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中,做好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发展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运用在幼儿教学中,对儿童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可以通过儿童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将音乐的动作、表演等有机结合,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音乐教育
目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被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将舞蹈、语言、动作和体态律动、即兴表演等艺术形式都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在玩乐中学习,特别适合在启蒙阶段的幼儿。该体系主要提出了如何让幼儿主动的加入到音乐活动中来,自觉的培养起对音乐的爱好,在音乐学习中培养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等教学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应用这种教学法还要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才能达到效果。
一、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
幼儿在儿童时期只有具体的形象思维,但是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无论是感知、记忆、想象的能力都很低,兴趣爱好和特长也不明显,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很低,非常好动,喜欢游戏和玩耍,所以幼儿的学习环境必须要符合儿童的心理。
生理特征上,儿童的脑袋很大,在6-7岁的时候就可以接近成人的脑重,但是幼儿的大脑皮层分化还不够完善,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自制力。人的初步发育阶段,骨骼很小,硬度也较差,容易产生变形,肌肉的收缩能力也很小,肺活量也很小。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在音乐课堂上不能进行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的训练活动,必须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主要教育观念不是教会学生学会了何种知识和技能,而是启发学生,挖掘他们学习音乐的习性。将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融于一体教学,重点不在理性知识的传授,而是自然而然的将知识诉诸感性。下面就从奥尔夫音乐教法的三个主要方法进行探究。
(一)奥尔夫语言节奏朗诵训练法
关于音乐的教育实践,奥尔夫提出来“原本音乐”的概念,诉诸于教学实践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动作、语言和音乐融为一体,让幼儿自己参与到音乐的设计中,进行即兴表演。当儿童的即兴表演被激发,就说明已经将儿童内心的纯粹需要激活,将对音乐的感受从本能中诱发了出来。这时候就产生了节奏,节奏是将动作、语言和音乐容灾一起的基本要素,是音乐入门的先导,更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
节奏教学是使用节奏性乐器和朗诵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中设计有大量的通过节奏来训练儿童反应能力的音乐活动。在人的反应机制里,听到节奏后自然会产生相应的动作,所以,节奏是训练儿童反应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一项创造性的举措,他提出了“节奏基石”的概念。节奏基石指的是将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进行拼凑,形成了最小的节奏单元,儿童的音乐教学就要从节奏基石开始。
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将节奏教学和语言运用好,利用语言和节奏进行朗诵就是最好的方式。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创造性,同时也可以选择儿童熟悉的动物、植物、食品等进行词语的组合,有节奏的朗诵。传统的儿歌要要利用到教学中,将儿歌和童谣有节奏的朗诵。
(二)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法
体态律动,顾名思义就是在音乐伴奏下,身体进行相应的动作反应,完成对音乐节奏的的教学。奥尔夫在研究原始人类和儿童的成长中发现,动作、舞蹈、音乐和语言本来就是紧密结合的。音乐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这种本能因为得不到具体的引导,就逐渐开始扭曲,最后完全丧失。所以,在学前的儿童中,人的本能还没有太大变化,奥尔夫就将音乐、语言和动作之间的互补性相结合创造全新的音乐教育方法。
将奥尔夫的体态律动理论发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在儿童之间进行节奏接龙的游戏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儿童的座位布置成马蹄形或者圆形,让每个儿童都拿着一种打击乐器,制定要节奏接龙的规则。同时,在儿童进行接龙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学会向两边接龙,以身体示意和改变敲击次数来发出方向改变的信号,锻炼节奏的同时也锻炼了儿童的反应能力。
(三)奥尔夫即兴创作教学法
原本性音乐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即兴创作,通过即兴创作,儿童可以提高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奥尔夫要求学生能够自己设计自己的音乐,为自己的动作配乐,即时是简陋的节奏,只要是儿童自己创造性的发挥,音乐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在教学实践中开始要通过命题的形式启发儿童进行音乐创作,比如可以利用打击乐器引导儿童创作关于暴风雨的音乐,先确定了音乐的主题是“暴风雨”,在学生进行创作之前,要将有关暴风雨的图谱进行收集,展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先进行关于暴风雨的讨论,谈论自己经历的暴风雨。在充分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后,让儿童自己选择乐器开始创作。教师不要对创作的音乐进行时间、方式和声音强度的要求,完全让学生自由的想象和发挥。儿童在创作中基本上只能单纯的想到雨声,基本上不会考虑到风声、雷电等可以进行烘托的因素,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按照图片上的指示,将里面能用声音展示的要素都融合进来,最后将一起创作的音乐进行录音和欣赏,最后总结,鼓励学生的创作成果。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洋,潘丽萍.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5)
