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要招一批采棉工,有愿意去的,快来报名哟。”
2012年7月29日,逢荣昌县观胜镇赶集。伴着扩音器里略带沙哑的男高音,蔡高德的招工“地摊”早早地在场镇街上开张了。
一幅标语,一张木桌,一对音箱,一支麦克风,是蔡高德随身携带的全部行头。带着这些行头,蔡高德义务招工14年,让300多名村民找到了工作,大伙都亲热地称他为“就业媒婆”。
“媒婆”
傍晚,夕阳把树梢拉出了长长的影子。
一个朦胧的影子蹒跚着朝蔡高德家门口走来。蔡高德推开门,眯起眼睛望过去,来人蓬头垢面,衣衫破烂,却又有几分眼熟。
来人走近,一把抱住蔡高德:“高德,你要帮帮姑父啊!”
定睛一看,蔡高德认出此人是姑父陈瑞友。
1984年的一天,一个自称劳务中介的中年人的到来,打破了山村的沉寂。“成都需要一批工人,工资高,谁要去?”
陈瑞友动了心,在交了50元的中介费后,陈瑞友和几位乡亲直奔成都。
一年后,工程结束。本以为可以荷包满满、高高兴兴地回家,谁知包工头却突然人间蒸发。陈瑞友一分钱工资没拿到,身上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只好和同村的几个工友一路行乞,步行数百公里回家。
几个工友憋着一肚子气找到中介,不料中介两眼一翻:“这不管我的事,我怎么知道包工头要跑。”
交涉无果,几个工友只能哑巴吃黄连。
姑父在夕阳中蹒跚的身影在蔡高德眼前挥之不去,同时,他眼前出现了另一幅画面——屋外寒风呼号,少年蔡高德穿着单衣蜷缩在屋角。他瞅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父亲,泪水从眼里悄然滑落。这时,邻居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叠皱巴巴的纸币,那是几个邻居给蔡高德凑的学费。正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虽然家徒四壁,蔡高德却读完了高中。
“该我来帮帮大家了!”1998年的初夏,蔡高德在镇上摆起了职介摊,免费向路人贡献招工信息。
“估计是骗子。”人们路过时嗤之以鼻。
半个月下来,蔡高德竟一无所获,满腔热情降至冰点。
“放弃还是前进?”一夜无眠之后,蔡高德铺开白纸,运气提笔,招工信息、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悉数落下。一口气,他写了几十张。
这招奏效了。不久,围在他摊点前的人越来越多。
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供需矛盾”,蔡高德通过亲戚朋友到处收罗务工信息,晚上再进行登记、汇总;有合适的人报名,他也记下对方的意向,适时作好统计。
“骗子”
2006年6月,初夏的日头烤得树叶打起了卷儿。
树荫下,蔡高德在打电话。
“你们企业的待遇如何?”
“综合工资每月可达3000元,还购买五险,每月休息四天左右,吃住免费。”
“好!太好了!我这就送人来。”
挂了电话,蔡高德咧开嘴直笑,这是一家知名电子企业,要是能把老乡送到那里,他再放心不过了。
随后,32名民工鱼贯而往。
一个月后,民工蒋波找上门来:“蔡高德,你这个骗子,把我害惨了。你介绍的这个电子企业天天加班,一个月得不到休息。工资加起不到2000元,还得自己出住宿费和生活费,连身体健康检查也是自己出钱。现在我还倒亏起几百块……”
蔡高德蒙了,打电话问企业,对方回答:“招工简章是一回事,实际待遇得根据厂里的效益来定,这段时间效益不好啊,请理解。”
蔡高德僵在原地。
“骗子”的骂名,让蔡高德的招工“生意”受到很大影响,昔日闹热的摊子又变得冷清起来。
蔡高德又失眠了。
几天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头脑中形成。
“卧底”
2006年10月,一个一身蓝布衣服的老人来到荣昌县某灯具厂的大门前。
“做什么的?”门卫打量了他一番。
“嘿嘿,我来应聘清洁工。”蔡高德堆上一脸笑。
经过一番舌战,灯具厂终于同意让这个56岁的“大龄工人”试用一周。
蔡高德走出厂门时,捂着嘴偷偷笑了,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当清洁工可以把工厂转个遍,能接触不同车间的人员。等我把厂里情况了解清楚了,就介绍大伙来。”
原来,灯具厂要招工,为了不再让乡亲上当受骗,蔡高德决定只身前往企业探路,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卧底”。
经过调查,蔡高德发现企业承诺的工资待遇与实际不符,也没给员工购买保险。试用一周后,他客气地辞了职,放弃了为企业招工的打算。
经过第一次成功尝试,蔡高德不时利用节假日时间去当职业“卧底”。
2010年7月,蔡高德又得到一个信息,当地某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招十几名剥笋工,他应声前往。
某农产品车间,热气蒸腾。
剥笋工蔡高德绯红着脸,龇牙咧嘴,戴着隔热手套的手快速将刚用高温蒸煮出来的笋子外壳剥去。
熬到下班时间,蔡高德已剥了上千斤笋子,手红彤彤的像被煮熟了,手指想弯都弯不过来,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胳膊也抬不起。
“别干了,这么拼命干嘛!”妻子看到他的手,眼圈一红。
“哎。”蔡高德摇了摇头,他又想起姑父和骂他是骗子的老乡。
第二天蔡高德又去了,下班后,老蔡开始在厂里四处“闲逛”。
“你们这里待遇还好吧?”
