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下,内部审计正在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以内控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审计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型。企业应该如何优化内部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应该如何突破传统审计障碍,精准把握审计要点,练就高超实战技巧是企业在实行风险导向审计中应该着重考虑的。为了帮助企业加快审计转型,提高审计效率,本文对新时期下企业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应具备的条件、面临的难点以及改进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让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监控,利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测试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对各部门在风险识别、分析、应对、评价等方面的活动内容进行监测,找出容易造成产生风险的地方,并对这些地方进行审计监管和控制。
一、企业实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条件
在新时期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力度日益激烈,为了提高外部竞争力,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传统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风险管控的要求,风险导向型审计逐渐被企业引进。实施风险型审计,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导向型企业需要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风险评估体系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然后着重對该部分进行审计、检查,以规避潜在风险带来的价值损失;二是管理层要给予内部审计人员足够的权限,引导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实现全员参与,因为风险导向型审计需要审计部门对全部经营业务和流程进行动态、全面的监管,所以全体员工都应积极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保证审计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三是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判断能力,在风险导向型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业务判断能力,能够通过观察企业经营活动找出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四是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利于规范各业务流程,保证资产的安全和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在风险导向审计执行中,审计人员还能根据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找出容易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风险的业务活动,然后对该活动进行动态监管,并不断修正和改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新时期下企业实行风险导向审计的难点
(一)管理层对审计工作不重视,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受限
以往我国企业的审计人员仍停留在财务审计层面,由于财务审计属于事后审计,不能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找出潜在的风险,使得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意义不大,所以不少管理层对审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给他们下放足够的权限,使他们的审计监督职能受到阻碍。而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进行事后审计,还要做到事前审、事中审,保证风险环节的执行一直受到审计部门的监管,但是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权限对企业的全部业务环节进行审查,难以发现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点。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实施风险审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企业应具备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审计人员及时识别、分析和评价业务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但是不少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监管小组,也没有对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实时监管,无法及时发现企业的潜在风险。此外,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企业面临的风险均来自外部,因而对内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关注度不高,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增加。最后,企业的内部控制未能得以有效实施,使得企业无法通过对内控制度的执行结果找出潜在风险点,降低了风险管控效率。
(三) 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
审计业务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专门的技术方法,而我国专业的审计人员数量仍然有限,不能满足企业的审计要求。此外,我国企业在审计方面依靠的是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部门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审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调拨过去的,没有专业的审计基础,对审计方法不能熟练运用,这些都阻碍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
三、企业加强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层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
管理层作为企业主要事项的决策者,组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是企业发展的引领者。所以企业的审计工作由财务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方面转型时,首先要得到管理层的认可。新时期,市场变革速度加快,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加,管理层应该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从短期利益追求转变为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关注外部产品市场管理,还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在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提高盈利能力。而风险导向审计就是企业识别经营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的一种手段,因此管理层需要撇开对传统的审计工作偏见,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去。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执行,能够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还有助于企业快速找出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环节。为了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效率,企业需要在优化公司治理框架下,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评价、改进四个环节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并强化内控制度的实施,通过内控实施情况找出容易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的环节,然后对该环节进行管控,以规避潜在风险。
(三)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扩大审计覆盖面
要想实现风险导向审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通过该体系及时识别出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潜在风险,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监控效率。在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方面,企业应该做到:一是加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面临的风险不仅有外部市场变化带来的产品经营风险、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还有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管理风险,所以企业需要强化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规范业务流程,防范潜在风险。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指标和评价流程,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价,及时发现各业务环节的风险点,扩大审计覆盖面。三是将审计重心前移,通过对全流程的风险监控入手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提早识别发现风险隐患,在经营活动开展前着手风险防控。
(四) 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
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要了解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还要掌握风险评估的各种分析方法以识别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审计人员还未能达到这一要求,所以企业应该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业务处理和分析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审计工作效率。
四、结语
