就是“正义”。属于人的正义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父慈子孝的孝义,夫敬妻贤的情义,朋友互助的仁义,危难相救的道义,一言九鼎的信义,知耻自重的节义,尽忠报国的忠义,等等,君子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而小人看重的是什么呢?是“利”,是利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惟利是图,见钱眼开,有奶就是娘,“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这样的人,他们来到世上,就是为利而生,最后“利”就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墓。试看那些贪官,贪污腐败,哪一个不是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利又把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那么,君子是不是不要利呢?不是的。“见利思义”,关键在一个“思”字,想一想该不该得这个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这个“利”合乎道理,就该得,否则就不该得。比如,孔子当鲁国的司寇兼宰相时,学生原宪曾为其家臣,孔子按月给他俸禄,有九百斗小米。原宪觉得薪水给多了,推辞不要。孔子说,能够“见利思义”好,但不要推辞,如果觉得薪酬多的话,你就把这薪水拿来周济家乡的贫苦百姓(《雍也·5》)。“见利思义”,看到了利益,合乎道理的就要,不合乎道理的就坚决不要;该要的就要,不该要的就坚决不要。古往今来,有不少“见利思义”的人,例如,古代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他父亲去世后,他们面对龙袍加身,互相推让,谁都不愿意当国君。当国君该多好啊,权力至高无上,享不尽荣华富贵,多少人梦寐以求,但他们见利思义,觉得自己不该当就坚决不当。又如,解放前夕,朱自清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当时国内闹饥荒,饿殍遍野,而美国飞机空投面粉,“天上掉馅饼”,为了揭露美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卑劣伎俩,他见利思义,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交加中以自己的骨气昭示了人间正义。
第二,见危授命。授者,给予,付出。见到危险,能够奉献自己的生命。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做人的崇高境界。如果说“见利思义”是对一个人平时的要求,那么,“见危授命”就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要求。比方说,见到有人落水了,毫不犹豫地下水救人;见到有人在侮辱和欺负别人,就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拔刀相助。尤其是在国难当头之时,能救民于水火,在所不辞。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样的人有很多,像岳飞抗金“还我山河”的气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史可法“头可断,血可流,城不可丢”的精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捐躯的品性,武昌辛亥首义彭、刘、杨英勇牺牲的德行,等等,他们见危授命,系安危于一身,挽狂澜于既倒。为了正义事业,一个人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呢?做人到了见危授命的境界,就真正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活出了闪亮人生的人。
第三,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这里作穷困讲。长久地处在穷困的环境中也不忘过去的诺言。孔子历来主张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信者,诚也。信,从人从言;诚,从言从成;人说的话要兑现,要成功,才是诚信。尤其是在穷困的逆境中,仍然不忘过去的诺言,说到做到,就更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人“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付诸力行,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例如,武汉“希望老人”江诗信,是一名离休干部,生活清贫,但他说过要帮助贫困的孩子上学,他就想办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尽自己的能力支持希望工程。他倾尽家产资助233个贫困孩子上学,并带动社会力量资助2400多名贫困孩子上学,被社会各界称为“希望老人”。江诗信就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做人讲诚信,言行一致,表现了一诺千金的美德。
三、心灵知羞耻
孔子对学生的羞耻教育非常重视,《论语》中谈到耻有16次,他要求学生懂得耻辱,有羞耻之心。儒家把礼、义、廉、耻作为四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羞耻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耻感意识是道德的基础,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就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一个人没有羞耻感和羞耻之心,这样的人是难以教育的。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他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大耻。”(《明良论二》)儒家深刻认识到羞耻感,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将其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效手段。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重视教育人懂得耻辱,以此来唤取自己的良知,在心理上求得道德的完善。就拿惩治罪犯的刑罚来说,从古代的尧舜时期一直到清朝,有一种刑罚叫耻辱刑。比如,在罪犯的脸上刺字,并留下烙印,作为罪犯的标记,使人一看便知。这样,罪犯自己感到耻辱,难与良民为伍,就促成罪犯改恶从善,改邪归正,同时也方便官方的监督和控制。又如,有一种刑罚叫髡刑,把罪犯的长头发剪成乱七八糟的短发,使罪犯感到耻辱难受。因为古人认为须发、皮肤受之于父母,是很珍贵的,剪了须发,使罪犯感到异样,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宗,感受痛苦。还有,在枷上写罪犯的姓名、罪状,在监狱外或衙门外带枷示众。这些耻辱的刑罚,一方面体现仁恕理念,凸显道德教化的意义;另一方面,在重面子的人性中,以羞辱人格为主要手段使受刑人自省,直接作用于罪犯的主观世界,以达到教化的目的。
