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人才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情感教育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得到了重视。作为完整的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虽然很多知识性的内容并无情感的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情感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培育人才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也需要进行情感教育。但是,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把握和数学研究方法的探究运用,很少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素质的培养,将冷冰冰的数学问题探究和解答过程融入一定的情感目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培育人才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提出如下看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双边互动的学习活动,现代教育观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创新定位,强调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自我构建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唯一主角,学生的地位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主动探究。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突破过去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概念、原理和定理进行探究分析,并加以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引导学生一起循序渐进地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正确是否,都能看到学生不同思维方式中的可取之处,并通过适当引导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二、设计情感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1)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抽象思维水平较弱,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逼真的生活化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认识“10的分成”时,可以设计一个分果果的生活情境:阿姨拿出10个果果,要分给小红和好朋友明明吃,如果你是小红,你觉得应该怎么分?有的说应该分的时候要公平,每个人拿5个;有的说给明明多分1个,因为明明是小红的好朋友;也有的说还要留1个给阿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了10 的组成,也适当地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
  (2)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动手能力和竞争精神。
  首先,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一组数字:252、475、381、4789、87,让学生计算哪几个能够被3整除,然后快速给出答案。这时,学生会怀疑老师先进行了计算,便自己重新列出数字,这时教师依然能够迅速得出答案。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的实干精神。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自己利用一定的方法来制作轴对称图形。在制作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用剪纸的方法先对折后裁剪,这时教师可提出拓印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利用一个固定图样制作出轴对称的图案,接着再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小学生喜欢表现,争强好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精神。如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比一比谁认时钟认得又好又快。
  (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数学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地探究。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一课中,教师可让各小组对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集体探究,接着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大胆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即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两个底面与侧面积的和,然后对其他同学提出的各种算法进行思考借鉴,讨论总结出最合理的算法,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此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利用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总之,教育是培育人的艺术,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外,还要注意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其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群.情感决定学生成败——浅谈情感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影响[J].科技信息,2008(31).
  [2]张永忠.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点滴做法[J].成才之路,2011(9).
  [3]刘天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8(2).
  [4]卜冬梅.激趣 乐学 探究——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初探[J].考试周刊,2009(48).
其他文献
目的:减少过期妊娠分娩新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方法:对2002~2005年胎心监测资料中孕周≥42周的33例胎心监测图型进行分析,探讨与缺氧的关系。结果:异常图型有11例,其中胎心基线变
摘 要:审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会计人员不可缺少的一门课,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开设这门课,能加深学生对审计知识和会计知识的理解,使之掌握一定的审计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会计专业;审计;必要性;拓宽就业  由于许多高校和职校纷纷开设会计类专业,使得会计类毕业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致使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多不能从事会计类的工作,无法学以致用,导致了师生在
目的: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 iymphadenitis)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切片进行组织学
课堂就应该是让学生放飞理想、放飞思维、放飞个性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的功能是去唤醒、激发、鼓舞学生;而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了论辩、思维乃至创新的能力,课堂应该迸发出老师和学生智慧碰撞的火花。而以往板着的面孔说教和传授的历史教育,是不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活力和创造活力勃发的诱因的。历史课只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吸引学生。  一、巧设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发端。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呢?  一、抓住情节,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特征,设计有趣的情节故事和游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苦柚》这篇课文时,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天真爱好表演的特点组织教学。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故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本科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满足高职本科学生“现场工程师”对英语学科的要求。本课程目前尚属于初步实施阶段。  关键词:高职本科;大学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人才培养  一、高职本科创办的背景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一批水平较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