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休闲渔业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该文紧密结合江都区的实际,抓住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对拓展江都渔业发展空间,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都区;休闲渔业;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46-03
我国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包括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休闲渔业是以渔业生产为载体,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
近年来,江都现代渔业持续稳定发展,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但就休闲渔业发展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不大。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有序推进,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江都养殖渔业、捕捞渔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休闲渔业加快发展正当其时。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培植生态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为目的, 强化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建立起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景区,打造具有江都特色的城郊型休闲渔业区域品牌。
1 发展机遇
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为休闲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提出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要求,强调要深入推进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发展以森林公园、濕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
1.2 “263”专项行动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休闲渔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随着这2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江都区水环境污染将得到有效治理,湖泊、湿地将受到更好保护和修复。由此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变化,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更优质的水资源和更良好的生态保障。特别是“三退三还”工程(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的实施,将倒逼江都的捕捞渔业、养殖渔业加快转型升级,倒逼以捕捞、养殖为生的渔民加快转向从事休闲渔业,进而不断为江都的休闲渔业、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为江都打造城郊型休闲渔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方式以及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城郊旅游休闲活动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仅对绿色有机水产品有旺盛的消费需求,而且对休闲垂钓、渔家乐、观赏鱼、渔事体验等活动有较强的消费意愿。江都是苏中地区重要的水利枢纽和交通咽喉,发展城郊型休闲渔业具有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江河湖一水贯通、水陆空一体联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为江都城郊型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可以带动扬州、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周边城市人群来江都休闲旅游。
1.4 江都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休闲渔业大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都河湖密布、沟塘相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资源。全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万hm2(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0.67万hm2),已形成河蟹、罗氏沼虾、青虾、鳜鱼四大主导品种,拥有小纪罗氏沼虾养殖区、武坚河蟹养殖区、邵伯渌洋湖青虾鳜鱼养殖区三大养殖区域。2016年,实现水产品总量6.47万t,渔业总产值19.36亿元。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渔业基础,江都已陆续建成集养殖、垂钓、餐饮、观光、游乐为一体的上规模的休闲渔业企业5家。其中,扬州大江渔业有限公司已创建成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江苏金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艾菱湖湿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形成了以良种繁殖、生态酒店和休闲垂钓为主要特色的高效生态园区,围绕休闲垂钓,园区推出垂钓比赛、美食烹制、旅游观光、果疏采摘等休闲项目,向田园综合体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政策建议
2.1 壮大骨干企业,建设示范基地 江都区渔业企业和经营主体为数众多,要按照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的原则,选择有基础、有能力的骨干企业,鼓励其积极创建全国或者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进而带动全区休闲渔业的发展。经过对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养殖企业的调研,笔者认为,江苏金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扬州江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州和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紀镇神潼塔岳海产养殖场、江苏兴河特种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科学,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且对于向休闲渔业转型的意愿十分强烈。相关部门要引导这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休闲渔业园区或休闲渔业项目,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省内外客源市场,力争使其发展成为有规模、有特色、效益好、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渔业基地。结合农业部关于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标准,加强对骨干企业的指导,帮助完善创建方案并督促其落实,支持其达到创建标准要求。对于成功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企业,建议地方政府实施“以奖代补”的政策,在每年农业部15万元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再拿出1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其进行奖励,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2.2 推动产业转型,扩大产业规模 除了专业的水产养殖企业,江都区境内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的鱼塘,这些鱼塘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为主,存在着产业化程度不高、基础条件差、污染问题严重、良种率低等问题,一方面生产经营者每年所获的收益不高,另一方面则会造成区内水体污染,影响人畜的饮水安全。不论是从“263”专项行动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大背景看,还是从提高经营者收入的角度看,江都区内的鱼塘升级转型已迫在眉睫,发展区域城郊型休闲渔业是大势所趋。江都区渔业部门要抓住省市推进生态建设的契机,充分调动广大渔民和养殖户积极性,引导鱼塘养殖垂钓向休闲渔业的转型,保留以罗氏沼虾、螃蟹、鳜鱼、小龙虾为代表的养殖特色,进而扩大整个江都区休闲渔业的产业规模,使休闲渔业成为江都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品牌。 2.3 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融合发展 在积极调整现代渔业产品、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休闲渔业经营主体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季节变化,将现代种植业、乡村旅游、生态环保、美好乡村建设等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养钓结合型。