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在那个雪雨交加的春天,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如早些年父亲去世时一样,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都选择了沉默,耳畔悠远的琴声仿佛骤然消失了,让我们的内心一阵阵地空寂。往日朝夕守望、心有灵犀的母子之情顷刻变得无言可对,这不免让我和姐妹好长一段时日都难以平复内心的不安与遗憾。
母亲生前总爱回忆过去,在她的情感世界里深藏着好多既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每逢家人聚在一起,母亲常常以很享受的样子絮絮地讲起一桩桩家事。从小到大,我和姐妹作为老人家忠实的“听众”,虽说对母亲故事中诸多“桥段”和情节都近乎耳熟能详,但为让母亲能够释怀,每每会以“在上”姑妄言之、“在下”姑妄听之的耐心,静静地分享母亲的诉说。
“赶明儿妈要出本书。”还记得那年我们为母亲过八十五岁生日,老妈有意无意地向我们透露这样一个心愿。那会儿,只以为那是母亲兴奋之余“幽”我们一“默”,因此,“老寿星”话音未落便很快被家人此起彼伏的祝福声稀释了。直到有一天,我去看望母亲,临走前老人家从褥子下颤颤巍巍取出一个蓝布兜,郑重而又神秘地对我说:“儿子,有空看看这个。”我诧异地接过布兜的那一刻,无意间发现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了会心的微笑。
过了几天,我忽然想起了母亲交给我的那个蓝布兜,猜想一定是父亲生前留下的书或者创作札记一类的东西。打开之后发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五个密密实实、写满字迹的笔记本。我一眼认出,那是母亲的笔体,字迹虽有些跌跌撞撞,但那中规中矩的“小楷”却不失当年的秀气。
母亲的文化程度算不上高,年轻时与父亲同在乡下当过小学教员。缘于父亲的选择,母亲二十六岁便辞职了,携家到了省城。不久后,同样囿于父亲的创作“志愿”,回归乡下生活。记忆中,母亲为了全家老少终日忙个不停,很少动笔写字,偶尔见过母亲的“墨迹”,大都散见于家常书信、账单、备忘录之类,所见过的文字似乎也如母亲所做的饭菜和针线活一样,简单、熨帖,有板有眼。
第一次见母亲把平日的唠叨凝于笔下,那个不眠的夜晚,我沉浸在母亲断断续续的回忆中,梦一般穿越往事,字里行间仿佛嗅到了久违的炊烟和那暖暖的、难以淡去的乡愁。在那充溢着温馨和苦涩的一桩桩故事里,我似乎读到了父亲寻梦的脚印,读到了母亲劳碌的身影,更读懂了给予我启蒙、温暖,点燃我青春梦想的那方沃土。
我全然不知,眼前这窸窸窣窣的文字要花掉母亲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更为此而自责的是,一年到头,除去无尽无休的所谓冗缠,日常面对面陪伴母亲的时间不多,更无暇倾听母亲的述说和叮咛。或许,耐不住寂寞的母亲,趁着儿女各自奔波的那些时日,索性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诉说家常。
晚年的母亲受各种疾病的困扰,成为省内医院的“常客”。因患心衰、股骨骨折、白内障,先后三次创造了高龄患者上不了手术台的临床记录。尤其是受帕金森综合症的影响,母亲的双手始终处于轻微抖动状态。一个耄耋老人,平日那双连吃饭都很费力的手,竟然能动笔写东西,并且那么专注,这不能不说,老妈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母亲的回忆是深情的。不难发现,在母亲笔下的故事里,父亲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也是母亲心底一道如意的风景。从昔日走街串巷的“送货郎”,到泥草房里的“教书匠”;从离乡求学的“保送生”,到有着专业头衔的诗人作家。一向懂得父亲并在父亲背后默默追随的母亲,以一片素心诠释着一生都未离开过黑土地的父亲,一路走来的每一个不為人知的细节。
