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目标、原则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框架,对农村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体系进行了重点剖析。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信息化;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005-05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十二五”时期,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国外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如加拿大政府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整合来自各个部门的农业法规、政策、标准、灾害、经营管理及农产品供求趋势等信息,通过互联网上建网站、电子邮件、报纸、电视、电话、派专家到农场解答问题、培训等多种渠道无偿向农场主、乡村居民、农产品经销商和加工企业等提供。各类农产品协会也有专业人员负责收集和处理信息,并通过门户网站集中发布[1]。国内信息资源整合有不少理论性论文和成果,但涉及农村信息化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不多,主要是以整合学术期刊、涉农网站数据为主,规模小且很少形成可提供资源服务的信息资源库,使得信息没能起到增值作用[2,3]。因此,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质量,就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4]。可以说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1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5]
  经过多年不断地投入和发展,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来看,农村信息化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但由于一直以来国家和地方偏重于城镇信息化建设,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使得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网络覆盖率、用户带宽、终端有效使用率还比较低,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落后。
  1.2各涉农部门对自有专业信息资源实行部门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交换不畅、缺乏共享
  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受到多个部门的广泛重视,多头并进、多措并举,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缺少有效的统筹和协调。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组织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是农村信息化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个涉及多部门行动的综合工作,为了保证农村信息化工作持续稳定进行,制定合适的方针政策、组建专业的信息化领导队伍十分必要。
  1.3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投入分散,缺乏对农村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信息供给与需求对接困难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而当前网络以及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未能与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嫁接和整合,体现不出农业的地域性;虚假信息四处传播,甚至由此产生了伤农、坑农事件,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受到质疑;信息更新不及时,传播缺乏实效性,与农事结合不紧;信息内容空泛单调,难以指导实际生产,这些都是信息缺乏有效组织和管理的体现。
  同时,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存在困难,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农业信息还是以单向传播为主,仅局限于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却无法把农民的需求及时反馈回来,各种定制类信息服务比较薄弱[5]。同时,由于农民对信息需求的涉及面越来越广,现有的服务方式又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群体对于更精细、更适合当地农业实际的信息需求,出现信息细分与农民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此外,农村信息的时效性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和发布的能力仍然较弱,网站信息内容更新慢,过时信息多,即时信息少。
  1.4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农村信息化人才匮乏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实体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误区,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而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还有的政府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认识不深入,把信息化建设单纯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备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没有意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不完整、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民群众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愈加迫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增强信息意识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村信息化进程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农民信息意识和经济实力的增强[6]。但我国对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少,培训机制不完善,农村信息化人才缺乏;且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淡薄,要动员其在信息化基本设施上进行投入很难,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使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的盲目性较大。
  2农村农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总体目标
  为了提高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农业信息系统的使用,提升农村用户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实践运用能力。通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现代的信息网络,结合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对涉农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形成贯穿整个农村生产经营、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及生活消费过程的信息资源,通过统一的农村信息化平台以多样化的形式为农村信息化主体服务,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在最大范围内的广泛共享[7]。   3信息资源整合原则
