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文学习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可以削弱,这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争论点。《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答案:适度强化古诗文阅读,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一是传承中国文化,二是形成文化积淀。
有了这样的目的,试想,古文学习能削弱吗?显然是不能的,不仅不能,还应该增加。既然古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学好文言文呢?古文学习是中学生的一大难处,虽然他们从小学时就开始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这一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而教师在教文言文时,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这就引发了对文言文学习方法和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文言文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诚然,学生对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和文章整体的美感及其主题的挖掘可以依靠教师的讲授,但单纯依靠这种灌输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主要由学生主动地获取,如同吃东西,最好自己去咀嚼,去品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学生自己多读,熟读成诵,而熟读的结果就自然地记住并能背诵下来了。特别是一些千古名句,开始对它的理解并不一定深,但是,他们只要能时时出现于学生的脑际,或涌现于嘴边,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以及个人经历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丰富他们的思维材料,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慢慢品味其中的含义,有时甚至可能在一个灵感的催促下顿悟其意。久而久之,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会提高,为理解其他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良性循环。诵读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首要条件,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2.诵读有助于感受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文以气为先。留存下来的文言文,是经过几千年读者眼光的过滤,大浪淘出来的金子,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像《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范仲淹的宠辱皆忘,欧阳修的超然自乐等才能深刻体会,不反复诵读,是难知其妙的。我们如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到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使他们受到文与质的感染与陶冶,充实其底蕴,丰富其情操,何愁他们不具备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呢?学生面前的文言文还怎会是那样索然无味呢?
3.诵读有助于文言文知识的积累。诵读的过程就是文言文知识积累的过程。提高文言文作品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增进文言文的语感,而获得语感的途径只能是大量的诵读和积累。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的诵读,才能有效地增进文言文词汇的积累。教学中所传授的必要的文言知识如文言特殊句式、文言虚词的用法等才能得到最好的消化理解,而转化为语感,进而成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应当改变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突出,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使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整个教学丧失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越来越主观单一化、模式化。文言文教学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在流行问题教学、生成教学,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今天,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做的唯有一个“导”字。这个“导”字包含了引导学习、组织过程、调动兴趣、激活课堂等内容。
1.导入。这是指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围绕课文所进行的,用以导入新课、对学生起启发引导作用的话。①解题。有些文章的题目,不是点明了所写的中心,就是概括了主要内容,准确地解题,可使学生尽快地“入门”、“上路”。对有些文章的题目,还要从文字上作些必要的解析,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列传”,《琵琶行》的“行”,《阿房宫赋》的“赋”,《师说》的“说”等,都应作明确的解释。②作者。对作者的介绍,一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重点讲。③背景。对那些写战争或重大事件的记叙文、议论文,在教授时应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形势和写作背景。对那些节选的文章,应紧扣节选部分的中心介绍,不必涉及太多的史实和事件的全过程。导入要简明扼要,必须紧扣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导读。导读分精读和泛读。精读是学生直接接触课文的开始,要重点围绕三方面进行:①找出生字、通假字,并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②参照注释,把文中有碍于了解内容的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虚词找出来,体会它的含义和用法。③找出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读要读得细,力求读懂文意,每一个步骤都要落实。泛读主要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或读片段或读全篇,以检查学生读得是否流畅,是否有破读现象。泛读是系统地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精读到泛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握文章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综合的过程。教师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用系统的知识武装学生,那么,无论精读还是泛读都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文言知识结构,而不是用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知识去充塞学生的头脑。
3.导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般来说,对那些议论性的文章,要按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要分析论点,特别是中心论点。对记叙性的文章,可按叙述的时间先后或地点变换进行分析,一般要重点分析人物和事件。对文学作品,或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来进行分析,或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便可进一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择要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性的思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抓主要方面,要客观恰当、一分为二,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年代和所处的阶级地位,对古人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更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人为地拔高。指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课文进行鉴赏、辨别、分析和批判,做到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以上是笔者在教文言文过程中,得到的一点浅见,但无论如何,都应以《大纲》要求的“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为前提。教师只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牢牢把握这一点,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获得生机,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文言文。■
