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支撑文件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i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天《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培训,我有了如下的认识:
  
  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更新
  
  1、教师首先将学习任务、活动要求(比如每节课要总结、整理知识框架,完成单元学习后要做演示文稿和网站,也可以边学边做等)布置下去。
  2、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以落实学习目标为核心,以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要落实这一环节,问题设计是关键)
  3、在学生们的探究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教师给予指导。
  4、每节课的学习过程及内容,都以小组为单位,将收获和感受体验记录下来,作为成果制作的依据和资源。
  
  二、我对“教案设计”的理解
  
  构建单元计划,核心是框架问题的设计。但我认为难度最大的并不是设计出适当的框架问题,而是教学过程,即教案的设计。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如何恰当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教学活动,力争取得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而言)”,因而教案设计是关键,是最费功夫和花心血的环节。完整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的制订,重难点分析等。
  2、预设学案(可能要设计完课堂流程后,或同步进行)
  3、课堂活动设计(主体部分),其宗旨是“能落实学习目标,达到学习效果”:包括
  (1)情景导入 (2)案例分析 (3)问题设置 (4)总结梳理
  (5)练习巩固(6)课后作业布置(与学案结合)
  4、课后反馈评价(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反思、总结、写心得体会、制作学习成果)
  
  三、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学习不再是简单化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一项完整的工程。包括:(1)掌握知识的过程;(2)运用技术制作学习成果的过程;(3)整合知识的思维过程;(4)与人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5)反思、总结、归纳、提出疑问的思维过程;(6)培养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7)运用地理技能(读图、制作图表、提取有效信息、搜索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理解,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的教学设计如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及整体性,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2、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教学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相互讨论的方法
  5、教学过程:安排4课时
  第1课时——环境的整体性
  第2课时——环境的差异性
  第3课时——非地带性现象及整个单元的总结
  第4课时——释疑、检测巩固、制作学习成果(演示文稿、学生网站)的技术指导及相关要求(评价量规)。(课后一周内,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
  第1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环节
  活动项目:【新课导入】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活动内容和要求: [问题1]:“你生活的家乡,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
   [问题2]:各要素是不是彼此孤立的,为什么?他们是怎样联系的?请举例说明。
   [任务3]:用“示意图”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第2环节
  活动项目:【难点】理解环境整体性的深刻内涵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并加以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2]:用百分比图表示出目前干洁大气的成份和比例,分析为什么氧气的比例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活动3]:阅读教材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分析此案例说明了什么?
   [活动4]:阅读教材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分析该案例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活动1]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活动2] 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活动3]和[活动4]告诉我们: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同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3环节
  活动项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认识到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各小组发挥想象,依据环境整体性原理,举出恰当的人类活动的实例。(封山育林、退耕还湖还湿地等)
  小结:[教师补充]:因环境各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求我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考虑到地理环境本身的客观属性,避免因破坏了某一要素(如地表植被)而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大型工程项目实施的“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都是基于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虑。
  第4环节
  活动项目:【课后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和要求:1、设计一个案例来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整理本节知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3、写收获(心得体会)包括:①与人合作的感受;②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乐趣;③对人生的感悟等。
  小结:[教师提示]:课后作业是对整节课内容的梳理、总结、归纳,并作为学习成果的制作依据和资源加以保存,最好将完成的作业及时输入电脑。
  第2课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环节
  活动项目:【导入】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小组讨论候鸟为什么要迁徙?
  [活动2]:提交预先布置的填表任务。
  [活动3]:候鸟迁徙现象和表格中不同动物生存环境不同,说明了什么?
  小结:[教师小结]:活动告诉我们,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自然地理环境中也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有趣的自然界去发现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和规律吧)
  第2环节
  活动项目:【重点】: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
  [活动2]:对比“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全球自然景观分布图”,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并理解“自然带”的概念。
  [活动3]:一位探险家沿东经20度经线,从赤道前往北极,沿途的自然环境(景观)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这样?体现了什么规律?(请用示意图表示出沿东经20度经线,从赤道至北极的自然带分布和更替状况,标出自然带分界处的大致纬度,比较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关系)
  [活动4]:我国最长的东西向铁路干线是哪一条?坐火车沿该线自东向西旅行,沿途会经过哪些自然带?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说明了什么规律?(请用示意图沿陇海—兰新铁路,自东向西标出自然带的名称,比较自然带分布与距海远近和降少多少的关系)
  [活动5]:各小组在空白的“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填出各自然带的名称,或口头完成,小组间采用比赛的形式,旨在帮助大家记忆。
  [活动6]:依据给出的乞力马扎罗山的景观图,绘出其自然带分布的简式图,分析其成因,并归纳总结此山自然带更替分布的规律。
  小结:[教师强调]:1、形成不同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所处的纬度位置(决定热量条件)和所处的海陆位置(决定水分条件)不同;体现自然带特征的两个重要标志——气候和植被类型;自然带名称是以“植被类型”来命名的。
  2、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其中[活动3]表现的是水平地带性中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活动4]表现的是水平地带性中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活动6]体现的是垂直地带性规律,只适用在地表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
  3、[活动5]要求大家记住各自然带的分布(位置、名称、所在地气候类型等)
  第3环节
  活动项目:【教师归纳】——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地带性规律
  活动内容和要求:[互动活动1]:教师展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理想大陆的形状及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会这样?”
  [互动活动2]:完成经度地带性练习题(演示文稿中)
  [互动活动3]:垂直地带性现象拓展(完成练习题)
  