[2] 臧琳佳.奥尔夫教学法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J].大舞台,2008,(3):76-77
[3] 商秀梅.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J].江西教育,2007,(4):22-23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音乐教育
目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被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将舞蹈、语言、动作和体态律动、即兴表演等艺术形式都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在玩乐中学习,特别适合在启蒙阶段的幼儿。该体系主要提出了如何让幼儿主动的加入到音乐活动中来,自觉的培养起对音乐的爱好,在音乐学习中培养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等教学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应用这种教学法还要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才能达到效果。
一、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
幼儿在儿童时期只有具体的形象思维,但是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无论是感知、记忆、想象的能力都很低,兴趣爱好和特长也不明显,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很低,非常好动,喜欢游戏和玩耍,所以幼儿的学习环境必须要符合儿童的心理。
生理特征上,儿童的脑袋很大,在6-7岁的时候就可以接近成人的脑重,但是幼儿的大脑皮层分化还不够完善,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自制力。人的初步发育阶段,骨骼很小,硬度也较差,容易产生变形,肌肉的收缩能力也很小,肺活量也很小。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在音乐课堂上不能进行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的训练活动,必须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主要教育观念不是教会学生学会了何种知识和技能,而是启发学生,挖掘他们学习音乐的习性。将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融于一体教学,重点不在理性知识的传授,而是自然而然的将知识诉诸感性。下面就从奥尔夫音乐教法的三个主要方法进行探究。
(一)奥尔夫语言节奏朗诵训练法
关于音乐的教育实践,奥尔夫提出来“原本音乐”的概念,诉诸于教学实践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动作、语言和音乐融为一体,让幼儿自己参与到音乐的设计中,进行即兴表演。当儿童的即兴表演被激发,就说明已经将儿童内心的纯粹需要激活,将对音乐的感受从本能中诱发了出来。这时候就产生了节奏,节奏是将动作、语言和音乐容灾一起的基本要素,是音乐入门的先导,更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
节奏教学是使用节奏性乐器和朗诵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中设计有大量的通过节奏来训练儿童反应能力的音乐活动。在人的反应机制里,听到节奏后自然会产生相应的动作,所以,节奏是训练儿童反应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一项创造性的举措,他提出了“节奏基石”的概念。节奏基石指的是将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进行拼凑,形成了最小的节奏单元,儿童的音乐教学就要从节奏基石开始。
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将节奏教学和语言运用好,利用语言和节奏进行朗诵就是最好的方式。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创造性,同时也可以选择儿童熟悉的动物、植物、食品等进行词语的组合,有节奏的朗诵。传统的儿歌要要利用到教学中,将儿歌和童谣有节奏的朗诵。
(二)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法
体态律动,顾名思义就是在音乐伴奏下,身体进行相应的动作反应,完成对音乐节奏的的教学。奥尔夫在研究原始人类和儿童的成长中发现,动作、舞蹈、音乐和语言本来就是紧密结合的。音乐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这种本能因为得不到具体的引导,就逐渐开始扭曲,最后完全丧失。所以,在学前的儿童中,人的本能还没有太大变化,奥尔夫就将音乐、语言和动作之间的互补性相结合创造全新的音乐教育方法。
将奥尔夫的体态律动理论发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在儿童之间进行节奏接龙的游戏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儿童的座位布置成马蹄形或者圆形,让每个儿童都拿着一种打击乐器,制定要节奏接龙的规则。同时,在儿童进行接龙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学会向两边接龙,以身体示意和改变敲击次数来发出方向改变的信号,锻炼节奏的同时也锻炼了儿童的反应能力。
(三)奥尔夫即兴创作教学法
原本性音乐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即兴创作,通过即兴创作,儿童可以提高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奥尔夫要求学生能够自己设计自己的音乐,为自己的动作配乐,即时是简陋的节奏,只要是儿童自己创造性的发挥,音乐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在教学实践中开始要通过命题的形式启发儿童进行音乐创作,比如可以利用打击乐器引导儿童创作关于暴风雨的音乐,先确定了音乐的主题是“暴风雨”,在学生进行创作之前,要将有关暴风雨的图谱进行收集,展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先进行关于暴风雨的讨论,谈论自己经历的暴风雨。在充分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后,让儿童自己选择乐器开始创作。教师不要对创作的音乐进行时间、方式和声音强度的要求,完全让学生自由的想象和发挥。儿童在创作中基本上只能单纯的想到雨声,基本上不会考虑到风声、雷电等可以进行烘托的因素,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按照图片上的指示,将里面能用声音展示的要素都融合进来,最后将一起创作的音乐进行录音和欣赏,最后总结,鼓励学生的创作成果。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洋,潘丽萍.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5)
[2] 臧琳佳.奥尔夫教学法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J].大舞台,2008,(3):76-77
[3] 商秀梅.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J].江西教育,2007,(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