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慢”方能凸显笔画教学之“实”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一年级开始普及毛笔书法对于书法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智慧是一种极大的挑战,笔者认为学好基本笔画是学生学好书法的前提。本文通过运笔方法教学、书写方法指导和书写练习三个方面的实践所得来浅谈对优化小学一年级学生毛笔书法笔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慢中求实 一年级 毛笔 笔画
  学校从三年级开始普及毛笔书法跨越到从一年级开始普及毛笔书法,无疑是个飞跃。对我们书法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对学生碰翻墨汁弄脏衣服乱涂乱画所产生的种种担忧,更是教学策略和教学智慧上面临的一种挑战。怎样让我们的毛笔书法教学规范而有效地在一年级学生中顺利实施呢?
  一、“慢”条斯理,运笔方法水到渠成
  在每个笔画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中锋、侧锋、藏锋等,还要让学生知道点画本身的活力,是靠运笔过程中的提按、轻重、缓急的变化产生的。书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按变幻的过程。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指出在运笔过程中提按的连续性和必要性。笔锋在纸上运行时,一直是提与按快速的交替进行着,再加上轻重、缓急的丰富变化,这样写出的点画才具有了生命的活力,因此呈现在作品中的是活笔、活墨,从而产生出活生生的形象,神采及美妙的韵味。
  1、“慢”在开始,孕伏将来之“更快”
  正确的运笔方法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由于手指等小肌肉发育还不成熟,运笔的正确方法很难一下子掌握,这是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的。有些一年级小学生不是听不懂怎么运笔,但是笔在手里就是不听大脑指挥,手指、手腕僵硬。这种现象在相当一部分一年级小学生中表现突出。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放慢速度,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蔡笑晚先生就曾经说过:“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只需要21天。”我们的老师通常只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教学生运笔的几种基本方法,有的甚至一节课也不安排,直接进入笔画或字的书写学习。我认为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在开学的头一个月里,每节课都能用一部分时间用于运笔的练习,把运笔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并且把学运笔的速度放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慢慢”地去规范学生的运笔方法和动作,使正确的运笔动作成为他们书写的一个好习惯的话,那么必将为提高后面的写字效率打下扎实的基础。因为现在的“慢”是为了后面能够“更快”地进入笔画和字的书写。
  2、“慢”中激趣,注重学习之“有效”
  每当要学写笔画前,先让学生练习运笔操。做运笔动作时,要五指到位,指实掌虚,教师边示范边喊口令“逆锋、按、中锋行笔、提、按、回锋”,学生跟着口令,并结合坐姿的“三个一”(一寸、一拳、一尺)和八字口诀(头正、身正、臂开、足平),在毛边纸上进行反复练习。当学生感到有些累了,就结合一些游戏做做手指放松操,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比如:
  大拇指、大拇指翘翘,夸我写字姿势真好!
  食指、食指钩钩,我们大家做个朋友!
  中指、中指压压,我们是小小书法家!
  写毛笔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变着花样有念有练,学生学得轻松,又乐意接受训练。刚开始的时候速度放“慢”点,学生经过观察和体验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而后慢慢延长练习时间,如此反复,既做到“慢”中有趣,又“慢而有效”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轻拢“慢”捻,学法指导循序渐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
  1、“慢”在新知教学中,让学生清晰建构学习的方法
  教与学是辨证统一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关键是我们教师不能只考虑教法,而要以学法来考虑教法,把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在笔画学习中“慢慢”体会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感受到成功和喜悦,从而喜欢自主学习。
  例如,笔者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学《横的写法》的时候,把横画的学习过程分成这样的几步:第一步,学生自己“看一看”横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并说一说;第二步,根据观察的结果,教师示范“写一写”横画,学生练一练;第三步,引导学生“对照”范例,发现自己写的横画和范例的差距;第四步,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改。
  在实施这个教学过程时,步骤要清晰,注意一步一步地耐心引导,切不可“蜻蜓点水”,走过场。这样才能把教法和学法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书写笔画的方法有目的地“不紧不慢”地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
  2、“慢”在小结概括处,让学生细细领悟书写的方法
  学生学習笔画书写后,进行小结概括,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笔画书写的技能,同时自我发现、自我体验、自我领悟知识技能。我们教师在教学笔画时,发现学生对某一学法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及时、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笔画的过程进行有序的简单回顾,并将发现和领悟的学法概括出来,以求得主动发展,使学生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清晰、深刻。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横的写法》一课之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①刚才同学们学习横画的书写分几步呢?②每一步又是怎么做的?③你知道横画的书写方法了吗?那么其他笔画的书写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出书写笔画的学法:一看,二写,三对照,四纠正。接着按照这样的学法,学生自己能学写横的两种变化:左尖横和右尖横。先看左尖横和右尖横的起笔、行笔和收笔,再按照观察结果自己写一写,然后和范例进行对照,最后进行纠正。
  学生在这种看似“慢”不经心的引导和梳理中,已经掌握了学写笔画的规律,领悟了笔画书写的其中一种学法,并能做到轻吞“慢”吐,正确地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了。   3、“慢”在类比训练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学习的方法
  我们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学笔画书写的能力。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指导中启迪学生学会迁移,让学生举一反三,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笔画的强化训练,“慢慢地”让学生从教法中借鉴学法并选择、运用学法,自己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学《捺的写法》时,对于直捺、平捺这两种相似笔画的教学,就采用了“扶放”的方法,精讲一种直捺,精练一种直捺,另外一种平捺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这样做,既训练了学法,又节省了教学时间。教师要使学生把学法转化为能力必须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只有在长期学习实践中反复训练,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学法,熟能生巧,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慢慢来”。而“慢”,需要耐心和耐性。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仍然不会独立选用学法。
