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今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 ”与教育相结合引领着新的教育方式。该文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分析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基于B/S架构的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设计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架构,提出相关的系统实现功能,望获得准确、真实、即时的听課评教数据,使得听课评教对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起到切实的作用,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关键词:听课评课;数据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B/S模式
高校的听课评教是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次,学校领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深入教学一线学习观摩课堂实际授课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1]。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都纷纷实施建设“金课”,挤走“水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措施,因此,听课评教作为教学质量监控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得到详尽的数据,分析出真实反映课堂教学环节的实际问题。对课堂教学有效的进行监测,并为教师对课堂教学反思提供方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1 听课评教管理现状
1.1 听课评教的组织安排
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教务处每学期初下达听课任务要求,覆盖每位有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二级学院、系(部)领导听课不少于8节,分管教学领导听课不少于10节(含2节实验课),专任教师同行互听不少于4节(含1节实验课)。另外,教学督导组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听课不少于8节。在实际执行听课评教时,一般教师听课评教都是随意在自己空闲时间选择比较熟悉的教师的课程,甚至出现没有实际进入课堂听讲而直接根据教师的课件填写听课记录表的现象。因此,目前在教师听课评教的组织安排上,课程和被听课对象的选择缺乏整体规划性,直接导致整体听课覆盖面减小,另外,听课评教可能存在形式主义,也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的监控效果。
1.2 听课评教的模式
目前听课评教的模式是教师将听课评教意见及分数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并需要找授课教师签名。由于听课评教的分数涉及教师业绩考核,教师在填写听课记录表时可能会存在私人情感,不能很好地如实反馈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此外,听课记录表是在学期末统一交到教务处存档,授课教师不能随时随地查看复盘,导致对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因此,目前听课评教的模式容易流于形式化,教师将重心放在完成听课任务上,忽视了听课评教的意义,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不能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1.3 听课评教的数据管理
目前学院听课评教数据的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以纸质版的形式进行收集,每个学期末所有纸质版听课记录表由教务处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数据统计汇总,得出的数据将应用于教师的业绩考核。据统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各院系(部)领导、教师共955人参与听课评教,教务处回收的纸质版听课记录表共9065份。由此可见,目前听课评教的数据统计方式,导致教务工作人员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其次,听课评教的数据以纸质版进行整理归档,如出现失误不便于查询,最后,听课记录表上意见及建议也不便于授课教师查阅。总之,现阶段听课评教的数据统计效率低,数据的分析应用单一,听课评教的数据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意义不明显。
2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构建的意义
2.1 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框架是依据学校现有的听课管理制度进行设计,无需修改原有听课记录表的指标和相关的内容。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听课评教数据管理方式,听课教师可以直接在系统填写相关的听课内容和评分,授课教师能够随时随地查阅相关的评教信息和建议。相对于目前的听课评教数据管理方式,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大大减轻了教务人员对纸质版听课记录表回收和统计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听课评教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可查性,使得听课评教数据数字化、信息化,进一步推进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2.2 提高听课评教数据的真实性及可利用性
听课教师直接在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填写相关的听课内容和评分,不再需要授课教师当面签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私人感情的因素对评分和建议的影响,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数据的真实性。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提供实时的、准确的数据,不再受局限于纸质版归档难于复查的困境,授课教师可以随时进入系统查阅实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掌握授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建议,为授课教师的课堂反思提供思路和方向,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充分地体现了听课评教数据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价值。另外,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速地对历年听课数据进行查阅分析,为进一步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思路。最后,教师如若对业绩考核的听课评教数据存在异议,人事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查询相关的数据进行核对。总之,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地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了听课评教数据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作用,促使教学管理与人事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2.3 优化听课评教的组织安排
