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1998年11月,用砂滤管法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黄棕壤加入杂交狼尾草秸秆后有机碳(土壤原有碳+秸秆碳)的分解状况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为期1年.结果表明,有机碳的分解前期较快,7 d时有机碳的分解量即占到年分解总量的37%~41%,以后逐渐变慢;淹水种稻后又有一个小的分解高峰,随后分解速率再次逐步降低,1年后有机碳被分解了5.45%~17.32%.有机碳的分解量随秸秆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加秸秆在加速有机碳分解的同时也弥补了土壤原有碳的损失.试验开始后土壤微生物量碳迅速上升,接着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种稻
其他文献
有媒体刊载一文:《今天的校长究竟缺了什么?》,读后颇有感想,于是想到该写一篇“今天的校长不缺什么”的文章。1.今天的校长,未必接受你说的“缺”该文是从“教育家型校长的成
7月上旬,各小学将陆续发出新生入学录取通知书——又一批小豆包们走出幼儿园,迈进人生新的阶段。然而,事实上,不少孩子早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幼儿园,为上小学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期,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出现“空巢”现象。(《北京晚报》7月3日)  关于学前教育学生如何学、学什么的问题,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发布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没有明确任何关于数学、语文等学科性的知识掌握要求,更多
岭南好,名师灿若云。姝丽用爱织云锦,倾情力行近乎仁。最美的灵魂。  如若谈起岭南美丽女教师,需提一提本人身边的蔡锦仁。我们可从上世纪1984年谈起。蔡老师,19岁毕业于原湛江市海康师范学校,然后被分配到该市徐闻县实验小学任教;22岁,入党;23岁,被选为市人大代表;24岁,被评为市教改积极分子;29岁,被评为南粤教坛新秀;30岁,与原县教育局副局长苏为民一起,创建徐闻县春蕾小学,任教导主任;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