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声明,今天这篇文章全是因为大象公会那篇《北京小吃为什么难吃》,那篇文章实在写得好,把北京今天饮食习惯与格局的形成写得一清二楚,让长期饱受北京饮食贫乏之苦的朋友把大腿都拍红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姑且不论苏东坡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心中具体作何感想,单从字面理解,也让人心向神往。我们就暂且让东坡先生做一回吃货好了,毕竟岭南的荔枝那么好吃,而且一直那么好吃,从唐朝玄宗时代到宋朝苏轼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都那么好吃,好吃到令万千宠爱的杨贵妃都能见一骑红尘便言笑晏晏,又能令苏轼自愿放弃长安户籍甘作岭南之人,可见是真好吃。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陈晓卿在吃到好吃的东西时是这样形容的,叫做“油然而生的幸福”,而作为一个旅居(北)京城(漂)八年之久的人,在我的记忆中却很少有过这样的时刻。
北京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吗?我不知道。可能是有的,一定是有的,只不过,要么远在星级酒店或者私人会所,非我等消费阶层所能企及,要么深处江湖之中,无迹可寻。自从结婚生子,每天忙于孩子的嘴巴和屁股,便更少了搜寻美食的时间和精力。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当人生突然走到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人在突然被迫承受某种巨大压力的时候,整个人其实是麻木的,从精神到味觉,精神是绷紧的,感受力也不及以往。人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放大感受力。所以现在全国流行一道莱——川菜,既然味觉已然麻木到吃不出什么味道,那就加重对味觉的刺激,而且普通辣已经不能满足要用超级辣甚至变态辣,不然吃不出味道。能把粗茶淡饭吃出香味的人,是会让人心生羡慕的。
其实美食是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幸福感的,这种幸福感甚至能延续很长的时间。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部门同事一起去成都出差,三月的成都,美景美食美人随处可见,成都的美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那种路边随处一家小店随便做一做就好吃得不得了的体验,好像一下子打开了尘封许久的味蕾。其实到现在已经记不清楚当时吃了什么,但是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留在了心底,时不时找出来回味。只记得美好。
记得清楚的是有一次去重庆的武隆,那边的烤鱼真好吃,当真是先放在碳上烤过,再上锅调制,配菜也不额外收费,放的都是当地的时令蔬菜,韭菜洋芋什么的,大致是有什么放什么,没有什么规矩方圆,等的时间确实要长一点,但是觉得值得,等的人很多。北京这边的烤鱼基本上是放到油里炸过,再调一下味道就给你端上来了,所以应当是担不起“烤鱼”这个名号的,直接叫“炸鱼”比较贴切,细想想,大概是北京的食客很没有耐心,恨不得点完菜马上就上桌,炸比烤快得多。点菜的人往往是很少能体谅做菜人心情的。
现在讲究的饭店点完菜以后会在桌上放一个滴漏,虽然很理解食客与酒家的心情,但也清楚地知道,这么快的上菜,菜的味道真的好不到哪儿去。就是为了保证上菜效率,很多菜品用的都是半成品,离上桌的距离只差一步,加热。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顾客是上帝嘛,顾客要快点吃,饭店就只好快点做,来不及就只好提前做。
不过好在食客并不十分挑剔。在北京吃饭,即便是在今天,“吃饱”似乎仍然是第一位的,所以饭店照开人照来。其实不只是北京,整个北方的饮食文化本质上都是一致的。为什么长江以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明显更精致?就因为他们从古到今都是鱼米之乡啊,饿着肚子是绝说不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话来的。就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摆脱不掉祖辈们曾经挨饿的阴影,那些吃饭特别快的人,往上追,他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一定有人挨过饿。那是对食物刻进骨子里的恐慌。
吴余在他这篇《北京小吃为什么难吃》的稿子里提到,由于近代华北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战乱四起,大量灾民涌入北京。从1911年清王朝覆灭到1949年建国之前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北京周边有22年发生旱灾,19年发生水灾,而由于城市工商业基础薄弱(政治属性过重),北京根本无力容纳新增的大量劳动力,市民贫困化成了最严重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呢?
