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打破任何一扇窗户等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报纸上常常见到重刑犯或死刑犯的悔过自述,虽然他们犯的罪各不相同,犯罪的方式也各有特点,然而他们犯罪却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由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了一个罪恶的历程。
  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爷爷奶奶常用来教导我的有关小偷的故事:同样也是由不经意的第一次顺手牵羊最终变成难以收手的偷盗惯犯;又想到爸爸妈妈为了我做的不值一提的“坏”事而大骂我一顿甚至暴打一顿,那无非是在告诉我“坏人都是这样开始的”。
  正如著名的“破窗户理论”所说:“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俗语也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确,很多时候灾难、祸害、罪恶并非自己撞入你的世界,而是我们在不断的破坏着我们的窗户,自己将灾难引来,使罪恶附身。因此,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打破一扇小小的窗户,尽管怎么看、怎么想都不会让你联系到家庭的破落或人生的末路。这也正是人们往往不在意第一次打破一扇窗户的原因。岂料有了第一次就很难没有第二次,窗户破了,其他破了也没什么了不起,于是窗破屋倒。这个道理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就说过:“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扇破窗,正如一个蚂蚁窝一样,早晚会使人生之堤崩溃。过去的人们在失败后找借口,亡国后找替罪羊,常说红颜祸水,现在想想,褒姒之于幽王,妲己之于纣王,恐怕也正如一扇扇破窗一样,所以商亡之后还有周亡。历史上的现在的众多贪官污吏,说到底,都是第一笔赃款,第一桩坏事使他们步入歧途,死后也不得复生。
  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不要到最后才后悔莫及。生活中可能会充满许多诱惑,众多令人目眩神迷的事物也在时时吸引着我们。这时,我们千万不能以第一次为借口而走进歪路,最后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扇窗户,不管是诚信、善良,还是宽容、廉洁,这些你一旦背弃,就会与它们越走越远,再也无法接近它们。正如人们所说的,修好一件东西往往比破坏一件东西要难得多。
  不要轻易打破你的任何一扇窗户,否则小偷将在这里成形,大盗也将在这里诞生。
  
  点亮心烛
  刘业
  
  蜡烛的光很微弱,简直微不足道,但它对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道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支蜡烛。
  生活中,常常听到多人哀叹命运多舛、前途无光,而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页,也许就在自我嗟叹中悄然隐退了。大自然尚且有寒暑易节、阴晴圆缺,更何况是在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前进的人生呢?所以,当你被失败与挫折的阴霾笼罩时,不妨点亮心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淡的午后。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斯阴暗的心,令他既激动又兴奋。罗伯斯迅速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了墓地。从墓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下的是一位年仅十岁的少年,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弹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后来罗伯斯奋发图强,终成大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这样的蜡烛。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相传一个国王被仇敌追杀,不得已只好躲到一间破屋中避难,真可谓是万念俱灰。在他陷入绝境时,不经意间发现一只蚂蚁背着一颗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麦粒,正奋力向上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摔下来。国王默默地记录它摔下来的次数,它一次又一次地艰难攀登,终于在第七十次时,背着战利品爬上了墙头。看到这番情形,国王逐渐振作起来,小小的蚂蚁尚且有如此决心,何况堂堂一国之君!小蚂蚁的壮举,使国王点亮了心烛,最终走出了失败的沼泽,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点亮心烛,将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奇迹啊!那么心烛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成功的源泉——自信。
  一个人一旦拥有自信,就像一艘鼓起了风帆的船,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生活的阴影将一扫而光,潜在的才能将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无论本领多大,也难以把握任何良机,这样无所依托没有追求的生活,必定是阴霾的代名词。