新时期下,企业审计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了风险导向审计,但是目前不少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并不能支持审计工作转型,而且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不利于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审计转型的重要性,给予审计人员足够的权限,保证审计工作不受限制,此外企业还需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风险管控系统,以此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从而促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作者单位: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让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监控,利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测试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对各部门在风险识别、分析、应对、评价等方面的活动内容进行监测,找出容易造成产生风险的地方,并对这些地方进行审计监管和控制。
一、企业实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条件
在新时期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力度日益激烈,为了提高外部竞争力,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传统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风险管控的要求,风险导向型审计逐渐被企业引进。实施风险型审计,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导向型企业需要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风险评估体系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然后着重對该部分进行审计、检查,以规避潜在风险带来的价值损失;二是管理层要给予内部审计人员足够的权限,引导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实现全员参与,因为风险导向型审计需要审计部门对全部经营业务和流程进行动态、全面的监管,所以全体员工都应积极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保证审计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三是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判断能力,在风险导向型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业务判断能力,能够通过观察企业经营活动找出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四是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利于规范各业务流程,保证资产的安全和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在风险导向审计执行中,审计人员还能根据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找出容易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风险的业务活动,然后对该活动进行动态监管,并不断修正和改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新时期下企业实行风险导向审计的难点
(一)管理层对审计工作不重视,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受限
以往我国企业的审计人员仍停留在财务审计层面,由于财务审计属于事后审计,不能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找出潜在的风险,使得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意义不大,所以不少管理层对审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给他们下放足够的权限,使他们的审计监督职能受到阻碍。而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进行事后审计,还要做到事前审、事中审,保证风险环节的执行一直受到审计部门的监管,但是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权限对企业的全部业务环节进行审查,难以发现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点。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实施风险审计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企业应具备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审计人员及时识别、分析和评价业务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但是不少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监管小组,也没有对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实时监管,无法及时发现企业的潜在风险。此外,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企业面临的风险均来自外部,因而对内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关注度不高,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增加。最后,企业的内部控制未能得以有效实施,使得企业无法通过对内控制度的执行结果找出潜在风险点,降低了风险管控效率。
(三) 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
审计业务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专门的技术方法,而我国专业的审计人员数量仍然有限,不能满足企业的审计要求。此外,我国企业在审计方面依靠的是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部门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审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调拨过去的,没有专业的审计基础,对审计方法不能熟练运用,这些都阻碍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
三、企业加强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层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
管理层作为企业主要事项的决策者,组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是企业发展的引领者。所以企业的审计工作由财务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方面转型时,首先要得到管理层的认可。新时期,市场变革速度加快,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加,管理层应该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从短期利益追求转变为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关注外部产品市场管理,还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在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提高盈利能力。而风险导向审计就是企业识别经营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的一种手段,因此管理层需要撇开对传统的审计工作偏见,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去。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执行,能够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还有助于企业快速找出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环节。为了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效率,企业需要在优化公司治理框架下,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评价、改进四个环节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并强化内控制度的实施,通过内控实施情况找出容易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的环节,然后对该环节进行管控,以规避潜在风险。
(三)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扩大审计覆盖面
要想实现风险导向审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通过该体系及时识别出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潜在风险,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监控效率。在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方面,企业应该做到:一是加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面临的风险不仅有外部市场变化带来的产品经营风险、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还有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管理风险,所以企业需要强化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规范业务流程,防范潜在风险。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指标和评价流程,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价,及时发现各业务环节的风险点,扩大审计覆盖面。三是将审计重心前移,通过对全流程的风险监控入手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提早识别发现风险隐患,在经营活动开展前着手风险防控。
(四) 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
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要了解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还要掌握风险评估的各种分析方法以识别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审计人员还未能达到这一要求,所以企业应该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业务处理和分析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审计工作效率。
四、结语
新时期下,企业审计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了风险导向审计,但是目前不少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并不能支持审计工作转型,而且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不利于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审计转型的重要性,给予审计人员足够的权限,保证审计工作不受限制,此外企业还需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风险管控系统,以此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从而促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作者单位: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