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我需要一些忧愁和沉重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ig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力不够旺盛就唱不好挽歌”
  在许知远曾经身处的北大校园里,哲学家陈嘉映以海德格尔的翻译者著称,周围聚集着一群热衷思辨的青年。许知远从未试图接近他们,担心暴露自己的笨拙。在多年后与陈嘉映对谈的节目《十三邀》中,笨拙显露无遗且有意为之。镜头记录他如何准备采访、因无能力追问而不安。
  出品人李伦给《十三邀》的定位是许知远的视觉专栏,许知远说这是某种自我探索。特写与剪辑中的戏剧性成为争议的来源,许知远形容那是照片中定格的一刻,“特别不是你,但其实也是你。”讨论节目所带来的嘲笑与不信任,在他看来就如同一个人走在街上突然被泼了盆脏水,人们反复问他感受如何,那些脏水是不是他应得的。
  他依旧我行我素地使用术语并放任抒情的冲动,使命感熠熠生辉。他愤怒于反智情绪、粗鄙的大众文化与庸众的胜利,惋惜于人文传统的断裂。
  许知远于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他曾在书中回忆,彼此矛盾的思潮与实践交杂、知识精英扮演瞩目角色的校园不复存在,只见平庸涌动,网络文化势不可挡。高晓松民谣式怀旧所代表的80年代末大学校园的风花雪月精妙切入他的内心,令他回避洋溢在90年代的实利主义,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堕入忧伤氛围。
  他那时渴望名声、女人——“年轻时候不都这样吗?”种种憋屈和胡思乱想是旺盛表达欲的来源。在毕业前他写下充满年轻式虚妄的随笔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肆无忌惮地迷恋青春,用充斥的名字和引语对世界广泛发言。
  许知远十五六岁时曾狂热崇拜李敖,那是他心目中年轻、勇敢的知识分子形象。他认定一个人应当是反叛的,他将反叛对象设为学校的沉闷气氛、功利主义趋向与父亲的权威。许知远与父亲关系一直紧张,父亲是军人,讲究秩序。直到近年才因双方年龄渐长而偃旗息鼓,不彻底地和解了。
  父母盼望许知远进入国家机关、大公司工作。有一阵,他看到《哈佛经理学院亲历记》一书,在虚幻的精英感作祟之下动过去哈佛商学院的念头。那时硅谷似乎是时代的中心、全球化代表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加入WTO之后的两年里商业媒体蓬勃,许知远成为《经济观察报》有名的记者。
  年少成名,他曾在文章中分析自己在90年代末的优势:“一知半解的英文、杂乱的知识、炽热的青春表达欲、模仿英文杂志的写作风格,这些因素令我充当了信息断层中的填补者……我对所引用的人物都无确切了解,对他们的思想充满了误读,但没人深究这一切。对一些人来说,它正好是个热气腾腾的中国的写照。而对于我的很多同代人来说,我一厢情愿的乐观打动了他们,我们都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的成长恰逢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和平与繁荣……”
  在即兴、激情、碎片式的写作过后他赴剑桥游学,去不同国家旅行、写书。只是到现在,他的内心仍未强大到足以承受寂寞与失语。他渴望小团体带来的鼓舞和力量,这不足以让他成为彻底的游荡作家,也无法孤军奋战。他说,“无限的自由是—种桎梏。完全自由也就意味着丧失张力。我需要紧张、平衡。”
  前两年他常因热情无处表达而频繁陷入沮丧,内心慌乱,直到最近才找到平衡。他正用写《梁启超传》的方式了解一个4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在更长序列之中的心态,算是“对浅薄的纠正”。他还想用20年的计划连接传统。“通过一个九卷本的作品完成我到60岁左右20年的生活,理解19世纪到20世纪的中国近代转型过程。梁启超写三卷本后处理李鸿章和被低估的人物——林语堂,他是真正的世界主义者。三个人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某种精神,都面对各种未知。”