“老板人厚道不,会不会赖账?”
“福利如何?”
每次“偶遇”老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蔡高德就靠上前,热情攀谈。
经过“卧底”,蔡高德满意地拨出了电话:“这个工作虽然辛苦,但企业很守信,你们可以去。”
十几个老乡放心进了厂。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一旦企业有招工需求,蔡高德第一时间赶到县就业局、县工业园区等部门,核实企业情况。遇到“盲点”,他就先去“卧底”。
福星
2012年6月,观胜镇。
蔡高德埋着头,一路疾走。他手上攥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十几个报名找工作的人名。
“老蔡,去哪里啊?”有人跟他打招呼。
蔡高德黑红的脸动了动,腼腆地“嘿嘿”两声,正要转身走,又掉头回去,拉住那人:“听说和你老婆同村的小李准备找工作是不?”
“他家里情况怎么样?”
“原来在哪里工作?”
一连串的问题,“炸”得人家直咂嘴。
直到得到想要的答案,蔡高德才继续埋头赶路。
14年来,蔡高德义务为50多家企业招工,解决了300多个乡亲的就业难题。乡亲们常常打电话来说:“我们没爬一山一坡,就找到了放心的工作,老蔡,你真是我们的福星。”企业也给他打电话说:“我们没有动一兵一卒,就招到了满意的人选。老蔡,你真是我们的福星。”
夕阳西斜,蔡高德仍在疾走,身后的路,顺着山势,绵延不绝……
2012年7月29日,逢荣昌县观胜镇赶集。伴着扩音器里略带沙哑的男高音,蔡高德的招工“地摊”早早地在场镇街上开张了。
一幅标语,一张木桌,一对音箱,一支麦克风,是蔡高德随身携带的全部行头。带着这些行头,蔡高德义务招工14年,让300多名村民找到了工作,大伙都亲热地称他为“就业媒婆”。
“媒婆”
傍晚,夕阳把树梢拉出了长长的影子。
一个朦胧的影子蹒跚着朝蔡高德家门口走来。蔡高德推开门,眯起眼睛望过去,来人蓬头垢面,衣衫破烂,却又有几分眼熟。
来人走近,一把抱住蔡高德:“高德,你要帮帮姑父啊!”
定睛一看,蔡高德认出此人是姑父陈瑞友。
1984年的一天,一个自称劳务中介的中年人的到来,打破了山村的沉寂。“成都需要一批工人,工资高,谁要去?”
陈瑞友动了心,在交了50元的中介费后,陈瑞友和几位乡亲直奔成都。
一年后,工程结束。本以为可以荷包满满、高高兴兴地回家,谁知包工头却突然人间蒸发。陈瑞友一分钱工资没拿到,身上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只好和同村的几个工友一路行乞,步行数百公里回家。
几个工友憋着一肚子气找到中介,不料中介两眼一翻:“这不管我的事,我怎么知道包工头要跑。”
交涉无果,几个工友只能哑巴吃黄连。
姑父在夕阳中蹒跚的身影在蔡高德眼前挥之不去,同时,他眼前出现了另一幅画面——屋外寒风呼号,少年蔡高德穿着单衣蜷缩在屋角。他瞅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父亲,泪水从眼里悄然滑落。这时,邻居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叠皱巴巴的纸币,那是几个邻居给蔡高德凑的学费。正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虽然家徒四壁,蔡高德却读完了高中。
“该我来帮帮大家了!”1998年的初夏,蔡高德在镇上摆起了职介摊,免费向路人贡献招工信息。
“估计是骗子。”人们路过时嗤之以鼻。
半个月下来,蔡高德竟一无所获,满腔热情降至冰点。
“放弃还是前进?”一夜无眠之后,蔡高德铺开白纸,运气提笔,招工信息、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悉数落下。一口气,他写了几十张。
这招奏效了。不久,围在他摊点前的人越来越多。
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供需矛盾”,蔡高德通过亲戚朋友到处收罗务工信息,晚上再进行登记、汇总;有合适的人报名,他也记下对方的意向,适时作好统计。
“骗子”
2006年6月,初夏的日头烤得树叶打起了卷儿。
树荫下,蔡高德在打电话。
“你们企业的待遇如何?”