心理学家认为,对人内在情绪的制裁,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耻感,中国的社会化倾向,是耻感取向,这样的文化叫耻感文化。另一种是罪感,西方社会化倾向,以灵魂归依上帝为目的,是罪感取向,这样的文化叫罪感文化。所以西方人,总是在上帝面前虔诚地忏悔,认为自己有罪,以清洗自己的罪行为道德进取的力量。耻感取向,如果他人或社会,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和评价不佳,为他人所鄙视,为群体所贬斥,主体的道德良心就受到谴责,就感到严重的不安,就会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使人的内心受到谴责,能激励人醒悟。相反,如果个人的行为为他人所敬仰,为群体所钦佩,就会产生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使人感到心灵的慰藉,如人们积极上进得到表彰,战场上立功受奖,当官政绩卓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就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
“知耻而近乎勇”(《礼记·中庸》),一个人懂得耻辱,就基本上是一个勇士,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做错了事情感到羞耻,言过其实感到羞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不符合礼教感到羞耻,直至把耻辱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13》)联想到国家主席胡锦涛号召我国公民做到“八荣八耻”,这说明知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是道德教育的瑰宝,对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俗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自己成人,就必须修养自己,从孝悌开始,对社会有仁爱之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知羞耻懂礼仪,就能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作者通联:武汉江汉大学]
有一次,樊迟请教孔子怎样种庄稼?怎样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农和老菜农,你去请教他们吧。(《子路·4》)对此,过去曾有人批评孔子鄙视劳动,不尊重劳动人民,这实在是冤枉了孔子。为什么呢?关于人的教育,虽然有不少哲学家都探讨过,但孔子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关切人生,把人引上自觉修身的坦途。孔子把人按社会阶层分,有庶民、士、大夫、国君;按人格层次分,有小人、君子、贤人、圣人;按心理范畴分,有仁者、智者、勇者,等等。但是,不管是按哪种标准要求,学生必须首先“成人”,教学生“成人”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即先做人,然后才谈得上治国安邦,实现自己的价值。
什么是“成人”?朱熹《论语集注》中的解释是:“成人,犹言全人。”“君子不器”(《为政·12》),一个君子,不只是做某一方面小事的人,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天下之大德也”。人来到世间,不仅是一个自然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是在自然属性基础上通过教育成为一个社会人。
做人问题是决定人生的关键,“成人”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技术教育相比,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它的意义也就更有深远性:它以完善人格的个人发展来和谐统一社会的各种人才需求;把教育促进个人发展与发挥教育的社会作用和谐地统一起来。人要有人格,格就是规范。孔子的“成人”教育,就是对学生的人格进行规范教育。没有经过修养的人存在许多缺陷,如贪欲、偏执、嫉妒、矫情,有许多不文雅、不合规矩、不合法度的品行,只有通过“成人”教育,教学生修养自己,使自己的心态、品性、行为等符合规范,才能做一个好人。怎样进行“成人”教育呢?孔子重点关注学生的灵魂发育,全面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做人抓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2》)本是什么?是道德教育。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这个“几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人而无德,就像衣冠禽兽,不成其为人了。而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人者,仁也”,“仁”,左边是一个站立的人字,右边是一个二字,就是指两个人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怎样呢?道家讲慈,墨家兼爱,佛教大慈大悲,基督教讲博爱,虽然他们各有主张,但有相通之处。唯儒家的“仁”显示了贴近人生的独特美好情怀,“仁者,爱人也”,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从自我出发,爱别人,利他人,“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人民大众谋福利。