母亲的回忆是苦涩的。“草房四壁凉凉的,窗户结满了冰”“孩子没见过老鼠,夜里哭闹着要回城里”“头一年没种好,第二年长出的棒子和人家一样好”“扎一副鞋垫,能挣上几分钱,一个月下来,几个孩子的学杂费就出来了”,“为难遭窄,挺过去了就有了奔头……”我专注于母亲笔下那一页页被泪水浸皱的独白,心中不止一次感受到来自一个母亲,一个羸弱女人的爱心与刚强。当诗人父亲踏着泥土为农民采撷精神食粮的漫长岁月里,为能撑起这个家,含辛茹苦的母亲以天下人妻人母的本分默默奉献着自己。
母亲的回忆是温暖的。在母亲讲述的故事里,常常会提到一些让她稔熟于心的名字,那当中除了我先前就熟悉的长者、同辈人和老邻旧居之外,有一些人的名字还是第一次听到。母亲铭记三年困难时期那些曾经给予我家接济或帮助的好人,一袋米面、一捆柴草、一句安慰、一次帮衬,但凡点滴之恩都在母亲的记忆中笔笔有踪。母亲经常教育我们:“人啊,一辈子都要记住人家的好。”我佩服母亲的超强记忆,更敬重母亲的感恩之心。
母亲的回忆是悠远的,从母亲的故事里走出,我暗自在想,如今的生活好了,不再有上辈人那么多艰辛和苦涩,也不会像我们这代人有那么多幻想和纠结,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宽泛快捷的生活,让许多事情都变得那么理性和简单,人们或许不屑于前人走过的路如何漫长崎岖,更无法诠释一个人心中的爱需要穷其一生来守望。
在我眼里,母亲就是一本书,那书很厚、很重,它给我启蒙、引我励志、教我做人,不仅让我在母爱的一饮一啜中感知生活的意义,也让我在情感的积淀中不断滤去心灵的杂质。母亲以其勤劳与善良、执着与刚强,赋予了她的儿女们永远不变的初心。
年近黄昏,我也到了回忆过去的年龄了,我怀揣着一种敬仰,在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里思忖,面对膝下儿孙们,我应该或者能够讲点什么呢?
作者简介:王立群,哈尔滨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哈尔滨市人大常委,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母亲生前总爱回忆过去,在她的情感世界里深藏着好多既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每逢家人聚在一起,母亲常常以很享受的样子絮絮地讲起一桩桩家事。从小到大,我和姐妹作为老人家忠实的“听众”,虽说对母亲故事中诸多“桥段”和情节都近乎耳熟能详,但为让母亲能够释怀,每每会以“在上”姑妄言之、“在下”姑妄听之的耐心,静静地分享母亲的诉说。
“赶明儿妈要出本书。”还记得那年我们为母亲过八十五岁生日,老妈有意无意地向我们透露这样一个心愿。那会儿,只以为那是母亲兴奋之余“幽”我们一“默”,因此,“老寿星”话音未落便很快被家人此起彼伏的祝福声稀释了。直到有一天,我去看望母亲,临走前老人家从褥子下颤颤巍巍取出一个蓝布兜,郑重而又神秘地对我说:“儿子,有空看看这个。”我诧异地接过布兜的那一刻,无意间发现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了会心的微笑。
过了几天,我忽然想起了母亲交给我的那个蓝布兜,猜想一定是父亲生前留下的书或者创作札记一类的东西。打开之后发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五个密密实实、写满字迹的笔记本。我一眼认出,那是母亲的笔体,字迹虽有些跌跌撞撞,但那中规中矩的“小楷”却不失当年的秀气。
母亲的文化程度算不上高,年轻时与父亲同在乡下当过小学教员。缘于父亲的选择,母亲二十六岁便辞职了,携家到了省城。不久后,同样囿于父亲的创作“志愿”,回归乡下生活。记忆中,母亲为了全家老少终日忙个不停,很少动笔写字,偶尔见过母亲的“墨迹”,大都散见于家常书信、账单、备忘录之类,所见过的文字似乎也如母亲所做的饭菜和针线活一样,简单、熨帖,有板有眼。