听课评教组织安排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部署工作。因涉及的主体较多,每个主体的听课评教任务也相互不同,靠人工方式难以精准的把握好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不能为各主体有效合理的匹配相应的听课评教任务,容易出现时间上、主体上的冲突。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系统角色管理功能,为教师同行、督导、领导、行政教辅等不同的角色进行相应的资源分配,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听课评教。另外,对于教学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规范听课业务流程,安排公开课时能使各主体相互有效结合。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在组织安排上能有效地考虑不同主体听课评教的有差异性,能有效地结合不同主体对某一个体的评价。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听课评教任务的安排,使得评教的分数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了评教数据对教学质量监测的参考价值。 3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
3.1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现有的听课评教模式,设想构建了符合学校办学要求的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系统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构建,以三层架构形式开发,程序兼容移动设备和主流浏览器,适应数据交互频繁的应用场景。B/S模式是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三层架构通信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开发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能实现不同的主体随时随地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2]。简单来说只需要连接互联网,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和操作系统,评教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根据系统指标进行操作。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的目的是根据不同功能划分不同层次,每层分别完成各自的工作,相互之间相对独立,其结构如图1所示。当教师在浏览器中输入URL,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服务器端获取到http请求后,根据条件判断在数据库查询所需要的数据,把数据以特定的格式,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再根据特定数据渲染出相应页面。那么对教师来说,浏览器就是表示层,它的功能主要是与用户交互的页面,根据用户的输入与事件,处理并显示返回的特定数据。业务逻辑层介于表示层和数据层之间,它具有程序中模型设计、验证、业务流程、计算指标等逻辑判断能力。数据层的功能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来存储所有用户交互产生的数据。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听课评教系统模块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听课记录管理模块,听课评教结果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可初步实现听课评教数据的收集管理,系统模块如图2所示。
3.2.1 听课记录管理
听课记录管理包含听课记录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教师添加听课记录数据后,需加入倒计时功能,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对听课记录表中各指标评分结果进行修改,超出时间后功能将自动冻结,无法再对听课记录数据进行删除和修改。
3.2.2 评教结果管理
评教结果管理包含查询、听课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听课评教过程数据动态曲线显示,便于实时察看聽课数据和评教监控。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打印教师的听课记录表,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角色分配不同听课评教结果查询权限,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3.2.3 系统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也是每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系统权限管理一般指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并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用户需要访问系统资源,首先需要对身份进行验证,通过身份认证后对其进行权限控制和分配权限,最后,系统根据权限验证判断下一步操作。初步构想将系统权限分为用户权限、角色权限、指标权限和数据权限。
1)用户管理是系统中所有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的维护功能。每个用户对应唯一的教师工号,匹配教务管理系统的工号,系统管理员可以从后台批量导入用户,设置初始密码,默认首次登录需要强制修改密码,同时,用户管理还有教师的姓名、部门归属、手机号、电子邮箱等信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密码遗忘等情况可通过绑定的邮箱重置密码。
2)角色管理是基于听课评教业务需求而添加的固定标签,每个角色会对应明确的系统权限,其所拥有的权限一般不会随意更改,并且角色也不会随着用户的被添加和被移除而进行改变,稳定性高于用户管理。所有的角色由初始的系统管理员创建,每个创建的角色,只能选择自己角色内的菜单和资源进行分配。
3)指标管理
指标管理听课记录表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目前听课记录有7个观测点,教师的听课最终得分由每个观测点设计的不同评价标准和等级构成,可以根据教学改革对指标内容、分数权重进行修改删减。
4)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中最主要的功能由数据备份和恢复组成。所谓备份,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把数据库中必要文件复制到存储设备的过程。其中,存储设备可以是外部设备也可以为内部设备。而数据恢复即当系统数据崩溃无法正常运行时,通过功能恢复到某时间节点备份的数据。
4 结束语
随着当今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改变传统听课评教管理的形式,对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数字化数据为教学质量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保证保障。此外,沿用构建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思路可以进一步挖掘分析现代技术信息技术,将来在系统中可以充分融合学生评教、教师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有价值的数据,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胡文君,姚焕新. 高校听课评教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9,31(1):95-99.
[2] 王进.B/S模式下的三层架构模式[J].软件导刊,2011,10(3):30-31.