要爱别人,利他人,从哪里开始呢?孔子设计的方案是,从“孝悌”开始。即从爱亲人——父母兄弟开始,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拓展。从纵的方面说,由对父母尽“孝”开始,上推到长辈、上司乃至对国君的尊重和敬爱,对国家尽忠,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向下如同水往下流,延续到对子女要慈,父慈才能子孝,对下级也要像对待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和帮助。从横的方面说,从对兄弟友爱“悌”开始,向左右延及,对平辈、朋友讲友爱,态度真诚讲信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近及远,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仁爱之心扩展到全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逐步做到孝、悌、忠、信,落实不同层次的“践仁”要求。
对此,孔子的学生有子作了分析:如果落实了“孝悌”,既孝敬父母,又尊重兄长,就不会出现冒犯上级或尊长的事情;进而社会上就不会出现捣乱、叛乱的现象。可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学而·2》)所以,如果抓住了“孝悌”这个根本,整个社会就在和善有序的伦理中,出现和谐状态。这样的德育宗旨,步骤清楚、明确,合情合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既不会让人产生“说教”和“灌输”的感觉,也便于学生躬行实践。
二、“成人”有标准
有一次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人”?孔子回答:要“成人”,就应该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孟公绰那样克制,卞庄子那样勇敢,像你的同学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饰,这就可以了。(《宪问·12》)他正面提出要求,用学生身边的事情举例,集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冉求四人之长,做到智、仁、勇、艺,加上礼的修饰,讲得具体实在,让子路看得见,学得着。由于子路理解能力较差,怕他难以接受,又进一步提炼概括,把“成人”标准简化为三点:
第一,见利思义。一个人在金钱、名誉、地位等物质利益面前,要想一想“义”,即该不该得。“利”和“义”,泾渭分明,不容含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16》),“利”和“义”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义”,其义有二:一是善良美好。《说文解字》说,义(義)“从我从羊”,“从羊者,与善美同义”。二是合乎道理。《中庸》说,“义者,宜也”,“宜”就是应该、应当的意思。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义”是人的一种美好心灵,凡是合乎道理的事就应该去做。细想一下,做人就是这个道理。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道理而活着的,为正确的道理而活着,就是“正义”。属于人的正义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父慈子孝的孝义,夫敬妻贤的情义,朋友互助的仁义,危难相救的道义,一言九鼎的信义,知耻自重的节义,尽忠报国的忠义,等等,君子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而小人看重的是什么呢?是“利”,是利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惟利是图,见钱眼开,有奶就是娘,“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这样的人,他们来到世上,就是为利而生,最后“利”就成了埋葬他们的坟墓。试看那些贪官,贪污腐败,哪一个不是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利又把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那么,君子是不是不要利呢?不是的。“见利思义”,关键在一个“思”字,想一想该不该得这个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这个“利”合乎道理,就该得,否则就不该得。比如,孔子当鲁国的司寇兼宰相时,学生原宪曾为其家臣,孔子按月给他俸禄,有九百斗小米。原宪觉得薪水给多了,推辞不要。孔子说,能够“见利思义”好,但不要推辞,如果觉得薪酬多的话,你就把这薪水拿来周济家乡的贫苦百姓(《雍也·5》)。“见利思义”,看到了利益,合乎道理的就要,不合乎道理的就坚决不要;该要的就要,不该要的就坚决不要。古往今来,有不少“见利思义”的人,例如,古代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他父亲去世后,他们面对龙袍加身,互相推让,谁都不愿意当国君。当国君该多好啊,权力至高无上,享不尽荣华富贵,多少人梦寐以求,但他们见利思义,觉得自己不该当就坚决不当。又如,解放前夕,朱自清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当时国内闹饥荒,饿殍遍野,而美国飞机空投面粉,“天上掉馅饼”,为了揭露美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卑劣伎俩,他见利思义,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交加中以自己的骨气昭示了人间正义。
第二,见危授命。授者,给予,付出。见到危险,能够奉献自己的生命。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做人的崇高境界。如果说“见利思义”是对一个人平时的要求,那么,“见危授命”就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要求。比方说,见到有人落水了,毫不犹豫地下水救人;见到有人在侮辱和欺负别人,就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拔刀相助。尤其是在国难当头之时,能救民于水火,在所不辞。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样的人有很多,像岳飞抗金“还我山河”的气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史可法“头可断,血可流,城不可丢”的精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捐躯的品性,武昌辛亥首义彭、刘、杨英勇牺牲的德行,等等,他们见危授命,系安危于一身,挽狂澜于既倒。为了正义事业,一个人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呢?做人到了见危授命的境界,就真正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活出了闪亮人生的人。