极贫户是指“毫无生活之资者”,次贫户是指“不赖赈济则不足维持最低之生活者”,下户是指“收入之仅足以维持每日生活者”,这占74%的家庭能吃飽肚子就已属不易。这样的物质环境自然不能指望诞生出什么精美小吃。对广大生活在“老北京”的老北京们而言,卤煮、炒肝已是难得的肉食,用豆渣制成的豆汁或许已是唯一买得起的汤饮。“今天的外地白领理应予以同情之理解”。
除了北京当地“特产美食”难吃,“外来美食”也没有好吃到哪里去。仅是高房租一项,就把绝大多数好吃不贵的美食拒之门外了。武汉的热干面五块钱一碗,您在北京上哪找去?外地的小吃养不起北京的贵瓦片。就算养得起也不好吃。重庆小面应该是2014年以后在北京形成铺天盖地之势的,在此之前很难见到。吃过很多次,都不是重庆的味道,感觉很潦草。曾经在八里桥附近有一家还比较地道,但是只隔了半年没吃就再也找不到了,人去楼空,连同一整条胡同的饭馆都不知去向。
为什么能从北京美食难吃想到非首都功能疏解?就是因为隐藏在大街小巷里的不好吃但是能吃饱的美食也要被赶出去了。最近半年来,整个北京都在打击所谓的“开墙打洞”,散落在北京的小吃店几乎被一网打尽。当年,城市的管理者就是为了给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也为促进城市的商业繁荣,鼓励临街的底楼业主把房腾出来做商业,而今时移世易,再不提过往。前两天去北京妇产医院看朋友,发现妇产医院往北往西的底商全部在拆除,乒乒乓乓玻璃砖块散了一地,不知道地还以为在拆楼,吓得住在楼上的老人全跑了下来。有老人上去理论,被一句“我们也是奉命行事”顶了回来,只剩老人在原地徒劳跺脚。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北京还是很仗义的,拆完门会帮忙把窗户装上,用水泥砌好,听说天津就只管拆……
被赶走的岂止是做美食的人,吃美食的人不也陆陆续续地走了吗?
老实说,我虽然长得胖,但实在不能算一个吃货,我的四川朋友小A才是,她,以及她的那群吃货朋友,真的能为一顿好吃的穿越整个北京城。曾经,他们像喜欢探险一样探索北京的美食,在各种黑暗料理当中寻找珍宝打发了多少个周末,大家围炉而坐,对着满桌菜肴评头论足一番,然后捧腹而笑,热气腾腾里友谊再一次升华。可是现在,他们几乎都已经离开北京了。走丢了一群美食家,而北京对此浑然不觉。(或者满不在乎?)
美食家们为什么要离开北京?北京的压力太大,房租太贵,好吃的太少,为吃一顿好吃的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太多,而在他们的老家,遍地都是好吃的,想吃的东西几条街以内就可以解决,想见朋友一个电话半小时就呼呼啦啦坐满一桌,她问我,我为什么还要留在北京?从二十四岁到三十岁,六年的时光留在北京,她在这座城市看了话剧见了导演听了演唱会走了无数遍后海,在后海的歌声里一次又一次想象自己的爱情。六年过去了,房租涨了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好朋友选择离京归故里,一家又一家公司关门,爱情却依旧没有着落。她最喜欢的歌叫《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从她还不是大龄文艺女青年的时候就喜欢,到她真的成了一个大龄文艺女青年,而一个三十岁的女人继续做文艺女青年,总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我的梦想都已经被这座城市消耗尽了,我曾经以为我会留在这座城市,但是现在留给我的空间其实已经很小了,以我的资质和能力,再干十年也买不到房子,而再过十年我就老了,北京要的是有能力的人不是有梦想的人,我要回去了,人生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我不能假装看不到,我都有鱼尾纹了。”
小A回到老家,很快很快地相亲,很快很快地结婚,很快很快地生了孩子,婚后的小A在婆家的帮助下进了当地的公务员系统,钱多人闲,朋友圈里的小A显得特别的幸福,至于真实的生活打几折,谁也不会去问的。看起来幸福不就好了吗?