[3] 张玉祥,高昆元,王魁生.大型信息系统通用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2):2191-2193.
【通联编辑:李雅琪】
关键词:听课评课;数据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B/S模式
高校的听课评教是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次,学校领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深入教学一线学习观摩课堂实际授课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1]。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都纷纷实施建设“金课”,挤走“水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措施,因此,听课评教作为教学质量监控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得到详尽的数据,分析出真实反映课堂教学环节的实际问题。对课堂教学有效的进行监测,并为教师对课堂教学反思提供方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1 听课评教管理现状
1.1 听课评教的组织安排
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教务处每学期初下达听课任务要求,覆盖每位有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二级学院、系(部)领导听课不少于8节,分管教学领导听课不少于10节(含2节实验课),专任教师同行互听不少于4节(含1节实验课)。另外,教学督导组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听课不少于8节。在实际执行听课评教时,一般教师听课评教都是随意在自己空闲时间选择比较熟悉的教师的课程,甚至出现没有实际进入课堂听讲而直接根据教师的课件填写听课记录表的现象。因此,目前在教师听课评教的组织安排上,课程和被听课对象的选择缺乏整体规划性,直接导致整体听课覆盖面减小,另外,听课评教可能存在形式主义,也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的监控效果。
1.2 听课评教的模式
目前听课评教的模式是教师将听课评教意见及分数填写在听课记录表上,并需要找授课教师签名。由于听课评教的分数涉及教师业绩考核,教师在填写听课记录表时可能会存在私人情感,不能很好地如实反馈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此外,听课记录表是在学期末统一交到教务处存档,授课教师不能随时随地查看复盘,导致对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因此,目前听课评教的模式容易流于形式化,教师将重心放在完成听课任务上,忽视了听课评教的意义,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不能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1.3 听课评教的数据管理
目前学院听课评教数据的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以纸质版的形式进行收集,每个学期末所有纸质版听课记录表由教务处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数据统计汇总,得出的数据将应用于教师的业绩考核。据统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各院系(部)领导、教师共955人参与听课评教,教务处回收的纸质版听课记录表共9065份。由此可见,目前听课评教的数据统计方式,导致教务工作人员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其次,听课评教的数据以纸质版进行整理归档,如出现失误不便于查询,最后,听课记录表上意见及建议也不便于授课教师查阅。总之,现阶段听课评教的数据统计效率低,数据的分析应用单一,听课评教的数据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意义不明显。
2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构建的意义
2.1 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框架是依据学校现有的听课管理制度进行设计,无需修改原有听课记录表的指标和相关的内容。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听课评教数据管理方式,听课教师可以直接在系统填写相关的听课内容和评分,授课教师能够随时随地查阅相关的评教信息和建议。相对于目前的听课评教数据管理方式,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大大减轻了教务人员对纸质版听课记录表回收和统计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听课评教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可查性,使得听课评教数据数字化、信息化,进一步推进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2.2 提高听课评教数据的真实性及可利用性
听课教师直接在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填写相关的听课内容和评分,不再需要授课教师当面签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私人感情的因素对评分和建议的影响,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数据的真实性。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提供实时的、准确的数据,不再受局限于纸质版归档难于复查的困境,授课教师可以随时进入系统查阅实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掌握授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建议,为授课教师的课堂反思提供思路和方向,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充分地体现了听课评教数据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价值。另外,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速地对历年听课数据进行查阅分析,为进一步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思路。最后,教师如若对业绩考核的听课评教数据存在异议,人事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查询相关的数据进行核对。总之,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地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了听课评教数据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作用,促使教学管理与人事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2.3 优化听课评教的组织安排