  别人行,我们也行,没有一个人命中注定与成功无缘,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勇气,有毅力,善于发现、勇于挖掘,时时点亮心中之烛,希望之火就将绵延不熄。
其他文献
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在语文学习上与初中阶段相比无所适从。面对注重能力的新题型,茫然不知所措,成绩下降,心里恐慌。这就需要刚升入高中的同学适时调整心态,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自然过渡,从根本上实现语文学习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过渡。     一、调整角色位置,具备角色意识    在语文学习上,如果还是按照初中的学习方式,以完成作业为主,缺乏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精神,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升
期刊
● 活动主题:1980心灵校园直通车  ● 活动意义:关爱心灵,拥抱阳光!  ● 宗旨:打造阳光“心”世界  ● 具体活动:阳光老师进校园  第一阶段:试点截止至2008年12月31日    心理咨询与辅导  走进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    发起背景:  1980阳光部落是台湾歌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社会企业,针对1980年后中国独生子女的人格研究与分析,感受到他们的孤独与无助。青少年是中国
期刊
● 原著/(美)安吉拉·斯德吉尔    编译/李荷卿    我七年级的时候,志愿到本镇的医院里当护士的小助手。那年夏天,我每星期为医院服务30至40个小时。我在那里的大多数时间都和吉拉斯佩先生在一起。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来探望过他,似乎谁也不关心他的病情。我陪了他很多天。在陪伴他的时候,我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对他说话,此外还帮他做一些必须得做的事情。他成了我亲密的朋友,即使他对我的回应只是偶尔捏捏
期刊
“80后”是类似于暴发户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说的是“80后”的突然来袭和势如破竹。这两者结合起来,所引发的轰动可想而知。如同“撞腰”一样,有两种不同的结果,要么你腰折了,跟着一大片人众乐乐瘫倒,自此誓做“80后”的忠实信徒;要么你只趔趄一下,但最终还是直起身以平常眼光审度。我大概属于后者,是还算清醒的一类。  要细说“80后”的产生发展壮大,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时势造人
期刊
《妄想》,咏娜(阿Sa饰)有一个爱她的恋人阿坤。有一天阿坤突然不辞而别。咏娜从此开始把自己的妄想写成日记。在寻找阿坤的过程中,咏娜在街头邂逅一名男子伟豪(余文乐饰)。咏娜向伟豪哭诉一切,并称自己的爱人阿坤两年前在交通意外中死亡。伟豪对她由怜生爱,二人过上了快乐的同居生活。一晚咏娜突然向伟豪哭诉,说阿坤其实在两年前就因癌症去世。伟豪听后奇怪,质疑咏娜前后说法不一,咏娜便拿出自己的日记为证,翻到某页指
期刊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本期爱心天使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城中学初一4班的朱文婷同学,她是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女孩,她乐于助人,是学校心理协会的外联部长,还能主动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  文婷从小就生活在鲜花与掌声中,高傲自负,与大家有些疏远。她是如何从自以为是到关心他人的呢?在班主任和家人的劝说下,她参加了学校的心理协会。被会长的一句话问住了:“你有没有数过你一共有多少个朋友?”她愣住了,
期刊
“亚男,该你照了。”同学招呼我。  这是八月二日——华央的生日。一群同学都在后院照相。大家都照过了,每个人都是端端正正地坐或站,脸上似笑非笑的。  我?当然是一样生硬、笔直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想笑却笑不出来,还略含哭意。“唉——笑得自然点嘛!”可我确实笑不出来,那么多人围着你看,你能自然得起来吗?  华央抱着照相机盯着我,像是在逼我笑。我身体一歪,一手扶着石头,一手高高举起,竟不知怎么笑开了,差一点
期刊
我开始逃学了,因为我不能不逃学。这倒不是我不爱上学,班主任张老师挺喜欢我,我数学、语文总是班里前三名,正数的。  不过现在的学习地点已经不是我们村了。我们村没有五、六年级,我就到了这个临村。这个村的孩子挺欺生,我怕了他们。其中,有一个家伙挺可恶的。他姓程,个儿不高,但胳膊挺粗。左侧眉间有一处刀疤,听说是他爸给砍的。我本来就很穷,他还老跟我要钱。后来,我干脆让自己身无分文。他还让我给他写作业,不给写
期刊
肥肉,并非你筷上那片,也不是你肚上那圈,这里的“肥肉”,是说一只熊猫。  “肥肉”是克隆出来的,这名字当它还在试管里时已取好了,当然,也许那时,驯养员们还没想到它会如此的胖。  女孩子们大都喜欢熊猫。大街上随便问问,就会听到许多这样的话:“喜欢啦,好可爱”,“毛茸茸的,好想抱”……然而,试问,真正喜欢的有多少?  动物园里,女生们捂着鼻子远远地递竹子给笼子里的熊猫。  采访“肥肉”的漂亮女记者们,
期刊
I guess if you asked a Chinese student what he thinks about German high schools, then he’d say no homework at all, fun and without doing anything getting excellent marks. If you asked a German studen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