  三、细嚼“慢”咽,书写练习精益求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笔画书写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安排大量的练习时间,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1、精讲多“练”——“慢”得恰到好处
  唯精讲才能多练,以多练来巩固和扩大精讲的成果。精讲除了掌握教材本质,联系学生实际之外,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精简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摸索创造新的笔画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精讲,把笔画的知识点讲深、讲透、讲准,才能够为多练铺平道路,且提供时间条件,不至于因多练而过重增加学生的负担。
  在笔画教学中,因为“多练”,教学进度定会适度放“慢”。但“多练”过度, 生“笨”、生“厌”的情况就会屡见不鲜。若能“慢”得恰到好处,让学生多一点思维“训练”,那才是合理的。
  2、重“质”不重“量”——“慢”得合情合理
  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笔画书写的练习,应该不是单纯的时间延长和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练习质量的提高。既然是练习,就应该一次比一次提高要求,提高质量,只有练习没有提高,只能说是活动的重复,因此在每次笔画练习中,都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要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练习。
  例如,在教学《撇的写法》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观察分析了笔画的特点后,先让学生短撇、直撇、竖撇双钩填墨各二个,师生评价后再让学生单线扩墨各二个,接着同桌互评之后让学生再临摹各二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竞赛,指名点评打分后奖励优胜的小组,最后给卡片上的 “千、人、月” 三个字进行撇画的缺省补写。这些练习既体现了从易到难的梯度,又围绕着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展开,看似一节课就只练习了三种不同的撇法,但却“慢”得合情合理。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也说过:“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对待一年级的学生毛笔书法的笔画教学,那更是“急”不来。就让我们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走好书法学习道路上的每一步,在“慢”中稳步求“实”,静静地聆听孩子们成长拔节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沈尹默.《书法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3]张晓春.《艺林漫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刘熙载.《艺概》
  (寧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一节完整的美术课堂不单单是精准的教学过程,以三维目标为基准的学生作业展示评价环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案例是笔者结合《生动的表情》这一课的内容,设计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几个评价的环节,着眼于评价的即时性、普遍性与激励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在评价环节的欣赏交流中,提升对美术作业的关注度。  教学目标  本课的内容选自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也是本册
期刊
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有关学校、校外教育单位:  美育关乎国民素养和民族兴旺,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在建立民族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展示我国艺术教育的成果,中国儿童中心拟举办龙杯第二
期刊
摘 要:为改变单一化、指令性的水墨画作业要求,造成的学生个性与创造力不足等实际问题,笔者提出“孵化型创作”这一新的学法加以破解。本文以浙美版第九册《泼墨山水》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巧玩造形”、“赏探创景”和“评画悟法”三大举措以及多样教学妙招,对此作深入的阐明。  关键词:孵化 创意 水墨创新教学 要略  “孵化”是一个用心孕育的生长过程。孵化型创作是教师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通过组
期刊
摘 要:绘本是视觉图像和文字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绘画形式,深受孩子们喜爱。绘本的画面呈现故事情节,体现情感和认知,是孩子表达情感与思维的工具。孩子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编写故事,并将故事用画面的形式画出来,听孩子用画笔讲故事,画一本属于自己的图画书。通过此课程的设置,让孩子学习绘本方面的专业知识,孩子如同一位“导演”,多角度地创作一部作品,对于孩子宏观整体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细节捕捉等方面都起到非
期刊
宁海县潘天壽中学
期刊
博雅育英 繽纷课程
期刊
摘 要:水墨画又称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十分感兴趣,但由于国画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足,教学过程趣味不浓,作业中创造能力不强,所以导致学生对中国画的笔墨技能都不讲究,并且笔墨没有味道。而中国画非常强调笔墨技能,如何提升学生笔墨技能?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水墨画鱼》一课为例,尝试用“趣学求创”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笔墨技能。  关键词:中国画
期刊
吴东洲  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中国山水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委员会研究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会员,浙江省开明画院特聘画师,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浙江省楹联研究会会员,浙江省青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国画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徽杏花村书画院顾问,浙江杭州江南书画院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书画教育杂志特约编辑,
期刊
宁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09年,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教职工74名,学生1284人,一直來秉持“端本养正”的德育理念,全力研发“八礼五仪”育人课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潜心实施,旨在全力培养“品正艺馨”的真、善、美的好少年。疫情期间,该校通过云典礼、云队课、云教学等途径,以书、画、写、演等为主要形式开展了“致敬逆行英雄、寻找身边‘雷锋’”等主题活动。这次展出的是童心战“疫”活动中部分学生的优秀书画
期刊
释文:  云生于水,上薄于天,起膚寸而弥六合。变风雨而摇五。思训钩勒之妙,望缥缈之蓬壶,元章泼墨之奇,失苍茫于吴楚。北宋以降,渍墨为云,淡写峰峦,泯于迹象。方其品类,古质今妍。仙云海云,宜用钩勒填粉,或为五色卿云之状,吉祥妙鬘之形。龙云宜层层渲染,再以浓墨渍为白云,龙隐见于浓墨之中。青绿山水画云,钩勒加粉以称之。晚霞硃染,或以赭黄,成黄昏之色。寒玉堂书画论之论云篇。  ——《寒玉堂书画论》一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