有了这样的目的,试想,古文学习能削弱吗?显然是不能的,不仅不能,还应该增加。既然古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学好文言文呢?古文学习是中学生的一大难处,虽然他们从小学时就开始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这一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而教师在教文言文时,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这就引发了对文言文学习方法和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文言文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诚然,学生对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和文章整体的美感及其主题的挖掘可以依靠教师的讲授,但单纯依靠这种灌输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主要由学生主动地获取,如同吃东西,最好自己去咀嚼,去品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学生自己多读,熟读成诵,而熟读的结果就自然地记住并能背诵下来了。特别是一些千古名句,开始对它的理解并不一定深,但是,他们只要能时时出现于学生的脑际,或涌现于嘴边,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以及个人经历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丰富他们的思维材料,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慢慢品味其中的含义,有时甚至可能在一个灵感的催促下顿悟其意。久而久之,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会提高,为理解其他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良性循环。诵读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首要条件,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2.诵读有助于感受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文以气为先。留存下来的文言文,是经过几千年读者眼光的过滤,大浪淘出来的金子,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像《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范仲淹的宠辱皆忘,欧阳修的超然自乐等才能深刻体会,不反复诵读,是难知其妙的。我们如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到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使他们受到文与质的感染与陶冶,充实其底蕴,丰富其情操,何愁他们不具备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呢?学生面前的文言文还怎会是那样索然无味呢?
3.诵读有助于文言文知识的积累。诵读的过程就是文言文知识积累的过程。提高文言文作品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增进文言文的语感,而获得语感的途径只能是大量的诵读和积累。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的诵读,才能有效地增进文言文词汇的积累。教学中所传授的必要的文言知识如文言特殊句式、文言虚词的用法等才能得到最好的消化理解,而转化为语感,进而成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应当改变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突出,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使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整个教学丧失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越来越主观单一化、模式化。文言文教学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在流行问题教学、生成教学,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今天,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做的唯有一个“导”字。这个“导”字包含了引导学习、组织过程、调动兴趣、激活课堂等内容。
1.导入。这是指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围绕课文所进行的,用以导入新课、对学生起启发引导作用的话。①解题。有些文章的题目,不是点明了所写的中心,就是概括了主要内容,准确地解题,可使学生尽快地“入门”、“上路”。对有些文章的题目,还要从文字上作些必要的解析,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列传”,《琵琶行》的“行”,《阿房宫赋》的“赋”,《师说》的“说”等,都应作明确的解释。②作者。对作者的介绍,一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重点讲。③背景。对那些写战争或重大事件的记叙文、议论文,在教授时应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形势和写作背景。对那些节选的文章,应紧扣节选部分的中心介绍,不必涉及太多的史实和事件的全过程。导入要简明扼要,必须紧扣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导读。导读分精读和泛读。精读是学生直接接触课文的开始,要重点围绕三方面进行:①找出生字、通假字,并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②参照注释,把文中有碍于了解内容的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虚词找出来,体会它的含义和用法。③找出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读要读得细,力求读懂文意,每一个步骤都要落实。泛读主要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或读片段或读全篇,以检查学生读得是否流畅,是否有破读现象。泛读是系统地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精读到泛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握文章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综合的过程。教师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用系统的知识武装学生,那么,无论精读还是泛读都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文言知识结构,而不是用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知识去充塞学生的头脑。
3.导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般来说,对那些议论性的文章,要按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要分析论点,特别是中心论点。对记叙性的文章,可按叙述的时间先后或地点变换进行分析,一般要重点分析人物和事件。对文学作品,或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来进行分析,或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便可进一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择要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性的思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抓主要方面,要客观恰当、一分为二,不能脱离作者生活的年代和所处的阶级地位,对古人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更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人为地拔高。指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课文进行鉴赏、辨别、分析和批判,做到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以上是笔者在教文言文过程中,得到的一点浅见,但无论如何,都应以《大纲》要求的“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为前提。教师只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牢牢把握这一点,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获得生机,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文言文。■