听课评教组织安排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部署工作。因涉及的主体较多,每个主体的听课评教任务也相互不同,靠人工方式难以精准的把握好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不能为各主体有效合理的匹配相应的听课评教任务,容易出现时间上、主体上的冲突。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系统角色管理功能,为教师同行、督导、领导、行政教辅等不同的角色进行相应的资源分配,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听课评教。另外,对于教学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规范听课业务流程,安排公开课时能使各主体相互有效结合。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在组织安排上能有效地考虑不同主体听课评教的有差异性,能有效地结合不同主体对某一个体的评价。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听课评教任务的安排,使得评教的分数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了评教数据对教学质量监测的参考价值。 3 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
3.1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现有的听课评教模式,设想构建了符合学校办学要求的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系统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构建,以三层架构形式开发,程序兼容移动设备和主流浏览器,适应数据交互频繁的应用场景。B/S模式是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三层架构通信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开发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能实现不同的主体随时随地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2]。简单来说只需要连接互联网,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和操作系统,评教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根据系统指标进行操作。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的目的是根据不同功能划分不同层次,每层分别完成各自的工作,相互之间相对独立,其结构如图1所示。当教师在浏览器中输入URL,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服务器端获取到http请求后,根据条件判断在数据库查询所需要的数据,把数据以特定的格式,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再根据特定数据渲染出相应页面。那么对教师来说,浏览器就是表示层,它的功能主要是与用户交互的页面,根据用户的输入与事件,处理并显示返回的特定数据。业务逻辑层介于表示层和数据层之间,它具有程序中模型设计、验证、业务流程、计算指标等逻辑判断能力。数据层的功能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来存储所有用户交互产生的数据。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听课评教系统模块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听课记录管理模块,听课评教结果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可初步实现听课评教数据的收集管理,系统模块如图2所示。
3.2.1 听课记录管理
听课记录管理包含听课记录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教师添加听课记录数据后,需加入倒计时功能,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对听课记录表中各指标评分结果进行修改,超出时间后功能将自动冻结,无法再对听课记录数据进行删除和修改。
3.2.2 评教结果管理
评教结果管理包含查询、听课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听课评教过程数据动态曲线显示,便于实时察看聽课数据和评教监控。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打印教师的听课记录表,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角色分配不同听课评教结果查询权限,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3.2.3 系统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也是每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系统权限管理一般指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并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用户需要访问系统资源,首先需要对身份进行验证,通过身份认证后对其进行权限控制和分配权限,最后,系统根据权限验证判断下一步操作。初步构想将系统权限分为用户权限、角色权限、指标权限和数据权限。
1)用户管理是系统中所有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的维护功能。每个用户对应唯一的教师工号,匹配教务管理系统的工号,系统管理员可以从后台批量导入用户,设置初始密码,默认首次登录需要强制修改密码,同时,用户管理还有教师的姓名、部门归属、手机号、电子邮箱等信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密码遗忘等情况可通过绑定的邮箱重置密码。
2)角色管理是基于听课评教业务需求而添加的固定标签,每个角色会对应明确的系统权限,其所拥有的权限一般不会随意更改,并且角色也不会随着用户的被添加和被移除而进行改变,稳定性高于用户管理。所有的角色由初始的系统管理员创建,每个创建的角色,只能选择自己角色内的菜单和资源进行分配。
3)指标管理
指标管理听课记录表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目前听课记录有7个观测点,教师的听课最终得分由每个观测点设计的不同评价标准和等级构成,可以根据教学改革对指标内容、分数权重进行修改删减。
4)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中最主要的功能由数据备份和恢复组成。所谓备份,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把数据库中必要文件复制到存储设备的过程。其中,存储设备可以是外部设备也可以为内部设备。而数据恢复即当系统数据崩溃无法正常运行时,通过功能恢复到某时间节点备份的数据。
4 结束语
随着当今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改变传统听课评教管理的形式,对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数字化数据为教学质量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保证保障。此外,沿用构建听课评教数据管理系统的思路可以进一步挖掘分析现代技术信息技术,将来在系统中可以充分融合学生评教、教师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有价值的数据,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胡文君,姚焕新. 高校听课评教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9,31(1):95-99.
[2] 王进.B/S模式下的三层架构模式[J].软件导刊,2011,10(3):30-31.
[3] 张玉祥,高昆元,王魁生.大型信息系统通用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2):2191-2193.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