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北京城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一位男子企图闯宫袭击当朝太子、后来的泰昌帝朱常洛,这是一次危害大明皇储未遂的大案要案,史称“梃击案”。
当时的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初审后,拿出一个初步意见:“罪犯叫张差,蓟州井儿峪人。察其行迹似乎有疯癫症状,而仔细看他的容貌实乃狡猾之人,请交给刑部严加审讯。”
这个负责皇城治安的小御史很聪明,他知道再往下深究,就不知会牵连出什么来,干脆把这个皮球踢给了最高司法机关——刑部。而且刘廷元给这个案子的发展留下了有意思的活扣:张差行動好似疯痴,但看上去有些狡猾,如此案件可大可小,怎样做都可以。不愧是一位在皇城办差的老练官贝。
这个案件一发生,就引起了朝野政治方面的联想。因为万历帝喜欢和郑贵妃所生的福王。但迫于祖制和群臣的压力,不得已立长子为皇储,但对太子仍然很疏远。朝廷内外怀疑这件案子背后的指使人是郑贵妃和她的弟弟、当朝大臣郑国泰。
案件由刑部复审后,郎中——一个司局长胡士相顺着案犯疯癫这条线,拟好了奏禀的草稿,说张差在老家收购和存放的柴草被人烧毁,气愤地上京申冤。走到东华门遇见一人,告诉他说“持木棍进入可当冤状”,于是误入东宫。按律当判死刑,死刑上罪加一等就是立即处决。但稍有司法经验的人,不可能相信这样的解释,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迅速将张差处死,难免让人觉得有人希望灭口。
刑部主事王之采对这样的结案深为怀疑,请代理刑部尚书张问达上奏,并且建议将案犯押赴文华殿进行朝审,以求真相。认真的官员不止王之采一人,刑部员外郎——副司长陆梦龙力争在奏报皇帝前,还是大家公审一次案犯,查出真相。
陆员外郎的建议合情合理,尚书无法拒绝。于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共十三个司局近二十名官员一起公审案犯。在刑具的震慑下,张差画出了进东宫的路线图,并交待了案情:在朝阳门外刘成家的大宅院里,太监庞保、刘成养了他三年,送了他金壶、银壶各一只,并让他打上宫门,打了小爷便有吃有穿。小爷,是宫内太监对皇太子的称呼。
真相露了出来,如果再查下去,顺藤摸瓜已不是难事。于是科道官员何士晋上奏折,将幕后人指向郑贵妃的兄弟郑国泰,暗示贵妃和此案有牵连。接到这份奏折的万历帝大怒,可又不能明确惩罚何士晋,否则的话显得自己心虚,只好不久后找个理由把他调到外地做官。
此时,希望案子马上了结的除了很可能是幕后人的贵妃姐弟,还有皇帝和内阁大臣方从哲。贵妃姐弟的理由不需要解释,而皇帝除了偏爱贵妃和福王外,还有一个理由是从稳定朝局的政治层面出发。你想呀,这个真相一旦大白于天下,将太子和皇帝、贵妃的矛盾摆到明面上,这将带来多大的危机!大明最高当局可能会发生地震,以当时大明文臣党派林立、攻讦为常的习气来看,不知有多少人会利用这个案子兴风作浪,大明朝廷从此永无宁日。而万历帝已经当了43年皇帝,来日无多,他可不想在混乱中交班。内阁大臣未必想讨好郑贵妃,作为辅佐皇帝的相,他们也是从政治稳定的层面考虑问题。可具体办案的一些中层官员,他才不考虑这个层面的问题,他们只想索真相,求公道,尤其是谏官,就是靠这个博得声名的。
案子到了这个份上,只能请求圣裁,皇帝于是先谕令郑贵妃老老实实做人,然后让当事人太子出马化解。万历帝亲临慈宁宫,召见太子,拉着太子的手说:“此儿很孝顺,朕十分喜欢,如果有别的意思,不就早立别人了?外臣心怀何意?动辄用流言离间朕父子!”并要太子心里有什么话当着群臣不要隐瞒全说出来。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子当然马上表态说,那个疯疯癫癫的案犯要马上处决,不能再拖了。并对众大臣讲,我们父子十分亲爱,你们外臣议论纷纷,如此只能使你们成为无君之臣,我成为不孝之子。
当事人都这么说了,这案子哪还有继续追查下去的必要。皇帝谕示刑部,明确给案子的处理定调,说张差是个疯疯癫癫的奸徒,闯入东宫伤人,菲在不赦,立即处决。太监庞保、刘成严加提审,明确定罪,不许牵连他人。至此,一件意图谋害皇储的案件就这样成了一个葫芦案,死了的只是三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没有更多牵连,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大明朝一场大风波就这样消弭了。
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帝作了一个最高统治者的明智选择,而太子的表态不但赢得了孝顺、大度的名声,而且经过这场风波,他的皇储地位真正稳固了,郑贵妃再不敢觊觎其位。至于那些要追求真相的官员呢?他们的一腔正义豪气被耗散在政治那个大八卦炉里,显不出多少分量。