“综合工资每月可达3000元,还购买五险,每月休息四天左右,吃住免费。”
“好!太好了!我这就送人来。”
挂了电话,蔡高德咧开嘴直笑,这是一家知名电子企业,要是能把老乡送到那里,他再放心不过了。
随后,32名民工鱼贯而往。
一个月后,民工蒋波找上门来:“蔡高德,你这个骗子,把我害惨了。你介绍的这个电子企业天天加班,一个月得不到休息。工资加起不到2000元,还得自己出住宿费和生活费,连身体健康检查也是自己出钱。现在我还倒亏起几百块……”
蔡高德蒙了,打电话问企业,对方回答:“招工简章是一回事,实际待遇得根据厂里的效益来定,这段时间效益不好啊,请理解。”
蔡高德僵在原地。
“骗子”的骂名,让蔡高德的招工“生意”受到很大影响,昔日闹热的摊子又变得冷清起来。
蔡高德又失眠了。
几天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头脑中形成。
“卧底”
2006年10月,一个一身蓝布衣服的老人来到荣昌县某灯具厂的大门前。
“做什么的?”门卫打量了他一番。
“嘿嘿,我来应聘清洁工。”蔡高德堆上一脸笑。
经过一番舌战,灯具厂终于同意让这个56岁的“大龄工人”试用一周。
蔡高德走出厂门时,捂着嘴偷偷笑了,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当清洁工可以把工厂转个遍,能接触不同车间的人员。等我把厂里情况了解清楚了,就介绍大伙来。”
原来,灯具厂要招工,为了不再让乡亲上当受骗,蔡高德决定只身前往企业探路,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卧底”。
经过调查,蔡高德发现企业承诺的工资待遇与实际不符,也没给员工购买保险。试用一周后,他客气地辞了职,放弃了为企业招工的打算。
经过第一次成功尝试,蔡高德不时利用节假日时间去当职业“卧底”。
2010年7月,蔡高德又得到一个信息,当地某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招十几名剥笋工,他应声前往。
某农产品车间,热气蒸腾。
剥笋工蔡高德绯红着脸,龇牙咧嘴,戴着隔热手套的手快速将刚用高温蒸煮出来的笋子外壳剥去。
熬到下班时间,蔡高德已剥了上千斤笋子,手红彤彤的像被煮熟了,手指想弯都弯不过来,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胳膊也抬不起。
“别干了,这么拼命干嘛!”妻子看到他的手,眼圈一红。
“哎。”蔡高德摇了摇头,他又想起姑父和骂他是骗子的老乡。
第二天蔡高德又去了,下班后,老蔡开始在厂里四处“闲逛”。
“你们这里待遇还好吧?”
“老板人厚道不,会不会赖账?”
“福利如何?”
每次“偶遇”老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蔡高德就靠上前,热情攀谈。
经过“卧底”,蔡高德满意地拨出了电话:“这个工作虽然辛苦,但企业很守信,你们可以去。”
十几个老乡放心进了厂。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一旦企业有招工需求,蔡高德第一时间赶到县就业局、县工业园区等部门,核实企业情况。遇到“盲点”,他就先去“卧底”。
福星
2012年6月,观胜镇。
蔡高德埋着头,一路疾走。他手上攥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十几个报名找工作的人名。
“老蔡,去哪里啊?”有人跟他打招呼。
蔡高德黑红的脸动了动,腼腆地“嘿嘿”两声,正要转身走,又掉头回去,拉住那人:“听说和你老婆同村的小李准备找工作是不?”
“他家里情况怎么样?”
“原来在哪里工作?”
一连串的问题,“炸”得人家直咂嘴。
直到得到想要的答案,蔡高德才继续埋头赶路。
14年来,蔡高德义务为50多家企业招工,解决了300多个乡亲的就业难题。乡亲们常常打电话来说:“我们没爬一山一坡,就找到了放心的工作,老蔡,你真是我们的福星。”企业也给他打电话说:“我们没有动一兵一卒,就招到了满意的人选。老蔡,你真是我们的福星。”
夕阳西斜,蔡高德仍在疾走,身后的路,顺着山势,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