这是一种以养殖鱼类为主,利用池塘、湖泊围栏养殖基地,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与其它类型的休闲渔业比较,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这是江都区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分布范围最广。通过以钓促养、养钓结合,拉长渔业产业链条。二是休闲垂钓型。这种类型,主要指专业垂钓园或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是未来江都区休闲渔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如江苏金运艾菱湖湿地高效农业生态园,垂钓水面虽然不大,且垂钓也非他们的主业务,但每年垂钓、住宿、会议接待、餐饮、文化娱乐等营业能给他们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该种产业类型同时又能带动渔具、饲料等相关联的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条新路。三是生态观光型。这种融合发展的方式,强调休闲垂钓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江都应充分利用扬州风景名胜的辐射作用,整合江都区渔业、花木、古运河风光、维揚美食等独特资源,开辟一条集休闲、度假、观景、饮食、垂钓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实现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这不仅能为江都渔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又能提高江都渔业产业的附加值。
2.4 借力互联网,拓展发展空间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旅游信息化规划论证、系统整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格局基本形成。互联网的应用缩短了人们进行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使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江都休闲渔业发展,应结合一日游、近郊游、自驾游的特点,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推出休闲渔业生态旅游APP应用、客流分析、旅游景点微信公众号,努力改变传统乡村旅游难以留住游客的状况,让游客留得下、住得好。在销售渠道方面,可以借助淘宝、天猫、京东、糯米、美团等互联网平台,使休闲渔业产品的推销和消费,通过送货上门、外卖等方式来实现和进行,小纪镇的子扬农味和吴桥镇的江之源生态农业在这方面的尝试,都是成功的范例。同时,要引导规模养殖企业、水产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水产专业批发市场等发展电子商务,加强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和连锁配送物流网络建设,构建从池塘到餐桌的水产品全冷链物流体系,有效提升水产品品质,实现销售业态有效转变。
2.5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 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庄、凤凰岛生态旅游区等休闲渔业基地的成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有效投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江渔业、金运艾菱湖湿地高效农业生态园等一些休闲基地,虽然内部建设比较完善,但是存在位置偏僻、附近指示牌太少、手机导航无该地点等一些问题,本地游客尚且难以找到具体位置,更不用说外地游客。另外,基地周围公厕、停车场、防护栏等公共设施建设非常滞后,难以让游客玩得舒心。建议由农委、旅游局牵头,整合规划、财政、国土、交通和渔政等部门力量,必要时成立项目推进小组,协调解决休闲渔业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困难。要通过部门合作,完善休闲渔业基地的道路、水电、通讯、完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标指示牌、停车场、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以及绿化、公共卫生、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要强化部门联动,协调解决休闲渔业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用地、资金等困难,对符合条件的休闲渔业项目优先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要加强联合宣传推广,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較强影响力知名品牌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牵头,充分利用招商、会展、节庆等活动,在广播、电视、微信等公共媒体上整体宣传推介江都城郊型休闲渔业区域品牌,必要时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衔接供需,让消费者和从业者都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渔业的真实信息。 (责编:张长青)
关键词:江都区;休闲渔业;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46-03
我国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包括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休闲渔业是以渔业生产为载体,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
近年来,江都现代渔业持续稳定发展,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但就休闲渔业发展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不大。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有序推进,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江都养殖渔业、捕捞渔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休闲渔业加快发展正当其时。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培植生态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为目的, 强化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建立起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景区,打造具有江都特色的城郊型休闲渔业区域品牌。
1 发展机遇
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为休闲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提出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要求,强调要深入推进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发展以森林公园、濕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
1.2 “263”专项行动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休闲渔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随着这2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江都区水环境污染将得到有效治理,湖泊、湿地将受到更好保护和修复。由此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变化,为发展休闲渔业提供更优质的水资源和更良好的生态保障。特别是“三退三还”工程(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的实施,将倒逼江都的捕捞渔业、养殖渔业加快转型升级,倒逼以捕捞、养殖为生的渔民加快转向从事休闲渔业,进而不断为江都的休闲渔业、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为江都打造城郊型休闲渔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方式以及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城郊旅游休闲活动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仅对绿色有机水产品有旺盛的消费需求,而且对休闲垂钓、渔家乐、观赏鱼、渔事体验等活动有较强的消费意愿。江都是苏中地区重要的水利枢纽和交通咽喉,发展城郊型休闲渔业具有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江河湖一水贯通、水陆空一体联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为江都城郊型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可以带动扬州、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周边城市人群来江都休闲旅游。