  上图中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山地是:
  小结:[教师归纳]:
  1、展示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表格。
  2、垂直地带性规律的拓展:(1)理解什么是基带,什么是垂直自然带谱。(2)依据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延伸高度差异,可以判断南北半球。(3)依据山地自然带的基带类型,可以判断该山地所处纬度带。(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是:①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②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和某坡的相对高度。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的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
  第4环节
  活动项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认识到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活动内容和要求:[任务],请各小组商讨,用实际案例说明“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小结:[老师点拔]: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全理安排各业生产活动,尤其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5环节
  活动项目:【课后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和要求:1、设计一个案例说明环境的差异性,或例举一个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实例。2、整理本节知识要点,构建知识框架。3、写学习收获(心得体会)。4、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小结[教师强调]:作业任务的完成涉及到学习成果能否按时顺利地制作,所以请同学们务必认真对待。
  第3课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单元总结
  第1环节
  活动项目:【导入】
  活动内容和要求:[问题]:沙漠中为什么会出现“绿洲”?
  小结:[教师小结]:这是地理环境非地带性的表现。
  第2环节
  活动项目:【学生活动】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寻找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南纬40度以南),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活动2]:南半球有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苔原带,为什么?
  [活动3]:马达加斯加岛两侧自然带有何差异,为什么会这样?
  [活动4]:非洲沿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类型及分布原因。
  [活动5]:设计表格来完成对上述这些活动的探究。
  小结:[教师点拔]:地球表面不是所有的地理事物都有地带性的分布规律。某些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地带性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叫做非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因素与地带性因素互相作用,使地带性规律不很完整或不恨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第3环节
  活动项目:【师生互动】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练习巩固
  [活动2]:展示全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分异规律表格
  小结: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有总体的把握。
  第4环节
  活动项目:【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和要求:1、发挥想象,提出问题,如“未来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依托本单元所学,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理由,给出建议等。
  1、 整理完善本单元知识内容。
  2、 写收获(心得体会)
  3、 收集资源着手设计演示文稿、建立网站。
  小结: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地理技能的运用。
  第4课时——释疑、检测巩固、制作学习成果(演示文稿、学生网站)的技术指导及相关要求(评价量规)
  第1环节
  活动项目:【释疑】
  活动内容和要求:在前3课时的过程中收集的学生问题
  第2环节
  活动项目:【检测习题】
  活动内容和要求:典型习题演练
  第3环节
  活动项目:【学习成果制作指导】
  活动内容和要求:1、发放评价量规(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和网站评价量规),每组各一份。
  2、建立的演示文稿是汇报交流的成果。
  3、网站是学生们进行网上交流、体现小组个性化学习过程的成果。网站设计要求:
  (1)定位网站主题和名称
  (2)确定网站的栏目和版块(小组简介、单元课题介绍、学习成果展示、相关资源链接等)
  4、完成“学生支持文件”(包括采用资源的记录、印刷资料、自己的心得体会、每节课整理的课堂记录、网络资料来源、案例设计、问题探讨及提出等)