  梁启超是亲切的,法国作家加缪像是同代人,许知远始终跟虚幻世界关系更密切。他说书相当于他的VR,形容自己处于“dreaming”的状态一对现实之物、现世成就不太感兴趣。办证、查看煤气和水电都能让他疯掉,他害怕掉入生活“无聊”的琐碎细节里。让他心潮澎湃的是这两天听的肖斯塔科维奇爵士组曲、书和电影中那种英雄主义的片段——个人孤立地面对时代。
  他将自己强调人文精神、精英趣味,写三卷本近一百万字的《梁启超传》等,视作英雄主义式的抵抗。更多时候,他说自己“怯懦”,既有无奈也是尽力自谦——“人总是渴望可以更英雄。一个人老觉得自己怪牛逼的,这人得多傻逼。”他欣赏的波兰诗人米沃什曾有过洞见:如果我们多愁善感,同时又无能为力,那么就会生活在一种绝望的夸张状态中。许知远用感官、思想上的愉悦及旺盛的生命力避免了那種绝望。
  在北京短暂的春天里,他喝完咖啡又拿瓶啤酒在草地上吹着小风接受采访,自相矛盾后自圆其说。他仍像处于青春期一般活力无限,只是在撒娇时有些许白发晃动,让人慌张。

“不能抽象地说这件白衬衫”


  人物周刊:在采访中你常用一种比较稳定的提问方式、视角,比如谈论时代情绪,会不会担心陷入某种封闭、表达的窠臼?许知远: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母题吧,有人着迷于童年经验,有人着迷于自己无根的经验,有人着迷于世界主义经验。可能我的母题是人与时代之间的冲突、和解,我问那些问题的时候也等于在迫问自己。而且剪出来的只是一部分,正常的谈话有三四个小时,大家关心的我基本都问过了,我也不知道别的采访者能不能提出更广泛的问题。
  人物周刊:你自身与时代的冲突、和解是怎样的?
  许知远:我在寻找某种平衡感。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成长经验或者说我最佩服的人是同时可以扎根于旧经验、拥抱新观念的,这样的人往往比较有力量。有的人过分拥抱新观念,变得非常飘;有的人过分拥抱旧价值,缺乏应变和转化能力。这对我来说是个永恒的问题,并不是有人给个答案就能用的,它是微妙的东西,所以问每个人得到的答案都不太一样。
  人物周刊:你怎样找平衡的?
  许知远:同时做很多不同的事情获得平衡,我需要很多支点。   人物周刊:会不会分散你的力量?
  许知远:会,destruction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分散注意力。我在很多分散之中获得最想要寻找的专注是什么,通过比较来完成。
  人物周刊:现阶段最想寻求的专注是什么?
  许知远:开始写第二卷《梁启超传》。
  人物周刊:你的母题有过变化吗?
  许知远:更细微了一些。不能老那么抽象地谈一个时代,它是非常具体的。具体到比如说我去建构梁启超和时代的关系,不仅要说他的思想是怎样的,(还要说)当时人的吃喝,听什么京剧,怎么行动,思想上细微的变化、层次由无数个细节构成。比如我今天穿了个白衬衫,你穿个白衬衫,我说这白衬衫有什么样的质地,哪里产出的,只有把这套说清楚之后,反差才会清晰嘛。以前我估计描绘一件强烈的白衬衫,现在变成描绘白衬衫里有多少针,这些针造成什么样的效果。白衬衫不就是时代精神吗?我不能给人一个抽象的时代精神,就像不能抽象地说这件白衬衫一样。

“需要一些更忧愁、沉重的东西”


  人物周刊:你在镜头前的那些不满、忧虑在生活中会有吗?有那么强烈吗?还是说那只是在话语场中、注视之下的一种表达?许知远:我有啊,但它不会影响我的日常生活,不会因为忧虑这个时代而影响今天晚上睡觉、吃饭。我生活中本质上是一个挺快乐的人。每个人缺什么找什么,可能我太快乐了,所以总是需要一些更忧愁、沉重的东西,它给我带来某种新的维度。
  人物周刊:你快乐的来源是什么?
  许知远:我比较简单嘛,比较幼稚。吃个东西挺开心的呀,音乐、新朋友、酒精,就那些东西,每个人不都是这些东西吗?
  人物周刊:会不会觉得那些像是精致的无聊?这种轻微的快乐对你构成刺激么?
  许知远:构成啊,感官快乐是很本能的,很重要的,但我最大的愉快仍然是知识上。当我听到新的喜欢的音乐会特别兴奋,讀到那些段落会特别亢奋,或者我和一个有趣的人交谈——比如西川,他博学而自由——我发自肺腑地开心。
  人物周刊:除了带来新纬度,那些忧愁、沉重还有其他作用吗?
  许知远:它进入我的写作啊,进入我的思考,是我思维的一部分。
  人物周刊:但你的这种忧愁、不满会不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姿态,而没有起到质问、促使反思这样的作用?