下一个离开的,会是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姑且不论苏东坡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心中具体作何感想,单从字面理解,也让人心向神往。我们就暂且让东坡先生做一回吃货好了,毕竟岭南的荔枝那么好吃,而且一直那么好吃,从唐朝玄宗时代到宋朝苏轼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都那么好吃,好吃到令万千宠爱的杨贵妃都能见一骑红尘便言笑晏晏,又能令苏轼自愿放弃长安户籍甘作岭南之人,可见是真好吃。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陈晓卿在吃到好吃的东西时是这样形容的,叫做“油然而生的幸福”,而作为一个旅居(北)京城(漂)八年之久的人,在我的记忆中却很少有过这样的时刻。
北京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吗?我不知道。可能是有的,一定是有的,只不过,要么远在星级酒店或者私人会所,非我等消费阶层所能企及,要么深处江湖之中,无迹可寻。自从结婚生子,每天忙于孩子的嘴巴和屁股,便更少了搜寻美食的时间和精力。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当人生突然走到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人在突然被迫承受某种巨大压力的时候,整个人其实是麻木的,从精神到味觉,精神是绷紧的,感受力也不及以往。人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放大感受力。所以现在全国流行一道莱——川菜,既然味觉已然麻木到吃不出什么味道,那就加重对味觉的刺激,而且普通辣已经不能满足要用超级辣甚至变态辣,不然吃不出味道。能把粗茶淡饭吃出香味的人,是会让人心生羡慕的。
其实美食是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幸福感的,这种幸福感甚至能延续很长的时间。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部门同事一起去成都出差,三月的成都,美景美食美人随处可见,成都的美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那种路边随处一家小店随便做一做就好吃得不得了的体验,好像一下子打开了尘封许久的味蕾。其实到现在已经记不清楚当时吃了什么,但是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留在了心底,时不时找出来回味。只记得美好。
记得清楚的是有一次去重庆的武隆,那边的烤鱼真好吃,当真是先放在碳上烤过,再上锅调制,配菜也不额外收费,放的都是当地的时令蔬菜,韭菜洋芋什么的,大致是有什么放什么,没有什么规矩方圆,等的时间确实要长一点,但是觉得值得,等的人很多。北京这边的烤鱼基本上是放到油里炸过,再调一下味道就给你端上来了,所以应当是担不起“烤鱼”这个名号的,直接叫“炸鱼”比较贴切,细想想,大概是北京的食客很没有耐心,恨不得点完菜马上就上桌,炸比烤快得多。点菜的人往往是很少能体谅做菜人心情的。
现在讲究的饭店点完菜以后会在桌上放一个滴漏,虽然很理解食客与酒家的心情,但也清楚地知道,这么快的上菜,菜的味道真的好不到哪儿去。就是为了保证上菜效率,很多菜品用的都是半成品,离上桌的距离只差一步,加热。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顾客是上帝嘛,顾客要快点吃,饭店就只好快点做,来不及就只好提前做。
不过好在食客并不十分挑剔。在北京吃饭,即便是在今天,“吃饱”似乎仍然是第一位的,所以饭店照开人照来。其实不只是北京,整个北方的饮食文化本质上都是一致的。为什么长江以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明显更精致?就因为他们从古到今都是鱼米之乡啊,饿着肚子是绝说不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话来的。就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摆脱不掉祖辈们曾经挨饿的阴影,那些吃饭特别快的人,往上追,他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一定有人挨过饿。那是对食物刻进骨子里的恐慌。
吴余在他这篇《北京小吃为什么难吃》的稿子里提到,由于近代华北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战乱四起,大量灾民涌入北京。从1911年清王朝覆灭到1949年建国之前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北京周边有22年发生旱灾,19年发生水灾,而由于城市工商业基础薄弱(政治属性过重),北京根本无力容纳新增的大量劳动力,市民贫困化成了最严重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呢?