1.4 江都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休闲渔业大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都河湖密布、沟塘相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资源。全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万hm2(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0.67万hm2),已形成河蟹、罗氏沼虾、青虾、鳜鱼四大主导品种,拥有小纪罗氏沼虾养殖区、武坚河蟹养殖区、邵伯渌洋湖青虾鳜鱼养殖区三大养殖区域。2016年,实现水产品总量6.47万t,渔业总产值19.36亿元。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渔业基础,江都已陆续建成集养殖、垂钓、餐饮、观光、游乐为一体的上规模的休闲渔业企业5家。其中,扬州大江渔业有限公司已创建成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江苏金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艾菱湖湿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形成了以良种繁殖、生态酒店和休闲垂钓为主要特色的高效生态园区,围绕休闲垂钓,园区推出垂钓比赛、美食烹制、旅游观光、果疏采摘等休闲项目,向田园综合体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政策建议
2.1 壮大骨干企业,建设示范基地 江都区渔业企业和经营主体为数众多,要按照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的原则,选择有基础、有能力的骨干企业,鼓励其积极创建全国或者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进而带动全区休闲渔业的发展。经过对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养殖企业的调研,笔者认为,江苏金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扬州江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州和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紀镇神潼塔岳海产养殖场、江苏兴河特种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科学,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且对于向休闲渔业转型的意愿十分强烈。相关部门要引导这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休闲渔业园区或休闲渔业项目,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省内外客源市场,力争使其发展成为有规模、有特色、效益好、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渔业基地。结合农业部关于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标准,加强对骨干企业的指导,帮助完善创建方案并督促其落实,支持其达到创建标准要求。对于成功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企业,建议地方政府实施“以奖代补”的政策,在每年农业部15万元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再拿出1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其进行奖励,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2.2 推动产业转型,扩大产业规模 除了专业的水产养殖企业,江都区境内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的鱼塘,这些鱼塘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为主,存在着产业化程度不高、基础条件差、污染问题严重、良种率低等问题,一方面生产经营者每年所获的收益不高,另一方面则会造成区内水体污染,影响人畜的饮水安全。不论是从“263”专项行动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大背景看,还是从提高经营者收入的角度看,江都区内的鱼塘升级转型已迫在眉睫,发展区域城郊型休闲渔业是大势所趋。江都区渔业部门要抓住省市推进生态建设的契机,充分调动广大渔民和养殖户积极性,引导鱼塘养殖垂钓向休闲渔业的转型,保留以罗氏沼虾、螃蟹、鳜鱼、小龙虾为代表的养殖特色,进而扩大整个江都区休闲渔业的产业规模,使休闲渔业成为江都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品牌。 2.3 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融合发展 在积极调整现代渔业产品、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休闲渔业经营主体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季节变化,将现代种植业、乡村旅游、生态环保、美好乡村建设等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养钓结合型。这是一种以养殖鱼类为主,利用池塘、湖泊围栏养殖基地,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与其它类型的休闲渔业比较,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这是江都区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分布范围最广。通过以钓促养、养钓结合,拉长渔业产业链条。二是休闲垂钓型。这种类型,主要指专业垂钓园或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是未来江都区休闲渔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如江苏金运艾菱湖湿地高效农业生态园,垂钓水面虽然不大,且垂钓也非他们的主业务,但每年垂钓、住宿、会议接待、餐饮、文化娱乐等营业能给他们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该种产业类型同时又能带动渔具、饲料等相关联的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条新路。三是生态观光型。这种融合发展的方式,强调休闲垂钓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江都应充分利用扬州风景名胜的辐射作用,整合江都区渔业、花木、古运河风光、维揚美食等独特资源,开辟一条集休闲、度假、观景、饮食、垂钓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实现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这不仅能为江都渔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又能提高江都渔业产业的附加值。
2.4 借力互联网,拓展发展空间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旅游信息化规划论证、系统整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格局基本形成。互联网的应用缩短了人们进行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使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江都休闲渔业发展,应结合一日游、近郊游、自驾游的特点,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推出休闲渔业生态旅游APP应用、客流分析、旅游景点微信公众号,努力改变传统乡村旅游难以留住游客的状况,让游客留得下、住得好。在销售渠道方面,可以借助淘宝、天猫、京东、糯米、美团等互联网平台,使休闲渔业产品的推销和消费,通过送货上门、外卖等方式来实现和进行,小纪镇的子扬农味和吴桥镇的江之源生态农业在这方面的尝试,都是成功的范例。同时,要引导规模养殖企业、水产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水产专业批发市场等发展电子商务,加强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和连锁配送物流网络建设,构建从池塘到餐桌的水产品全冷链物流体系,有效提升水产品品质,实现销售业态有效转变。
2.5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 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庄、凤凰岛生态旅游区等休闲渔业基地的成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有效投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江渔业、金运艾菱湖湿地高效农业生态园等一些休闲基地,虽然内部建设比较完善,但是存在位置偏僻、附近指示牌太少、手机导航无该地点等一些问题,本地游客尚且难以找到具体位置,更不用说外地游客。另外,基地周围公厕、停车场、防护栏等公共设施建设非常滞后,难以让游客玩得舒心。建议由农委、旅游局牵头,整合规划、财政、国土、交通和渔政等部门力量,必要时成立项目推进小组,协调解决休闲渔业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困难。要通过部门合作,完善休闲渔业基地的道路、水电、通讯、完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标指示牌、停车场、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以及绿化、公共卫生、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要强化部门联动,协调解决休闲渔业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用地、资金等困难,对符合条件的休闲渔业项目优先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要加强联合宣传推广,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較强影响力知名品牌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牵头,充分利用招商、会展、节庆等活动,在广播、电视、微信等公共媒体上整体宣传推介江都城郊型休闲渔业区域品牌,必要时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衔接供需,让消费者和从业者都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渔业的真实信息。 (责编: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