  许知远:那你就看看它有没有转换成行动,我肯定把对时代的很多忧虑写到书里面去了。我们公司这么多年坚持对人文主义的倡导肯定是因为我忧虑的—部分化到行动之中去的,否则就发生很大的摇摆了。忧愁是很重要的—件事,但你不能沉溺于其中让自己化成了忧愁。也有那样的人,但我更希望把忧愁化成行动。
  人物周刊:我看你似乎比较享受自己这种有困惑的、忧虑的状态,包括在节目片头中的那些呈现。
  许知远:那是自嘲啊。
  人物周刊:自嘲?
  许知远:因为我小时候读西方作品长大的,自嘲是西方作品里很正常的东西。自嘲使人保持清醒。
  人物周刊:你老反省自己的浅薄、轻浮,可在自我反省、自嘲过后你有过什么样的改变或者修正么?
  许知远:我确实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可能我已经比很多同代人看得更深入、沉重了,但我知道真正深入和沉重是什么样的,我渴望获得他们那样的深刻。我生活在我自己的语境里面,这个语境我并不一定对着大众来讲。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就像我看以赛亚·伯林的《俄国思想家》,写得太好了,看完就觉得自己非常浅薄,虽然我也在探讨知识分子和时代命运的关系。人物周刊:我记得你问过西川一个问题,如果认识到自己的局限,那怎样面对想成为伟大的欲望。你呢,有想成为伟大的欲望么?及在“浅薄”的局限之下怎么办?
  许知远:当然有了,每个年轻人都会有。但你会意识到自己才智有限,机会也有限,才智和运气同时到来伟大才会发生。对我来说是做很多具体的事情,我希望这个书店可以存活一百年,成为传奇。我希望我写出还算了不起的作品,在能力范畴之内做到最好。包括《十三邀》,我希望它是个有意思的五年之后仍然可以观看的节目。这些东西都不一定通向伟大,我不太想那个问题了,就想把眼前的事做好。
  人物周刊:为什么不再想?
  许知远:想了也没用啊,我没时间想这个。人物周刊:不想会不会是一种逃避呢?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不自信或其他。
  许知远:很多具体的事构成以赛亚·柏林的杰出。我相对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完成具体的事情。
  人物周刊:已经退而求其次只求杰出了吗?
  许知远:这些词语是带着年轻色彩的很多渴望,可能我到了这个年纪,发现那些词语都没那么重要了。

“他们意识不到朴素的力量”


  人物周刊:你很抵触娱乐但自身又这样被娱乐被消费,会感到某种讽刺吗?你作何感想?
  许知远:生活本身就非常ironical,生活有一刻停止了ironical吗?没有的呀。它只要不影响我的出发点就好了,对我没太多影响。
  人物周刊: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成为这样一个讨论中心,为什么有被娱乐的潜质?
  许知远:我跟这时代有很多冲突,可能我特别确信的一些东西不是这个时代目前所接受的嘛。我还是触碰了一些真问题大家才会讨论的,不是纯粹被娱乐的。如果这个节目大家都说不好,它不会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我始终相信智力性本质是高度娱乐的,conversation is the best entertainment,你看当年法国那些沙龙里谈论从严肃到不正经的事,混合在一起,那是我喜欢的社会啊,它应该同时充满了严肃的追问和gossip。而且思想本身是非常大的娱乐,给人畅快。《十三邀》是很有趣的混合体,可能在中国的电视语言里很少吧。
  人物周刊:比较想问问你对女性的态度,这也是你引起讨论的一个话题。你在节目中对林志玲谈寂寞,引用鲁迅写的“寂寞像一条大蛇把我紧紧缠住”。你问她是否有过被大蛇一样缠住的感觉。让俞飞鸿看她演的《喜福会》,里边破西瓜那段有点隐喻。这两段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其他文献
“这不是一次回顾展,因为我还年轻。”北京唐人的两处空间里布满了陈彧君近十年的作品,却更像是一场出发。甚至连展览名称都如那些初露头角的艺术家那样用了个人的名字。  陈彧君当然不是初次登台,作为新生代艺术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员,他在市场以及海外都有着不俗的交易记录和展览记录。但他宁愿把自己定义得更青涩一点,以便保持一种面向未来的生猛姿态。我的家乡木兰溪  跟许多福建艺术家一样,流浪与乡愁是他们作品中的基
日本TBS电视台从4月中旬开始,每周二晚间播出一部新剧,由吉高由里子主演的《我要准时回家》。故事来自同名原著,原作者朱野归子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有在公司上班的经历,跟那些风格“悬浮”的异想天开职场剧相比,不管是小说本身和还是剧集,都在轻松娱乐的同时,还具备相当的可信度。  主人公东山结衣是一名年近30岁的女性,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网页制作部担任一个中级职位,有一点像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接到项