在政治面前,有时真相并不重要。
(侯箜逸摘自《燕赵都市报》)
当时的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初审后,拿出一个初步意见:“罪犯叫张差,蓟州井儿峪人。察其行迹似乎有疯癫症状,而仔细看他的容貌实乃狡猾之人,请交给刑部严加审讯。”
这个负责皇城治安的小御史很聪明,他知道再往下深究,就不知会牵连出什么来,干脆把这个皮球踢给了最高司法机关——刑部。而且刘廷元给这个案子的发展留下了有意思的活扣:张差行動好似疯痴,但看上去有些狡猾,如此案件可大可小,怎样做都可以。不愧是一位在皇城办差的老练官贝。
这个案件一发生,就引起了朝野政治方面的联想。因为万历帝喜欢和郑贵妃所生的福王。但迫于祖制和群臣的压力,不得已立长子为皇储,但对太子仍然很疏远。朝廷内外怀疑这件案子背后的指使人是郑贵妃和她的弟弟、当朝大臣郑国泰。
案件由刑部复审后,郎中——一个司局长胡士相顺着案犯疯癫这条线,拟好了奏禀的草稿,说张差在老家收购和存放的柴草被人烧毁,气愤地上京申冤。走到东华门遇见一人,告诉他说“持木棍进入可当冤状”,于是误入东宫。按律当判死刑,死刑上罪加一等就是立即处决。但稍有司法经验的人,不可能相信这样的解释,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迅速将张差处死,难免让人觉得有人希望灭口。
刑部主事王之采对这样的结案深为怀疑,请代理刑部尚书张问达上奏,并且建议将案犯押赴文华殿进行朝审,以求真相。认真的官员不止王之采一人,刑部员外郎——副司长陆梦龙力争在奏报皇帝前,还是大家公审一次案犯,查出真相。
陆员外郎的建议合情合理,尚书无法拒绝。于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共十三个司局近二十名官员一起公审案犯。在刑具的震慑下,张差画出了进东宫的路线图,并交待了案情:在朝阳门外刘成家的大宅院里,太监庞保、刘成养了他三年,送了他金壶、银壶各一只,并让他打上宫门,打了小爷便有吃有穿。小爷,是宫内太监对皇太子的称呼。
真相露了出来,如果再查下去,顺藤摸瓜已不是难事。于是科道官员何士晋上奏折,将幕后人指向郑贵妃的兄弟郑国泰,暗示贵妃和此案有牵连。接到这份奏折的万历帝大怒,可又不能明确惩罚何士晋,否则的话显得自己心虚,只好不久后找个理由把他调到外地做官。
此时,希望案子马上了结的除了很可能是幕后人的贵妃姐弟,还有皇帝和内阁大臣方从哲。贵妃姐弟的理由不需要解释,而皇帝除了偏爱贵妃和福王外,还有一个理由是从稳定朝局的政治层面出发。你想呀,这个真相一旦大白于天下,将太子和皇帝、贵妃的矛盾摆到明面上,这将带来多大的危机!大明最高当局可能会发生地震,以当时大明文臣党派林立、攻讦为常的习气来看,不知有多少人会利用这个案子兴风作浪,大明朝廷从此永无宁日。而万历帝已经当了43年皇帝,来日无多,他可不想在混乱中交班。内阁大臣未必想讨好郑贵妃,作为辅佐皇帝的相,他们也是从政治稳定的层面考虑问题。可具体办案的一些中层官员,他才不考虑这个层面的问题,他们只想索真相,求公道,尤其是谏官,就是靠这个博得声名的。
案子到了这个份上,只能请求圣裁,皇帝于是先谕令郑贵妃老老实实做人,然后让当事人太子出马化解。万历帝亲临慈宁宫,召见太子,拉着太子的手说:“此儿很孝顺,朕十分喜欢,如果有别的意思,不就早立别人了?外臣心怀何意?动辄用流言离间朕父子!”并要太子心里有什么话当着群臣不要隐瞒全说出来。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子当然马上表态说,那个疯疯癫癫的案犯要马上处决,不能再拖了。并对众大臣讲,我们父子十分亲爱,你们外臣议论纷纷,如此只能使你们成为无君之臣,我成为不孝之子。
当事人都这么说了,这案子哪还有继续追查下去的必要。皇帝谕示刑部,明确给案子的处理定调,说张差是个疯疯癫癫的奸徒,闯入东宫伤人,菲在不赦,立即处决。太监庞保、刘成严加提审,明确定罪,不许牵连他人。至此,一件意图谋害皇储的案件就这样成了一个葫芦案,死了的只是三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没有更多牵连,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大明朝一场大风波就这样消弭了。
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帝作了一个最高统治者的明智选择,而太子的表态不但赢得了孝顺、大度的名声,而且经过这场风波,他的皇储地位真正稳固了,郑贵妃再不敢觊觎其位。至于那些要追求真相的官员呢?他们的一腔正义豪气被耗散在政治那个大八卦炉里,显不出多少分量。
在政治面前,有时真相并不重要。
(侯箜逸摘自《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