极贫户是指“毫无生活之资者”,次贫户是指“不赖赈济则不足维持最低之生活者”,下户是指“收入之仅足以维持每日生活者”,这占74%的家庭能吃飽肚子就已属不易。这样的物质环境自然不能指望诞生出什么精美小吃。对广大生活在“老北京”的老北京们而言,卤煮、炒肝已是难得的肉食,用豆渣制成的豆汁或许已是唯一买得起的汤饮。“今天的外地白领理应予以同情之理解”。
除了北京当地“特产美食”难吃,“外来美食”也没有好吃到哪里去。仅是高房租一项,就把绝大多数好吃不贵的美食拒之门外了。武汉的热干面五块钱一碗,您在北京上哪找去?外地的小吃养不起北京的贵瓦片。就算养得起也不好吃。重庆小面应该是2014年以后在北京形成铺天盖地之势的,在此之前很难见到。吃过很多次,都不是重庆的味道,感觉很潦草。曾经在八里桥附近有一家还比较地道,但是只隔了半年没吃就再也找不到了,人去楼空,连同一整条胡同的饭馆都不知去向。
为什么能从北京美食难吃想到非首都功能疏解?就是因为隐藏在大街小巷里的不好吃但是能吃饱的美食也要被赶出去了。最近半年来,整个北京都在打击所谓的“开墙打洞”,散落在北京的小吃店几乎被一网打尽。当年,城市的管理者就是为了给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也为促进城市的商业繁荣,鼓励临街的底楼业主把房腾出来做商业,而今时移世易,再不提过往。前两天去北京妇产医院看朋友,发现妇产医院往北往西的底商全部在拆除,乒乒乓乓玻璃砖块散了一地,不知道地还以为在拆楼,吓得住在楼上的老人全跑了下来。有老人上去理论,被一句“我们也是奉命行事”顶了回来,只剩老人在原地徒劳跺脚。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北京还是很仗义的,拆完门会帮忙把窗户装上,用水泥砌好,听说天津就只管拆……
被赶走的岂止是做美食的人,吃美食的人不也陆陆续续地走了吗?
老实说,我虽然长得胖,但实在不能算一个吃货,我的四川朋友小A才是,她,以及她的那群吃货朋友,真的能为一顿好吃的穿越整个北京城。曾经,他们像喜欢探险一样探索北京的美食,在各种黑暗料理当中寻找珍宝打发了多少个周末,大家围炉而坐,对着满桌菜肴评头论足一番,然后捧腹而笑,热气腾腾里友谊再一次升华。可是现在,他们几乎都已经离开北京了。走丢了一群美食家,而北京对此浑然不觉。(或者满不在乎?)
美食家们为什么要离开北京?北京的压力太大,房租太贵,好吃的太少,为吃一顿好吃的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太多,而在他们的老家,遍地都是好吃的,想吃的东西几条街以内就可以解决,想见朋友一个电话半小时就呼呼啦啦坐满一桌,她问我,我为什么还要留在北京?从二十四岁到三十岁,六年的时光留在北京,她在这座城市看了话剧见了导演听了演唱会走了无数遍后海,在后海的歌声里一次又一次想象自己的爱情。六年过去了,房租涨了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好朋友选择离京归故里,一家又一家公司关门,爱情却依旧没有着落。她最喜欢的歌叫《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从她还不是大龄文艺女青年的时候就喜欢,到她真的成了一个大龄文艺女青年,而一个三十岁的女人继续做文艺女青年,总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我的梦想都已经被这座城市消耗尽了,我曾经以为我会留在这座城市,但是现在留给我的空间其实已经很小了,以我的资质和能力,再干十年也买不到房子,而再过十年我就老了,北京要的是有能力的人不是有梦想的人,我要回去了,人生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我不能假装看不到,我都有鱼尾纹了。”
小A回到老家,很快很快地相亲,很快很快地结婚,很快很快地生了孩子,婚后的小A在婆家的帮助下进了当地的公务员系统,钱多人闲,朋友圈里的小A显得特别的幸福,至于真实的生活打几折,谁也不会去问的。看起来幸福不就好了吗?
下一个离开的,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