  3.1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网络上众多的信息资源和数据库中的丰富资源之所以无法通过一种方式全部访问,主要是它们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格式、技术接口、输出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让我们面对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却无能为力。信息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内容、形式和与其相关的技术进行整合,并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尽可能宽广的范围内方便地使用已经进行了二三次整理和加工的信息资源。因此,标准之于信息资源整合是前提和基础。
  3.2共建、共享原则
  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管理松散、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不足等,让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面临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出面,建立统一协调的、布局合理的管理体系,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条件。
  3.3信息安全原则
  农业信息资源中的部分数据会涉及到国家机密、国家安全,需要绝对的安全,但是农业信息资源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开放与安全的矛盾,因此,我们需要在安全和开放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用户方便地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又要保证这些资源处于安全状态。可通过网络安全区域划分、中心数据库摆放、防火墙利用、加强内部监控与审核、第三方认证等方法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3.4可扩展性原则
  信息资源整合涉及的内容和规模庞大,主体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和技术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所以在整合之前一定要科学规划,保证整合后的平台在将来升级时体系结构稳定,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8]
  4农村农业信息化资源整合内容
  4.1支撑平台整合
  包括硬件资源、系统软件资源、与数据采集和传输有关的资源及其他应用体系。
  4.2数据资源整合
  数据资源整合就是要将多元、异构和分散的涉农信息,以标准数据格式进行规范化设定,采用统一技术管理手段进行数据库的重组,形成一批有影响的、实用性强的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查询等服务,从而实现数据共享。
  4.3应用系统整合
  以信息资源数据库为依托,对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进行整合,通过应用系统数据的整合展现,既能保护现有数据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同时也为后续应用系统提供接口,实现功能集成。
  5农村农业信息化资源整合框架
  根据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目标、原则和内容,构建了信息资源整合的框架[9,10](图1)。农业信息资源整合要依赖于相关法律体系的保护、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信息描述标准的确立和与农业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相关的各部门和机构的紧密配合。所有这些都可以列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环境范畴。只有这些环境营造好了才能推动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按一定的流程顺利开展。至于信息资源整合各层级工作的开展,都与一定的信息技术相关联。51信息资源整合环境研究
  农业信息资源的来源、分布都较广,而涉农部门和信息机构之间相互联系的深度不够,信息安全和信息标准的相对滞后都是导致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的重要因素。要处理好由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构建起法律保障、信息安全、信息标准和信息部门都发挥作用的环境,推动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深入开展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5.2信息资源整合层级研究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由基础层、数据层、标准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五层组成,不同层级承担不同的任务,每下一层级都是上一层级的基础。基础层的整合应统筹当地的网络环境以及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建成的信息场所与设施,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传输通道和接收终端,实现资源与网络设施的对接。数据层包括文本、数值、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类型,主要负责数据的描述和数据格式的转换、处理,它在整个整合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用统一的标准采集和传播各种不同的农业数据和信息,避免因标准不统一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同时保证农业信息的时效性。服务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应用层通过导航、门户网站的方式向用户提供简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6农村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体系
  整合的技术标准、内部的层次关系,总体上划分为以下5层。
  (1)物理层:是系统运行的硬件、软件环境,解决如何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支撑环境,支持应用系统的运作。
  (2)基础层:是位于物理互联的网络协议之上,用于标准化、规范化描述数据,为更上层的数据交换提供基础支持的标准、规范。基础性协议标准又可依性质划分为数据描述层和数据访问两个层面。从这一层总体来看,这些基础的标准、规范大多数都不是专门为解决资源整合的问题而制定的,主要是从信息组织、跨异构数据库的互连、互访用途出发的。但是,它们却为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对于特定的应用,也可以在这个层次进行整合。
  (3)数据整合层:数据层整合旨在屏蔽各数据源异构性,使得各数据源之间能够进行数据的交换与交互,令用户可透明地访问多个数据源,感觉上却像是在操作异构单一的数据源。要实现数据整合,必须对数据进行跨数据源的收集、组织、处理与集成。数据层整合协议的重点是解决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交互。
  (4)功能层:整合主要重组和扩充数字资源系统的已有功能,或者建立新的功能。分布式对象技术是目前解决功能互操作的主流技术,分布式对象技术的作用就是将存在于网络任何地方、能被远程应用以方法调用的形式访问的实体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组件,通过这个组件为更上层的应用提供系列的服务。
  (5)界面层:是最接近用户的高级层次,主要实现表示层面的整合,使得服务用户能够通过统一的界面,同时享受到不同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   7小结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而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然后从信息资源整合目标、整合原则、整合内容入手,构建了信息资源整合框架,详细阐述了农村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体系,对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龙熹,于慧梅加拿大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世界农业,2003,3:29-32
  [2]方东权,吴天吉,李翠霞“三农”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4):277-278
  [3]杨玉建,仝雪芹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智能体整合系统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1,9:15-17
