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艺术审美情趣伴随政治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文化融合对民族文化传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生产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是对大众审美情趣的忽视缺一直不被重视,基于此,文章将审美情趣的演变和引导作为论文研究内容。
关键词:审美情趣;生产力;文化
审美是属于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通俗的说美指的是让人感觉到舒适和快乐的客观存在,审美这种活动是人和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种活动的顺利完成依赖于人已经的世界观、教育背景和社会阶层等。例如同样对于龙这种视觉对象,在中国人的心里,认为他是权利和化身,象征着皇权和威严,而在西方很多国家,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代表的是邪恶、黑暗的势力。
这种客观存在要通过人对的这种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经济的进步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每一个丰裕的时期,总会引领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运动,例如发生在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当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对世界,对自己都有了新的认识,原本用于控制人思想和行动的基督教思想已经不能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接纳,特别是11世纪以后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需要,基督教那种压抑和悲观的世界观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人渴望任性的解放和满足自身的要求,于是变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在名称和形式上这场运动叫做“复兴运动”,但实质是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来追求自身思维解放的一种新的形式的思想启蒙运动。
一、审美情趣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的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次次发生着变革,例如中国古代的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例如在中国的商周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在整个社会都宣扬着一种神秘、敬畏的审美观,从当时的青铜器、纺织纹样到陶器等、各种兽面纹、龙纹都以规律的编排形式呈现在世人眼前,这种艺术特征从一个侧面体体现了当时的人性是极度束缚和压抑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相对发展,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艺术特征相对自由和活泼。同样是青铜器,但是从题材和形式都更加自由,已经从商周时期十分严格规范的二方形式演变到相对自由活泼的四方联系形式,而装饰纹样也以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为主。
而当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唐代,这个时候无论是瓷器、纺织品、还是建筑形式,都体现了一种开放、包容、热烈、自由的艺术特征。
这些特征的变化除了受到当时文化乃至社会生产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印象,早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建立之后,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在西方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欢迎,成为当时非常贵重的工艺品之一,引得西方国家纷纷学习和效仿中国陶瓷烧制技术和瓷器形式,直到1709年3月,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西方国家才基本掌握了陶瓷烧制的技术,最终到1710年德国的迈森瓷厂正式建立,欧中才正式结束了只能从东方进口瓷器的历史,这个时期主流和官方的漆器都充满中中國瓷器的形式和装饰,并且人们也以是否接近东方瓷器的样式为标准来衡量当时欧洲瓷器优劣。
在整个秦汉时期,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和发展的时期,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因此在艺术特征上表现为风格质朴活泼和生动;人们在审美情趣上也比较推崇那种自然和简单的情趣。
再比如受到异域文化影响之后,中国文化也会对其做出反应,从而反映在审美情趣的变化上,比如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重要的品种“三彩瓷”,特别是在唐代发展到鼎盛阶段的唐三彩,几乎成为了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缩影和载体,以三彩瓷中最常见的骆驼为例,骆驼正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表现的就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另外三彩骆驼还常常搭配胡俑为一对,这些胡俑眼睛较大,肤白,头戴头巾,体现的也是东方人对西方人的认知。
宋代理学对宋代人们美学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人们重视沿袭传统、、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和思想,因此在审美情趣上强调朴素无华、拘谨、保守。
元代,以蒙古族游牧主贵族为主,这个朝代表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大地主和上层贵族利益的政权,是一个属于外族统治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艺术特征表现为汉族和外族的交融,例如这个时期,瓷器开始崇尚白色和蓝色,这两个颜色都是蒙族所一直偏爱的颜色,而在造型上还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汉族式样。
明清前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稳定,直到清朝末期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无论是艺术还是人们的审美,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二、审美引导
对艺术的引导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文化和思想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能填补人思想文化方面的空白,在消极和徘徊之时给人指引,在发展和前进之时帮助人走出迷惘,是人思想情感的指引和导航。
审美情趣引导的重要意义就在帮助人去发现美,欣赏美,去感受和体会美,而不是流于俗套,人云亦云,甚至成为世俗美的牺牲品,像当今社会上,各种网红脸、小奶狗、小姐姐这些被冠以美的称呼的现象,暂不深究其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只需要看看有多少青年学生为了整容、为了潮鞋、为了一部手机就浪费学业、甚至不惜走上犯罪之路,就可以看到这种缺乏正确引导的审美取向会导致怎样的恶果。
当代人对文化和精神世纪有着极大的渴求,可是缺乏积极向上的引导,作为大众媒体的平台的一些互联网平台、电影电视剧不但没有发挥大众艺术教育的作用,甚至还会因为经济利益推崇各种畸形甚至极端的审美活动,并潜移默化的让大众去接受。
这种潜移默化的活动不但不能让人愉悦自己,反而让人在很大程度上厌恶自己,甚至通过一些常规的手段去重新数造自己,大众因为周世界的批评和意见,不断忽视自我的个性发展,甚至忽视了人性最重要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外在形式的东西去改变自己,甚至磨灭自己。
三、建议措施
作为主流媒体和政府的方面,虽然非常重视大众思想道德建设,但是艺术审美方面的引导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更加能帮助人分辨美丑,辨别黑白,在思想上走向更高的层次;最为教育、教学的机构和学校,不仅应承担学校常规教育还有必要承担艺术普及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杰. 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4)
