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几千年来沿袭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不断的更新,改进。但是过多过少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长期过多依赖于教师的说教、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适应新教学的需要。
为此,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一、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交互功能建构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内容进行录像,按知识点细分,不要太大。要保证每个视频就讲一个小知识点,观看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可以重复性学习,对已经知道的可以跳过去,进行选择性地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做不到的。
2、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构建一种模拟性的实验教学模式
像一些计算机原代码的学习,一般是又长又枯燥,如果不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很难有耐心将每个代码从头看到尾。而且一个原代码,它就只要讲解某一两个知识点,如果是上课的话,老师肯定就是一个个知识点的往下讲,一个个的做实验让学生看。但是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每个实验模拟出来,让学生看到代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实验结果。并且让学生知道主要知识点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自己修改变动,比较前后结果。通过这样的动手,他们就会对该知识点加强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兴趣。
3、用网络建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在每次课之前,都让学生去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但不告诉学生怎样做,但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最终效果显示出来让学生看到,否则将变成无的放失了。同时任务也应该多样化,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来进行设置。但是由于这些知识都没有讲过,这些知识点的使用学生也不会。所以应该对任务所可能用到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示,给出关键字。这样学生就可以去局域网学习,也可以去因特网上查询,去搞懂这些知识点,并完成任务,同时提交作业,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就可以了。
二、改革专业课教育.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1、进行课程改革、突出技能培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范围广泛、课程众多。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业的实际需要,部分课程以及内容应该进行调整。《数字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是过去的必修课,课时量大,学生学习难度大但一般来说,和应用类课程关系不是很大。这类课程内容可以精简,或作为拓展型课程来学习。
2、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突出实践教学。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得要细,概念要求精确。在突出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学中,应该尽量让学生体会和发现,概念的掌握能够满足职业需要即可,这也适合于现状。事实上,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是非常适合干计算机专业教学的。
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计算机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如:学生几乎都见过网页,少数人仔细观察过结构和功能,但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如何做到的)先创设情境,既而提出任务要求学生让学生讨论、分析(如:制作一个网页),并着力去解决。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另外,开展嵌入式课程和社会结合,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增加学生阅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除了教授学生课堂上的知识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让他们亲自去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社会上对计算机行业人才的看法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让他们知道自己和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到底相差多少、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个人能力能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自己以后该怎么去学习、怎样去增强个人修养。同时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充分结合既有的实践条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成就,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为此,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一、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交互功能建构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内容进行录像,按知识点细分,不要太大。要保证每个视频就讲一个小知识点,观看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可以重复性学习,对已经知道的可以跳过去,进行选择性地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做不到的。
2、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构建一种模拟性的实验教学模式
像一些计算机原代码的学习,一般是又长又枯燥,如果不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很难有耐心将每个代码从头看到尾。而且一个原代码,它就只要讲解某一两个知识点,如果是上课的话,老师肯定就是一个个知识点的往下讲,一个个的做实验让学生看。但是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每个实验模拟出来,让学生看到代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实验结果。并且让学生知道主要知识点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自己修改变动,比较前后结果。通过这样的动手,他们就会对该知识点加强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兴趣。
3、用网络建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在每次课之前,都让学生去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但不告诉学生怎样做,但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最终效果显示出来让学生看到,否则将变成无的放失了。同时任务也应该多样化,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来进行设置。但是由于这些知识都没有讲过,这些知识点的使用学生也不会。所以应该对任务所可能用到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示,给出关键字。这样学生就可以去局域网学习,也可以去因特网上查询,去搞懂这些知识点,并完成任务,同时提交作业,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就可以了。
二、改革专业课教育.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1、进行课程改革、突出技能培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范围广泛、课程众多。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业的实际需要,部分课程以及内容应该进行调整。《数字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是过去的必修课,课时量大,学生学习难度大但一般来说,和应用类课程关系不是很大。这类课程内容可以精简,或作为拓展型课程来学习。
2、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突出实践教学。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得要细,概念要求精确。在突出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学中,应该尽量让学生体会和发现,概念的掌握能够满足职业需要即可,这也适合于现状。事实上,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是非常适合干计算机专业教学的。
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计算机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如:学生几乎都见过网页,少数人仔细观察过结构和功能,但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如何做到的)先创设情境,既而提出任务要求学生让学生讨论、分析(如:制作一个网页),并着力去解决。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另外,开展嵌入式课程和社会结合,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增加学生阅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除了教授学生课堂上的知识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让他们亲自去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社会上对计算机行业人才的看法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让他们知道自己和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到底相差多少、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个人能力能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自己以后该怎么去学习、怎样去增强个人修养。同时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充分结合既有的实践条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成就,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