  5、学习成果一周后进行交流评价。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祥林嫂复杂性格:善良质朴又倔强出格;忍辱屈从又意志丧失;直率任性又愚昧麻木;直率任性又愚昧麻木;留恋人世又向往未来。揭示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提出了三个问题。作者再三强调祥林嫂之死与“我”对这三个答题有直接关系,也是她复杂性格决定了的。《祝福》为了表现祥林嫂的性格与死之谜,文章结构用意识流之法,采用颠颠倒倒的叙述方式,特别在结尾时,鲁迅更是有意识地将祥林嫂之死与祝福两件不协调的事揉和在一起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郭沫若、曹禺两人的同名历史剧《王昭君》中相同人物的不同主体形象的分析,旨在揭示在不同时代的意识投影中的人物的不同面貌,而且两位大师无一例外的漠视、遮蔽了主体的个人意识。  关键词:王昭君 政治话语 个体意识    王昭君,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故晋人称之为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在汉元帝朝被选入宫,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见元帝,并提出“欲取汉女而身为汉家婿”,
期刊
摘 要:辛弃疾议论词数量虽不多,亦未引起研究者足够关注,但其词中所表现的对朝廷黑暗的鞭笞、对官场腐朽的批驳以及对自己坎坷人生的反省和感喟力透纸背,震撼人心。其抒写手法却是以幽默代替控诉,以自嘲代替牢骚,是一种含泪的笑,是一曲悲愤的欢歌,独具艺术魅力。  关键词:稼轩 议论词 鞭笞朝廷 批驳官场 感喟人生    作为豪放词、作为爱国词人的代表,辛弃疾创作了大量“雄深雅健”的作品,更获得了“英雄之词”
期刊
摘 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冷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距离现实生活遥远,不易理解,而教师又没有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现历史本身的魅力与价值所致。历史新课程要求教师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历史、开拓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大量国外课堂活动设计实例,对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的特点进行了认真的思索。  关键词:生活化 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渐渐步入日常课堂,历
期刊
摘 要:攀比心理是孩子成长中受外界环境熏染而形成的一种后天习惯。本文着重从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攀比心理谈起,倡导培养孩子健康的心里品质。  关键词:攀比 性质 品质形成    比奢侈,比“英雄”,这都是孩子们没有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不成熟的心理行为,这样对待比是一种极度不良的心态。比聪明,比谁成绩好,本质是好,但当比输时,容易造成一种堕落的情绪,伤了自尊心,打击自信心,影响身心发展。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
期刊
摘 要: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彻底抛弃应试教育下陈旧的思想和观念,“3.14”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去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 预习 思想教育 思考     【案例背景】“圆的周长”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重点之一。本课时的重点是圆的周长计算。难点是建立圆周率的概念。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课前除了布置学生预习,还让学生精心准备上课用的实验工具,如细线、圆形物体(
期刊
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知识已成为每个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各个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作为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我认为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职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
期刊
2006年11月17日,我参加福建省“儿童美术教育”研讨会并在福州钱塘小学为与会的老师上了这节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20课,《形形色色的世界》(欣赏·评述)这一课例。这次为改变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长期以来教师单纯的“给予式”的欣赏教学方式,我对本课加以了探究式的尝试。上完了这节课后学生们都非常激动,许多同学跟我说:“美术欣赏课也可以这么上太有趣了”,听了学生们真诚的话语,我也很兴奋。看到了同学们
期刊
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高中语文第三册学了两个单元的古典诗歌后,我问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学生跟我谈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令我感到,我的教学出现了问题。  于是,我从各方面进行了反思。  1 从教材安排看,高二是集中解决诗歌鉴赏问题。两个单元的诗歌例文,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名家的名篇,并没有系统地教给学生具体的鉴赏方法。  2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将每一首诗词的亮点
期刊
[个人观点]:只有动手操作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思维活动?  [观点分析]: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课堂的组织者们千方百计地为学习者创设动手实践活动,他们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是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