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从宜专宜兼角度培养青年人才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崔家麒(1987.05-),男,汉,山东青岛人,助理政工师,硕士研究生,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在市场化经济的引导下,一直受到西方经营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影响和冲击,在摸索中寻求进步之机。但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从专兼职角度入手,尝试探索适合当前企业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法。
  关键词:青年人才;专兼职
  随着中国在市场化、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展现出来优势与弱点,也愈加显眼而引人深思,青年人才的培养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开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才资本是决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第一资本。”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呢?
  首先,青年人才是企业的长远所在。培养青年人才,是为企业人才梯队不断注入献血和活力,旧有的人才随着梯队不断攀升或者衰退后被淘汰,新的人才充实到队伍末端,踏着前人的步伐,不断循环往复。这就形成了一种健康的、人才循环成长的通道,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其次,青年人才是企业的希望所在。企业发展中,难免机遇和挑战,想要收获胜利,实干是基础,创新则是致胜法宝。创新来源于灵感,是激情和努力碰撞的产物,这点在青年身上更加常见。最后,青年人才是企业的基础所在。现代企业纷繁复杂,有着大量的基础工作,青年人不缺想法和活力,缺的是方法和实践经验,正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传统企业用人方式与新兴人才培养机制的对比
  传统企业用人方式和新兴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企业发展而培养有用的人才,是对现行体制机制的完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前文提到,中国传统的官僚体系中存在的一大缺点,就是学而优则仕,发展到今天则演变成了“干好了能当官”。而现代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导致了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加具体和专业,他们要的是某个领域的专才,是对某种技能的需求,是解决某项具体工作的需求,具有非常高的针对性和控制性。
  就两种培养机制的效果来看,传统用人方式更多能培养出通才,同时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岗位。而专职人才则将重心放在单一技能上,虽然不能承担丰富多样的工作,却能深入推动某一项工作的开展。
  三、立足企业实际,宜专宜兼培养青年人才
  中国许多大型企业正面临发展瓶颈,大而不强、高成本低效益就是拦路虎,而人才流失也是不能避免的重要难题。如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笔者认为,从宜专宜兼的角度培养青年人才、留住青年人才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办法。
  所谓宜专宜兼是指,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将传统和新兴人才培养机制有机结合,通过调研、考察摸清被培养对象的性格、心理和职业愿景,通过培训、指导、试用等方式,以企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引导职工或专或兼发展,实现优点叠加的动态用人机制。
  (一)找到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契合点
  青年是渴求发展、向往自我实现的,企业则有既定的发展战略,需要职工按照企业的需要进行工作,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矛盾,而要培养出合适的、有用的青年人才,必须充分考虑个人意愿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冲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1.从基础工作发现青年职工的发展趋向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让青年从事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在较为简单的工作中不断重复劳动,更容易激发其真实想法和职业素质,发现其职业发展趋向,帮助企业了解他们能干什么、能够干好什么,同时摸清他们的心理特点,分析并初步判断其适合怎样的职业路线。
  2.从个人发展意愿发现青年职工的发展趋向
  通过沟通交流、指导实践,了解青年职工的职业愿景和发展规划,同时用青年职工的工作成果和从事工作时的表现检验初步判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微调引导思路,探索尽量符合其个人意愿的发展路线。
  3.从企业发展的需求帮助青年职工确定发展趋向
  青年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来,青年职工的职业发展不可能违背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只有将个人发展统一到企业发展的需求上,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帮助青年职工确定符合企业实际又与自身需要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向,才能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采用宜专宜兼方式培养青年人才的思考建议
  1.加强对青年职工的职业指导
  加大对青年职工的职业培训和心理指导力度,通过调查-分析-实践-再分析-再实践的形式,构建青年职业档案,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判断适合青年职工发展的方向,为宜专宜兼培养青年人才打下基础。
  2.专的培养方式
  培养专职经营管理或科学研究人才有多种方式:一是导师带徒,通过一对一传授理论、指导实践,有效帮助青年职工在专业上迅速找准定位,提高专业技能;二是目标引导,拿出一个项目或者课题,一个局部的发展目标,给予足够的支持,放手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困难、达成目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方法和经验;三是外送委培,通过与大专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合作,选送人才参加更为深入、专精的学习教育;四是技术比武,通过召集专业人才举行技能鉴定和比武等形式,让他们在技术的切磋和思维的碰撞中提高专业能力;五是发挥专家优势,利用大企业专家团队密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青年人才提供释疑解惑、拓展思维的机会。
  3.兼的培养方式
  兼的培养方式,就是培养综合型人才,又称复合型人才,要在保证青年在原本岗位上的工作不退步、思想不懈怠的情况下,通过轮岗、挂职等形式,安排更多其他非原职工作,按照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进行培养。需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抓牢一技之长。综合型人才必须规避的一大问题就是样样通、样样松,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才能更有余力发展其他职业方向。二是把握企业走向。兼职人才的发展,需要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方向,随时可以调动到新的岗位从事新的工作,并且把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绩。
  四、结论
  当代青年的思想更加多元,利益诉求也更加实际而凸显,想要培养青年人才并且留住人才,必须将个人需要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宜专宜兼培养适合企业、忠诚企业的人才,才能使企业保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拥有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云广.人才是企业的保障[J].发展,2007
其他文献
制度化的褒奖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万多元一台的电冰箱、超过1万元的新型洗衣机、3000 多元一个的电饭锅……今年春天,各类新式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报告主题68个字,打头便是这8个字.中国共产党不只是执政党,更是使命党.简短8个字,“使命党”特点充分展现.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
期刊
搞外交要有点真功夫  我在联合国工作时,针对印巴冲突,各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展开激辩,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支持印度、巴基斯坦立即停火,但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始终以圆滑的措辞表示反对,旨在拖延时间。唯苏联马首是瞻的华沙条约诸国都随声附和,特别是波兰的代表,与马立克积极呼应。  后来乔冠华、黄华在一起商议,认为应该在发言里点一点波兰。副代表唐明照随后在辩论发言中说了这样的话:波兰历史上曾多次被瓜分,
本文通过对大跃进时期上海兴中造船厂经济民主实现程度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政治强制性变迁的限度。本文通过对经济民主中的劳动者与管理者所享有的平等权利和地位、企业经济
法律解释的语言学规则形成于近代形式法治理念基础之上,是法律解释规则的重要内容。它集中关注文义要素和体系要素的应用问题,为解释者阅读法律文本提供指引,并进而有助于确
本文首先阐述了产学研合作内涵,然后分析寸金学院产学院现状、阐述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依据分析提出该学院产学研建设对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这份通知原本是打算在1月份颁布的,但正好有这次会议,所以拿来让工作在产权市场第一线的同志们讨论一下,提提意见,以求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局长郭建新表示.
早春三月的陕北高原还包裹着些许寒意,呼啸作响的山风时而狠狠摇晃着树枝.在车上向外眺望,扑面的阳光竟将我们都暖醉:原来,什么都阻挡不住春光的暖意.rn从延安驱车70公里,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