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为,文化是企业的深层内涵,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条河,文化就是深深的河床,制度是河流的长堤,是河床与长堤规范企业之河的走向与汹涌澎湃。具体来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走向的宣言,对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塑造;培养
如果说,一个企业一年营利靠机遇,两年获利凭领导,三到五年成功则是因制度规范,一个企业做到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长盛不衰永续经营,那一定是得益于企业文化。企业的文化多种多样,其中关系着生存和发展的则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中,凝结起来的一种安全氛围,具体表现是员工对安全观念、安全意识的认知,是员工对自身生命与安全健康的理解,是认同安全制度和接受安全行为的方式。那么,企业安全文化怎样形成?又如何发展呢?
一、要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为前提,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
所周知众,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积累验证而形成的,最终提炼成一种被企业员工认可的文化理念。一期达到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公司方针目标,毋容置疑。
安全文化的塑造与形成首先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钢性,整体设计就是“不能违规违章”。所以说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塑造首先树立理念并且对这种理念的宣传、灌输乃至根植于员工的思想灵魂之中,并逐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这个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安全思想教育来完成,既需要正面熏陶,也需要反面警示,既需要奖励也需要批评和惩处。利用安全宣传教育室、宣传栏、安全展牌、安全标语、微信网络群、班组安全文化墙等平台全方位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空间,时时处处让员工能看到,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增强员工对安全理念的认知和理解。有了安全理念之“根本”后,便是要将安全理念转化为思想和行动。一个企业的安全理念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以及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安全理念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员工是否有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靠制度去约束和规范。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构建全面覆盖的标准管理体系,做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地方都有标准可循,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员工的自觉执行力,培养个人对企业的情感与认同感。
二、要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承
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企业安全文化传承。企业安全文化传承,又推动着企业文化向前发展,是相辅相成,并相互共存。任何一位员工去违章都会受到处罚并且其他员工都会嗤之以鼻,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不能违章。即使所有的老员工更换以后,新员工都能自发的维护着“不能违章”的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得以传承。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承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以安全培训为立足点,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概括的讲包括矢志不渝安全理念、熟记于心的安全知识和习以为常的安全行为。安全知识怎么才能做到熟记于心?就得要通过自学、安全活动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即包括老师授课又包括请进来走出去、参观教学或举办多种类型的“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比赛时竞争激烈的场面、欢快活跃的气氛使广大员工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一个企业来说,不论是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或安全月活动等,都是“安全文化”的一种形式,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职工在头脑中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观念,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2)“安全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教育不同,它把安全教育融入文化的氛围之中,给安全教育本身注入文化的内涵。众所周知,文化对于人有一种浸润、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当安全教育变成安全文化时,企业里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就不再是印在纸上或贴在墙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变成了职工头脑里的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模式。
(3)以安全意识为突破口,养成安全习惯。人的大脑思维有一种惯性,称为惯性思维或思维定式。正如我们经常教育儿童早上起床要刷牙洗脸、饭前要洗手一样,时间长了就在儿童的头脑中形成了“早上起床不刷牙不洗脸不能吃饭”、“不洗手不能吃饭”这样一种概念,因此早晨起床后习惯上就得刷牙洗脸、在吃飯前习惯上就要先去洗手。同样,安全生产的概念一旦在职工的头脑中形成惯性思维,那么在进行工作和生产之前,首先就会在头脑中反映出与之相关的安全制度或规定,从而考虑到各种安全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这就是惯性思维的作用。
(4)安全文化的塑造首先是培养干部和员工矢志不渝安全理念,理念就是思想就是意识,因为思想、意识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其次要使安全知识熟记于干部和员工之心,通过引领、建立、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习以为常的安全行为,最后将安全生产中日常养成的安全行为习惯升华为企业的安全文化,从而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良性循环,达到企业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目的,让员工高高兴兴的来上班,平平安安的下班,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者简介:姚向阳,徐州市大庙街道文明办。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塑造;培养
如果说,一个企业一年营利靠机遇,两年获利凭领导,三到五年成功则是因制度规范,一个企业做到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长盛不衰永续经营,那一定是得益于企业文化。企业的文化多种多样,其中关系着生存和发展的则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中,凝结起来的一种安全氛围,具体表现是员工对安全观念、安全意识的认知,是员工对自身生命与安全健康的理解,是认同安全制度和接受安全行为的方式。那么,企业安全文化怎样形成?又如何发展呢?
一、要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为前提,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
所周知众,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积累验证而形成的,最终提炼成一种被企业员工认可的文化理念。一期达到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公司方针目标,毋容置疑。
安全文化的塑造与形成首先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钢性,整体设计就是“不能违规违章”。所以说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塑造首先树立理念并且对这种理念的宣传、灌输乃至根植于员工的思想灵魂之中,并逐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这个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安全思想教育来完成,既需要正面熏陶,也需要反面警示,既需要奖励也需要批评和惩处。利用安全宣传教育室、宣传栏、安全展牌、安全标语、微信网络群、班组安全文化墙等平台全方位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空间,时时处处让员工能看到,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增强员工对安全理念的认知和理解。有了安全理念之“根本”后,便是要将安全理念转化为思想和行动。一个企业的安全理念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以及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安全理念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员工是否有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靠制度去约束和规范。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构建全面覆盖的标准管理体系,做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地方都有标准可循,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员工的自觉执行力,培养个人对企业的情感与认同感。
二、要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以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承
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企业安全文化传承。企业安全文化传承,又推动着企业文化向前发展,是相辅相成,并相互共存。任何一位员工去违章都会受到处罚并且其他员工都会嗤之以鼻,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不能违章。即使所有的老员工更换以后,新员工都能自发的维护着“不能违章”的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得以传承。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承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以安全培训为立足点,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概括的讲包括矢志不渝安全理念、熟记于心的安全知识和习以为常的安全行为。安全知识怎么才能做到熟记于心?就得要通过自学、安全活动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即包括老师授课又包括请进来走出去、参观教学或举办多种类型的“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比赛时竞争激烈的场面、欢快活跃的气氛使广大员工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一个企业来说,不论是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或安全月活动等,都是“安全文化”的一种形式,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职工在头脑中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观念,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2)“安全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教育不同,它把安全教育融入文化的氛围之中,给安全教育本身注入文化的内涵。众所周知,文化对于人有一种浸润、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当安全教育变成安全文化时,企业里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就不再是印在纸上或贴在墙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变成了职工头脑里的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模式。
(3)以安全意识为突破口,养成安全习惯。人的大脑思维有一种惯性,称为惯性思维或思维定式。正如我们经常教育儿童早上起床要刷牙洗脸、饭前要洗手一样,时间长了就在儿童的头脑中形成了“早上起床不刷牙不洗脸不能吃饭”、“不洗手不能吃饭”这样一种概念,因此早晨起床后习惯上就得刷牙洗脸、在吃飯前习惯上就要先去洗手。同样,安全生产的概念一旦在职工的头脑中形成惯性思维,那么在进行工作和生产之前,首先就会在头脑中反映出与之相关的安全制度或规定,从而考虑到各种安全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这就是惯性思维的作用。
(4)安全文化的塑造首先是培养干部和员工矢志不渝安全理念,理念就是思想就是意识,因为思想、意识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其次要使安全知识熟记于干部和员工之心,通过引领、建立、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习以为常的安全行为,最后将安全生产中日常养成的安全行为习惯升华为企业的安全文化,从而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良性循环,达到企业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目的,让员工高高兴兴的来上班,平平安安的下班,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者简介:姚向阳,徐州市大庙街道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