作者简介:
刘锐(1984年2月)女,汉,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关键词:审美情趣;生产力;文化
审美是属于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通俗的说美指的是让人感觉到舒适和快乐的客观存在,审美这种活动是人和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种活动的顺利完成依赖于人已经的世界观、教育背景和社会阶层等。例如同样对于龙这种视觉对象,在中国人的心里,认为他是权利和化身,象征着皇权和威严,而在西方很多国家,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代表的是邪恶、黑暗的势力。
这种客观存在要通过人对的这种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经济的进步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每一个丰裕的时期,总会引领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运动,例如发生在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当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对世界,对自己都有了新的认识,原本用于控制人思想和行动的基督教思想已经不能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接纳,特别是11世纪以后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需要,基督教那种压抑和悲观的世界观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人渴望任性的解放和满足自身的要求,于是变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在名称和形式上这场运动叫做“复兴运动”,但实质是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来追求自身思维解放的一种新的形式的思想启蒙运动。
一、审美情趣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的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次次发生着变革,例如中国古代的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例如在中国的商周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在整个社会都宣扬着一种神秘、敬畏的审美观,从当时的青铜器、纺织纹样到陶器等、各种兽面纹、龙纹都以规律的编排形式呈现在世人眼前,这种艺术特征从一个侧面体体现了当时的人性是极度束缚和压抑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相对发展,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艺术特征相对自由和活泼。同样是青铜器,但是从题材和形式都更加自由,已经从商周时期十分严格规范的二方形式演变到相对自由活泼的四方联系形式,而装饰纹样也以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为主。
而当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唐代,这个时候无论是瓷器、纺织品、还是建筑形式,都体现了一种开放、包容、热烈、自由的艺术特征。
这些特征的变化除了受到当时文化乃至社会生产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印象,早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建立之后,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在西方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欢迎,成为当时非常贵重的工艺品之一,引得西方国家纷纷学习和效仿中国陶瓷烧制技术和瓷器形式,直到1709年3月,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西方国家才基本掌握了陶瓷烧制的技术,最终到1710年德国的迈森瓷厂正式建立,欧中才正式结束了只能从东方进口瓷器的历史,这个时期主流和官方的漆器都充满中中國瓷器的形式和装饰,并且人们也以是否接近东方瓷器的样式为标准来衡量当时欧洲瓷器优劣。
在整个秦汉时期,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和发展的时期,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因此在艺术特征上表现为风格质朴活泼和生动;人们在审美情趣上也比较推崇那种自然和简单的情趣。
再比如受到异域文化影响之后,中国文化也会对其做出反应,从而反映在审美情趣的变化上,比如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重要的品种“三彩瓷”,特别是在唐代发展到鼎盛阶段的唐三彩,几乎成为了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缩影和载体,以三彩瓷中最常见的骆驼为例,骆驼正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表现的就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另外三彩骆驼还常常搭配胡俑为一对,这些胡俑眼睛较大,肤白,头戴头巾,体现的也是东方人对西方人的认知。
宋代理学对宋代人们美学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人们重视沿袭传统、、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和思想,因此在审美情趣上强调朴素无华、拘谨、保守。
元代,以蒙古族游牧主贵族为主,这个朝代表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大地主和上层贵族利益的政权,是一个属于外族统治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艺术特征表现为汉族和外族的交融,例如这个时期,瓷器开始崇尚白色和蓝色,这两个颜色都是蒙族所一直偏爱的颜色,而在造型上还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汉族式样。
明清前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稳定,直到清朝末期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无论是艺术还是人们的审美,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二、审美引导
对艺术的引导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文化和思想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能填补人思想文化方面的空白,在消极和徘徊之时给人指引,在发展和前进之时帮助人走出迷惘,是人思想情感的指引和导航。
审美情趣引导的重要意义就在帮助人去发现美,欣赏美,去感受和体会美,而不是流于俗套,人云亦云,甚至成为世俗美的牺牲品,像当今社会上,各种网红脸、小奶狗、小姐姐这些被冠以美的称呼的现象,暂不深究其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只需要看看有多少青年学生为了整容、为了潮鞋、为了一部手机就浪费学业、甚至不惜走上犯罪之路,就可以看到这种缺乏正确引导的审美取向会导致怎样的恶果。
当代人对文化和精神世纪有着极大的渴求,可是缺乏积极向上的引导,作为大众媒体的平台的一些互联网平台、电影电视剧不但没有发挥大众艺术教育的作用,甚至还会因为经济利益推崇各种畸形甚至极端的审美活动,并潜移默化的让大众去接受。
这种潜移默化的活动不但不能让人愉悦自己,反而让人在很大程度上厌恶自己,甚至通过一些常规的手段去重新数造自己,大众因为周世界的批评和意见,不断忽视自我的个性发展,甚至忽视了人性最重要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外在形式的东西去改变自己,甚至磨灭自己。
三、建议措施
作为主流媒体和政府的方面,虽然非常重视大众思想道德建设,但是艺术审美方面的引导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更加能帮助人分辨美丑,辨别黑白,在思想上走向更高的层次;最为教育、教学的机构和学校,不仅应承担学校常规教育还有必要承担艺术普及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杰. 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4)
作者简介:
刘锐(1984年2月)女,汉,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