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存在着财政总体支持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支持结构不合理,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等问题。应采取措施加大支持总体力度,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调整支持结构,提高对中小企业支持水平。
一、引言
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市场失败,适当的政府干预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财政支持的角度看,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创新地方财政的拉动作用明显,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地方扶植。首先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对策。
二、我国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作用有限
从财政支持的角度看,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创新地方财政的拉动作用明显,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地方扶植。但数据显示,我国地方财政对技术创新支持非常有限。以2011年为例,我国沿海相对发达的省份广东、浙江、山东、辽宁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别为1.96%、1.85%、1.86%、1.84%,均在2%以下,一些内陆的省份比例则更低。这与发达国家同期3%左右的比率有较大的差距。2011年,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433.6亿元,只占全国财政科技总支出的一半。(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下同)说明地方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没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二)财政支持存在着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
在我国目前,财政支持存在着一系列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多,对企业支持少。以2011年为例,按执行部门和来源构成划分,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其他部门从政府获得的R&D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15.32%、58.74%、21.51%、4.43%。二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从2011年我国R&D经费内部的政府支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的比重分别为63.47%、15.31%、21.22%。三是中小企业少,大企业多。2011年全国中型企业从政府获得的R&D经费仅是大型企业的1/3。
(三)财政支持效率不高
财政支持效率是指财政支持技术创新所发挥的功效。我国目前财政支持效率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在我国,财政支持技术创新的经费分别由基金委、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分管,各部门自成体系,科技资源分散,分配不合理。造成一些单位资金剩余,另一些单位资金不足。二是资源共享程度差。实验室、实验设备、场地等资源管理使用权分属于不同的行政主体,造成一些部门资源闲置,另一些部门又不足。
(四)财政政策工具运用效果欠佳
实践中,许多财政支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并不理想。一是政府采购规模小,支持力度有限。同时,我国政府采购的车辆、计算机等产品上游的核心材料、部件严重依赖进口,抵销的政府采购的作用。二是地方融资平台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有限。许多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都主要是为基建项目服务,经营业绩差、债务风险高,基本丧失了对技术创新支持的功能。三是财政补贴运用不当。由于存在着人为干预等因素,致使财政补贴了一些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结果“财政有支持、企业无创新”。四是税收优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对策
(一)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
财政支持技术创新必须有确定方向和范围。对属于改进企业效率、提高企业产出,并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促进产业优化等宏观作用的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和生产能力的形成,政府应厘清责任比例,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形式给予支持;对于完全属于企业或个人行为,成果也主要归属于私人所有的项目,政府应视企业资金需求情况,通过财政投融资、政府贴息等形式给予支持;对于由于多头管理、信息不畅等原因造成的技术成果转化困难,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服务平台。提高研发的针对性,促进成果转化。
(二)完善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法律法规。
應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法律法规:一是规范技术交易方面的法规。制定和完善促进技术市场发展、规范技术交易、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二是完善政策支持法规。完善激励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法规。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完善各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四是制定规范各部门协作法规。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科技、财政、教育、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机制。
(三)发挥非盈利中介组织的作用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经纪、中介、知识产权、技术评估、信息、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等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二是发展以技术交易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科技评估机构、常设技术市场等为主的服务体系。
(四)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管理及监督
财政支持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识别“伪”技术创新的过程,必须具备评价技术创新价值的能力。实践中,政府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有两种手段:一是力争消除信息不对称。政府可通过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注重对个体信息的收集和维护,注重对当事人信息进行鉴别,加强对财政支持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注重对违规者的问责和处罚等手段获取更多的技术创新主体的信息。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模式。改事前、事中支持为事后支持;改无偿使用财政资金为有偿使用;改补贴为奖励。(作者单位:沈阳大学,计财处)
一、引言
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市场失败,适当的政府干预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财政支持的角度看,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创新地方财政的拉动作用明显,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地方扶植。首先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对策。
二、我国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作用有限
从财政支持的角度看,技术特别是应用技术创新地方财政的拉动作用明显,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地方扶植。但数据显示,我国地方财政对技术创新支持非常有限。以2011年为例,我国沿海相对发达的省份广东、浙江、山东、辽宁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别为1.96%、1.85%、1.86%、1.84%,均在2%以下,一些内陆的省份比例则更低。这与发达国家同期3%左右的比率有较大的差距。2011年,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433.6亿元,只占全国财政科技总支出的一半。(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下同)说明地方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没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二)财政支持存在着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
在我国目前,财政支持存在着一系列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多,对企业支持少。以2011年为例,按执行部门和来源构成划分,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其他部门从政府获得的R&D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15.32%、58.74%、21.51%、4.43%。二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从2011年我国R&D经费内部的政府支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的比重分别为63.47%、15.31%、21.22%。三是中小企业少,大企业多。2011年全国中型企业从政府获得的R&D经费仅是大型企业的1/3。
(三)财政支持效率不高
财政支持效率是指财政支持技术创新所发挥的功效。我国目前财政支持效率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在我国,财政支持技术创新的经费分别由基金委、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分管,各部门自成体系,科技资源分散,分配不合理。造成一些单位资金剩余,另一些单位资金不足。二是资源共享程度差。实验室、实验设备、场地等资源管理使用权分属于不同的行政主体,造成一些部门资源闲置,另一些部门又不足。
(四)财政政策工具运用效果欠佳
实践中,许多财政支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并不理想。一是政府采购规模小,支持力度有限。同时,我国政府采购的车辆、计算机等产品上游的核心材料、部件严重依赖进口,抵销的政府采购的作用。二是地方融资平台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有限。许多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都主要是为基建项目服务,经营业绩差、债务风险高,基本丧失了对技术创新支持的功能。三是财政补贴运用不当。由于存在着人为干预等因素,致使财政补贴了一些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结果“财政有支持、企业无创新”。四是税收优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对策
(一)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
财政支持技术创新必须有确定方向和范围。对属于改进企业效率、提高企业产出,并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促进产业优化等宏观作用的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和生产能力的形成,政府应厘清责任比例,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形式给予支持;对于完全属于企业或个人行为,成果也主要归属于私人所有的项目,政府应视企业资金需求情况,通过财政投融资、政府贴息等形式给予支持;对于由于多头管理、信息不畅等原因造成的技术成果转化困难,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服务平台。提高研发的针对性,促进成果转化。
(二)完善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法律法规。
應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法律法规:一是规范技术交易方面的法规。制定和完善促进技术市场发展、规范技术交易、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二是完善政策支持法规。完善激励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法规。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完善各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四是制定规范各部门协作法规。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科技、财政、教育、司法、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机制。
(三)发挥非盈利中介组织的作用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经纪、中介、知识产权、技术评估、信息、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风险投资等服务活动的中介机构。二是发展以技术交易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科技评估机构、常设技术市场等为主的服务体系。
(四)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管理及监督
财政支持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识别“伪”技术创新的过程,必须具备评价技术创新价值的能力。实践中,政府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有两种手段:一是力争消除信息不对称。政府可通过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注重对个体信息的收集和维护,注重对当事人信息进行鉴别,加强对财政支持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注重对违规者的问责和处罚等手段获取更多的技术创新主体的信息。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模式。改事前、事中支持为事后支持;改无偿使用财政资金为有偿使用;改补贴为奖励。(作者单位:沈阳大学,计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