第三,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这里作穷困讲。长久地处在穷困的环境中也不忘过去的诺言。孔子历来主张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信者,诚也。信,从人从言;诚,从言从成;人说的话要兑现,要成功,才是诚信。尤其是在穷困的逆境中,仍然不忘过去的诺言,说到做到,就更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人“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付诸力行,才能有益于社会,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例如,武汉“希望老人”江诗信,是一名离休干部,生活清贫,但他说过要帮助贫困的孩子上学,他就想办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尽自己的能力支持希望工程。他倾尽家产资助233个贫困孩子上学,并带动社会力量资助2400多名贫困孩子上学,被社会各界称为“希望老人”。江诗信就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做人讲诚信,言行一致,表现了一诺千金的美德。
三、心灵知羞耻
孔子对学生的羞耻教育非常重视,《论语》中谈到耻有16次,他要求学生懂得耻辱,有羞耻之心。儒家把礼、义、廉、耻作为四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羞耻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耻感意识是道德的基础,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就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一个人没有羞耻感和羞耻之心,这样的人是难以教育的。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他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大耻。”(《明良论二》)儒家深刻认识到羞耻感,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将其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效手段。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重视教育人懂得耻辱,以此来唤取自己的良知,在心理上求得道德的完善。就拿惩治罪犯的刑罚来说,从古代的尧舜时期一直到清朝,有一种刑罚叫耻辱刑。比如,在罪犯的脸上刺字,并留下烙印,作为罪犯的标记,使人一看便知。这样,罪犯自己感到耻辱,难与良民为伍,就促成罪犯改恶从善,改邪归正,同时也方便官方的监督和控制。又如,有一种刑罚叫髡刑,把罪犯的长头发剪成乱七八糟的短发,使罪犯感到耻辱难受。因为古人认为须发、皮肤受之于父母,是很珍贵的,剪了须发,使罪犯感到异样,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宗,感受痛苦。还有,在枷上写罪犯的姓名、罪状,在监狱外或衙门外带枷示众。这些耻辱的刑罚,一方面体现仁恕理念,凸显道德教化的意义;另一方面,在重面子的人性中,以羞辱人格为主要手段使受刑人自省,直接作用于罪犯的主观世界,以达到教化的目的。
心理学家认为,对人内在情绪的制裁,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耻感,中国的社会化倾向,是耻感取向,这样的文化叫耻感文化。另一种是罪感,西方社会化倾向,以灵魂归依上帝为目的,是罪感取向,这样的文化叫罪感文化。所以西方人,总是在上帝面前虔诚地忏悔,认为自己有罪,以清洗自己的罪行为道德进取的力量。耻感取向,如果他人或社会,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和评价不佳,为他人所鄙视,为群体所贬斥,主体的道德良心就受到谴责,就感到严重的不安,就会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使人的内心受到谴责,能激励人醒悟。相反,如果个人的行为为他人所敬仰,为群体所钦佩,就会产生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使人感到心灵的慰藉,如人们积极上进得到表彰,战场上立功受奖,当官政绩卓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就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
“知耻而近乎勇”(《礼记·中庸》),一个人懂得耻辱,就基本上是一个勇士,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做错了事情感到羞耻,言过其实感到羞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不符合礼教感到羞耻,直至把耻辱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13》)联想到国家主席胡锦涛号召我国公民做到“八荣八耻”,这说明知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是道德教育的瑰宝,对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俗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自己成人,就必须修养自己,从孝悌开始,对社会有仁爱之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知羞耻懂礼仪,就能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作者通联:武汉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