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积极有效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和职业生涯进行准确的规划、设计和定位,努力增加他们的知识“内存”和“外存”,是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所面临着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努力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竞争优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指导;高职高专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
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相互交叉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它是在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思维。“核心竞争力”表达的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所独具的、支撑企业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形成一个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来以后,因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相当多的企业用“核心竞争力”这个理论指导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人是增强和提升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的因素,因而有的学者借助“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了关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的学者指出,“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支撑一个人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力量;还有的学者从打造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特点,认为大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是由其学习力、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沟通力、协调力和创造力等因素构成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具有实践性、专长性、异质性、稳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动态性)等六大特点。另外,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由其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基本要素构成。综合上述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个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竞争中不易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所效仿的、具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比较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打造大学生尤其是打造高职高专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其目的就是要增强他们个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的竞争优势,即让别人无法取代他,让他成为他所在的领域里的第一或优秀。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学生去自觉提升自己的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为他们未来实现就业、择业和创业,并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报效祖国和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与大学本科学生及研究生相比,其本身并不具备学历上的优势,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地指导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即指导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呢?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首先,要积极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职高专的大学生,首先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人生定位,即,自己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它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谁,即,找准自己目前的人生定位;二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即,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三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能干什么,即,如何为自己实现未来的职业理想做好准备。在这里,我们指导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是谁,就是指导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人生定位;我们指导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就是切实地指导他们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树立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我们指导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未来能干什么,就是指导他们为实现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就要从现在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开始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不断地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
第二,要积极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内存”。所谓“知识内存”,就是指高职高专大学生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及知识存量,即要不断地增加自己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的总量,并且要达到自己应具备的学历水平。指导和要求广大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要认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要积极指导和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相关学科、背景学科、以及操作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和知识总量。拥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也是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竞争和较量。如果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比别的人多,一个人拥有比较独特的技能,一个人的能力胜过他人一筹,这个人就能在未来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战胜他人,取得竞争的胜利。那么,如何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积极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内存”呢?一是积极地指导、激励、培养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思维力;二是积极地指导、激励、培养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是要积极地培养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学会自我控制,不断地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第三,要积极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外存”。这里所谓的“外存”,就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社会人脉资源。积极指导高职高专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外存”,就是要积极地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人际交往观,指导他们学会和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我们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如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人际交往中的称呼的礼节、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的礼节、致意的礼节、交谈的礼节、宴请的礼节、接待的礼节、送别的礼节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他们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不断地得到提升,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取得职场竞争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创造优良的条件。
第四,积极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系统思维和自我超越的素质和能力。所谓学会系统思维,就是指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学会用整体的、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分析、思考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所谓学会自我超越,即是指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极限,也就是要学会在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制定新的自我发展规划并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系统思维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人辨证地分析、思考和解决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各種问题和困难;而自我超越的意义则在于能够提升人的创新和创造的素质和能力。指导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和掌握自我超越的能力要掌握好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指导和培养他们自觉地建立愿景;二是指导和培养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经常保持一个良好、自信、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三是指导和培养他们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潜意识。当然,高职高专学生学会和具有系统思维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将会大大提升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其在未来的职场就业竞争中的优势。
关键词:指导;高职高专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
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相互交叉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它是在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思维。“核心竞争力”表达的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所独具的、支撑企业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形成一个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来以后,因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相当多的企业用“核心竞争力”这个理论指导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人是增强和提升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的因素,因而有的学者借助“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了关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的学者指出,“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支撑一个人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力量;还有的学者从打造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特点,认为大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是由其学习力、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沟通力、协调力和创造力等因素构成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具有实践性、专长性、异质性、稳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动态性)等六大特点。另外,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由其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基本要素构成。综合上述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个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竞争中不易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所效仿的、具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比较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打造大学生尤其是打造高职高专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其目的就是要增强他们个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的竞争优势,即让别人无法取代他,让他成为他所在的领域里的第一或优秀。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学生去自觉提升自己的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为他们未来实现就业、择业和创业,并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报效祖国和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与大学本科学生及研究生相比,其本身并不具备学历上的优势,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地指导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即指导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呢?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首先,要积极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职高专的大学生,首先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人生定位,即,自己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它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谁,即,找准自己目前的人生定位;二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即,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三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能干什么,即,如何为自己实现未来的职业理想做好准备。在这里,我们指导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是谁,就是指导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人生定位;我们指导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就是切实地指导他们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树立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我们指导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未来能干什么,就是指导他们为实现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就要从现在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开始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不断地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技能准备。
第二,要积极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内存”。所谓“知识内存”,就是指高职高专大学生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及知识存量,即要不断地增加自己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的总量,并且要达到自己应具备的学历水平。指导和要求广大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要认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要积极指导和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相关学科、背景学科、以及操作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和知识总量。拥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也是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竞争和较量。如果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比别的人多,一个人拥有比较独特的技能,一个人的能力胜过他人一筹,这个人就能在未来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战胜他人,取得竞争的胜利。那么,如何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积极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内存”呢?一是积极地指导、激励、培养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思维力;二是积极地指导、激励、培养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是要积极地培养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学会自我控制,不断地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第三,要积极地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外存”。这里所谓的“外存”,就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社会人脉资源。积极指导高职高专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外存”,就是要积极地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人际交往观,指导他们学会和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我们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如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人际交往中的称呼的礼节、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的礼节、致意的礼节、交谈的礼节、宴请的礼节、接待的礼节、送别的礼节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他们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不断地得到提升,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取得职场竞争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创造优良的条件。
第四,积极指导高职高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系统思维和自我超越的素质和能力。所谓学会系统思维,就是指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学会用整体的、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分析、思考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所谓学会自我超越,即是指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极限,也就是要学会在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制定新的自我发展规划并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系统思维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人辨证地分析、思考和解决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各種问题和困难;而自我超越的意义则在于能够提升人的创新和创造的素质和能力。指导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和掌握自我超越的能力要掌握好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指导和培养他们自觉地建立愿景;二是指导和培养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经常保持一个良好、自信、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三是指导和培养他们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潜意识。当然,高职高专学生学会和具有系统思维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将会大大提升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其在未来的职场就业竞争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