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目的
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特殊的家庭地位使许多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脆弱、怕吃苦、受不得挫折,而他们又正处于心理极不稳定的年龄阶段。顺利时,对前途有多种美好的设计,可谓踌躇满志;稍遇挫折,便对自己失去信心,意志力开始衰退,变得消沉,整天被焦躁、压抑所笼罩,内心充满困惑、不安,甚至痛苦,而此时,他们往往夸大自己的不利处境,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从而失去健康地、完善地发展自我的机会。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提高面对挫折的承受力,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使学生树立信心,让挫折成为自己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在遭遇挫折时,能善待挫折,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A: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主持人B:如果说人生是一座大山,挫折就是人在攀登大山中难以把握、难以预期的崎岖山径。只有经得起考验,受到了挫折的磨砺,甩得脱挫折的梦魇,勇于征服攀登中的所有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主持人A、B:不要让挫折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挫折点燃我们心中的信念之火,让我们的心灵充分感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真谛吧!
主持人A:我宣布××中队“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主持人B:同学们你们记得在2003年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事情吗?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记得)。
主持人A:谁来说说那是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的过程)。
主持人B:看完这段片子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谈。
主持人A:其实,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不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科学家、艺术家,大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哪一个不是经过逆境与挫折的磨炼后才走向成功的?
主持人B:下面请听同学们讲的故事。(同时录像播放名人画像)
同学A: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旷世名著《史记》。
同学B: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她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实验。最后她终于成功地发现了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主持人A: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就一定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请听快板《勇做生活“小勇士”》。(表演快板“勇做生活小勇士”)
主持人B: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电视剧《长征》吧?长征是红军在遭受重大军事挫折之后的一次战略性大转移。面对失败,红军没有被压倒,他们在毛主席的率领下,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下面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欣赏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播放电视剧《长征》主题歌)
主持人A: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征途中,或许领略成功的喜悦,或许遭遇失败的痛苦,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相信也有许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过不要紧,今天我们的“知心姐姐”刘老师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倾听我们的心声,让我们掌声欢迎“知心姐姐”(掌声响起。学生提问,知心姐姐帮助解决)
学生A:知心姐姐,你好!在生活中,我的父母对我的要求太高,考试考不好动不动就打、就骂,导致我现在一看到课本就恶心,一提到考试就迷糊,知心姐姐我该怎么办?
学生B:知心姐姐,您好!我的父母早在一年前离异了,我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由于工作的压力,爸爸每天都喝得大醉,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拿我出气,拳脚相加,我现在特别讨厌回到家里,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
主持人B: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欢迎“知心姐姐”的到来。同学们我们要时时牢记“挫折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对于强者是前進的阶梯”的道理。我们都要时刻准备战胜挫折,迎接挑战。下面请大家欣赏配乐诗朗诵《失败与成功》。
主持人A:“人生逆境十之八九。”的确,从出生伊始,挫折始终与人相伴。如果说人生是一次航程,那么挫折便是伴随着航程的大大小小的浪花。当生命之舟驶离温馨的港湾,等待我们的将是风浪的搏击!最后,请让我们用心聆听来自老师的亲切关怀吧!
班主任寄语: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同学们,在学习中你们遇到挫折时,就该正视挫折,永不言败,努力走向成功。林肯不也是经过九次沉重的打击,最后才当上总统的吗?同学们,我们要对成功说:你不要来得太快、太容易,笑在最后才是最好的;我们要对挫折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面对成功,请一笑置之;面对挫折,请绽放从容的笑脸,挺直坚强的腰板吧!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真正的勇士怎会畏惧失败与挫折!
主持人A、B:有一首歌中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我们宣布××中队“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参考文献:
任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设计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编辑 杨国蓉
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特殊的家庭地位使许多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脆弱、怕吃苦、受不得挫折,而他们又正处于心理极不稳定的年龄阶段。顺利时,对前途有多种美好的设计,可谓踌躇满志;稍遇挫折,便对自己失去信心,意志力开始衰退,变得消沉,整天被焦躁、压抑所笼罩,内心充满困惑、不安,甚至痛苦,而此时,他们往往夸大自己的不利处境,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从而失去健康地、完善地发展自我的机会。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提高面对挫折的承受力,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使学生树立信心,让挫折成为自己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在遭遇挫折时,能善待挫折,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A: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主持人B:如果说人生是一座大山,挫折就是人在攀登大山中难以把握、难以预期的崎岖山径。只有经得起考验,受到了挫折的磨砺,甩得脱挫折的梦魇,勇于征服攀登中的所有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主持人A、B:不要让挫折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挫折点燃我们心中的信念之火,让我们的心灵充分感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真谛吧!
主持人A:我宣布××中队“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主持人B:同学们你们记得在2003年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事情吗?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记得)。
主持人A:谁来说说那是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的过程)。
主持人B:看完这段片子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谈。
主持人A:其实,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不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科学家、艺术家,大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哪一个不是经过逆境与挫折的磨炼后才走向成功的?
主持人B:下面请听同学们讲的故事。(同时录像播放名人画像)
同学A: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旷世名著《史记》。
同学B:居里夫妇在提取新元素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她却毫不气馁,信心十足,不断总结,坚持实验。最后她终于成功地发现了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主持人A:可见,失败并不可怕,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新的起点,万里关山从头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就一定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请听快板《勇做生活“小勇士”》。(表演快板“勇做生活小勇士”)
主持人B: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电视剧《长征》吧?长征是红军在遭受重大军事挫折之后的一次战略性大转移。面对失败,红军没有被压倒,他们在毛主席的率领下,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下面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欣赏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播放电视剧《长征》主题歌)
主持人A: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征途中,或许领略成功的喜悦,或许遭遇失败的痛苦,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相信也有许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过不要紧,今天我们的“知心姐姐”刘老师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倾听我们的心声,让我们掌声欢迎“知心姐姐”(掌声响起。学生提问,知心姐姐帮助解决)
学生A:知心姐姐,你好!在生活中,我的父母对我的要求太高,考试考不好动不动就打、就骂,导致我现在一看到课本就恶心,一提到考试就迷糊,知心姐姐我该怎么办?
学生B:知心姐姐,您好!我的父母早在一年前离异了,我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由于工作的压力,爸爸每天都喝得大醉,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拿我出气,拳脚相加,我现在特别讨厌回到家里,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
主持人B: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欢迎“知心姐姐”的到来。同学们我们要时时牢记“挫折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对于强者是前進的阶梯”的道理。我们都要时刻准备战胜挫折,迎接挑战。下面请大家欣赏配乐诗朗诵《失败与成功》。
主持人A:“人生逆境十之八九。”的确,从出生伊始,挫折始终与人相伴。如果说人生是一次航程,那么挫折便是伴随着航程的大大小小的浪花。当生命之舟驶离温馨的港湾,等待我们的将是风浪的搏击!最后,请让我们用心聆听来自老师的亲切关怀吧!
班主任寄语: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同学们,在学习中你们遇到挫折时,就该正视挫折,永不言败,努力走向成功。林肯不也是经过九次沉重的打击,最后才当上总统的吗?同学们,我们要对成功说:你不要来得太快、太容易,笑在最后才是最好的;我们要对挫折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面对成功,请一笑置之;面对挫折,请绽放从容的笑脸,挺直坚强的腰板吧!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真正的勇士怎会畏惧失败与挫折!
主持人A、B:有一首歌中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我们宣布××中队“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参考文献:
任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设计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编辑 杨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