  [4]Zhang Y J,Zhang L W,Xu L Y Development and policy proposals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A] In:Zhao C J, Li D L, ed. Computer and Com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Ⅱ[C] Springer-verlag US, 2009,1977-1988
  [5]张博,李思经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3):62- 66
  [6]薛亮,方瑜 农业信息化[M]北京: 京华出版社,1998,1-30
  [7]杨军喜,朱晓飞 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五大问题[J]信息化建设,2009,4: 25-26
  [8]张永金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2008
  [9]王亚秋,王瑞亨省级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原则和模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2):216-218
  [10]Dong B Q,Chen L,Zhou Y F Soa based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strategy in rural informatization[A] In:Zhao C J, Li D L, ed. Computer and Com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Ⅱ[C]Springer-verlag US, 2009,1919-1927
  [11]何义珠,李露芬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框架研究——以丽水农村文化信息化为例[J]情报探索,2010,4:79-81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了不同胎次及产仔季节对法系皮特兰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对皮特兰母猪的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哺乳成活率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怀孕天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影响不显著。产仔季节对皮特兰母猪的配种情期、怀孕天数、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
期刊
摘要:为给水生植物芡实(Euryale ferox)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采用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从芡实根际土壤筛选出2株作用效果较好的细菌Q6-2和Q6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定量分析菌株产植物激素和有机酸的能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株细菌对苗期芡实的促生作用;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
期刊
摘 要: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可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病规律与防治手段,并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中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435.131.4+9-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
期刊
摘要:以烟包形式的复烤烟叶为试材,对比研究了电容法与电阻法测量烟叶含水率的差异,并将电容值与电阻值分别与烟叶含水率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电容法测试时,电容与烟叶含水率均呈显著相关,在1、10、100 kHz频率下,随着频率的增大,电容值对频率的敏感度降低,烟叶含水率与电容值相关方程拟合度也降低,数学模型可用对数模型表示;电阻法测试时,测试电压对电阻测量结果无显著影响,采用双杆电极测量的电阻值与烟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水产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产养殖全过程物联网监管系统构建方案,包含4个子系统: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可实现对水产品的养殖全过程监控,使得水产品在标准化的养殖环境下生长,最终达到提高水产品的质量、降低养殖风险的目的。本文还对水产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监管
期刊
摘要:为探索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对猪场实际临床生产中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遂将某规模化猪场的一栋存在PCV-2感染的150头产房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头,试验组在14日龄免疫某进口PCV-2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对照组不免疫,并分别在PCV-2疫苗免疫前和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每组随机采血18头仔猪检测猪瘟抗体。结果显示:PCV-2疫苗免疫前两组仔
期刊
摘要: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但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以及我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出口示范龙头企业一直关注产品品质,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已日臻完善。本研究以其为例,从基地管理、过程控制、可追溯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对其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
期刊
摘要:随着农业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串行程序及关系数据库已经不能满足对大数据处理的需求,使用分布式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逐渐取代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本文使用Hadoop分布式平台,结合非关系型数据库Hbase和并行编程模型MapReduce,对香格里拉地区酿酒葡萄种植区的环境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进行了设计,测试了Hbase对数据的存储性能以及MapReduce用于回归分析的性能,并将MapReduce并行
期刊
摘要:PIN2蛋白作为生长素外排蛋白,在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中起重要作用。免疫定位法是一种可以将蛋白在植物细胞中快速准确定位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改良的免疫荧光定位法,对PIN2蛋白在水稻根尖细胞中的定位进行了观察,并与前人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已有的方案比较,改良免疫荧光定位法可使PIN2蛋白在水稻根尖细胞中的位置快速准确地被观察到,且简化了操作步骤,操作方便快速,可广泛应用于植物其他蛋白的
期刊
摘要:以当年桃实生苗为试材,以10%乙醇为对照,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香草醛和苯甲酸对桃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浓度为0.5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POD活性,而抑制了CAT活性和根系活力,香草醛和苯甲酸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处理液浓度为1.0 mmol·L-1时,与对照相比,苦杏仁苷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SOD和CAT活性,香草醛和苯甲酸处理显著降低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