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关情境教学的分析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一个日趋全球化的社会中,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英语的运用,所以,在高中教育中英语学科的比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则能使得学生们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对英语的相关知识有个全面的理解。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究竟该如何在高中英语的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
  1.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述课本知识,而学生则在座位上听讲或者做笔记,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师生之间没有必要性的交流,常常会导致教师上课的目的性不明确,他们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而不能很好地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调整具体的教学。
  其次,在传统的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上课的内容也是较为单一化的课本知识,而很少进行对课外知识的拓展,这样,学生的见识就会严重受限,不利于他们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从而不能很好地建立起他们自己有关英语知识的脉络。
  2.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2.1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由于高中英语是一门以记忆和用法为主的语言学科,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对课本上语法知识和语言搭配知识上的反复讲述和强调,这样单一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们对课堂产生倦意,从而不利于他们对高中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适时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例如,当我讲到与培养学生听力口语能力的相关教学部分的时候,我会模拟一个生活中的对话场景,来给学生们布置用英语去对话的任务,就拿常见的较为简单的问路场景来说,我会设计一个地图,然后规定相应的起点和终点来让学生一对一地用英语去询问和解答线路。我想,通过让学生们用英语来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对话场景,一来可以拉近学生的上课课堂与他们的生活之间的距离,以保证他们对这项任务有一定的熟悉度和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来则能很好以这种丰富教学内容的情境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们专业知识的训练,为他们学好英语的相关知识提供了保障。
  2.2引入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情境
  教师除了要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情境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一个很好的方案就是教师可以采用版书和多媒体教学并用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板书课本上的重要知识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学生在跟随教师板书的节奏的时候能很好地对这一知识点加以记忆和掌握,但是纯板书的教学比较耗时,课时是不允许我们这么做的。而课件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弥补版书所存在的费时费力的弊端,做到高中英语知识点简明而清晰的展示,却达不到板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效果。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把重要知识进行版书,而简单和不重要的知识用课件让学生浏览,可以很好地利用课堂时间,让教学变得十分有效。
  2.3引入新旧知识结合教学的情境
  由于高中英语是一门极具整体感的语言学科,其各个知识不单单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各个知识点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想要学好这门学科就一定要综合考虑新旧知识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不仅要做好当前课本知识的讲解,还要注意新知识与已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习得新知识的时候,对已学知识也能有个复习,这样导入已学知识的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使得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个很好的巩固,从而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很好地建立起英语知识的网络。
  2.4引入课堂问答的情境
  要想对一件事物有好的理解和学习,就离不开对其原有的形式的质疑,对未知领域的猜想。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上也是如此,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固有知识的灌输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导致他们缺乏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创新意识,这样往往导致课堂效率偏低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当引入有效的课堂问答情境,要求学生们能活跃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对教师上课所讲的或者是课本上的知识提出质疑并对新事物做出自己的猜想。而教师则要根据学生们的提问认真答疑,以帮助他们解决学过过程中的困难。例如,我每次将新课下课前的十分钟留给学生们,让他们讲一讲自己在学习中有什么地方不理解或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我再来集中回答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像这样,既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能得起到课堂的总结作用,从而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个巩固与复习。
  总而言之,在传统的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使得学生们高效学习的状态得到保障,值得每个教师去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
其他文献
根据有关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英语课程兼有两种性质,分别是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这两种性质。从人文性这个角度来说,英语课程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通常位于交通不是很便利、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当地的英语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地中学生英语教学的质量也是令人堪忧的。由于方言的影响和没有良好英语语音环境,大多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在说英语时或者带有很浓郁的方言,或者无法正确地发音。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不愿开口说英语,变成“哑巴英语”。如此,就失去了进行英语教学的意义。  1. 民族地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改革和优化,转变了原有的单一、枯燥的讲解式教学模式,引入了全新的情景教学法理念和模式,这是一种极为可取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和导入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在模拟场景之中感受到真实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好地将场景内容与英语知识相结合,从而充分提升学生的心智,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  1. 情景教学
英语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在主动建构中,形成个体化、多元化情感与思维认知,培养独立与健康人格的过程。因此,相对于“师讲生听”的内容性灌输,“生学师导”的自主型课堂,更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彰显英语课育人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着眼学生实际,创新课堂授课流程  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地追求知识内容的堆积,而是
跨文化交际是有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的不同语种者之间的交际.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跨文化交际学。这是一门多学科渗透的边缘学科,探索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胡文仲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文化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英语运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宗旨,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各种技能,但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
作为一种语言学科,英语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所谓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同等的时间里愉快的得到最多的知识,最大的收获,无不体现了“教”和“学”之间紧密的联系,也就更加印证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作为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学的艺术性、课堂的有效性,每一个都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结果。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感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