2019年5月2日,美国纽约,人造肉制造商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5月2日,Beyond Meat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开盘价46美元,较发行价上涨84%,最终以65.75美元收盘、涨163%。截至北京时间6月18日,Beyond Meat的价格为169.96美元/股,较上市发行价涨幅579.84%,市值达102.19亿美元。  Beyond Meat是一家人造肉公
现在,当我们走进影院看一部太空片时,我们想看的是什么?  世道好像已经变了,很难想象若是《2001:太空漫游》在今年上映,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响。也很难想象现在的观众会如何看待塔科夫斯基《索拉里斯星》这样的作品。如今,太空和宇宙仿佛已经不是想象力和认知的边界。不论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这样相对商业的作品,还是克莱尔·德尼《太空生活》这样的作者风格强烈的电影,对于未知的大胆想象仿佛都让位于我们熟知的
“落日飞车”乐队成员合 照,后排从左到右为鸟人、国国、浩庭,前排从左到右为尊龙、弘礼、小干。图/ 受访者提供  浪漫,迷幻,但凡听过一首“落日飞车”的歌,你大概都会用这样的词汇形容这支来自台湾的乐队。  在单曲《My Jinji(我的金桔)》不时出现在年轻一代的朋友圈分享页面之前,这首歌曾飘荡在冬天结冰的贝加尔湖边,高耸的悬崖上,一对情侣踩着慢悠的鼓点相拥而舞;也曾回响在地中海沿岸的夜色中,海浪拍
10月29日,全球最大矿机生产商比特大陆发生“政变”,创始人吴忌寒向公司内部员工发送邮件,称决定解除詹克团的一切职务,“比特大陆任何员工不得再执行詹克团的指令,不得参加詹克团召集的会议,如有违反,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考虑解除劳动合同;对公司经济利益造成损害的,公司将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前一天,比特大陆的企业法人代表已经由詹克团变更为吴忌寒,而詹克团当日还在深圳代表比特大陆发
6月的大别山,郁郁葱葱。吃过早饭,55岁的乡村医生何斌换上旧衣裳,和老伴打个招呼,带着镰刀、绳索、背篓等工具上山。今天,他要去附近的一处山崖上寻找几味野生的草药。  穿过村庄,趟过河流,到达山脚下。山崖上鲜有人迹,更没有路。何斌看了看地形,决定从石头裸露较多的左侧迂回上山。  几年前,何斌来过这处山崖,崖壁处的位置他曾经放养过霍山石斛,5年过去,长势应该不错。现在差不多到了可以采摘的时间。  初夏
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组织,越来越多的成熟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地承担起创造美好社会的责任。全球知名轮胎及橡胶企业普利司通的创始人石桥正二郎先生曾说过,“我深信一个单纯追求盈利的企业永远也不会茁壮成长,但一个对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企业将永远能够盈利。”如今,除了业务本身对社会的贡献以外,由于公益事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家企业是否有能力发起一些有意义的公益项目已逐步成为衡量其社会责任的标准。
曾经有朋友约我吃饭,见我身上黏着成把的猫毛,遂表示对养猫这件事接受无能。我轻蔑地冷哼一声,“你不懂,身上有猫毛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但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只是曾经的猫奴——2000年,我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只大概也是最后一只三花猫,姑娘早在2017年就已寿终正寝。18年不算短,是她的一生,也是我人生的四分之一,也许更长。  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拒绝观看任何与她甚至与猫有关的东西。就像对
2007年,丁广泉重度昏迷了45天。这段时日,对于丁广泉的亲朋好友和诸多学生来说,漫长得不可想象。他后来回忆:“很神奇的感觉。我已经在阴阳两界里生活了,我在那儿感觉是一天,实际上家人告诉我这已经是45天了。”正被死亡的漩涡一点点吞噬的时候,他猛然想起自己在这世上还有未竟的事业。“考虑来考虑去,不行,我还得回来。”  时隔七年,丁广泉又被查出肺癌中期。医生催他赶紧做手术,另一边却还有加拿大孔子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