第一次见母亲把平日的唠叨凝于笔下,那个不眠的夜晚,我沉浸在母亲断断续续的回忆中,梦一般穿越往事,字里行间仿佛嗅到了久违的炊烟和那暖暖的、难以淡去的乡愁。在那充溢着温馨和苦涩的一桩桩故事里,我似乎读到了父亲寻梦的脚印,读到了母亲劳碌的身影,更读懂了给予我启蒙、温暖,点燃我青春梦想的那方沃土。
我全然不知,眼前这窸窸窣窣的文字要花掉母亲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更为此而自责的是,一年到头,除去无尽无休的所谓冗缠,日常面对面陪伴母亲的时间不多,更无暇倾听母亲的述说和叮咛。或许,耐不住寂寞的母亲,趁着儿女各自奔波的那些时日,索性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诉说家常。
晚年的母亲受各种疾病的困扰,成为省内医院的“常客”。因患心衰、股骨骨折、白内障,先后三次创造了高龄患者上不了手术台的临床记录。尤其是受帕金森综合症的影响,母亲的双手始终处于轻微抖动状态。一个耄耋老人,平日那双连吃饭都很费力的手,竟然能动笔写东西,并且那么专注,这不能不说,老妈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母亲的回忆是深情的。不难发现,在母亲笔下的故事里,父亲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也是母亲心底一道如意的风景。从昔日走街串巷的“送货郎”,到泥草房里的“教书匠”;从离乡求学的“保送生”,到有着专业头衔的诗人作家。一向懂得父亲并在父亲背后默默追随的母亲,以一片素心诠释着一生都未离开过黑土地的父亲,一路走来的每一个不為人知的细节。
母亲的回忆是苦涩的。“草房四壁凉凉的,窗户结满了冰”“孩子没见过老鼠,夜里哭闹着要回城里”“头一年没种好,第二年长出的棒子和人家一样好”“扎一副鞋垫,能挣上几分钱,一个月下来,几个孩子的学杂费就出来了”,“为难遭窄,挺过去了就有了奔头……”我专注于母亲笔下那一页页被泪水浸皱的独白,心中不止一次感受到来自一个母亲,一个羸弱女人的爱心与刚强。当诗人父亲踏着泥土为农民采撷精神食粮的漫长岁月里,为能撑起这个家,含辛茹苦的母亲以天下人妻人母的本分默默奉献着自己。
母亲的回忆是温暖的。在母亲讲述的故事里,常常会提到一些让她稔熟于心的名字,那当中除了我先前就熟悉的长者、同辈人和老邻旧居之外,有一些人的名字还是第一次听到。母亲铭记三年困难时期那些曾经给予我家接济或帮助的好人,一袋米面、一捆柴草、一句安慰、一次帮衬,但凡点滴之恩都在母亲的记忆中笔笔有踪。母亲经常教育我们:“人啊,一辈子都要记住人家的好。”我佩服母亲的超强记忆,更敬重母亲的感恩之心。
母亲的回忆是悠远的,从母亲的故事里走出,我暗自在想,如今的生活好了,不再有上辈人那么多艰辛和苦涩,也不会像我们这代人有那么多幻想和纠结,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宽泛快捷的生活,让许多事情都变得那么理性和简单,人们或许不屑于前人走过的路如何漫长崎岖,更无法诠释一个人心中的爱需要穷其一生来守望。
在我眼里,母亲就是一本书,那书很厚、很重,它给我启蒙、引我励志、教我做人,不仅让我在母爱的一饮一啜中感知生活的意义,也让我在情感的积淀中不断滤去心灵的杂质。母亲以其勤劳与善良、执着与刚强,赋予了她的儿女们永远不变的初心。
年近黄昏,我也到了回忆过去的年龄了,我怀揣着一种敬仰,在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里思忖,面对膝下儿孙们,我应该或者能够讲点什么呢?
作者简介:王立群,哈尔滨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哈尔滨市人大常委,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